蜀文化本質上是壹種內陸農業文化,其起源和發展與治水密切相關。古蜀不僅有以大禹治水、李冰治水聞名的農業文明,還有發展較早的工業和商業: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氣礦區,是世界雕版印刷、世界紙幣、世界杯茶文化的發源地;是中國最早出現城市文明的地區之壹。早在4500-3200年前,就有新津寶墩、溫江魚鳧、都江堰邙城、崇州雙河、紫竹六座古城。三星堆和金沙文化時期,古蜀已進入國家形態,神權政治和禮樂制度相對發達。成都在古代是壹個自由的城市,對外貿易相對發達,成為中國西南與南亞乃至西亞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
自從司馬遷在《史記》中聲稱成都平原和岷江流域“水旱之所以富,是因為民不知饑……”四川(主要是成都平原)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不僅使蜀地先民創造了更高水平的物質文明,也創造了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古蜀有兩種文字體系,壹種是比較高級的表意文字,壹種是象形文字,這兩種文字在三星堆文化中都有。自古以來,四川就有很多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哲學家,也有很多傑出的思想家:漢代的,三國兩晉的、諸葛亮、陳壽,唐代的、李鼎祚,“蘇門三子”黃庭堅、張?元代的魏了翁、於吉,明代的楊慎、賴智德,清代的唐甄、費米、李,近代的郭沫若、巴金等。,可謂眾星捧月,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豐厚的精神財富。蜀各個歷史時期文化名人的不斷湧現,不僅充分證明了蜀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也為整個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蜀文化的形成、傳承和發展主要得益於其海納百川、兼容並包的文化傳統和強烈的開放願望。蜀文化自古以來就與岷江以西的阿壩相連,並與岷江中上遊保持著密切的互動和相互兼容,使岷江中上遊成為蜀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四川盆地四面高山環繞,是歷史上著名的“四封鎖之國”,古代交通十分困難,致使李白感嘆“路難通,天難通”。這種封閉的地形必然會對蜀文化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但任何事物都有對立互補的性質。正是因為蜀道的艱難,才激勵著蜀國的先民到國外探險,努力改善自身的環境。所以環境在壹定程度上決定了文化,文化在壹定意義上改造了環境,從而鑄造了蜀先民在封閉中求開放的歷史人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兼容性和開放性最終成為蜀文化最顯著的特征。從自然地理的角度看,蜀文化與周邊不同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礙是盆地周邊的山地(尤其是北方)。為了打破流域的地理封鎖,蜀國先民創造了高超的棧道和索橋(劍門關、廣元等地至今還保存著棧道,上世紀60年代連接四川都江堰、阿壩州內外河道的竹索橋,滑繩結網的藤橋是今天仍能看到的各類索橋的代表作品),從而克服了狹隘的地理封閉性。借助劍門關、廣元古棧道,四川得以與陜西等中原地區交流,蜀文化得以與原本血脈相連的中原文化交流,蜀文化在禮儀、習俗、價值觀、歷史觀等方面更受中原文化的影響。
四川盆地東部有長江三峽作為出海口,與江漢平原相連。蜀國經過巴,在楚江中上上下下的流動,使得它可以通過蘆葦通航。“蜀風”與“劉楚”有著長期的交流與交融。自古以來,蜀文化就與楚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
廣漢三星堆和成都金沙分別出土了貝類和象牙,阿壩州茂縣出土了玻璃珠。這些來自北印度洋和南海的實物充分證明了蜀國的先民與南方世界有著長期的交往和交流。最遲在漢代,就有了從蜀國到印度,中亞,再到西亞的通道。這段話被今天的學術理論界稱為“南方絲綢之路”。據考證,“南方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路線:壹條是西線,從成都出發,經林瓊(瓊州)、青衣(名山)、燕島(滎經)、珍牛(漢源)、嵐縣(嶽西)、杜瓊(西昌)、俞曄(大理)至永昌(。另壹種是東道主,從成都出發,到達?道(宜賓)、南廣(高縣)、諸提(昭通)、威縣(曲靖)、古昌(昆明),壹路入越,壹路經大理與西道重合。
先秦至魏晉南北朝時期,蜀文化與滇黔中南部文化有著密切的交流和相互兼容。西南地區各民族的緊密融合,為古蜀文化中心的形成培育了深厚的文化溫床。蜀文化具有很強的輻射能力,不僅滲透和影響著華南、中原和楚文化,還輻射著雲貴文化,遠達東南亞,在金屬器皿、墓葬形制等方面對東南亞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漢唐以後,文化交流更多體現在人才的雙向交流上。在這方面,正如明朝狀元楊慎所說:“自古以來,蜀國士大夫皆居別鎮”;壹方面,正如清代學者趙茜所說,“古詩人多入蜀”。這種頻繁的雙向人才交流使蜀文化不斷推陳出新。正是基於上述自然的、先驗的地理特征,古蜀不僅像壹個大水庫,吸納了南、北、東、西文化,而且像壹個聚寶盆,匯聚了周邊的農耕、遊牧、漁獵文化,從而使蜀文化在更多的方面走向全國,進壹步推動了中華文化多元和諧的歷史步伐。
蜀文化兼容並蓄,渴望形成開放的特點,這在很大程度上與移民有關。自先秦時期起,蜀國就接納了來自東西南北的眾多移民。據史料記載,主要是外地人單向遷入四川,很少有四川人大規模遷出。秦漢時期,周邊地區向蜀的移民客觀上帶來了周邊的多元文化;蜀漢時期,荊州上層士人集團和大量普通百姓遷入,客觀上融合了巴蜀文化;隋唐五代時期,巴蜀經濟繁榮,文學作品繁榮,吸引了大批文人入川。大量的文人居住在四川,這不僅使四川成為全國最繁榮的地區之壹,也促進了蜀文化與各種文化的大交流。從清初到乾隆,“湖廣填川”,壹方面恢復了戰後四川的人氣,開墾了戰爭荒廢的田地;另壹方面加速了楚文化、廣東文化、蜀文化的融合。歷史上這些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帶來了文化的大交流、大交融,使得蜀文化兼收並蓄、異彩紛呈。蜀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是當今蜀地文化資源的主要來源。蜀現有文化資源主要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6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7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4處,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2處,省、市、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00余處,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64處,其他文化景點200余處。蜀文化的文物主要有寺廟、園林、古建築、古鎮、古堰、古塔、石刻、古墓、古碑等。古剎、寺廟主要有昭覺寺、文殊院、青羊宮等。摩崖石刻主要有樂山大佛、安嶽臥佛、廣元千佛寺等。園林主要有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公園等。重要古文化遺址主要有成都平原史前古城遺址、廣漢三星堆遺址、成都金沙遺址、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蜀教的興盛在中國宗教歷史舞臺上占有重要地位,許多遺跡得以保存,成為今天蜀文化的組成部分:峨眉山是菩薩的“道場”,與何銘、青城山、瓦屋山並列為佛教四大名山之壹。文淑書院、成都大慈寺、昭覺寺、新都寶光寺、平武弘基、德格印經院等都是國內外著名的宗教場所。
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蜀地豐富的民俗風情,無疑是蜀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年按農歷舉行的節日有:1月的成都燈會,2月的成都花會,3月的都江堰清明節和潑水節,5月的樂山端午和郫縣歌會,8月的新都桂花節,12月的自貢恐龍燈會等。“麻辣鮮香”的川菜、種類繁多的平價小吃、恬靜閑適的茶文化,都是千百年來積澱傳承的蜀文化的外在表現。蜀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歷史悠久,是長期積累的精神成果。它植根於小農經濟,在歷史上與宗法等級制度和專制政治聯系在壹起。總體上屬於維護封建政治和經濟統治的官方意識形態,正反交織,精華糟粕混雜,封閉與開放並存。精華、進步、開放、新奇是蜀文化的主流,歷史悠久,內涵豐富,但糟粕、保守、排外、守舊等消極因素也不容忽視。蜀文化的多重性不僅體現在同壹歷史人物身上,也體現在同壹事物上。比如受道家影響較大的蜀文化,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強調順應自然,“無為而治”,大體合理。但它也有強調人造天地中心,強調適應自然和社會人事,忽視科學探討和征服自然,痛斥技藝為“奇技淫巧”的弊端,這無疑阻礙了舒科學思想的產生和科學技術的普及。
總之,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蜀文化作為多元中國文化的源頭之壹,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流域歷史的積澱,是這壹地區社會存在的反映,既有其輝煌的壹面,也有其時代和地域的局限性。分析和揚棄蜀文化的上述特征,不僅有利於我們繼承歷史文化遺產,也有利於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