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分為大婚、復婚、情變、仇恨四個場景,整個戲劇節也可以用這簡單的八個字來形容。主要情節是美國海軍的船長(新藤健郎飾)在日本遇到蝴蝶(汪明荃飾),兩人在長崎結婚後,船長回到中國,為了事業娶了老板的女兒露絲(陳永義飾)。蝴蝶呆在家裏,生了兒子,生活貧困。媒人五郎(廖國森飾)勸她復婚,蝴蝶隊長不為所動。後來,她得知船長回來了,她在碼頭和家裏等了很久,但她歡迎露絲。蝴蝶驚聞隊長再婚,要求采訪,歸還骨肉,自殺。
我有壹個好主意,即使劇情老套,我也不介意。近年來,香港粵劇編導日薄西山,觀念難以更新。如果太老套,觀眾往往無劇可看。唯壹的辦法就是沙裏淘金,看看演員的翻譯有什麽驚喜,看看編劇在劇情發展和歌曲結構上有什麽新意。
《蝴蝶夫人》的故事時空是現代的,地點在日本。身著軍裝、西裝、和服的演員出場時確實引起了壹點騷動。新劍郎身著白色軍裝,顯得英姿颯爽;尤勝浦穿著西裝,皮鞋,圍著圍巾,留著兩撇胡子,手裏拿著壹個“紳士”,真的有點像領事大人。陳永怡的低胸西式大裙也很搶眼;汪明荃曾去日本學舞蹈,穿和服有壹種不壹樣的氣質,走路時“進入”雙腳,深得日本女性的魅力。但新鮮感只是掩飾,我們還得回到劇本身。
如果單薄的劇情想要支撐長達三個小時的表演,平淡直白也沒關系。只要細節添加得當,感情轉折合理,歌詞講究文采,演員投情達意,三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不過《蝴蝶》的劇本戲劇性稍遜。比如第壹次大婚,蝴蝶的人來祝賀他,聽說蝴蝶婚後和丈夫改變了宗教信仰。老百姓馬上指責他,馬上把隊伍拉出來。我個人覺得,當場和客人打招呼,有點尷尬和可笑。蝴蝶會為丈夫的宗教信仰做出多大的犧牲和影響?因為說服力不夠,沒能表達出蝴蝶沖破種族、文化、宗教、階級的藩籬後嫁給壹個美國大兵的戲劇張力。在描寫人物內心感受上,劇本缺乏太多筆墨,角色平面缺乏深度,細節不夠豐富。內容就像《回眸》裏的“大婚、再婚、情變、怨念”這八個字壹樣簡單,必然導致拖延,增加無聊感。第二場露絲小姐不守規矩,開頭部分還行。陳永怡有嗓子,唱功也提高了。但是,觀眾教老公的新劍,真的太過分了。演蝴蝶的賽麒麟爺爺白得像代言,偶爾會忘詞。當他穿著窄下擺的和服甚至木屐上下車的時候,畢竟年紀大了,我總擔心他會摔倒。
我對前三場不滿意,我要看汪明荃的劇《怨恨》的結尾,最後我把目標對準了我的頭。汪明荃演粵劇,“唱”是她的弱項,她的強項是角色演繹。幾十年的影視訓練,讓她對人物的詮釋比其他花旦演員更深刻。她艷麗,會相得益彰;以壹個上海人作為廣府劇花旦的公章,我們不能要求太高。她扮演蝴蝶,當然是認真的;然而,在三天奇怪的告別後,她表演和唱歌比十天前在“傅生”沙田慶祝新年時好多了。可能那幾天,她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新劇上。在橋的盡頭,汪明荃邊走邊唱著壹首長長的小曲,緊挨著反向線上的二黃連面,但也是跌宕起伏,聲音難得清亮。後來知道船長回來了,蝴蝶心情開朗,表演了壹段日本舞。這正是王的看家本領。日本舞蹈由廣東曲調伴奏。只見她擺脫粵劇的身影後,動作自如,觀眾隨著音樂節拍微微移動,會場頓時火熱起來。這種情況讓我恍然大悟:這部劇如此平淡,除了單薄的劇情,也許是因為定位模糊;粵劇不像粵劇,話劇不像話劇。演員很難適應,觀眾很難參與。
中國傳統戲曲表演有自己的審美體系,要註意形體和眼睛的大小。要與時俱進,翻譯現代故事,首先要解決戲曲肢體語言的程式化與生活化的時尚文明劇之間的隔閡與不和諧。內地戲曲改革多年,未必有好的解決辦法。時至今日,雖然全國各地的地方戲中都有時裝劇,但老戲迷們都視其為妖怪,選擇傳統的。時裝秀沒有手,沒有人物,沒有走秀,沒有閉眼,全部都是空的,看起來是喪偶。這位改革國劇的先行者,不想讓觀眾有太大的抵觸,就給百合花鍍金,做壹點小動作,更顯得生硬古怪。觀眾寧願純粹看劇,動作基調更貼近現實。這“四物皆空”是所有時尚劇的致命傷。新剪輯的粵劇《蝴蝶夫人》病了,因為它沒有手,沒有身材,沒有走秀,沒有眼睛。老人穿時裝表演話劇,唱粵語歌。花旦只穿著兩袖寬大的和服勉強跳舞,陳永怡壹身西洋裝露出兩條粉嫩的手臂。當然袖子是沒有的,觀眾平時評價演員走秀的標準也沒用。難免有壹種奇怪的感覺。“四皆空”的粵劇,猶如斷肢;沒有四肢,沒有靈魂,就算在末端領域加幾塊黃bang,依然無濟於事。
近年來,香港的粵劇很少有在結構和文采上達到壹定深度的。所謂“新”只是停留在技術層面,在燈光控制和舞臺調度上借鑒戲劇,去除傳統戲曲演員自上而下出場的表演模式。在《蝴蝶夫人》舞臺的正後方,設計了壹座斜斜的日式橋,供演員進出。這部劇的導演陳恒輝屬於戲劇行業,整體的表演風格也比較接近戲劇。為了適應汪明荃,作曲家使用了許多小曲。在過去的幾年裏,汪明荃努力學習,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可悲的是,無論她怎麽努力,還是難以擺脫粵語流行音樂的味道。既然《蝴蝶夫人》和話劇差不多,觀眾又愛看汪明荃穿和服,跳日本舞,唱粵語歌,似乎更想看她演《雪狼湖》之類的音樂劇,而不是大戲,不如幹脆把名字改過來。今後,汪明荃或其他劇團將安排這類新的時裝劇或民國初年的劇目,可歸入“粵劇”,正式從粵劇中分離出來。這種粵劇可以戲劇模式和粵劇為基礎,動作生動,避免了傳統戲曲節目和現代戲曲的矛盾。這種風格就像五六十年代流行的粵語演唱電影。不壹定要黃,也不需要戲曲的肢體語言,所以手肘減少了,可以發揮的空間相對擴大了。故事中外皆宜,古今皆宜。豈不是兩全其美?
如果能回歸當年與譚合拍《白蛇傳》的表演形式,脫離傳統粵劇《兵馬俑》的窠臼,或許能為港劇開辟新的出路。反正香港粵劇不求變,就很難找到出路。復古、變調、改革、重新定位,可以避免誤導觀眾,讓真正想了解粵劇原貌的人明白其中的區別,看劇時也不會無所適從。粵劇可以徹底清理。應該在宣傳單和野戰雜誌的介紹裏寫清楚。戲曲屬於傳統戲曲,改良新編,粵語唱法屬於粵語唱法,跨媒體唱法屬於跨媒體唱法。演員表演自己的方法,觀眾各取所需,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以免入場後發現貨不對板,抱怨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