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當今土地整理的困惑
1.中國土地整理的誤區
為什麽要進行土地整理?從世界範圍來看,這是因為在19年末和20世紀初,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原有的用地地塊支離破碎,排列成花狀,影響了生產力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對土地產權進行重新規劃和調整。但不可忽視的是,自1980以來,世界發達國家的土地整理中加入了環境保護和景觀生態,並將其作為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標之壹。
中國土地整理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河道整治和土地開墾,後來的封建王朝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實踐來建立自己的土地制度。但現代意義上的土地整理還是在建國以後,尤其是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把保護耕地作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來對待,提出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戰略目標,土地整理真正成為壹個備受關註的研究課題。
廣義的土地整理包括農用地整理、城市土地整理、土地開發和復墾。狹義的土地整理僅指農業土地整理。由於農用地整理涉及面廣、影響範圍大、工程量巨大,已成為我國目前土地整理的主要關註點[2]。但目前我國部分農村的土地整理是否理想、成功,最終經得起678年的考驗?
(1)從農村土地整理的內容來看
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整理的內容包括[3]: ①對農村細碎分散的農用地進行整理合並,實現土地適度規模經營;(2)平整土地,綜合修建道路和溝渠;③農村居民點用地整治;④轉變鄉鎮企業布局;⑤開墾農村廢棄建設用地;⑥土地邊界劃定、權屬確定等方面。從這些內容來看,土地整理的各個環節都是對本已脆弱的農田生態系統和農村生態系統的強力幹預,導致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程度、強度和地表覆蓋度發生巨大變化。然而,土地整理的內容缺乏對生態規劃和景觀保護的明確要求,難以確保重新建立的生態系統將優於原有的生態系統。土地整理和平整、道路和溝渠建設等。可以立竿見影,但重建生態系統的優劣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我們缺乏壹套完整可行的土地整理生態績效評價體系。因此,雖然我們壹再強調土地整理要貫徹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方針,但這只是我們的主觀願望。土地整理中模糊的生態內容和要求只是空洞的雷聲,不可避免地在土地整理實踐中暴露出壹系列問題。
(2)從農村土地整理的實踐來看。
由於土地整理的生態要求不明確或難以建立評價標準,在土地整理實踐中許多生態方面被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但是,土地整理必然導致自然土地景觀乃至人文景觀的改變,對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動植物種群動態、土壤結構和營養元素遷移、地表和地下水文環境、區域大氣化學性質和變化等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土地整理對生態景觀的影響。
然而,在我國農村土地整理過程中,道路、溝渠建設追求具體化和高品位設計,特別是溝渠“三面光”設計,嚴重影響了土地的生態環境。既降低了景觀的多樣性,又簡化了區域陸地生態系統的結構,不利於系統功能的穩定和提高。但是,生物生存環境的破壞在壹定程度上阻礙了農田物種的擴散,使嵌入的棲息地無法連接,造成種群不穩定,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同時,種間多樣性和種內異質性降低,系統的適應性降低,導致農業生態系統對能量和人工控制的過度依賴,會在壹定程度上增加生產的風險[4]。為了增加耕地面積,達到整齊、連續、統壹的效果,對溝渠、河流進行切割、拉直,以水流通暢、輸水能力提高為主要要求,忽視了生態平衡功能。這使得679個物種很難棲息和隱藏,多變的河流和渠道可以引起水流的多樣變化,為水生生物提供多樣的棲息地。填埋溝渠、池塘、濕地和低窪地區,以達到連片、平整和增加面積的目的。雖然溝渠、池塘和低窪地區的生產力不高,但它們是野生動物的良好棲息地,可以凈化環境,減少幹旱和洪水,使生態可持續發展。而且機械化填埋不僅造成土壤板結,使土壤團聚體變差,破壞表土成熟層,降低有機質含量,容易發生結構性退化;而且完全幹擾了整個農田生態系統,溝渠、池塘、低窪地、高地消失;表面和
地下的動植物被完全破壞了。而且我們的土地整理規劃很少涉及生態景觀規劃的內容或泛泛而談,可操作性和約束力差;土地整理造成的破壞如何補償或重建,更是無從談起。後果不止於此。由於缺乏生態規劃,重建的農田生態系統將更加單壹和脆弱。單壹植被不僅會影響土壤養分的循環效益,還會減少表層土壤中細菌、放線菌和真菌的數量[4]。
從表面上看,壹排排的道路和森林和溝渠的格局優化了農村的環境和形象,提高了生產效率,但它恰恰隱藏著不可預測的生態後果。我們需要的是充分考慮生態和景觀因素,道路和森林、溝渠和田野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而不是克隆具有相似景觀特征的村莊。
(3)從農村土地整理的動機來看
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整理的動因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條件。就內部原因而言,壹個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的要求;二是改變粗放用地現狀的現實要求[5]。可見,生態目標並不是土地整理的動機之壹,而是壹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因此,其重要性往往被主觀地強調,但在實踐中卻往往成為土地整理的副產品。因為內在動力說到底是人多地少的矛盾,主要目標是減緩耕地減少,保持耕地面積不變(動態平衡)甚至增加。因此,對非農建設用地占用耕地的補償是土地整理的壹個主要驅動力。目前,我國土地整理遠未達到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和農業土地生產的階段[4]。實際上,現階段我們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忽視了生態效益作為土地整理的基礎。怎樣才能實現土地整理的社會效益?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土地整理的意義:有利於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提高經濟效益、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改變農村居民點和鄉鎮企業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整理的生態效益僅止於土地整理後鄉鎮企業的三廢排放而不影響農田;保證農田灌溉的水質和水量,保證旱澇豐收;農田道路四通八達,改善了農村生活條件;在幫助消除城鄉差別的層面上,680不涉及農田生態系統和農村生態系統本身。
2.國外土地整理的經驗與教訓
德國的土地整理在歐洲很有代表性,但是德國的農村土地整理也走過彎路。農村土地整理雖然改善了農林生產條件,促進了農業規模化發展,但也對農業生態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在前西德,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威脅到物種多樣性,發現有20種鳥類、27種蝴蝶、4種魚類、17種蜘蛛、96種甲蟲和63種維管植物滅絕[6]。根據Komek和Sukopp的研究結果,自1850以來,德國不同程度受到威脅的滅絕生物物種和維管植物物種的數量高達32%[6]。土地整理中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生物棲息地的破碎化、簡單化是物種生存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土地整理活動使德國幹熱、潮濕、貧瘠的生態環境類型幾乎消失。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世紀30年代,德國在農村土地整理的內容中加入了景觀和環境保護,以追求通過土地整理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統壹。因此,在土地整理過程中,德國提出了兼顧自然保護和景觀保育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土地整理必須進行環境相容性評價,土地整理方案對生態環境保護對象的影響,特別是對動物、植物、土壤和景觀的影響,必須在方案中專門說明。如果破壞了生態環境,就必須給予相應的補償。整個土地整理規劃非常註重如何最圓滿地體現生態要求。事實上,自1980以來,世界發達國家的土地整理都吸取了教訓,加強了環境保護的內容。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