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我家鄉甘蔗產業的發展方向是:
第壹,穩定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甘蔗面積保持在1.4萬畝左右,單位面積產量從2005/06年度的3.2噸提高到4噸左右。
二是逐步將春種改為秋冬種,以延長生長期,提高糖粉和產量。
三是推廣良種,實現良法。努力將早、中、晚熟品種布局調整為4: 4: 2的格局。
四是實施優質蔗園示範樣板田。在示範田的帶動下,輻射全鄉甘蔗生產,提高糖業整體效益。
五是組織技術培訓。要做好甘蔗生產各環節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培訓,進壹步規範各生產環節的種子管理技術。
第六,重視蔗區道路養護。采取農民投工投勞、企業補貼的措施進行維護,確保甘蔗車輛運輸安全暢通。
第七,加強宿根甘蔗的管理。做好中耕管理、病蟲草害防治、防凍工作。
傳統產業_ _大葉茶種植
西丁鄉是聞名中外的茶王樹的故鄉。65,438+0,700多年來壹直被譽為“茶王”,被世界茶界奉為“茶祖”。西丁鄉的山高、霧、土壤、氣候特點為無公害茶葉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隨著國內外普洱茶市場的不斷升溫,我鄉種植、經營、銷售茶葉的積極性也在不斷提高。目前全鄉茶園26503畝,其中采摘面積19687畝。
此外,還擁有萬畝規模的綠色生態茶葉原料基地,人工培育1.50年以上樹木2330畝。有45個初級制茶研究所。2006年生產幹茶7179噸,僅茶葉壹項,農民人均增收180元。茶葉真正成為了我鄉各族群眾的經濟增收產業。
稀世珍寶_ _-版納小耳豬
猛海縣西丁鄉有著悠久的小耳豬養殖歷史和經驗,各村村都有壹定的養殖規模。我家鄉飼養的小耳豬屬於滇南小耳豬品種(品系)。版納小耳豬品種是我國不可多得的瑰寶,具有品系純正、個體適中、耐粗飼、抗病力強、肉質細嫩鮮美等特點,深受養殖戶和消費者的青睞。版納小耳豬不僅是培育新品種(系)的優良材料,也是解決雜種優勢利用問題的原始親本。同時為醫學實驗和藥用提供了前提條件,為人類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近年來,該鄉黨委、政府順勢而為,把小耳豬產業做大做強,投資近65438+萬元,建立了兩個品種保種繁育示範點,為全鄉小耳豬規模化養殖奠定了基礎。目前,全鄉共有小耳豬15800頭,其中小耳母豬2550頭。山區糧食生產主要立足於鞏固現有適宜種糧的耕地,增加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推廣農業技術的實用化,改造中低產田,提高土壤肥力,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和好方法,提高產量,引導農民轉變種糧觀念,以水稻、玉米為主,輔助種植小麥、魯谷等糧食作物,促進主輔糧產業的合理種植,保障人民的溫飽。
2006年計劃種植水稻13700畝,產量300公斤,旱稻9600畝,產量145公斤,玉米22300畝,產量130公斤。2007年計劃種植水稻13500畝,產量305公斤,旱稻9100畝,產量140公斤,玉米22300畝,產量135公斤。2008年計劃種植水稻13800畝,產量310公斤,旱稻9000畝,產量145公斤,玉米20000畝,產量140公斤。2009年計劃種植水稻14000畝,產量315公斤,旱稻9000畝,產量150公斤,玉米23000畝,產量145公斤。2010年計劃種植水稻14000畝,產量320公斤,旱稻9000畝,產量150公斤,玉米20000畝,產量150公斤。到“十壹五”末,糧食產量將達到11.82萬公斤,預計產值將達到1278萬元。以農業人口2.28萬人計算,人均收入將達到541元。
為實現規劃目標,應采取的措施是:充分合理利用水資源,在爭取國家支持的同時,積極自主地投入資金和勞動力,修建堤壩和灌溉溝渠,保證固定耕地上糧食作物的用水。進壹步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意識,加大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培訓力度,增強農民運用農業科技的能力。在萊曼、西頂、溫暖、帕農4個村委會8175畝壩區積極引進高產高效優質品種,加強管理環節指導,提高病蟲害防治和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茶葉在我的家鄉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是主要的傳統產業。五年規劃期間,要抓住普洱茶市場回暖的有利時機,全力鞏固和提高現有面積和茶葉品質,充分發揮“千年野生古茶樹”之鄉的優勢資源,以2000多畝百年茶樹為抓手,以2萬多畝茶葉種植面積為基礎,著力科學管理茶葉,加大低產茶園改造力度,逐步向改良生態茶園方向發展。
為實現預定計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壹是生態優質古茶園建設與“千年野生古茶樹”品牌打造同步進行。隨著國內外消費者對無公害、純天然茶葉的青睞,無公害古茶園、老茶園市場前景廣闊。在充分挖掘古茶園的同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技術管理措施,保護現有古茶園,充分發揮其獨特的經濟效益。要把幾十年或很長時間沒有施過化肥農藥的老茶園作為古茶園的後續基礎,努力通過各種渠道逐步樹立“千年野生古茶樹”的品牌,落實產品,打響名氣。二是加強低產茶園改造與茶葉轉換技術措施相結合。未來五年,我們將重點對現有低產茶園進行改造和轉茶,並特別關註茶葉的新種植面積。針對全鄉茶園產量低、質量差、經濟效益低的情況,計劃2006年至2065年每年完成低產茶園500畝、茶葉轉換1000畝,即低產茶園改種2500畝、茶園轉換5000畝。新植:2006年計劃種植雜交系列1.5萬畝,2007年1.5萬畝,2008年1.5萬畝,2009年1.5萬畝,2065年1.0萬畝,438+用於低產茶園改造、茶葉改種和新茶種植 邀請專家到50個基礎條件好、群眾積極性高的自然村進行現場技術培訓,農村農業服務中心的茶葉技術人員要有計劃地到各村的農民茶場大張旗鼓地進行技術培訓,把實用的農業科技推廣到千家萬戶,從而提高茶農的種植、經營、飼養和收獲水平。 三是加強轄區茶葉初加工系統的宏觀管理。針對現有初加工所設備不全、加工工藝不規範、未辦理營業執照的現狀,按照縣裏出臺的管理辦法進行整改,爭取精制加工企業在家鄉辦廠,增強茶葉附加值就地轉化,確保業主稅收不外流,農民收入進壹步提高。力爭到2065.438+00年實現茶葉總產量654.38+0.5萬公斤,產值654.38+0.95萬元,人均收入820元。甘蔗產業是我家鄉的傳統產業之壹。五年規劃期間,甘蔗生產主要是增加良種推廣面積,加強甘蔗生長期的科技管理,使“優質蔗園”發展到3000畝以上,良種率達到85%以上。力爭2065,438+00年種植面積穩定在65,438+0.5萬畝,平均產量4噸以上,總產量6萬噸。預計產值將達到900萬。
為實現預定目標所采取的措施是:壹是加強技術培訓;二是引進適合山區特點的高產、高糖、高抗良種,實現良種良法。三是改春種為秋冬種,改刀為鋤。第四,提高宿根甘蔗管理的科技含量。第五,提高農民的種植水平和管理水平。第六,加大道路維護和蔗區投資。通過多方努力,多方投入,蔗區道路將得到徹底改善,甘蔗產業將得到跨越式發展。畜牧業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五年規劃期間,我鄉畜牧業發展方向是:大力發展以黃牛為主的小耳豬養殖,積極推廣成功示範,打造山區“小耳豬”地方品牌,擴大家禽養殖規模,增強群眾動物疫病防控知識,有效控制疫病流行,提高農民養殖經濟效益,確保畜牧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計劃2065年實現牛1.1,000頭,出欄2000頭,牛肉產量108噸,年均增長5.24%;存欄2萬頭,出欄6000頭,豬肉產量330噸,年增長18.6%;家禽籠養65438+10萬羽,出籠12萬羽,產量120噸,年增長19.79%,肉558噸,年增長15.11%。畜牧業產值預計達到11萬元,人均收入462元。
應采取措施實現上述目標:壹是加強畜禽防控。加大防疫工作力度,提高農民自控技術,深入鄉、村、組開展理論與現場相結合的技術培訓,營造應用現代養殖技術的氛圍,真正讓農民踏實、實用、有效。縣鄉畜牧技術人員將對全鄉的獸醫、村幹部進行集中培訓,用實例講解,現場操作,切實加強養殖戶的防治知識,使基礎防治工作在養殖戶中廣泛應用,從而促進全鄉畜牧業的發展。二是在搞好防治的基礎上,多渠道爭取發展項目資金,引導群眾大力發展畜牧業,充分利用天然草山資源,增加飼料(玉米、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保證擴大養殖原料供應。三是加快標準化廄舍的推廣進程,實行圈養“小耳豬”模式,野外育肥養殖家禽,逐步把我們當地的特色畜禽產業做大做強。對於礦產開發,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積極引進企業開發礦產資源,搞好協調,發揮資源優勢,促進礦業崛起。按照“誰開發、誰治理、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實行合理開發與綜合治理並重的措施,使開發商充分吸納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當地經濟和農民家庭的發展。
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合理開發與綜合治理並重的措施。創造寬松良好的投資環境,做好廠家和農戶的協調工作。要發揮資源優勢,按照“誰開發、誰治理、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促進礦業崛起,讓開發商充分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招工人進廠,促進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目前,我的家鄉註冊了五個礦,分別位於萊曼和南龍兩個村委會。其中,三個正在勘探,兩個即將開采。壹個是萊曼宏基源錳礦公司2007年計劃完成開采1.2萬噸,另壹個是滿別宏源錳礦公司2007年計劃完成開采1萬噸。到2007年,五個礦山的錳礦年產量將達到654.38+30萬噸。采礦業將成為西定鎮經濟的支柱產業。“五年規劃”期間,我們將進壹步加強退耕還林、公益林建設、國有林和國防林管理,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著力改善水土流失狀況,維護生態平衡,鞏固綠化成果,提高森林覆蓋率,構建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林業產業發展體系、森林保護體系和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計劃到2010年,森林覆蓋率從2006年的45%提高到47%。計劃造林廢棄山3000畝,人工造林2000畝,封山育林2萬畝,樟樹1.500畝,竹類植物3萬株,更新發展沿河小竹林1.000畝,退耕還林1.000畝,種植鐵皮石斛和砂仁1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