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5人/平方公裏
基本概況郵政編碼:852000
電話區號:0896
漢語拼音:那曲
車牌號:滄鄂
那曲縣位於東經91 12'-93 02 ',北緯30 31'-31 55 ',唐古拉山與念青唐古拉山之間。南與當雄縣接壤,北與聶榮、安多縣接壤,東與嘉黎縣接壤,西與班戈縣接壤。海拔4450米以上。東西最大距離233公裏,南北最大距離185公裏,總面積16000平方公裏。
那曲是壹個蘇皮部落,是吐蕃王朝主要的軍事糧草馬匹供應基地,唐宋以來的主要交通驛道。1942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江曲設立基橋(即藏北總府,相當於現在的壹個市),1956年,1959年,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那曲設立基橋辦事處,1959年7月6日,成立理中那曲縣委,同年65438+。那曲縣曾名黑河縣。為了不使黑龍江省黑河市與西藏黑河縣重名,10月3日,經國務院批準,黑河縣正式更名為那曲縣。
那曲縣轄3個鎮,9個鄉,284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民委員會,1020個自然村。全縣人口7287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94654,38+0。縣城所在地那曲地區距拉薩320公裏。境內以藏族為主,居住著藏、漢、回、蒙古、門巴、巴羅等民族。全縣有拉康、日初等33座寺廟,僧尼1192人。
那曲縣屬於高原亞寒帶半幹旱季風氣候,特點是氣溫低、空氣稀薄、大氣清潔、太陽輻射強、日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5℃,日平均溫差16.1℃,1年月平均氣溫-13.2℃,年極端最低氣溫-41.2℃;7月平均氣溫9.0℃,年極端最高氣溫23.60℃。0℃以上連續天數為164.5天,年日照時數為2846.9小時。65438年10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為積雪期和土壤凍結期,年均霜凍日103天,7-9月為高原植被生長期。年平均降水量421.9mm,年平均蒸發量1690.7mm,平均相對濕度54%。
境內多山,屬於高原丘陵地形,河流縱橫;盆地內點綴著湖泊、壯麗的草原和肥美的牛羊。高原上還有終年積雪的冰川型雪山,氣勢磅礴,色彩斑斕,人跡罕至。
經濟概況
2000年那曲縣國民生產總值為1.31億元,其中第壹產業7367萬元,第二產業850.24萬元,第三產業4923.22萬元。畜牧業總產值8707萬元,人均收入1,800.438+0元。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市場繁榮,商貿興旺,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水電供應充足,郵電通訊發達,社會治安狀況良好。
每年金秋八月在那曲地區郊區隆重舉行的“羌塘恰青賽馬藝術節”是藏北地區最具民族特色的盛會。以“文藝搭臺”的形式,集經貿、歌舞、賽馬、體育、服飾表演、民俗風情、草原文化、宗教文化、雪山景觀旅遊於壹體,吸引了區內外、海內外眾多友好人士和團體前來觀光、考察、洽談。“賽馬藝術節”成為招商引資、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平臺。
那曲縣曾被評為全國見義勇為行動先進縣、全國菜籃子先進縣、全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區民政先進集體、全區雙擁模範縣兩次、全國計劃生育先進縣兩次。
經濟發展的優勢
首先是產業優勢。那曲縣是壹個純畜牧業縣,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草原面積1.25萬平方公裏,可利用草原面積1.05萬平方公裏。主要牲畜品種有牦牛、綿羊、山羊和馬。2000年,全國各類牲畜存欄998876頭(僅1匹),總產量42.9萬公斤牛毛,654.38+0.3萬公斤羊絨,38萬張牛羊皮,543萬公斤牛羊肉,560.6萬公斤牛奶。
二是資源優勢。礦產資源主要有銻、鉛鋅、硫、砂金、水晶、大理石、銅、鉻鐵、孔雀石、磁鐵礦、石墨、鹵蟲等19種。有野生動物68種,哺乳動物28種,野生鳥類32種,列為國家保護的有:大頭羚羊、麅子、水獺、猞猁、野驢、熊、天鵝、黑頸鶴、斑雕等。野生植物189種,其中蟲草、貝母、雪蓮、紅景天等可入藥。水電、地熱能、太陽能、風能豐富。藏北最大的水電站——查龍電站,建在那曲鎮以東30公裏處,裝機容量1.08萬千瓦。地熱發電廠的裝機容量是4000千瓦。
第三是區位優勢。那曲縣是青藏公路(109國道)、黑昌公路(317國道)、那曲班(格)阿(裏)公路的交匯處,也是正在建設中的青藏鐵路的中轉站。那曲地區是地區、縣、鎮三級人民政府的駐地,是藏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和通訊的中心,具有獨特的地理比較優勢。
第四是文化優勢。那曲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發達,獨具羌塘人文資源和草原文化特色,雪山景觀文化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五是政策優勢。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特別是中央給予西藏的優惠政策,是比內地更有吸引力的優勢。
自然地理
那曲縣位於東經91 12'-93 02 ',北緯30 31'-31 55 ',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之間。南與當雄縣接壤;北鄰聶榮縣、安多縣;東邊靠近,比如,縣城和嘉黎縣;班戈縣毗鄰西部。縣政府所在地位於東經92° 3 ',北緯365° 438+0° 27 ',距拉薩320公裏。西起者切鄉,東至尼瑪鄉,東西長233公裏,南起者切鄉,北至德姬鄉,南北寬185公裏。
境內多山,自西北向東南緩坡,山地多為圓形,屬於高原丘陵地形。境內為高原冰川型雪山,終年積雪,人跡罕至。這座山很陡。西北絕對海拔高,東南海拔低,但地形陡峭,山峰多。由於東南部念青唐古拉山殘脈,高差明顯,山峰眾多,交通條件較差。但地勢向西北方向越來越高,但高差較小,山體平緩。
那曲縣主要包括西南部的三登桑康山脈、西北部的那木熱亞山脈、東南部的貢嘎瓦加馬山脈和東部的塞魯山和克雷亞山脈。這些山峰都是念青唐古拉山脈的支脈或殘留脈。境內最高的山峰是三登桑康峰,海拔約6500米,主峰在那曲地區以南100公裏處。貢嘎瓦峰、老普寫嘎城峰、塞如拉幹峰也是終年積雪的山峰,海拔都在5500米以上。
那曲縣境內的主要河流有那曲河、貢曲河、墨曲河、彩油河、老曲河,均為那曲河的重要支流。許多季節性河流和小溪流入那曲河或國內湖泊。這些河流的總徑流量約為440萬立方米。較大的湖泊有達孜錯、錯額、乃日錯、錯木如錯、塔姆錯(“錯”在藏語中是湖泊的意思),除尼日錯為鹹水湖外,其余均為淡水湖。
那曲縣屬於高原亞寒帶季風半濕潤氣候區。這裏的冬天持續近半年,年溫差小,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為-2.1℃,月平均氣溫為-14.4℃。全年沒有絕對的無霜期。10月至次年5月為雪災期和土壤凍結期,6月至8月為生長期。年降水量為406.2毫米,大多集中在6月至9月。年蒸發量1810.3mm,相對濕度只有51%。氣候的特點是幹燥多風。
人口和國籍
那曲縣人口7287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94654,38+0。
因為地廣人稀,所以婚姻模式比較單壹,大多數婚姻都是建立在自由戀愛的基礎上。有些女人嫁給男人,有些男人娶女人。形式上,要尊重父母的意見,邀請親朋好友充當媒人。俗話說部落首領決定,父母決定孩子的婚事。婚禮的規模取決於雙方的家庭情況。所謂“獅子對老虎,富人對富人,窮人背靠背”。
婚禮當天,兩家都會舉行燉桑儀式,祭拜故土的神靈。出發的時候要先往西南走,用九宮八卦圖牽著馬開路。帳篷繩上掛著哈達,帳篷門兩邊放著裝滿幹牛糞的袋子和裝滿鮮奶的奶桶。在新人下馬的地方鋪壹條白氈,上面畫壹個有青稞的吉祥符號。迎賓到帳前,身著盛裝的年輕女子壹直呈上“車馬”和青稞酒,迎賓入帳入座。然後,壹份吉祥的大米“卓瑪哲斯”(油果混合的大米)被贈送給這對夫婦,然後親戚和客人向這對夫婦及其父母和貴賓贈送哈達,並贈送相應的禮物。男女雙方的親朋好友各派壹個能說會道的人誇誇各自的主角,把節日氣氛推向高潮,然後大家盡情地載歌載舞。
壹般婚禮只持續壹天,有的長達三天。不出壹個月,新婚夫婦回父母家住幾天,舉行大小不同的慶祝活動,婚禮到這裏就結束了。
那曲縣以藏族為主,有藏、漢、回、蒙古、門巴、巴羅等民族雜居。全縣有拉康、日初等33座寺廟,僧尼1192人。
行政區劃
那曲縣轄3鎮9鄉:那曲地區、羅馬、古盧、鄉毛、尤恰、那瑪奇、孔馬、達薩、羅邁、色雄、尼瑪、大千。* * *有160個行政村(居委會)。
歷史的發展
那首歌在藏語裏是“黑河”的意思。
1751年,清朝出兵平息珠穆朗瑪峰事件後,在那曲建立了藏北高原第壹個教派——堪囊教派,隸屬西藏地方政府管轄。1942年,噶廈政府建立江恰其橋,轄藏北牧區和拉薩以北14個教派,其中那曲派(坎農派)為壹。1956 5438+00年6月,自治區籌委會在那曲設立了橋辦事處,隸屬那曲橋辦事處。1959年6月,那曲縣人民政府成立。至今屬那曲(黑河)地區管轄。1960、1年,國務院批準將西藏“黑河地區”正式更名為“那曲地區”。1965 165438+10月3日,經國務院批準,黑河縣正式更名為“那曲縣”。
那曲縣轄1個鎮(那曲地區)、1個區、19個鄉(達慶鄉、達仁鄉、達薩爾鄉、達木鄉、德姬鄉、恩尼鄉、闊龍鄉、闊瑪鄉、羅邁鄉、羅馬鄉、門堆鄉、那馬慶鄉、尼尼尼鄉)。
2000年,那曲縣轄1個鎮,19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為81786。各鄉鎮人口(人):那曲地區24364德姬鄉3008仁茂鄉3089達仁鄉3725達薩鄉3375羅邁鄉2815色雄鄉2730尼瑪鄉3628大千鄉3393空瑪鄉2322當茂鄉2194門迪鄉2157孜日鄉337。鄉3453恩尼鄉2593羅馬鄉3537鄉茂鄉2502楊集鄉3012古路鄉3203油岔鄉3360。
2002年,那曲縣由1區,1鎮,19鄉,3個居委會,280個村委會改為3個鎮,9個鄉,18居委會,11村委會:那曲地區和羅馬鎮。
2021,1,《小康》雜誌發布了2021中國春季休閑百強縣市排行榜,楊魏玲花區排名第67位。
2019 12 31,農業農村部推廣楊魏玲花區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19年8月,2019年度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範縣名單出爐,楊魏玲花區榜上有名。
2019年3月5日,楊魏玲花區被列入2018年度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
2019年,農業農村部推薦森尼區為第二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