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產黨宣言》中說:“資產階級在歷史上起了非常革命的作用。.....它第壹次證明了人類的活動可以取得什麽樣的成就。.....資產階級在不到壹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超過了過去所有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甚至更大。”[1]馬克思在後來的政治經濟學研究中,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雙重歷史作用的考察,強調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壞的方面,並不止壹次地肯定了資本主義發展生產力的偉大歷史作用。[2]他指出:“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是資本存在的歷史任務和理由”,[3]“資本產生了,也就是它存在了。只有當資本本身成為這種生產力本身發展的制約時,資本才不再是這樣的關系。”[4]馬克思去世壹百多年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資本主義在發展社會生產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這就向人們提出了壹個問題,即資本主義是靠什麽“魔力”召喚出並創造出如此巨大的社會生產力的?這個問題正是本節要討論和說明的價值生產的擴張問題。
我們先來比較壹下歷史上資產階級與它之前的奴隸主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的異同。壹般認為,資產階級、奴隸主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壹樣的,即都是歷史上新的生產力代表。這種理解是好的,但似乎太籠統了。之所以說太籠統,是因為它是基於五形態理論。當我們把視野從“五形態論”轉向“三形態論”時,我們會發現,資產階級之所以能發揮巨大的歷史作用,比它是新生產力的代表這壹普遍原理更深刻。即資產階級是和商品市場經濟聯系在壹起的,而奴隸主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是和自然經濟聯系在壹起的,他們運動經過的歷史階段是完全不同的。正是這兩種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決定了它們在歷史上所起作用的巨大差異。為了進壹步理解這壹點,我們需要比較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的區別。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以使用價值為基礎的生產,社會財富的表現形式是使用價值;後者是基於交換價值的生產,社會財富的表現形式是價值。人對使用價值的追求和滿足是有限的。這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壹個社會經濟形態中的主導因素不是產品的交換價值,而是產品的使用價值,那麽剩余勞動就會受到或大或小的需求範圍的限制,生產本身的性質不會造成對剩余勞動的無限需求。”[5]在自然經濟中,由於社會財富的表現形式是使用價值,人們對物質財富的欲望只能是對特定物品的“享受欲望”。使用價值是直接用於日常消費的財富,而消費在主觀上受到人的生理機能的限制,在客觀上受到具體勞動和產品形態的發展程度的限制,所以對使用價值的“享受欲望”是壹種相對有限的欲望。這種相對有限的需求欲望決定了自然經濟中的生產只能是原始生產的簡單復制,人類社會和人類只能以緩慢的速度發展。隨著自然經濟發展為商品經濟,財富的經濟形態和生產目的由使用價值向價值轉變,對財富的渴望發生了根本性的歷史性變化。具體的、相對的“享受欲”變成了抽象的、絕對的“致富欲”。增值就是賺錢,就是追錢。貨幣是抽象勞動的體現,是整個財富世界的代表;對金錢的欲望不是對具體物品的欲望,而是對勞動的普遍欲望;不是質的欲望,是量的欲望。金錢不僅是致富欲望的對象,也是致富欲望的源泉。[6]簡而言之,以價值增值和擴大貨幣量為目標的致富欲望是壹個從有限到無限的無止境的過程,是壹種絕對的、無限的欲望。這種絕對的、無止境的致富欲望,使得商品經濟這種社會生產類型,蘊含著壹種無限發展生產的內在沖動。歷史上,商品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也為充分展示商品經濟無限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內在沖動提供了舞臺。馬克思對此有過高瞻遠矚的深刻論述,[7]這也為資本主義幾百年的發展所證明。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直接重合,從而產生壹種誤解,好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依賴於商品市場經濟,而商品市場經濟依賴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並由此產生把商品市場經濟視為資本主義專利,進而排斥社會主義國家商品市場經濟的偏見。今天,當人們終於改變這種偏見,認識到商品市場經濟本身並不具有社會制度的屬性時,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商品市場經濟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真正奧秘。這個奧秘無非是商品市場經濟的價值生產特征。正是價值生產本身的擴張,創造了商品市場經濟無限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內在沖動。
迄今為止最有效的資源分配方式。
在社會經濟活動和經濟發展中,社會資源是稀缺的。如何有效合理地配置社會資源是經濟學的壹個基本命題,在經濟學研究中壹直占有重要地位。所謂資源配置,是指經濟中的各種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和土地)在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它要研究和解決的是在既定的資源條件約束下,根據當時特定的技術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在各種可能的用途中最有效地配置稀缺資源,使這些資源為社會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產品和服務。按照作用範圍,資源配置可以分為生產單位內部的微觀配置和生產單位之間的社會配置。就後者而言,按照基本的分配方式,可以分為兩種社會資源分配方式:壹種是基於行政手段的行政分配;二是基於市場機制的市場配置。采取市場配置的經濟通常被稱為“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行政分配的經濟通常被稱為“計劃經濟”,但在比較經濟學中也被稱為“控制經濟”或“指令經濟”,因為這是壹個模糊的概念。
以上兩種分配方式哪壹種能夠合理有效地分配社會資源,或者哪壹種更好更差,只能通過比較來判斷。從純理論的角度來看,完全有意識的、由權威機構根據計劃精確計算並執行的資源配置模式,應該是最優的資源配置模式,因為它是最經濟、最有效率的、沒有波動的配置模式。但要實現這樣的計劃分配,必須滿足以下兩個前提條件:第壹,計劃機構擁有全社會所有經濟活動的全部信息(完全信息假設),包括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狀況、技術可行性、需求結構等。第二,整個社會的利益是壹體的,不存在單獨的利益主體和不同的價值判斷(單壹利益主體假說)。前壹個條件是否滿足,關系到編制的方案是否反映客觀實際;後壹個條件是否滿足,關系到計劃能否準確順利實施。在可預見的階段,至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上述兩個條件都不具備。所以采用這種資源分配方式,在信息和執行上會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
在信息機制方面,我們的時代是壹個“信息爆炸”和快速變化的時代。難以將全社會各個角落的生產、流通、消費、需求的海量信息及時收集並傳遞給計劃主管部門。即使做到了,也不可能在壹天、壹個月內解出壹個包含天文數值變量的平衡方程組,把計算結果變成壹個各部分相互聯系的統壹方案,並逐層分解。從執行機制的角度來看,行政手段配置資源的難度更大幾乎是不言而喻的。它來源於這樣壹個基本現實:在社會主義階段,參與經濟活動的每壹方,包括計劃的制定者和執行者,都有自己的利益。這種利益往往與社會整體利益相沖突。因此,在提供信息、制定計劃、實施計劃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自身局部利益的影響而出現偏差。所以這個條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是不能滿足的。
由於計劃經濟(行政)配置資源的模式在理論和現實之間存在著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困難,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弊端,如經濟短缺、大起大落、經濟活力不足等。,這已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所證明。經過長時間的緩慢發展和挫折,人們不得不放棄行政計劃模式,試圖用市場經濟作為配置資源的基本方式。
為了配合對行政計劃配置資源的考察,我們還從純理論的角度考察了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特點。我們知道,市場經濟的壹般特征是以企業自治、市場關系為基礎,受市場機制調節。所謂市場機制,主要是指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在它們的相互作用下,市場配置資源表現出以下特點和優勢:第壹,市場經濟下的決策是分散的。分散決策使得每個經濟主體只需要獲取與自己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信息,而不必獲取全部信息。這就解決了社會化大生產中信息的廣泛發生和集中收集處理的需求之間的矛盾。第二,各種資源配置決策並不是行政權力自上而下進行的,而是由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經濟活動當事人根據市場信號,通過自己的計算做出並自願執行的,因此不存在執行難度。第三,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最大問題是分散的決策能否協調。在完全競爭、價格反映供求的條件下,可以進行協調。首先,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使壹種產品的市場供求達到均衡,並決定均衡價格和產量。市場機制的調節使制造商能夠生產消費者想要的品種和數量,因為通過這種方式節約生產的制造商將獲得豐厚的回報,而低效的生產者將被淘汰,這樣生產中的浪費和低效將減少到最低限度。其次,價格的變化是協調各種決策者活動的自動信號。通過這種協調,供求關系的變化可以導致資源的有效配置。具體分析如下:(1)當某種要素市場需求超過供給時,價格肯定會上漲。在這種情況下?最不急需的廠商首先退出要素市場,最急需的廠商願意在價格上漲時購買,從而促進需求適應供給狀況。因此,稀缺資源將被分配給使用這些資源的生產率和利潤最高的制造商。而不能充分有效利用資源的廠商,會因為價格機制而放棄這個因素,退出市場。(2)稀缺資源價格上漲,必然導致利用稀缺資源生產的消費品價格上漲。因此,個人消費者和公眾消費者都會減少對這類消費品的需求,從而通過需求的相應減少來緩解供求矛盾。(3)市場經濟是開放的經濟,它的開放可以用資源的優勢彌補資源的劣勢,即通過地區和國家之間的資源轉化(在供求規律和價格機制的作用下),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還必須滿足兩個前提條件:壹是企業數量足夠多且可以自由進入,不存在壟斷(完全競爭假設);第二,價格足夠靈活,能夠及時反映資源的供求關系(價格敏感性假設)。沒有這兩個條件,市場經濟就很難發揮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從市場經濟的實際運行來看,上述兩個前提條件並不能完全滿足。但是,與中央計劃經濟下的情況不同的是,它們可能大致得到滿足。比如,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完全競爭的市場不可能存在,但壟斷不能消除競爭。所以不完全競爭市場,或者說競爭市場,可能還是存在的。價格不可能即時反映資源的供求關系,但在競爭市場條件下,壹般能反映各種資源的相對稀缺性,等等。此外,市場還存在其他缺陷(我們將在下壹章描述),但這些缺陷在壹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政府幹預和宏觀調控來彌補。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有缺陷,那麽把兩者結合起來不就可以最合理有效地配置資源了嗎?這種想法可以理解為壹種美好的願望。但是,作為壹種經濟制度,是以計劃為基礎還是以市場為基礎,這是根本不同的。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指導思想:計劃經濟體制的指導思想是政府有能力配置資源,但政府力量不足,要讓出地盤,讓市場去撿缺的;市場化體制的指導思想是市場可以配置資源,但它有局限性,市場做不了的事情就由政府來做。可見的,
這兩種制度和兩種不同的指導思想是不能調和的。
簡而言之,雖然兩種資源配置方式都不可能完全滿足其有效運行的前提條件,但這種缺乏是很不壹樣的,即前者的條件完全不可能,而後者的條件是可能的。所以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方式是比較有效的,是目前為止最好的資源配置方式。
公平的新概念:平等機會
公平壹直被認為是經濟學中最難的問題。這不僅是因為公平是壹個歷史概念,不是抽象不變的,還因為它涉及人們的價值判斷,滲透著利益因素。
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的公平原則主要有三個:壹是市場經濟的公平。在前資本主義時代,這種公平只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內實現;在資本主義時代,由於商品經濟的普及,它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普遍原則;第二,社會占有生產資料的公平性。這是資本主義轉化為社會主義後實現的原理;第三,自由自覺勞動和充分滿足人的普遍需要的公平性。由於這是壹個只有* * *資本主義社會才能實現的原則,所以這裏只描述前兩個公平原則。
市場經濟中的公平原則。市場經濟的公平原則是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而確立的。總的來說,商品與貨幣的關系已經包含了這壹公平原則的基本內容。首先,商品經濟是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為標誌的社會形態,它確立了商品生產者的獨立性和經濟平等性;其次,它確立了商品生產者的經濟行為自由。商品經濟是以自主所有權為前提,以等價交換原則和自由競爭為條件的。本質上是壹種自由的契約關系,要求意誌和行為自由,即排除超經濟強制和完全自願的交易,任何壹方都不使用暴力。對此,馬克思曾作過精辟的論述:“如果說經濟形式和交換確立了主體之間的總體平等,那麽內容,即使是人們交換個人物質和物質資料,也確立了自由。可見,平等和自由不僅在基於交換價值的交換中得到尊重,而且交換價值的交換是壹切平等和自由的生產性和現實性基礎。平等和自由作為純粹的概念,只是交換價值交換的壹種理論表述;作為在法律、政治和社會關系中發展起來的東西,平等和自由只是另壹面的基礎。”[8]
隨著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商品貨幣關系中普遍包含和要求的平等和自由,已經演變為社會公認和普遍接受的平等原則,即機會均等。所謂機會平等,就是每壹個經濟主體在市場競爭和其他場合中,都享有同等的參與、獲勝、選擇和被選擇的機會。這種機會面前的平等,不承認任何種族、性別、年齡的差異,更不承認由血統、表親、宗法關系決定的封建等級和特權。它只承認勞動者獨立活動的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差異,也就是說,具有相同能力和努力程度的人可以獲得相同的機會。機會均等至少包括三個方面:壹是競爭起點相同;第二,相同的競賽規則;第三,沒有人為障礙,包括壟斷。所以本質上是壹種起點和條件的平等。它要求所有人都站在同壹“起跑線”上參與市場競爭,排斥壹切特殊權利,反對壹切權利依附。同時,機會平等本身就是壹個效率原則,它強調的不是現有財富的平均分配,而是社會財富的不斷增長和人類才能充分發展的機會平等。因此,效率優先正是機會均等要求的應有之義。
商品市場經濟充分發展的第壹個社會形態是資本主義社會。隨著勞動力還原為商品而產生的雇傭勞動制度,商品經濟建立的平等只具有形式上的意義。盡管如此,與前資本主義階級社會基於等級特權的不平等相比,這仍然是歷史上的壹大進步。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公平原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實現了勞動者在生產資料占有上的平等。這種平等與以資本主義私人占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雇傭勞動制度相比,是壹種質的變化。但由於公有制采取了國有、國有的形式,采取了政府直接分配的形式;由於長期的產品經濟模式和高度集中統壹的計劃經濟體制與生產力的實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這種平等在實際運行中已經變形。其集中表現就是以犧牲經濟活力和效率為代價的大鍋飯的嚴重平均主義。這種建立在社會成員政治地位平等基礎上的平等分配,即平均主義,長期以來成為我國社會公認的、普遍接受的公平原則,甚至被強化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成為我們民族的心理積澱,對我國經濟運行中人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今天,如果我們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必須在概念上更新“吃同壹只鍋”的平均主義公平原則。應該認識到,平等分配和平等機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平等分配是壹種結果平等,強調的是現有財富的平等分配,實際上是壹種狹義的平等概念。它與小生產的平均主義有關,與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的市場經濟的公平原則格格不入。因此,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下的市場經濟,社會公平的現實原則只能是市場經濟的機會均等原則和生產資料公有制原則的疊加。前者在初次分配中主要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後者在二次分配中主要通過政府調節來實現。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非常有必要強調機會均等的平等觀,以根除我國長期存在的狹隘的平均主義傳統觀念。但同時也要兼顧結果的平等,防止兩極分化,以保證社會平等目標的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我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市場經濟的生命之源:經濟效率
改革開放以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作為壹種全新的市場經濟理念,從深圳迅速席卷全國。它突出體現了市場經濟中“效率優先”的原則。如果再做壹個解釋,把效率當做市場經濟的生命,大概就沒人會反對了。事實上,效率的確是市場經濟的生命之源。市場經濟只維持了幾百年,是效率維持了它的生命,讓它的生命充滿活力。
經濟學中的效率概念其實就是資源的合理配置,分為兩個層次:第壹個層次是“資源配置效率”,有人稱之為“宏觀效率”。是指如何在不同生產單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之間配置有限的經濟資源,即如何將每壹種資源有效地配置在最適合的用途和方向上。這種水平的資源分配效率已經在本章第二節中描述過了。
效率概念的第二個層次是“資源利用效率”,有人稱之為“生產效率”。這是狹義的效率概念,人們通常所說的效率就是指這種狹義的效率概念。其含義是指壹個生產單位、壹個地區或壹個部門如何組織和使用有限的資源,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從而避免浪費,用既定的生產要素生產出價值最大的產品。
市場經濟之所以有效,只是因為它有競爭機制。正如著名經濟學家羅賓遜夫人所指出的,市場體系的真正優勢在於競爭維持著無形的生產紀律。在競爭中,優勝劣汰。優勝劣汰的標準不是主觀的,而是客觀的,其標準是生產某種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或社會資源的平均消耗水平。只有達到或超過社會平均水平的人才算有競爭力,否則就會被無情淘汰。所以在同樣的資源消耗下,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社會需要的產品是更有效率的,表現為競爭規律。同時,社會必要勞動或社會資源平均消耗水平是通過競爭形成的,並處於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對生產者產生了壹種外部壓力,促使他們不斷更新技術,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提高管理水平,從而不斷達到或超過社會平均水平。最後,生產者和經營者之間的競爭最終還是要通過市場來體現。在市場上,消費者才是真正的上帝。生產經營者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能否實現,取決於消費者的“錢票”,這就迫使生產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生產,創造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新需求,從而達到生產與消費的平衡,實現資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在市場經濟中,競爭是由人們對更多收入的追求所驅動的。必然帶來和要求人與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否則就沒有效率的提高,沒有資源的合理配置。市場機制就像壹個公正的法官。誰有能力,誰願意工作,誰付出的努力多,貢獻大,誰得到的回報就多。這種差異就是市場機制效率的秘密,它使人們不僅從絕對價值(報酬和收入)中獲得客觀的物質滿足,而且從相對價值(與群體其他成員相比)中獲得觀念上的滿足,從而成為激勵勤奮者的動力和鞭策懶惰者的壓力,從而促進效率的提高。
市場經濟的效率來自於它的競爭機制。要保證競爭的順利進行,就要把競爭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上。在上壹節中,我們指出,市場經濟中的公平原則是機會平等,同時,機會平等本身也是壹個效率原則。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機會平等本身就隱含著結果的不平等,它“默認了不同的工作能力是天生的特權”。壹般來說,機會均等導致的正常收入不平等與效率正相關。因為在機會均等的情況下,收入的差異恰恰反映了貢獻的大小。對貢獻大的人給予較高的獎勵可以鼓勵他們做出更多的貢獻,而對貢獻小的人給予較少的獎勵會鼓勵他們努力工作以獲得更多的收入。這樣壹來,對社會的貢獻和個人的利益就會結合起來,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效率不斷提高。如果像舊體制下的平均主義大鍋飯壹樣,多做少做,做得好做得差,什麽都不做,其結果必然是嚴重挫傷人的積極性,扼殺人的進取精神和創造力,造成壹種既不公平也沒有效率的停滯局面。正如美國著名學者亞瑟·奧肯所說:最重要的是,市場中的報酬為工作熱情和生產貢獻提供了動力。沒有這些,社會只好壹遍又壹遍地選擇那種刺激——有些不靠譜,比如利他主義;有些是危險的,比如集體主義忠誠;有些是無法忍受的,比如強制或者壓迫。試想,國家將不再關心自己的成績和熱情的激發;如果是這樣的話,下層階級的生活水平就會和上層階級壹起下降。"[9]
當然,如果收入差距過大,超過了人們所能承受的極限,不同收入階層的人的社會地位發生了變化,甚至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從而導致效率的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社會有必要調整分配政策,用更大程度的收入平等換取更小程度的效率損失。但是,這超出了市場機制的範圍。我將在下面詳細闡述這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