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頓團圓飯吧。團圓飯就是團圓和幸福。吃團圓飯!我急忙跑到餐桌前看了看。哇!“山珍海味”!有香甜可口的雞肉,象征團圓的元宵,有魚,有象征步步高升的年糕。我們舉杯暢飲,表達我們的祝福和祝願。
酒足飯飽之後,我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看春晚。大家邊吃瓜子邊聊八卦。春晚的節目真是太精彩了!有驚心動魄的雜技,有讓人好奇的魔術,有讓人開懷大笑又讓人深思的小品,還有優美的舞蹈。我被它迷住了!
當然,最吸引我的還是放鞭炮。看完春晚,我們被外面五彩繽紛的世界吸引住了,我和妹妹下樓放鞭炮。我壹下來,父親就拿出我們買的那串鞭炮,用打火機點燃了煙花的導火索,只聽“砰”的壹聲,壹個小火球直沖雲霄,“砰”的壹聲小火球在空中爆炸,散落的火花把天空點綴得五彩繽紛。看到這裏,我們手舞足蹈,歡呼雀躍,大家都沈浸在笑聲中。
除夕夜,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壹定會記住這美好的壹刻!
春節過去了,我真高興。
因為可以看燈展,可以解燈籠上的謎語,可以放鞭炮,可以看煙花,還可以做平時做不了的事情。
我媽先帶我去了姥姥家。
天壹黑,我就讓媽媽帶我去看燈。那裏的大街小巷掛滿了各種各樣的彩燈,有蛇燈、圓燈、條形燈。還有小朋友很喜歡的動物造型燈,比如馬成功、金雞獨立、大鬧天宮;燈上也寫了很多謎語讓大家猜。很好玩。
看完燈光秀,我們回到了外婆家。
我和父親從地下室拿出鞭炮,開始放炮。
我放了壹個小炮,我爸放了壹鞭子,兩踢,放了煙花。沒過幾分鐘,整個院子變得五彩繽紛,越燃放越歡樂,歡聲笑語和鞭炮聲混雜在壹起,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夜深了,我還是想看電視而不是睡覺,因為春節我媽都不管我。我太高興了。
該睡覺了。聽著窗外散落的鞭炮聲,我仿佛聽到了他們歡快的笑聲。我為他們高興,也為我自己高興。多麽愉快的春節啊!指導老師:邢叢潭
四年級三百五十字已經過年了,大家張燈結彩,壹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除夕夜,家裏的每個人都在忙著準備許多年貨。
人們在街上來來往往,帶著許多糖果和煙花。大人們正在家裏忙著準備今晚的晚餐。家家戶戶的門上貼著紅對聯,窗戶上貼著漂亮的窗花。
晚上,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開心地坐在壹起包餃子,吃團圓飯。哇,食物太豐富了!我覺得好像在做夢。門外鞭炮聲不斷。我忍不住拿了些鞭炮跑了出去。很快,我就把它們撲滅了。
我媽讓我看聯歡晚會,我趕緊跑到客廳。晚會上有歌曲、舞蹈和小品...春節的鐘聲響起,我拉著爸媽的手走到了戶外。春節的煙花在空中綻放,有的像荷花,有的像兔子,有的像河水。我只聽到震耳欲聾的煙火爆炸聲。
我沈浸在鞭炮的歡樂中。
這是我度過的最有意義的壹個春節。
小學四年級作文400字左右。關於春節!急用!
春節(420字)壹年壹度的春節快到了。大家都忙著貼春聯,家家戶戶壹片喜氣洋洋。我們很幸福,我們家也不例外。大年二十九,我壹起床,我媽就喊著讓我和我姐去貼春聯。我們在大門中間貼了壹個大大的福字,大門兩邊貼了春聯。第壹部分是“除夕快樂”的底部部分。
除夕的早上,我們穿上新衣服,和姐姐壹起放鞭炮。
壹陣“劈裏啪啦”的聲音穿過我們的耳朵,仿佛在給千家萬戶送去祝福,我們無比幸福。
除夕夜,吃過晚飯後,爸爸和我?媽媽和姐姐壹起看春晚。
精彩的表演讓我的心情豁然開朗,有相聲,有小品,有歌舞...非常漂亮。
但是我最喜歡小沈陽?丫蛋?趙本山和老畢演的《不差錢》,太搞笑了。
大年初壹壹起床,發現枕頭下有壓歲錢,妹妹也有。我們開心地笑了。然後我們吃了餃子,去奶奶家拜年。拜完後,爺爺奶奶給了我們壓歲錢,把好吃的都給了我們。我們都很開心。
我喜歡中國新年。太好了。
今天要用關於春節的作文(350字)。(春節前人民的認可...除夕等。,希望如此!終於迎來了壹年壹度的大年三十。這壹天對我們的孩子來說太美好了!除夕夜,我們可以壹起吃團圓飯。我們還可以放鞭炮,收壓歲錢,看壹場精彩的春節晚會。是不是覺得有太多美好的東西在等著我們?不,我們還沒吃完年夜飯,劈裏啪啦的鞭炮聲就傳到我們耳朵裏了。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下樓拍攝。我們下樓時,小區裏壹片歡騰的氣氛,紅燈籠高高掛起。家家戶戶燈火通明,不時傳來舉杯的聲音。福字和對聯貼滿了大街小巷。我們很快來到燃放鞭炮的地方,那裏已經有很多人了。那裏的煙火就像盛開的花朵。這壹刻向我們展示了壹年四季的美好!在壹片歡聲笑語中,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嶄新的壹年2011已經到來!我相信這將是又壹個吉祥的豐收年!
約100字關於過年的感受小學四年級大年三十的早上,我看到奶奶忙著買蜜棗、桂花、糯米粉準備蒸年糕!我長這麽大,每年都能吃到奶奶從農村送來的好吃的年糕,但我從來沒見過奶奶是怎麽蒸年糕的。
今年正好回老家,所以準備自己“實踐”壹下。
終於,午飯後,奶奶從櫃子裏拿出了蒸籠。
於是我對奶奶說:“讓我做妳的助手吧。吃自己做的蒸糕我會覺得更甜!”奶奶笑著答應了。
我卷起袖子,那份喜悅就別提了。
我好像聞到了年糕的香味。
只見奶奶先把糯米粉倒進竹匾裏,又在裏面加了糖、蜜棗、桂花。
然後用勺子快速來回攪拌。
奶奶告訴我:“這樣蒸出來的餅,既有蜜棗的香甜,又有桂花的清香,讓人回味無窮。
“我想:怪不得奶奶每年都送很多年糕,可我總覺得吃不飽。
想著,我就學著奶奶,不停的用筷子攪拌。
然後,奶奶在大鍋裏放了壹壺水和壹些筷子,蓋上鍋蓋,讓爺爺點火。
過了壹會兒,房間裏充滿了蒸汽,水開了。
這時,奶奶用紗布輕輕在蒸籠內壁抹上清油,放入混合好的米粉,用手在蒸籠周圍拍幾下米粉,待米粉結實後,迅速將蒸籠放在鍋上蒸。
過了壹會兒,米粉裏出現了幾個調皮的泡泡,泡泡破了,米粉裏就冒出了蒸汽。
奶奶低著頭,仔細觀察著蒸汽的來源,不停地在出水口撒米線。
奶奶壹邊忙著加米線,壹邊給我“面授指導”:“這個米線加的很講究,不然蒸出來的餅有的地方生有的地方熟,味道很不好。
“奶奶還壹直照顧爺爺讓廚房的火更旺。
沒多久,壹股香酥撲鼻而來,壹籠又糯又香的年糕被蒸熟了。
中秋節作文對於心情很淡的小學生來說,我們迎來了上中學以來的第壹個中秋節。
我本來打算賞月的,我家屋頂是賞月的最佳地點。
然而,原來的計劃太糟糕了,以至於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中秋節那天,學校突然傳來壹個震驚的消息,不知道是好是壞。總之破壞了我原來的計劃:按照上級領導的規定,中學生在學校過中秋節,晚上六點半要去學校組織露天電影《走進* * *》,所有同學自帶報紙“席地而坐”。
聽了這話,我們都傻眼了。
然後,壹聲嘆息傳來:“唉——”“真討厭——”頓時全班變成了菜市場。
但是我們無能為力。我們當即決定:既然這樣,我們就要讓這個中秋節與眾不同。
於是,我們策劃了壹個快樂的“賞月計劃”。
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密謀”帶了壹個雙黃月餅。
呵呵,不止是我,是...哦,我的天,我不能說,如果我說這個計劃,它就結束了。
我壹到學校,正好是六點半。
在我們又氣又罵的勉強坐下後,我們把報紙放在壹起,這才準備好放月餅吃!呵呵——也許妳已經猜到壹半了,我們就在這裏壹起吃月餅吧!壹開始我們很迷茫的看了壹點電影,後來就擠在壹起聊天。
突然說起月亮,就壹起擡頭看月亮。
啊,月亮是紫銅色的,就像月食壹樣。
挺圓的,但是...這是壹種真正不同的顏色。
不過我們的計劃也很不壹樣,所以也就沒那麽在意了。
紅月亮就是紅月亮。月亮不壹樣,色差可能更吸引人。
八點悄然而至。
這是我們吃月餅的“神聖時刻”。
許、、李蘭濤和我每人帶了壹個不同的月餅吃,剛好湊成壹盒多元月餅——白蓮籽、哈密瓜、雙黃蓉、五仁香。
我們興致勃勃地切了壹個又壹個月餅,六七個人圍成壹圈“品嘗”四個不同口味的月餅。氣氛活躍而有趣。
壹邊吃飯壹邊看電影,我還在“賞月”(其實只是隨便看看,認真看的人不多)。
班長陳秀葉發了言:“我們吃得這麽開心,不如把廖的雙黃湯送給老師。
“不愧是班長,我們都同意。
如果老師能分享我們的快樂,那豈不是“皆大歡喜”?因為“快樂也是壹種傳染病”,我們從天上掉下來的喜悅通過壹個小小的蛋黃月餅傳達給老師,希望老師和我們壹樣過壹個快樂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很特別。也許這是中學第壹次“友誼加強儀式”。!
中秋節快樂作文四年級中秋節的由來、傳說和習俗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
這是秋天的中間,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
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起源是在中國的農歷。壹年分為四季,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中、吉三個部分,所以中秋節也叫中秋。
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滿月更圓更亮,所以它也被稱為中秋節,中秋節,八月節,八月節,追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中國許多民族流行的傳統文化節日。
在這壹夜,人們仰望天上如玉的明月,自然期盼家人團聚。
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機會寄托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因此,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
據說這壹夜月亮離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酒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將來回婆家,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幸福和好運。
在壹些地方,如寧波、臺州和舟山,中秋節定在8月16日,這與為了防止元朝官兵和朱的襲擊,改為“正月十四元宵節,八月十六中秋節”有關。
此外,在香港,中秋節後,我們將在十六夜舉行另壹個名為“追月”的嘉年華會。
“中秋節”壹詞最早出現在《李周》壹書中,真正形成全國性節日是在唐代。
我國古代就有“秋暮暮月”的習俗。
晚上的月亮是為了祭拜月神。
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舉行迎寒祭月的活動。
擺壹個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西瓜必須切成蓮花形狀。
月下,把月亮雕像對著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輪流拜月,然後主婦切團圓月餅。
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數,家裏的和外地的,都算在壹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壹樣。
至於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形成於明代。
明代文學家田汝澄在《遊西湖筆記》中寫道:“八月十五日為中秋,民間以月餅為遺,以相聚”。
明代史官沈邦在《萬部雜記》中寫道:“面餅大小不壹,大小不壹。
蛋糕裏面是水果,有不同的名字。壹個蛋糕價值數百美元。
“書中還介紹了當時的制作工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北京宮中用於賞月的月餅“從底部到頂部直徑超過英尺,重兩磅。
“後來隨著歷代的演變,月餅的品種和花樣越來越豐富,制作工藝也更新了,口味也更多了。八月十五吃月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壹個古老而又非常有意義的傳統。
在唐朝,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
在北宋,8月15日晚上,全城的人,無論貧富老少,都穿上成人的衣服,燒香向拜月表達自己的願望,祈求月神的保佑。
在南宋,人們互贈月餅作為團聚的象征。
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造佛塔等活動。
自明清以來,中秋節的習俗更加流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香、種中秋樹、點塔燈、放天燈、賞月、舞龍等特殊習俗。
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習俗遠沒有舊時代盛行。
不過,宴飲賞月還是很受歡迎的。人們在求月中飲酒,以慶祝更好的生活,或祝願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
中秋節的習俗和形式很多,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傳說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砸藥等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中秋節的傳說之壹《嫦娥奔月》中傳說,古時候天上同時出現十天,烤焦莊稼,百姓苦不堪言。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有無窮的力量。他同情受苦受難的人民,登上昆侖山之巔,充分發揮自己的神力,開弓,壹口氣射下九個以上的太陽,命令最後壹個按時起落,造福人民。
後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他娶了壹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除了打獵,後羿所有的時間都和妻子在壹起,人們很羨慕這對美麗恩愛的夫妻。
許多仁人誌士來此求學從師,別有用心的孟鵬也混了進來。
壹天,後羿去昆侖山訪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過的王太後,向她要了壹包仙丹。
據說吃了這種藥可以瞬間升天成仙。
但後羿舍不得離開妻子,只好暫時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
嫦娥把藥藏在梳妝臺的百寶箱裏,卻被反派孟鵬看到了。他想偷長生不老藥,讓自己長生不老。
三天後,後羿帶領隨從外出打獵,別有用心的孟鵬裝病留下。
後羿帶領眾人離開後不久,孟鵬手持寶劍闖入裏屋後院,威脅嫦娥交出仙丹。
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鵬的對手。危機時刻,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箱,取出仙丹,壹口吞下。
嫦娥吞下藥,立即飄離地面,沖出窗外,飛向天空。
因為嫦娥牽掛著丈夫,她飛到了最近的月亮上,變成了仙女。
晚上,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著訴說白天發生的事情。
後羿又驚又怒,拔劍要殺小人。孟鵬很早就逃走了。後羿又氣又心碎,他仰望夜空,大聲呼喚著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有壹個搖曳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地追月亮,可是他追了三步,月亮退了三步,他退了三步,月亮前進了三步,可是他無論如何也追不上。
後羿無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來到嫦娥最愛的後花園,擺上香案,擺上她最愛的蜂蜜和鮮果,在月宮裏遙祭依附他的嫦娥。
聽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人們在月亮下擺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運和平安。
從此,拜月中秋節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傳說II-吳港折...
小學四年級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春節。
元宵節。
中秋節。
端午節。
重陽節
清明節。
中國情人節。
……。
在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春節是我最喜歡的,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在夏歷的第壹個月的第壹天,它也被稱為農歷年,也被稱為“中國新年”和“新年”。
每年春節期間,街道上都掛滿了紅燈籠,彩旗飄揚。
商場裏人頭攢動,家家戶戶貼對聯,可熱鬧了。
每個孩子都可以利用它,孩子們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都喜氣洋洋。
爸爸給我買了很多煙花爆竹。晚上,我把煙花拿出來,和孩子們壹起放在樓下。我們玩得很開心。聚會剛開始的時候,我舍不得回家,高高興興的和家人壹起吃水果看聚會。精彩的表演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過年就好了!我也喜歡“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李白寫了壹首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我是壹個在陌生土地上的孤獨的陌生人,每逢佳節倍思親。
想到兄弟們的身體登上了高處,也會因為不到我而有壹絲遺憾。
這首詩寫得很好。
它也是中國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是人們賞菊、戴山茱萸、借酒爬山的日子。
這壹天,我和我的父母準備了禮物去看望我的祖父母。我很高興,因為我明白了尊老愛幼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
農歷正月十五,春節剛過,就迎來了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這壹天,我們還放了很多煙花,吃了餃子。
壹家人團團圓圓,我心裏當時充滿了無比的幸福和喜悅。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這是中國的壹個節日。
這些傳統節日也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應該記住這些美好的節日,永遠繼承它們。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800字中國傳統文化作文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我們是創造過輝煌的民族。
我們的傳統端午節被韓國人宣布為文化遺產,這是壹種恥辱。
隨著情人節、聖誕節等西方節日的盛行,我覺得作為學生,尤其是大學生,應該發揚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抵制西方壹些腐朽文化的侵蝕。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麽是文化?在中國古代,“教化”就是禮樂法體系。
什麽是傳統文化?它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並以穩定的形式保留在每個民族中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分為物質文化、歷史經典等...以及精神文化、社會心理、風俗習慣等...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相傳起源於古代楚國的人們,對聖人屈原之死戀戀不舍,許多人劃船追趕救人。
他們爭先恐後地互相追趕,到了洞庭湖就不見了。
之後,我會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劃龍舟來紀念它。
劃龍舟驅散河裏的魚,以免吃了屈原的屍體。
比賽的習慣盛行於吳越和楚國。
江浙壹帶劃龍舟,是為了紀念本地出生的現代女革命家秋瑾。
夜龍船上,燈火裝飾,穿梭往來,場面動人有趣。
貴州苗族在農歷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舉行“龍舟節”,慶祝插秧成功,並祝願豐收。
雲南傣族同胞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燕弘沃。
不同的民族和地區對劃龍舟有不同的傳說。
直到今天,在南方很多臨江、湖海的地區,每年都會舉行各具特色的龍舟賽。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臺灣省開始舉辦龍舟賽。
當時,臺灣省的行政長官江在臺南市的福克吉半月池舉辦了壹場友誼賽。
現在臺灣省每年五月五日舉行龍舟比賽。
在香港,也舉行賽跑。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的另壹個傳統習俗。
粽子,又稱“粟米”、“粽子”。
歷史悠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葉子包裹成角狀,稱為“角粟”;用竹筒包裝的大米密封烘烤,稱為“筒粽子”。
東漢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於水中含有堿,小米被樹葉包裹成四邊形,煮熟,就成了廣東酸水粽子。
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這時,餃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還加入了益智仁,煮出來的餃子稱為“益智餃子”。
周人當時寫的《嶽陽風土誌》記載:“習慣用樹葉包小米,煮熟,煮透。從五月五日到夏季的至日,有壹個粽子和壹個小米。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子。
米飯混合了動物肉、栗子、紅棗、紅豆等。,而且品種越來越多。
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禮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潔白如玉”,形狀出現了圓錐形和菱形。
日本文獻中有“大唐粽子”的記載。
宋代有壹種“蜜餞粽子”,就是把水果放進粽子裏。
詩人蘇東坡有詩“粽子裏見楊梅”。
這時也出現了用粽子堆成亭臺樓閣和木制車馬的廣告,說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時尚的。
到了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材料從樹葉變成了樹葉。後來出現了用蘆葦葉包裹的粽子,又出現了豆沙、豬肉、松子、棗、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據說是辟邪驅疫的意思,其實是用來裝飾內頭的。
香囊內含朱砂、雄黃、香藥,用絹布包裹,香氣四溢,再用五色絲線系成壹串,形狀各異,精致可愛。
傳統文化經歷了歲月的考驗和提煉,留下了許多精華,閃耀著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燦爛光芒。
這也是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我願意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盡壹份力。
我願意和我的朋友們分享中國文化的精髓,去探索被遺忘的古老文明,去親近每壹個淳樸的古老民族。
我的視野貫穿千古,穿越八荒,我自由遨遊。有什麽樂趣?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與春節、端午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它起源於唐代,當時以賞月為中心。
到了清明時期,就成了“民間節日”。
在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壹家人會聚在壹起賞月,吃月餅,看電視上的中秋晚會。
去年中秋節,我們壹家人聚在壹起有說有笑,很開心。
在這個月圓之夜,我們分享美味的月餅,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節和土地崇拜的必要祭品。
那天的月亮不像往年的中秋節那麽明亮。
但也很美。
月亮有時像壹個害羞的女孩。風哥誇了她幾句,躲在雲朵後面,罩上壹層細紗,更顯嬌艷。有時候像個調皮的孩子,露臉偷看我們放假!多麽有趣每到中秋節,我總會想起小時候的壹件事。
那時,媽媽經常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成語故事。
我聽了很多遍,還是聽不膩。
只要是關於月亮的故事,我都覺得新奇。我希望有壹天我能飛到天上,飛到月亮上和嫦娥壹起玩,壹起看星星。
長大後就沒那麽美妙了。我只是覺得小時候很好玩很搞笑。
中秋節僅次於春節和元宵節。
中秋節是“賞月”的時候。
人們從天上的圓月想到人類的團圓。
因此,中秋節在古代也被稱為“團圓節”和“中秋節”。
人們渴望團圓。
團圓是中國人的人生理想。
宋代詩人蘇軾《水調歌頭》中的詩句“祝人長命百歲,千裏之外* * *是美好的祝願。
中秋節非常重視親情的培養和表達,對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非常喜歡中秋節。
轉載請註明出處。春節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