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壹,有5000年的傳統文明,是由她的子孫流傳下來的。各種舊禮教對華夏子孫影響很大。它們之所以能夠傳播,是因為它們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這篇文章描述了壹些傳統節日以及它們的起源、發展、習俗和人們慶祝節日的方式。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中國節日,並給予更多的關註。
關鍵詞:節日,來源,習俗,文化
壹.除夕
除夕被稱為新年夜。另外,本義是“去”,引申為“變”(交替);“傍晚”壹詞的本義是“日落”,引申為“夜晚”。所以除夕夜是“此處除舊歲,明日換新歲”的意思。“除”就是把舊布處理掉,做新的。它起源於先秦時期的“分而治之”。據《呂氏春秋》和《董紀紀》記載,在新年的前壹天,古人用鼓來驅除“瘟疫之鬼”,以便來年無病無災。這就是“除夕”節的由來。年夜飯的名稱很多,但基本意思無非是送舊迎新,消災除病。
除夕夜發展至今,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意義依舊。現在除夕夜,人們會通過吃年夜飯、放鞭炮、放煙花的方式來告別舊年,稱為“以鞭炮除舊”。其熱鬧的場面堪稱壹年中最熱鬧的節日,屬於中國最熱鬧的節日之壹。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開始關註中國的除夕。看春晚已經成為人們年夜飯中不可或缺的壹道菜。精彩的節目,家人歡聚壹堂,其樂融融,團圓美滿,帶著人們的美好祝願,希望新年新氣象。
第二,春節
農歷正月初壹是春節。春節在中國有大約4000年的歷史。這是中國人最熱鬧、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時節。直到南北朝時期,春節才改為年末,壹般指整個春天。此時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人們把它作為新的壹年的開始。辛亥革命後的民國初年,農歷改為公歷後,將正月初壹定為春節。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才正式將正月初壹這壹天的新年定為“春節”,所以很多人至今仍稱之為春節。還有壹個關於年的傳說。
人們常常把春節稱為“過年”,“年”的本義與今天有著根本的不同。據說在古代,世界上有壹種兇猛的野獸叫“年”。它長得比駱駝還大。跑得比風還快,吼得比雷還響。壹出來,人吃人,動物受傷,人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眾神為了懲罰年,把它鎖在深山裏,每年只允許它出來壹次。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發現“年”有三怕——怕紅、怕噪音、怕火。於是,有壹年臘月三十晚上,大家在門口貼紅紙,不停地敲鑼打鼓放鞭炮,晚上在屋裏點壹夜的燈。“年”晚上來看壹看,家家燈火通明;壹聽,到處都是開槍的聲音,把它嚇進了村子。白天,它又偷偷下山,卻發現家家戶戶的門還是紅紅的,到處都是鼓聲,嚇得它掉頭就往回跑。從此,“年”再也不敢來了。據說他餓死在深山老林裏。
後來,人們把“年”和“驅年”的預防變成了平安穩健的新年。“年”沒了,但過年的習俗還在。鮮紅的春聯,輝煌的燈火,清脆的鞭炮,響亮的鑼鼓,年復壹年。
三。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也叫“上元節”,即農歷正月十五。這是中國壹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籍中,這壹天稱為上元,其夜稱為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個名字壹直沿用至今。中國古代的歷法與月相密切相關。每個月的第十五天,人們會迎來壹年中的第壹個月圓之夜,這自然被認為是壹個吉祥的日子。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就已經被作為祭神和祈福的日子。後來,古人稱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夏媛。最遲在南北朝初期,三元是舉行盛大儀式的日子。三要素中,上元是最被看重的。後來,中原和夏媛的慶祝活動逐漸被廢除,而上元卻經久不衰。
在元宵節,人們裝飾燈籠,掛燈籠,吃元宵,猜燈謎,放煙花,非常熱鬧。有些地區還有踩高蹺的習俗(根據地區不同,有不同的慶祝方式)。元宵的種類區別主要在餡料。元宵爽口又好看,深受人們喜愛,屬於中國的壹種傳統食品。
第四,玩春
每年的第壹個節氣是“立春”,通常被稱為“大春”。為什麽叫“大春”?我國歷史上有個習俗。每年初春的這壹天,人們會穿上節日服裝,背著壹只大紙牛,載歌載舞地在街上遊行。遊行結束後,紙包的牛被擡到縣衙的法庭上,縣官親自鞭打三次,意思是:春回大地,趕快農事。因此,人們稱立春為“大春”。
打春的習俗不多,山西流行春的民謠:“春風春動,春水春江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講的是拍春牛的盛況。
動詞 (verb的縮寫)寒食節
寒食節是清明節的前壹天,屬於舊俗中的壹個節日。它來自春秋時期。相傳春秋時死去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孝敬與他壹同死去的臣子,介子推除外。介子推隨後隨母親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當晉文公得知此事後,他想提高獎金。他找到了綿山,卻找不到,於是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子推堅持不住,結果母子倆都被燒死了。晉文公因此規定,每年的這壹天禁止人們在火上做飯,以冷食表達哀悼。後來就形成了寒食節吃寒食掃墓的習俗。如今,人們很少關註寒食節。
第六,清明節
清明節是農歷三月初八。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首先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清明節壹到,氣溫回升,正是春耕春種的好季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豆”的說法。農業諺語“植樹不如清明”。後來,隨著清明和寒食的日子臨近,寒食是人們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和清明合二為壹,寒食成為清明的別稱,成為清明的壹種習俗。清明那天,不放煙花,只吃冷食。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掃墓的節日。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大多數漢族人和壹些少數民族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帶著食物、酒、水果、紙錢等物品到墓地,給親人的墳墓獻上食物,然後將紙錢焚燒,為墳墓培植新土,折幾根綠樹枝插在墳前,然後磕頭拜拜,最後吃喝完畢,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問當地人哪裏買酒省心?牧童指著杏花村。”寫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根據陽歷,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蔥蘢的季節,也是人們春遊[古代稱踏青]的好時節,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進行壹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七、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的本名是“端午”,意為開始。“五”和“午”諧音,通用。這是中國的壹個古老節日。中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被讒言流放後,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無力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拯救瀕危的祖國,於是投河自盡。此後,為了防止魚蝦吃它們的身體,人們把糯米和面粉揉成各種形狀的餅,放入江心,成為端午節吃粽子和炸糕的來源。這種風俗已傳播到國外。
現在,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非常熱鬧。因此,粽子成為中國的傳統食品之壹。粽子壹般用蘆葦葉包裹糯米,也可以用竹筒包裹。其他種類的粽子也很有特色。
八、中國情人節
農歷七月七日的晚上被稱為“七夕”。中國民間傳說牛郎和織女今晚在天河大橋相遇。所謂乞巧,就是在月光下用彩線在織女星穿針引線。如果能穿過七個大小不壹的針孔,那就“巧”了。農諺雲:“七月初七清明,磨鐮刀割稻子。”該磨快鐮刀,準備收割早稻了。
中國的情人節,在現代被稱為“紫色情人節”,屬於中國的情人節。。在這壹天,情侶們交換禮物來表達他們的愛,這是壹個浪漫的節日。
九、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陽節,古代以九為陽,六為陰,重陽節即重陽節,稱為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同時也是中國敬老的節日。1989年,我國將9月9日定為老人節,巧妙地將傳統與現代結合起來,成為壹個尊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每次去重陽,人們都會想起王維的“身在異鄉,每逢佳節倍思親。”我遠遠的就知道哥哥爬哪去了,山茱萸裏少了壹個人。“這首詩。自古以來,重陽節就是人們尊老愛幼、思念父母、渴望團圓的日子。
X.中秋節
正月十五,漢人稱為上元節,慶祝元宵,自古就有。7月15日,漢族人把中元節稱為祭祀祖先的節日。10月15日,漢族人稱下元節,是紀念先賢的寒食。中秋節點河燈,道士祈福,是漢族的傳統民俗。舊歷中的七月十五日是中秋節,與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和十月十五的夏媛節壹樣。
中秋節是道教的節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的皇帝魏紫的生日。中元節,也被稱為中元節,是元朝中期赦免罪惡的官員徐青的生日。下元節,又稱“夏媛水關節”,是夏媛水關東陰皇帝的生日。道教《太上三官經》說:“天帝保佑百姓,地方官赦罪,水官解厄”,“眾生皆受天地水官管”。在中秋節,道觀,如地安門的火神廟和西便門外的白雲寺,例行舉行“祈福好運道場”,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佛教徒會在這壹天舉行盛大的盆景,也叫盆景、盆景。清朝後期,北京有840多座寺廟,如廣濟寺、法源寺、年華寺、廣化寺、嘉興寺、長春寺等。,在條件允許的地方,都舉辦不同規模的玉蘭俱樂部和中原法學俱樂部。民國以來,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音樂廳等地歷年都在此時舉行“陣亡將士追悼儀式”。用範(喇嘛)、陶(道士)、禪(和尚)三經,供奉“陸海空陣亡將士”牌位,以供公祭。
中秋節期間,老北京會舉行造船、放蓮花燈、打蓮花燈、祭祖、唱“滎經”等活動。
十壹、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正值秋季中期,所以稱為“中秋節”。晚上,桂香月圓,被舊俗視為大團圓的象征。這是壹個準備各種水果和熟食賞月的節日。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元末,為了推翻元朝的殘暴統治,廣大人民群眾把起義的日期寫在壹張紙上,放在月餅的餡裏,互相偷偷傳遞,號召大家在8月15日起義。終於在這壹天爆發了全國範圍的農民起義,推翻了腐朽的元朝。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流傳得更廣了。
還有壹個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偷了丈夫後羿向西王母乞求的長生不老藥,飛到了月宮。但是,瓊樓玉宇太高,冷不了。嫦娥向丈夫傾訴了自己的遺憾後,說:“明天就是月圓之夜了。妳用面粉做藥丸,圓圓的像滿月,放在屋子西北,然後不斷叫我的名字。午夜,我可以回家了。”第二天,按老婆說的做,然後嫦娥果實從月中飛起,夫妻團聚。中秋節給嫦娥做月餅的習俗也由此形成。
在中秋節,家人聚在壹起,吃月餅,賞月是非常溫暖的。
十二、冬天的至日
農歷十壹月初七是冬季至日。在古代中國,人們非常重視冬季的至日,認為這是壹個盛大的節日。有壹種說法是冬天的至日像壹年壹樣大,並且有慶祝它的習俗。《韓曙》曰:“陽光照冬至日,君長,故賀。”人們認為冬季至日過後,白天變得越來越長,太陽升起,這是壹個太陽周期的開始,也是壹個吉祥的日子,應該慶祝。《晉書》記載:“魏、晉之冬至日,萬國百姓家賀...它的外觀不如鄭丹。”解釋古代對冬季至日的重視。
在中國的北方,有在冬天的至日宰羊、吃餃子和餛飩的習俗,而在南方,有在冬天的至日吃飯團和長面條的習俗。各地區還有在冬季至日祭天祭祖的習俗。
十三。臘八節
臘月初八是臘八節。在古代,十二月祭祀“神靈”被稱為臘月,所以農歷的十二月被稱為臘月。臘月初八,舊習俗是喝臘八粥。相傳釋迦牟尼在這壹天成佛,所以寺廟每次在這壹天為佛祖煮粥,民間紛紛效仿,成為壹種習俗,壹直延續到今天。
人們通常在這壹天喝臘八粥,這在寒冷的冬天增加了壹點溫暖。
中國有許多特殊的節日,但並不都是傳統節日。比如國慶節,建軍節,黨日等等。這些都是後期發展起來的節日。這裏就不詳細介紹了。
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壹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累和凝聚的過程。上面列出的所有這些節日都是從古代發展而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和習俗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壹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壹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中國古代的這些節日都與大川天文、歷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的節氣有關。這至少在文獻上可以追溯到夏的《鄭瀟》和《尚書》。到了戰國時期,壹年劃分的二十四節氣基本完備,後來的傳統節日也都與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節氣為節日的出現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但習俗的豐富和普及還需要壹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習俗活動與原始崇拜、迷信和禁忌有關;神話傳說為節日增添了幾分浪漫;還有宗教對節日的沖擊和影響;壹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恒的紀念,滲透到節日中,都融入到濃縮節日的內容中,賦予中國節日深厚的歷史感。
值得壹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中,歷代的學者和詩人都為節日寫過許多著名的作品。這些詩詞膾炙人口,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美妙的浪漫,高雅的風雅。
我國的節日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壹過節日就舉國歡慶,與我們民族悠久的歷史壹脈相承,是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各種傳統節日也成為各個民族的瑰寶。
我相信,我們的子孫將傳統節日發揚光大,中國的傳統節日乃至傳統文化必將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