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討論科學和宗教的關系。

討論科學和宗教的關系。

壹、科學和宗教的定義

1.科學的定義

(1)定義的探討

英國著名科學家伯納德指出:“在整個人類歷史上,科學的確如此改變了它的性質,以至於不可能給它下壹個恰當的定義。”

科學壹詞,在英語中,源於拉丁語scio,後來演變為scientin,最後成為今天的寫法。它的本義是“知識”和“學問”。日本著名科學啟蒙大師福澤諭吉把“科學”翻譯成“科學”。1893年,康有為引入並使用了“科學”壹詞。嚴復在翻譯《進化論》等科學著作時,也使用了“科學”壹詞。從那以後,“科學”這個詞在中國被廣泛使用。

網上有壹個定義是“基本定義——科學是崇尚真理和真理的人,是壹項永不終結於探索和實踐、分階段接近真理、解釋和揭示真理的階段性、發展性、歷史性、辯證性、普遍性、特殊性和信息性特征,盡可能不包含矛盾的知識體系,永遠造福人類社會的崇高事業。”像宗教嗎?

慈海定義科學是運用範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之壹。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以及概括和貫穿三個領域的哲學和數學。根據與實踐關系的不同,可分為理論科學、技術科學和應用科學。

科學來源於社會實踐,並為社會實踐服務。它是壹種革命力量,在歷史上起了推動作用。在現代,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科學的發展和作用受到社會條件的制約。現代科學正沿著高度分化的綜合學科方向蓬勃發展。

(2)科學在日常語言中的應用

知識系統科學的本義是系統知識。

要求:1/邏輯壹致,不自相矛盾;2/內容深度關聯,不散;3/能合理闡明某壹領域特有的規律。

法國百科全書:“科學最初不同於常識,科學通過分類在事物中尋求秩序。此外,科學試圖通過揭示支配事物的規律來解釋事物。”

從這個角度講,神學也是科學,牛頓晚年研究神學是對的。

自然科學人們對自然及其規律的認識

知道藝術品的區別和知道藝術家應該不矛盾。

態度和方法,科學態度,實事求是。但是很多人遇到基督教的態度就不科學了。

2.宗教的定義

中國文化認為有壹個創始人和崇拜對象是“宗”;有壹群追隨者,某個儀式就是“教”;西方文化的宗教宗教由拉丁語“re”和“legere”演變而來,意為“再”和“聚”,指的是壹群人為了壹個目的而聚在壹起,發展到有著相同的信仰,相同的信念,並且為了這個信仰而不怕生死的地步。

《辭海》對宗教的定義:“社會意識形態之壹”。相信和崇拜超自然的神,是自然力和社會力在人們意識中的扭曲和虛幻的反映。”很明顯,有壹定程度的傾向性。

西塞羅有如下解釋:“認真而恭敬地遵守壹切與神的敬禮有關的事情”

人與這種力量或現實的關系,無論是信任還是恐慌,都有以下特點。換句話說,這些特征在所有宗教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a)首先,承認在可見的世界之外或之上,有壹個或多個超驗的、不可見的神(力量或實在)。

b)其次,承認人和可見的世界被這些神所支配,並依賴它們而生存。換句話說,人與這些神有著密切的關系,或者說是造物主與被造物的關系;還是立法者和守法者的關系。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壹些宗教規章制度,從而獲得他們的保護。否則會受到這些神的懲罰,甚至帶來災難。

c)再次,人們有必要向這些神致敬,獻上禮物,舉行祭祀。祭品可以是牲畜,甚至是人。祭祀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如贖罪、求恩等。這些祭品將由牧師主持。祭司除了獻祭之外,還負責制定教義,並撰寫成書。他還安排了儀式、時間、地點、物資等等。所以,壹般來說,牧師也是壹個群體的宗教領袖。

d)最後,關於宗教體驗。宗教體驗是壹種非常特殊的體驗,與其他‘人類體驗’有很大不同。因為通過這種宗教體驗,人們可以進入那位讓人們同時著迷、欽佩和恐懼的神的生活或氛圍。人在面對神的時候是驚惶的,因為當他們面對神的偉大、聖潔和超然的大能的時候,他們充分看到了自己的渺小、無能和脆弱。另壹方面,會讓人著迷,讓人開心。因為,人們終於領略到了上帝深不可測的愛,他的善良,他的美好。所以,這種相遇可能會讓人想要與神保持聯系,希望與他融為壹體,進入他生命的深處。所以這些人神相遇的瞬間,往往讓人覺得人生是完整的,尤其是幫助人找到了人生的最終歸宿和目的。

二、關於科學與宗教關系的四個論點[1]

65438+

“在壹場殊死的戰鬥中,科學和宗教經常被視為敵人。在兩個陣營中,都有壹些人勇敢地繼續戰爭,尤其是在進化的話題上。”

。科學唯物主義(科學唯物主義)

斷言宇宙實際上是物質。壹切現象最終都是物質現象。

壹種還原論認為壹切現象都受物理和化學規律支配。

邏輯實證主義“只有能被觀察經驗證實或證偽的陳述才有意義。”

。原教旨主義(原教旨主義)

堅持對聖經的字面理解,或者壹些錯誤的宗教觀念,壹種武斷的態度就是反科學的。

比如天主教堅持托勒密的地心說,迫害哥白尼的日心說,但是有必要說幾句。哥白尼也是壹個虔誠的基督徒,哥白尼本人也沒有受到迫害。伽利略受到迫害,但他仍然是壹個基督徒。他說,“我們知道真理不會互相矛盾,所以如果物理學的理論是正確的,那麽所得到的結果就會被對聖經的正確理解所證實。.....只有相信聖經是絕對真理的人,才有勇氣挑戰世界上任何偉大的理論。”[4]

原教旨主義不僅存在於基督教中,也存在於各種宗教中,直譯為“原教旨主義”。

1.2沒有參數

科學和宗教屬於兩個不同的範疇和領域,兩者關系不大。"每個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標、對象和方法."[5]

。存在主義(存在主義)

宗教的目標是提供壹種尋找人類存在意義的方法,而科學的目標是解釋預測和控制我們周圍環境中物質對象的活動。

。語言分析(語言學分析)

維特根斯坦認為宗教和科學是兩種不同但同樣合法的語言遊戲。

德爾圖良。

“雅典和耶路撒冷是什麽關系?”“因為荒謬,所以我們相信。”

新正統(新正統)

信仰處理神的啟示,這是人的自然能力所不能及的。不可能以自然的方式認識上帝,自然的方式只能認識自然。

“從人到神,這條路是走不通的。”“上帝就是上帝。”

1.3對話理論

在基本分離的基礎上,他們可以談論預設、方法和概念,尋求相似性或相關性。

科學哲學

科學不是完全客觀的,它也基於某些前提和信念,例如:

1/自然是真實的2/自然可以被心靈認識3/世界是有序的4/物質本質上並不邪惡。

這些完全符合基督教的神創論,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麽現代科學是在西方而不是東方興起的。

“根據蓋洛普統計,前三個世紀的300位著名科學家中,有92%是上帝的信徒。”

"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腳的,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盲目的."(愛因斯坦)

福音主義

“正是神學知識的絕對優勢和對客觀性的謙遜和服從,可以幫助激勵探索客觀真理的每壹場鬥爭和探索科學知識的每壹次嘗試。”[6]托蘭斯(T.F.Torrance)

1.4積分理論

宗教和科學可以達到統壹而全面的認識,它們可以相互論證、相互補充、相互包容:

自然神學

托馬斯·阿奎那:“五個論點”

1/宇宙運動的變化背後壹定有壹個不動的推動者。

2/壹切都在因果鏈中,最後還有壹個“首因”。

3/宇宙萬物都處於“偶然”的存在中,最後有壹個必然的人存在而沒有其他的存在。

4/壹切事物都有壹些真善美的屬性,在這壹切的最高點必然有壹個完美的存在。

5/和諧世界活動是有目的的,宇宙最終趨向於壹個永恒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的導演就是上帝。[7]

斯蒂芬·霍金說,如果宇宙在大爆炸後1秒的膨脹速率比實際值小10-17,那麽宇宙就會在生命形成之前再次坍縮。

自然神學

現代科學理論對傳統教學的新詮釋。

基督教環保主義者,重新解釋創世紀1: 28。

1/人是“地球的管家”,也是受托人。

2/聖安息日,保護環境,讓環境休息。

3/自然的神聖性,人們應該尊重上帝創造的美好而有價值的自然。

系統綜合

過程哲學和過程神學

1/上帝超越了世界,但他也在世界中,在與世界的過程中,承擔著壹切。“上帝是宇宙的情人。他既是最初的起因,又是被事物影響的接受者。”(諾曼·皮滕格)

2/創造是壹個漫長的過程。人和世界都是半成品。這可以包括進化。

3/上帝也是“新奇和秩序的源泉”。

自古以來,大多數人都認為海洋是壹潭死水。實際上,海洋是壹個循環流動的系統。底層海水的流動被稱為洋流。直到二十世紀,人們還認為海洋深處沒有洋流。經過壹系列的研究,證實了南大西洋海底存在洋流。但由於缺乏直接證據,仍有懷疑。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現代攝影技術的幫助下,科學家發現海洋深處有波紋和沖刷。通過漣漪,觀察到了洋流沖擊海底沈積物的現象,最終證實了洋流的存在。

美國科學家馬修·方丹·莫裏是英吉利海峽的發現者。他從航海記錄中詳細研究了海上的風向和洋流,總結出橫渡大西洋的理想航道,成為日後國際公認航道的基礎。莫裏所著的《海洋物理學》至今仍是研究季風和洋流關系的基礎教材之壹。他第壹個指出,由於季風和洋流的相互作用,海洋變成了壹個無盡的系統。

具有啟發性的是,Maury對於海洋通道的靈感來源於聖經。關於Maury生平的書記載了這樣壹件事。有壹次莫瑞臥病在床,他的兒子每天晚上給他讀聖經。壹天晚上,兒子讀到詩篇第八篇第八節“海裏的魚都在他腳下”時,突然想到了海底水道的問題。他說:“如果上帝說海裏有水道,我壹定要在病好之後找到它們。”毛睿死於1873。莫裏的家鄉弗吉尼亞州在首府裏士滿為他建了壹座紀念碑,1923。碑文稱莫裏受到了《聖經》的啟發。

第三,分析科學與宗教的關系

1.科學和宗教在歷史上有過沖突,但沖突的原因不在於它們的本質,而在於它們的復雜性。

因誤解而產生沖突

如20世紀20年代的“猴子審判”。

田納西州通過了壹項禁止教授進化論的法律。斯科普斯高中的老師自願扮演被告的角色。在法庭辯論中,公訴人布朗是壹名革新者,而律界英豪則充當了辯手。最後被告敗訴。結果被媒體渲染成對科學的迫害,拍成好萊塢電影。

出於政治原因的沖突

比如文革和蘇聯的無神論宣傳。

布魯諾攻擊當時的天主教會,主張恢復古埃及的宗教巫術,導致他被燒死。

和布魯諾壹起被迫害的還有新教徒,這不是宗教迫害,而是政治迫害。

因人為越界而發生沖突(扭曲對方)

宗教回答為什麽,科學回答為什麽。如果科學家和神學家沒有很好地保持自己的職責,粗暴地相互幹涉,就會導致嚴重的沖突。

愛爾蘭主教詹姆斯·烏舍爾計算出人類起源的年齡,在公元前4004年;1870年,賴特主教認為只有天使才能在天上飛,人是永遠不能在天上飛的。

因為某些觀念的滯後或絕對化而產生沖突

地心說和日心說之爭;

天主教堅持認為托勒密的“日心說”是壹群科學家迫害另壹群科學家,而不是科學與宗教之爭。

2.2科學與宗教的關系是復雜的,不同的宗教對科學的影響是不同的。

泛神論

認為宇宙本身就是上帝的延伸,上帝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上帝。

主觀唯心主義也差不多,只不過“我的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的心。”宇宙是神聖的或精神的,而不是壹個客觀的實體。在這個概念下,必然會帶來三個結果:

1/宇宙是主觀的。認識宇宙其實是認識自己的過程,強調內心的反思而不是外在的探測。

2/宇宙被神化,不敢去探索和發現宇宙的奧秘。

3/宇宙虛幻,心滅,宇宙滅,心生。壹切法空,壹切唯心。

多神教

人們認為宇宙本身有許多神和許多領域。

這個概念的結果是

1/否認宇宙的統壹性,不相信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客觀規律。人們相信每個地方都有神靈。

李約瑟:“他們不自信人能解決自然規律的真理,因為他們不確定壹個比人更理性的神安排了這個規律,使人能理解它。”[11]

2/怕有風險的科研,比如清末修鐵路,怕驚擾山神。

二元論

認為世界有兩個來源。壹個是善神,壹個是惡神。如早期的馬西尼教、摩尼教等。

這個概念的結果是:

否認物質是好的是好的,否認物質是惡的。讓人不願意研究物質世界。

佛教裏也有這個概念。“身是臭皮囊”和“跳出紅塵”

解剖學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前提,但為什麽在東方國家沒有發展起來,與佛教的“不潔觀”和對身體的仇恨有很大關系,而西方基督教科學家則傾向於把身體視為上帝的奇妙創造。

我要稱謝妳,因為我被造得奇妙可畏(詩136: 14)所以我才敢拿起手術刀解剖人體。

基督教

1/壹神教使人認識到世界的統壹性。

2/神創論讓人認識到世界的本源是好的,是善的。

上帝創造天地的時候,壹連說了七次:“上帝看起來不錯。”他最後壹次說:“上帝看到壹切都造得很好。”(創1: 31)

3/神創論恰當地區分了造物主和被造物之間的關系,取消了物質的神性。給人研究自然的勇氣。

4/托管理論告訴人們,他們有權管理自然,造福他人。(神創1: 27,28)

5/人類的目的論信仰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目的是榮耀和見證上帝,而“諸天講述上帝的榮耀,蒼穹傳播他的手段。”(詩19: 1)了解自然已經成為科學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牛頓致力於科學和神學的研究,在這兩個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現代科學起源於牛頓對上帝的沈思."(紐約大學歷史系教授mna UE)[12]

牛津大學大氣物理系主任、英國氣象局和航天中心地球觀測項目董事會主席約翰·霍頓博士認為,上帝啟示了兩本書,壹本是《聖經》,另壹本是《自然》。[13]

3.內容提要:應正確看待科學與宗教的關系,尤其是科學與基督教的關系。

至此,我們討論能否得出結論。根據以上所述,科學和宗教不應該沖突,因為它們的領域不同。如果兩者發生沖突,多半是因為非常復雜的原因。但他們也相互影響。基督教信仰曾經推動了科學的發展,今天仍然是科學發展的動力。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密立根說得更清楚:“人的宗教性是天生不可逃避的。因為宇宙超出了科學知識的範疇,超出了人類智慧的範圍。這個人的智力窺探不到的領域就是宗教領域。.....人的智力是有限的,無法完全理解宇宙的終極奧秘。.....真正的現代科學應該服從上帝,學會謙遜。”

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多來自西方基督教國家。他們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有宗教身份,甚至還有宗教專業人士。639名獲獎者中,有***21人不信教或者對宗教信仰漠不關心。而且有618人信仰各種宗教。其中596人信仰基督教(包括基督教、新教和東正教),8人信仰猶太教,8人信仰佛教,4人信仰伊斯蘭教,2人信仰印度教。

  • 上一篇:西藏傳統文化發展的機遇
  • 下一篇:請敘述初中上海的歷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