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關鍵詞:校本課程教師個體群體發展
摘要:隨著校本課程、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的提出,教師的角色不再簡單地歸結為“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具有多重屬性,即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學習者,既是課程的執行者又是課程的開發者。教師作為壹種職業,代表著所有工作行業中的壹個群體;當我們把視野縮小到這個群體時,教師是作為壹個個體獨立存在的。群體由個體組成,個體依賴並隸屬於群體。它們之間既有宏觀的依賴,也有微觀的和諧。本文將從教師的個體角色和群體角色來談校本課程開發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校本課程開發是指以學校自身的教育理念為基礎,以滿足學生實際發展需求為目的,適合學校具體特點和條件的課程開發策略。
個人定位3,作為學校老師的壹員。如果我們把教師作為學科教師中的壹員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應盡的義務,那麽當教師作為學校教師中的壹員時,這個角色就應該更加突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指出,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所以,教師作為學校的壹員,作為壹個職業的從業人員,首先應該擁有這些權利。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學校尊重每壹位教師的具體存在,讓教師從自身特點和不同環境出發,在實踐中通過實踐尋求自身發展,這壹點非常重要。[7]在校本課程管理的主要因素中,強調最接近決策實踐、最易受決策結果影響或對決策實施負有基本責任的人是決策者和參與者;學校教師將成為學校決策的重要參與者。[8]因此,在校本課程開發中,校長將不再是學校權力的首腦,而應該更加關註教師在學校發展中的自身發展,關註教師在決策中的參與權和決定權,關註教師在實踐中的主動性。
教師的個體角色只有在教師之間才更有特色。最好的社會組織傾向於在集體穩定和個人自由與創造之間取得平衡。[9]學校作為為國家培養人才的機構,實現這種平衡更為重要。
2.教師群體取向。
團體定向1,學生指南。在這裏,更明顯的是教師的‘教育屬性’,即教師承擔著‘為人師表’的責任。此外,在校本課程開發中,教師的職業道德也要從“教書育人”向“教書育人”轉變。因為,在校本管理中,教育的理念是“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新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也強調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在學習型社會,人學習的關鍵點是學會如何學習。因此,教師要以全新的理念來考慮學生的未來,以適應時代的需要,變“教”為“培養能力”,變“灌輸”為“指導教導”,變“領學生走”為“領學生自己走”。
團體定位2、教師參與。組織中的人性必須與組織這壹特殊的社會結構實體聯系起來,才能更準確地把握。[10]換句話說,只有把自己置身於某個群體中,與他人產生聯系,人們才能準確地看到自己,定位自己。在學校組織中,作為群體的壹員,教師的參與非常重要。教師的主體參與是校本教師發展的關鍵。【11】教師必須在發展自己的同時,通過討論、活動、座談會等方式融入群體,在遵循群體規則的前提下,與其他成員建立聯系,從而使自己置身於群體之中。在約翰·霍利的《第五項紀律》中,他特別強調了系統思維的重要性。他認為,管理層必須通過團隊學習使團隊的智商大於個人的智商。在做出重大決策時,他們應該深入交談,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真正地共同思考,以獲得更高層次的知識。【12】因此,教師的成長發展離不開群體,否則會限制思維,甚至影響群體的發展。
第二,教師個體角色與群體角色的互動
1.群體中的個體意識。參與組織的人有三個主要的人性特征:獨特性、自我性和情境性。【13】老師中,每個老師都會有自己的個性。教師群體的活力在於教師個體的活力。小組需要教師參與咨詢,註入新鮮血液,讓校本課程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2.個體之間的群體歸屬。當壹個人不以內省的方式把握自己,而是定位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以及人與他的關系時,自我認同也可以轉化為壹種社會認同。【14】壹個人之所以被稱為老師,正是因為他在老師們中間,這個群體給了他認可,同時他的角色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求教師更加註重自身的積極參與、討論和反思,要求教師積極自我成長和發展。教師在教師群體和學校組織中的角色定位對其發展有重要影響。正確處理個人與群體的關系也是教師發展中的壹項任務。
參考資料:
蔡敏馮瑩瑩。教師行動研究與校本課程開發[J].教育研究,2008,(2):76-78。
[2]朱壹鳴。校本教師發展理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1。
[3]朱壹鳴。校本教師發展理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
[4]傅建明。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師角色轉換[J].當代教育論壇,2002,(9)。
[5]朱壹鳴。校本教師發展理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37。
[6]朱壹鳴。校本教師發展理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23。
[7]王長春。教師發展學校研究[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2009:71。
[8]朱壹鳴。校本教師發展理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9。
[9]約翰·布裏格斯、F·戴維·陳品山·鐘,金偉譯。混沌七課[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36。
王言彬。管理中的組織認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3。
朱壹鳴。論校本教師的發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05。
[12]張勝雄編輯。第五實踐指南[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19。
王言彬。管理中的組織認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4。
王言彬。管理中的組織認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0。以前的?[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