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節花節,簡稱花節,俗稱“花節”、“百花生日”、“花生日”。
它是中國古代壹個非常重要的傳統民間節日。各地節日不同,夏歷二月初二是中原和西南的花朝。二月十五是江南和東北的花朝。據說這對應的是8月15日的中秋節,被稱為“花朝”對“月夕”。此外,在壹些地區,2月12日或18日是花節。這種現象可能與各地信件投遞的早晚有關。
公歷的花節日期是三月,大致在節氣“驚蟄”和“春分”之間。此時,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植物發芽,花朵含苞待放或盛開。把某壹天定為“百花生日”是非常恰當的。世界上像中國這樣設置花節的民族不多,可見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愛花傳統。“百花生日好時節,花朝未半春;花花綠綠,還是辛苦花神裝飾了。”這是舊社會江南百花齊放慶祝生日民俗的寫照。夜晚,“花燈”掛在花枝頂端,燈光與紅花綠枝相映成趣。青年男女漫步花叢,賞花談情;文人墨客觸景生情,吟詩作畫...對於來自世界各地的園丁或花卉愛好者來說,這是展示他們技能的好時機。
花節的歷史
中國是壹個花的國度。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記載於春秋時期的《陶朱公》。至於“花神”,相傳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媧。據說她擅長種花養花,被後人尊為“花神”,並附上花節作為她的節日。
晉人周初寫的《風土人情》壹書:“浙江的風俗說春天在中,花開正盛。世界上有句俗話叫早晚花開。”春序中間是農歷二月十五,阿明田汝澄《Xi朝樂》壹書中有明確記載:“二月、八月為春秋之半,故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夜。”
花節在全國都很受歡迎。據說始於武則天統治時期(公元690-705年)。武則天嗜花如命。每年夏歷二月十五,花節,她總要叫宮女們采花,用米搗爛,蒸成餅,賞大臣們花餅。從官方到民間,花會都很流行。當時,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二月十五的花會和八月十五的中秋節被視為同等重要的傳統節日。但在宋代,花節的日期提前到2月12日或2月的第二天。據《廣方群浦石天普洱》載,翟成詩話:“東京(即今開封)二月十二日稱花朝,為捕蝶會。”他還引用《莫寒記》:“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節。秀才在玩,也是采菜節。”可見,花節的日期也因地而異。到了清朝,北方壹般以二月十五日為花朝,南方則以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我國南北方氣候條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早幾天過節也在情理之中。
花朝節最遲形成於唐代,因為在唐代的詩詞和史籍中,記載花朝的很常見,如司空圖的《與客同處哀,花朝處病》(《初春》),陸侖的《虛空聞夜,凈雨花朝》(《基斯地灣上院銘》)。《舊唐書》(公元945年)和晉帝離晉二年所作的《羅微傳說》中也有文字記載,“魏每次花月月,都與賓佐府十分親熱”。據民間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在花朝節親自主持禦花園的“挑菜”活動。在位期間(公元690-705年),嗜花如命的武則天總是讓宮女們采花,用大米搗爛,蒸成花餅送給大臣們。當時,人們把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二月十五的花會和八月十五的中秋節視為同等重要的節日。
“花節”的節期因時間、地域不同,與2月15日、12日、2日不同。比如書摘要說:“二月十五是唐代的花節。”南宋吳在《夢見,望二月》中也說:“仲春十五為花節,浙江風俗認為春序在中,花開正盛時,遊覽最盡興。”阿清詩人王浩在《廣群芳譜·天師譜二》中引用楊萬裏關於城寨的詩:“東京(今河南開封)二月十二日舉行花會,是捕蝶會。”至於以二月初二為花節的記載,也見於《廣方群譜》壹書,其中《石天譜》第二章引《莫寒紀》雲:“洛陽風俗以二月二為花節。秀才們在玩,也是‘摘菜節’。”此外,在浙江紹興和河南光山,還有以二月為小花節,二月十五為大花節的民俗。如《清代光緒縣誌》說,“二月二日,俗雲‘小花朝’,二月十五日,雲‘大花朝’。”
“百花生日好時節,花朝未半春。五顏六色的花上蓋著燦爛的花,花上裝飾著神靈。”這首蔡赟的《詠花》詩,是對昔日江南百花祝壽習俗的寫照,而吳在《陸二月王》中對當時的花會有更詳細的描述,此處不再贅述。花節上,除了賞花、捉蝴蝶、摘菜,以及政府出郊勸農之外,舊社會有些地方還有婦女在花節上剪花插花的習俗。如馬鳴·奚仲《宣福誌》所載:“花節,市內婦女剪下鮮花,紮成髻,以為會是壹個節日。”清代有花會“賞紅”的習俗。清古魯《魯二月》的《百花壽辰》壹文也說:“二月十二日,是百花壽辰,閨中少女剪五色,貼於枝上,名為賞紅。”阿清詩人張春華在他的詩《上海年歌》中也說:“春天裏,花叢染綠,枝頭剪彩,東風吹。蒸雲五色飛向陽塢,畫亭開助賞紅。”
唐宋時期,花節在宮廷和民間廣為流傳。到了明清時期,花節還經常被文人提起。如明末文學家袁宏道在《遊記》中寫道“花節後寒中寒”,乾隆年間文人洪在詩中寫道“望太白樓,阻風於河口,上不去”。不知什麽原因,這個傳統節日逐漸消失了。花節目前僅存於廣西寧明、龍州壹帶壯族人的生活中。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九街鎮花會雖已流行八百余年,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詩意,演變成商賈雲集、影響遠至鄂豫皖三省十幾個市縣的大型農民交流會。此外,花祭鮮為人知,鮮有人提及。
花節習俗
花節是生活中的壹種高雅,中國人在賞花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民俗文化成果,如舊社會流行於城鄉的花節。
二月仲春,麥草盛開,綠枝開滿鮮花,為花節的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背景。在這壹天,賣花的小販通常用紅布條或紅紙來綁樹枝。許多花農還在樹枝上掛彩色絲綢和紅紙,稱為“賞紅”或“護花”。正如詩中所雲:“春來花染綠,枝頭剪彩東風吹。”五色蒸雲飛向陽塢,亭臺開助賞紅。“這是這種習俗的現實主義。許多花農、花販和從事其他種植行業的農民會在這壹天聚集在花壇前,獻上祭品和水果,以祝願神的生日,或進行娛樂表演,吸引成群的遊客觀看,形成熱鬧的廟會景象。壹個好事者或園亭度假村會舉行類似於今天花展的“花仗”或“蝴蝶仗”,或晚上聚眾舉行花燈遊行,稱為“花燈”。在廣西的龍州、寧明等地,仍有青年男女在花節時聚集在平壩唱歌。歌曲裏肯定有贊美百花仙子的內容。至今,他們互拋繡球,流連忘返。
傳統的花會如今已經變成了更加耀眼的季節性花展,大眾賞花風潮往往持續數月,遠超古代的壹日之期。然而,如果我們追溯這壹傳統習俗的起源,它是模糊不清的。
據《廣方群譜》所引《莫寒記》和《秦中穗記》記載,唐代長安、洛陽等地已有過花節的習俗。《博藝記》和《真》,也為它的起源提供了壹個美麗的傳說:唐朝天寶年間,有壹位名叫崔宣威的花迷,遠近聞名。有壹年二月的夜晚,壹群被花的精華改造過的艷麗女子來到他們的花園,告訴他,她們想迎接怒放的春天,但沈峰阻止不了她們,於是她們向他求助。崔氏聽從了他的建議,準備了彩色的絲綢,並在上面畫了太陽、月亮和星星。2月21日(12日),五點鐘,他在花園裏的花上掛了彩色的絲綢。當時真的風很大,但是樹枝上的花都被彩色的絲綢保護著,壹朵都沒有被吹掉。愛花之人,趨之若鶩,因為這是習俗。因為掛彩花的時間必須安排在五更,所以叫“花朝”。
按照上面的解釋,花節應該是壹個紀念崔宣威掛花護花的節日。但在宋元以來的壹些歷史地理習俗記載中,花朝是慶祝花神生日的祭祀節日,也就是說,掛彩花的意義不是護花,而是祝壽。如《鑄鼎記》卷四引雲“昆山信陽何誌”:“二月十二日,是花神生日,萬花賞紅。”陸說:“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的生日。虎丘花廟因供奉祭品和提供音樂以祝願神仙生日而被稱為“花朝”。彩雲《吳彪》雲:‘百花生好時節,非花開半春。五顏六色,五彩繽紛,還裝飾著花神。“‘大清鈔·四季’還載有慈禧太後在花節上前往頤和園剪彩、觀看‘花神壽辰慶典’的記述。至於花神是誰,眾說紛紜。《花木記》說“魏夫人弟子善種花,人稱花姑。”月令廣義年令壹》說“女洋人是春夏守己之神,即花神”。《簡毅·知止》第十卷也有對花神的描寫,是三個穿著紅裙的艷麗女子。花神習慣上是女性形象。
此外,有人認為花節的起源和發展與佛教密切相關。田明汝城《Xi潮樂》載:“二月十五是花節,這是世俗的說法...宋代雖有蝴蝶拍擊之景,今未提及,但寺內會開涅槃會,講孔雀經,燒香者會祭奠之,猶為遺事。”可見,這個節日與佛教儀式有關,上朝上香拜佛是節日期間的壹項重要活動(錢《佛教與中國年節》)。據此,花朝再次被歸為宗教節日。
李宗和劉群的《中國民間神靈》(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有壹部專論花神和慶祝花節習俗的專著。評論者認為早期人類自然崇拜的內容之壹是植物崇拜。自然宗教演變為人造宗教後,這種崇拜形式逐漸消亡。但萬物有靈的觀念並沒有從人們的頭腦中徹底根除,於是就有了花神信仰和花神生日。這種說法言簡意賅,但仍無法從史料中獲得證據,勾勒出從古代植物崇拜到花節習俗形成的曲折足跡。就這樣,花節的起源還是沒能得到壹個令人信服的答案。
花節別稱
1,又稱“摘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它在農歷二月初二舉行,10月12日和15日也有元宵節。節日期間,人們壹起去郊外賞花,稱為“郊遊”,姑娘們剪五色紙,貼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放獅花”、“放神燈”等習俗。
2.又稱“百花仙祭”。壯族民間節日。流行於廣西龍州、寧明等地。它在每年農歷二月的第二天舉行。節日期間,青年男女聚集在有木棉樹的平壩唱歌。歌裏壹定有贊美花仙子的話。青年男女深愛歌曲,於是互拋繡球,互贈禮物。繡球花是不會帶回家的。當我們日落分手的時候,它會被掛在木棉樹上(民間相信百花仙子永遠住在木棉樹裏),讓百花仙子保佑愛情天長地久,保持心靈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