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社會是壹個信息化、知識化的社會,其知識是不斷發展和更新的。人在社會中的地位、角色、職業、競爭、困境是多元的、復雜的、動態的,是瞬息萬變的、不可預測的。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不斷調整自己的身心,以適應隨時隨地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這就需要具備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和素質。可以說,這種能力和素質是新世紀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那麽,作為語文教育的壹個基本性質,我們應該如何立足於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通過各種語文實踐,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以培養現代社會對“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有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闊的視野,具有包括閱讀理解、表達和交流在內的各種基本能力, 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具有現代社會精神和健康人格,知識更新能力強,為在變幻莫測、高度信息化、知識化的未來社會中能夠快速適應、自主發展的“超未來”人奠定基礎? 教育部最近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做出了明確的部署。
縱觀標準,無論是對課程性質和地位的表述,還是對課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還是對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目標、實施建議和附錄的提出,都表明中國教育對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的生存和發展的高度關註。特別是“語文課程要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礎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這壹關於“課程地位”的表述,充分闡述了語文課程和語文教育“立足於並致力於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核心任務。可以說,“發展觀”是語文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是“標準”的精髓,是鄧小平“發展是硬道理”理念在語文課程中的真實體現。
那麽,如何在語文教育實踐中全面把握和深入貫徹“發展”的理念呢?
壹、立足自主發展,在基本學習方法指導中突出“信息收集利用能力”的培養。
語文學習的基本意義在於“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自主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標準中“課程基本理念”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表述(……語文課程要培養學生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備符合實際需要的識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可見“語文基本素養”的重點之壹是語文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因為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能力體系是“良好科學素養”的組成部分,是學生自主發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同時,"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也是由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決定的("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之壹),這是語文課程應該達到的"總目標"之壹。
(壹)註重基本學習方法的指導——這是“自主發展”的基礎
語文教學只能立足於自主發展。在語文學習實踐中,要加強基本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學習方法,優化語文知識結構(不僅是壹般意義上的書本語文知識,還包括與生活、生產、經濟、科技發展廣泛相關的語文應用知識)。學生只有形成較強的語文能力(壹般語文聽說讀寫能力、語文自學能力、語文實踐能力、語文遷移能力以及運用圖書館和語料庫適應學習、生活、實踐和創新的能力),才能具備學會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自主發展、自動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和生存提供無限可能。
1.把基礎知識的教學和指導作為“學會學習,自主發展”的出發點——夯實基礎,指導學習方法,提高知識收集吸收的熟練程度。①強化方法意識;(2)教授漢語聽、說、讀、寫的基本方法(如漢語拼音的拼寫方法、字詞的破譯方法等。);(3)指導工具書和網絡的使用(如詞典檢索、圖書館書目檢索、網絡信息檢索和加工方法);④註意語言和語感的積累(如背誦優美的詩歌,閱讀優美的文章)。
2.把基礎知識的應用和拓展作為“學會學習,自主發展”的加速點——註重實踐,訓練技能,提高知識遷移和應用的靈活性。在傳授基礎知識和方法的同時,要註重遷移方法的引導(如引導“抽象法”在“概括”中遷移知識;引導“例證法”在“具體化”中傳遞知識;引導“分析法”在“分類”中傳遞知識;引導“聯想法”在“再生產”中進行知識轉移;引導“直觀法”在“頓悟”中進行知識遷移,創造應用時空,使學生運用“雙基”獨立解決實際問題,在拓展知識應用領域中形成“自主學習”技能和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3.以基礎知識的靈活性和整合性作為“學會學習,自主發展”的突破點——求異創新,培養靈性,提高知識更新、重組、重構的熟練度。通過引導學生學會提問、發散法、質疑法、抽象法、想象法,充分給學生留下自學、想象、提問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想象,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整合和再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勇氣、氣場和天賦,使學生從吸收和儲存知識走向整合和再創造知識,從模仿學習走向創新學習。
(二)突出信息素養教育----實現“自主發展”的關鍵
隨著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互動與整合的“整合”進程的逐步深入,語文教育即將經歷壹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如何加強信息素養教育,讓學生從小就有強烈的信息意識,具備運用現代技術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時代加強基本學習方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和自主發展的關鍵問題,是《標準》高度關註的時代賦予語文教學的新使命。
1.構建以計算機為“數據收集工具”的“開放式”學習模式。《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的基礎上,提出要“努力構建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要求“語文要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註重跨學科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讓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交叉、滲透和融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的整合為語文課堂的開放提供了最佳渠道。通過網絡,世界各地的各種語文資源可以與現行的語文教材緊密結合(利用“離心發散與擴張”,以課內語文教材為重點,抓住某壹結合點,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資料收集、在線閱讀、交流等發散拓展的實踐活動),或者遠距離呼應(利用“向心匯聚與呼應”,以在線語文資源為教材,開展廣泛的在線閱讀等在線語文實踐, 網上作文,網上交流,將網上語文資源以河海的形式轉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最大限度地豐富語文學習的內容,使語文課程更加多元化、立體化。 面對開放的語文課堂,必須引導學生掌握計算機這壹優秀的數據收集、存儲和處理工具,教會他們如何利用計算機找到他所需要的知識,並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創新和回答他所要回答的問題。必須註意引導學生掌握計算機條件下的幾種“開放式”學習方法:①“任務驅動的基於搜索的開放式學習”,即按照“提出搜索任務→選擇搜索工具(如“搜狐”)→輸入搜索標記(類別、關鍵詞、作者姓名、發表日期等)的程序。)→搜索原始文獻(瀏覽、篩選、提取、整理)”(2)“自由瀏覽搜索開放學習”,即按照“網上自由閱讀瀏覽→提取、下載資料”的程序進行“開放學習”;(3)“分類下載存儲法”,即引導學生對大量信息進行下載、分類和整理,使下載的信息系統化、簡潔化、便於查閱;(4)“信息加工利用法”,如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數據進行剪切、移動、復制、引用等文字處理方法。
2.以計算機為“學科中介工具”,構建“綜合”學習模式。軟化學科邊界,進行“綜合學習”,提高綜合素質,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另壹個關鍵要求。標準的“設計思路”中明確指出,“課程標準提出“全面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和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協調發展。“語文教育可以以計算機為“中介工具”,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轉化聽覺、視覺、動覺等抽象語言和視覺語言,將語文與音樂、美術、動漫、社會、自然、數學相結合,實現跨學科的“綜合學習”,充分發揮各學科的綜合效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以電腦為“交流工具”,構建“互動式”學習模式。學會溝通和交流是現代社會的要求,尤其是當今社會,信息數量龐大,傳播速度和變化都極其迅速。只有加強群體內部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才能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更好地捕捉、控制和利用信息。信息技術為跨國家、跨地區、跨民族、跨人群的“語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流工具”。必須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指導學生掌握書面信息的傳遞與交流、學習體驗、學習評價等“互動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交流、溝通、相互學習。
二、立足健康發展,在文化積澱中突出“創新人格和現代精神理念”的塑造。
“人文性”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語文課程的基本屬性之壹,培養“良好的人文素質”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壹項重要內容。在“課程基本理念”部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表述中(……語文課程也要註重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由此可見,標準提出的“語文基本素養”的另壹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良好的人文素養”。因此,《標準》在《課程總體目標》中明確提出:“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情懷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2.了解中國文化的豐富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汲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3.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4、……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7、……能初步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興趣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9.……學會與人交往,用文明的方式與人交流,培養合作精神。“這些目標是語文課程應該達到的人文教育目標。
語文教材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都潛移默化地滲透著精神的關註和文化的熏陶,為人的“終身精神發展”奠定了“精神基礎”。因此,語文教育要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和想象,對人類、自然和宇宙的極大關註,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從而煥發出內在和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堅強不屈的意誌力、永無止境的精神探索、永不滿足於對現狀的批判和創造的欲望,這樣,無論他們遇到什麽樣的困難和曲折,無論他們在未來經歷了什麽。可以說,良好的“人文素質”是人類發展最本質的源泉,是最持久的動力,是人生的核心潛能。
(1)豐富文化底蘊,塑造“創新人格”。
豐富的文化遺產是創新的不竭源泉。創新可以說是悟性和靈性的結晶,但悟性和靈性的根卻深深植根於豐富的文化底蘊。因此,語文教育應充分重視文化意識的培養和文化底蘊的沈積,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和創新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1.積累文化底蘊,培養創新理解和靈性。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情趣,在豐富的生活體驗中積累文化底蘊;在熟讀的基礎上,抓住有壹定內涵的詞語,實現文本的整體美;要註意抓住課文耐人尋味、寓意深遠的要點,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去體會課文的意境美、內涵美,體驗文化之美;要引導學生背誦充滿人情味、浪漫情懷、詩意情懷的優美文字,體會文本的藝術美、情感美,體驗文化趣味,讓學生的靈性和悟性像枝頭上的蓓蕾,在春雨的沐浴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2.營造文化氛圍,培養創新人格和品格。中國教育要營造和諧愉悅的氛圍,通過美國文學的閱讀,讓學生的心靈在輕松、自然、寧靜的文化氛圍中得到解放。要營造積極探索的氛圍,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對人類、自然、宇宙的好奇心,對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和想象;要通過自由討論、相互啟發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敢於想象和探索,保持追求創新、執著精神和堅強毅力的狀態,在自由進取的氛圍中迸發創新的火花。
(2)豐富文化背景,塑造“現代精神觀念”。
壹個人身心的健康發展,必須有健全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具有生態和倫理意識。尤其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健康高尚的精神觀念是壹個人發展的支柱。語文教育作為人文基礎學科,對“現代精神理念”的塑造責無旁貸。因此,語文教育必須以語文教材為依托,通過文化傳承滲透藝術,“把精神理念變成生動的形象,使精神理念‘活’起來”;把精神概念變成深刻的理解,把精神概念‘弄清楚’;把精神的想法變成真實的情感,讓精神的想法變得‘柔軟’;把精神理念變成自我思想,讓精神理念“親近”等形式,積極推動日月文化底蘊的積累,讓“現代精神理念”和“現代價值觀”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最終實現:
1.民族意識與國際意識的融合。讓學生加深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認識和熱愛,關註和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同時樹立國際互諒和平的意識,使他們在經濟全球化、科技壹體化、社會知識化、信息網絡化的過程中,既能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又能保持自己獨特的文化精神。
2.發展意識與生態意識的融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發展,其基本要素是控制人口、珍惜資源和保護環境。讓學生不僅從小有發展意識,而且有人口意識、生態意識、資源意識、環保意識。
3.傳承意識與創新意識的融合。讓學生通過對古典文化和外來文化精髓的整體直觀感知,自覺地吸收和傳承文化遺產,同時從小就敢於批判、質疑,具有創新意識。
4.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的融合。通過小組學習中公平競爭機會的創造和精神鼓勵,以及小組學習中合作學習的意義和審美體驗,* * *活動和* * *進步,讓學生從小就學會競爭和合作。
5.自我意識和社會意識的融合。通過營造寬松的文化學習氛圍,以及主體地位的確立和人格的提升,增強自我責任感。同時,通過學習社區、服務社區等中國實踐活動和專題研究活動,在豐富人生閱歷和社會文化積累中增強社會責任感。
第三,立足超越發展,嘗試在語文實踐活動拓展中突出“專題研究”。
《標準》在課程的“總目標”中提出“能夠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在“階段目標”中提出了非常具體的教學目標。比如“觀察自然,觀察社會”;“策劃”和“參加校園和社團活動”;“組織討論,做專題講座”;“在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中,盡量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為了解決與學習、生活相關的問題,我嘗試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寫壹篇簡單的研究報告”;“關註熱點問題,收集信息,調研走訪”;"能夠獨立組織文學活動,如辦刊、演出、討論等.";“能夠獨立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相互討論,選擇研究課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紙、書籍或其他媒體獲取相關信息,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獨立或合作撰寫簡單的研究報告”等等。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超越自我、自主發展的必經過程。實踐是發展最重要的動力和渠道。從《標準》的拓展目標到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我們可以看到體現時代特征的超前發展意識。未來的社會是知識社會,是創新社會。教育作為未來的職業,需要有超越意識,超越傳統,超越現實,面向未來,適度超前發展。也就是說,必須重視專題性、探索性研究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重視創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因此,在語文實踐活動的拓展中,語文教學必須突出“專題研究”的嘗試,並隨著年級的增長逐步增加這方面學習內容的比重。
1.加強研究方法的指導。適時適度開設壹些“專題研究”的策略指導課和案例演示課,如資料收集方法、資料選擇方法、研究結論撰寫方法等,做好“專題研究”嘗試的前期項目。
2.註重研究內容的開放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文本內容的擴展主題學習;(2)基於收集的當地民俗專題研究;(3)觀察實驗報告式的專題研究;(4)對學科知識的分析性專題研究;(5)社會熱點專題研究。
3.重視研究成果的評價。可以用:(1)“講座”,即組織壹次“研究報告會”,讓學生介紹研究計劃、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解決方法和研究結果;(2)“展覽”,即對優秀的研究報告進行展覽和評估,甚至選擇壹些有代表性的組織編寫成小冊子;(3)“競賽”是指組織適當的研究競賽。
第四,在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學習質量評價應突出“評價理念與功能”的轉變和“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建立。
標準強調“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應對評價的目的和方式進行系統改革”,並在《實施建議》中提出了“評價建議”,強調“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僅是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進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篩選和選擇功能。”這就要求我們更新評價的理念,擺脫評價的篩選和選拔功能,建立以“發展功能”為核心的新的評價體系,符合教育方針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科學評價學生素質發展情況,在原有基礎上評價學生是否全面發展,得到生動活潑的積極發展。並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改進教學過程,有效促進學生發展;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找到發展的方向和立足點,促進自主發展的實現。這是當前評價體系改革的重要問題,也是學生能否穩定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1.評價內容要全面。標準的“評價建議”強調,要“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評價,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具有重視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應避免語言評價的庸俗化。“可見,綜合評價內容是從發展的角度提出的,也是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評價《課程目標》達成情況的必然要求。對於綜合評價的內容和要求,標準在“評價建議”中已經做了非常詳細的規定,在此不再贅述。
2.評價方法應該多樣化。《標準》和《評價建議》指出,“考試只是綜合采用各種評價方法的評價方法之壹”。我覺得可以這樣用:①“定量評價+定性評價”。標準的“評價建議”強調“應當重視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結合,更加重視定性評價。”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素質進行量化(因為素質是模糊的,難以準確量化,用等級評價更合適),還要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定性鑒別;要求“學校和教師要分析學生的語文學習檔案和考試成績,客觀描述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和不足,提出建議。”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實來評價學生。對於學生的日常表現,要以鼓勵、表揚等正面評價為主,采用鼓勵性的評論,盡量從正面引導”(標準語)。②“動態評價+靜態評價。”“動態評價”是評價學生素質的發展範圍,側重縱向比較,展示發展過程,是形成性評價;“靜態評價”是對學生素質發展水平的評價,側重橫向比較,展示發展成果,是壹種終結性評價。標準的“評價建議”指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利用成長記錄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如學生平時表現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的自我反思和總結、老師和同學的評價、家長的信息等。只有將這兩種評價結合起來,才能準確評價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是否實現了全面發展和發展狀態,為後續發展找到正確的立足點和方向。3“觀察+檢查+考試”。學生的素質是與生俱來的,不是壹眼就能看懂的,也不是壹張“試卷”就能決定的。因此,必須改革考試方式,采用“觀察+考試+考核”的方式,通過筆試和口試、觀察和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收集評價信息,提高評價結果的可信度。“觀察”是對壹些困難因素(如心理狀態、語文態度和情緒、語文素養等)進行“視覺觀察”的方法。)在平時通過聽、看、查和訪談了解學生的素質,並捕捉素質的顯性信息;“考考”是衡量學生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運用的重要方法(考核應以考試為主,輔以必要的、適當的考試,以減輕學生的精神壓力)。“觀察+檢查+考查”可以廣泛收集評價信息,為準確評價提供可靠數據。
3.評估過程應該是民主的。標準的“評價建議”強調“評價的實施應當註重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的結合。加強學生自評互評,家長也要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在評價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這就要求學校、教師和家長將評價對象視為平等合作的夥伴,克服傳統評價排斥評價對象和其他壹切相關人,造成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的緊張和對立的現象,充分尊重每個人的尊嚴、人格和隱私,體現民主。
4.評價結果要有動機。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而不是認定和選拔學生。所以不能為了評價而評價,不能把評價形式化,更不能把評價存檔。要引導學生通過逐項閱讀評價結果,充分了解自身素質發展狀況、發展水平和發展差異(優劣勢),從而找到不斷發展的方向,提出改進措施,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和提高作用,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