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與溫病的探討自從溫病理論獨樹壹幟於醫林以來,就壹直有傷寒與溫病之爭。傷寒和熱病的區別取決於癥狀反應。明清時期,壹些傷寒學專家在沒有搞清楚傷寒和溫病的區別的情況下,主觀地認為“傷寒是傷寒之邪”、“溫病是傷溫之邪”。中醫的辨證論治其實是指人體感受到風、寒、夏、濕、火燥等外感邪氣後,與人體正氣鬥爭所反映出來的癥狀和證候,並不是根據感受到什麽外感邪氣來判斷的。感受寒邪後,可反映寒證或熱證。感覺熱邪也可以反映寒證或熱證。溫病學特別重視致病因素的作用。如吳有科在《溫病論》中指出:“染者感天地之氣壯”,“此氣來,無論強弱,壹觸即病。”葉在《外感熱病》中說:“溫邪必先襲肺,傳至心包”,“熱邪不燥胃津液,則耗腎津液”,“溫煦則風燥,清竅則燥,濕與溫相合,則蒸郁則盲,清竅淤血則害清竅”等等。溫病學認為溫病的各種變化主要是由感受溫病致病因素的性質決定的,而忽略了人體對與致病因素鬥爭的反應。中醫“邪”的研究不能脫離臨床和證候,必須遵循“從辨證到辨證”的原則。換句話說,是“證”決定“邪”,而不是“邪”決定“證”。《傷寒論》中的傷寒包括廣義的傷寒和雜病,狹義的傷寒。五十八難經:“傷寒分五型:中風、傷寒、濕熱、熱病、發熱。”前者傷寒是廣義的,後者傷寒是狹義的。關於溫病的概念,張仲景《傷寒論》第六條說:“太陽病,發熱口渴,不惡寒者,為溫病。”這是壹種簡單明了的判斷方法,即以癥狀的特征來判斷,而不是以六淫之惡來判斷。《傷寒論》六經的實質是長期以來醫家爭論的焦點,正如雲鐵錢在《傷寒論》中所說:“傷寒論第壹要義是六經,第壹難點是六經。”中醫治療的規律是“辨證施治”或“對癥治療”,病後根據患者癥狀給予相應藥物治療,是功能調節療法。龐竹茹教授將其總結為三點:壹是非特殊性,即幾乎所有疾病都可以適用;二是註重對患者生理機制的促進,但不直接消除病原體和癥狀;三是整體性,即照顧到患者的整體生理機制,根據全身證候采取適當的綜合治療。根據機體抗病生理機制的反射現象,給予相應的輔助和調節,使機體恢復正常。馮教授將其總結為:在患病人體壹般規律性反應的基礎上,整體適應,強調疾病的壹般治療。中醫這種治療規律的最好體現就是仲景的《傷寒論》。根據人體生病後的反應,中醫分為陰、陽、虛、實、寒、熱、表裏八型,即八大類。如《漢書·藝文誌》記載:“通方者,草藥石之寒溫,測病之淺深,因氣感宜,辨五痛六痛,引水火之和,以開閉結,反之亦然。而失健者,使其益於熱,以寒增寒,本質上有內傷,此乃唯壹之失。”《湯劑經典》還載:“大青龍湯,可治天道,表裏不解”,“小謝湯,可治...內冷外熱。”八綱辨證的概念早於《傷寒論》六經辨證的概念。根據《傷寒論》第148條:“傷寒第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腳冰涼,心飽,不思飲食,大便硬,脈細,此為陽微結,必有表證,脈重於裏。出汗是純陰中的壹個輕微的結,沒有任何表癥可以反復。雖然脈沈而緊,但不可能是少陰病引起的,所以如果是,陰不能汗。今天頭出汗,就知道不是少陰。可以配小柴胡湯喝。如果妳不能忍受,妳會得到壹個解決方案。”張仲景在辨證八綱的基礎上,在“表裏”的概念上增加了“半表半裏”的概念,從而建立了六經辨證體系。所謂表、裏、半表、半裏,是人體患病後,病位內癥狀的反應。所謂陰、陽、寒、熱、虛、實,都是疾病的反應。病情必須反映在疾病的位置上,由於病情的反應,疾病的位置也必須顯示出來。所以表證、裏證、半表半裏證必然伴有陽、陰、寒、熱、實或虛的癥狀。同樣,所謂陰證、陽證、寒證、熱證、實證、虛證,也必然伴有表裏或半表半裏的癥狀。有些人認為《傷寒論》是治寒邪的“傷寒”,而不是傷溫邪的“熱病”或內傷雜病,所以沒有真正理解《傷寒論》的精神。其實仲景用六經治百病,無論外感、內傷、溫病,都不屬於六經範疇。因此,柯欽提出了“百病皆因六經”的觀點,徐大椿也說:“醫學之學問,在於明代治傷寒之理;傷寒若明,百病皆過。”筆者認為:六經皆明,百病皆通。《傷寒論》第182條,廣義溫病,表述為:“陽明病之表證...體熱,自汗,不是惡寒,而是惡熱。”這裏的表證就是不同於太陽、少陽的表證、表證,也就是第六條所說的熱病。《傷寒論》第197條:“病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如果太陽是陽明,脾也差不多;正陽陽明,胃也真;陽少陽明者,汗多尿少,胃燥煩,大便難。”所謂太陽陽明,是指太陽陽明是兼病的,也是壹種熱病。治療太陽陽明並發癥的方劑,如葛根湯、葛根芩連湯、麻杏石幹湯、麻杏益肝湯、大青龍湯、月脈湯、月脈加舒湯、月脈加半夏湯、桂枝二月脈益湯、白虎加桂枝湯、竹葉石膏湯等。,實際上是治療熱病的藥方。所以陸九之說“傷寒有五種,傳入陽明即成熱病。”他還說:“傷寒之源在《傷寒論》,治傷寒之方不在《傷寒論》之外。”柯雲伯還提出了“溫病辨證論治散在六經”、“陽明乃溫之源”的觀點,指出“凡溫病者,亦陽明也”,“從陽明起者,溫也,從太陽入陽明者,亦溫也。”他還分析了壹些傷寒專家的經驗方,認為無非是《傷寒論》中的陽明經方。如《溫病十五方》,“特將僵蠶蟬蛻者,加於秦、連、高、,使人看似楊新方,不知不覺已加《傷寒論》。”認為雖然熱病學說很多,但其實只是用其他經絡或其他證候的名稱代替了陽明的實。事實上,很多溫病用方與傷寒方藥密切相關。比如葛亮粉,來源於梔子黑豆湯;化斑湯源於白虎湯;新增的黃龍湯、白萱承氣湯、導赤承氣湯、牛黃承氣湯、增液承氣湯源於大小和胃承氣湯。復脈湯加減,壹釘、二釘、三釘復脈湯源於炙甘草湯。少陰病黃連阿膠湯為後世溫病養陰清熱之本。有些溫病專家自稱“跳出傷寒圈”,實際上並沒有離開這個基礎,而是結合醫學實踐提出的新問題,進行創造性發展,如辨舌辨齒、觀察疹芽、創制壹些療效穩定的方劑,在理論上有新的突破,如建立齊威薛瑩、三焦辨證等,也功不可沒。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開題報告及論文下一篇:餐具應該怎麽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