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川東、桂北的苗族民居是平房、樓房,大部分是瓦房,少數是草房。壹般平房有三開間,少數有五開間,中間壹間是供祭祖用的殿堂,兩頭是開間,分為前後兩室,後面是臥室,前面是廚房,是休息吃飯的地方。平房上面有壹個低矮的建築,用來存放糧食等。大多數建築都有兩層,上面壹層住人,下面壹層放牲畜和雜物。在坡度較大的山坡上,大多建有“吊腳”。湘西、黔東北苗族民居多為平房,形式和用途與黔東南相似。條件好的人還建“偏宅”做廚房或獸圈。在雲南文山,壹些苗族民居多以竹條編織而成,上面蓋著泥,上面蓋著草。有些地方的平房是因為經常刮大風而建的,然後蓋上草再蓋上壹層土,防止被風吹倒。昭通地區的苗族也建有“叉屋”。海南島苗族的房子都是狹長的草房,多為三門,門中間開著,屋檐很長。
這裏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湘西,包括毗鄰黔渝鄂西南邊境的苗族地區(即東部方言區)的生活習俗。
解放前,湘西苗族地區有瓦房、茅屋、杉屋、“人”棚四種房屋。據石啟貴《湘西苗族田野調查報告》記載,茅屋多為三柱豎立,即房屋由兩根長圓木搭成,木條兩端剖開,用木橛子互相套住,形成剪刀,擱在柱子上。剪刀裝上壹排排長條,在排上橫綁竹條或藤條,使之呈蛛網狀,以便在其間鋪草。蓋房子的草大多是黃色的茅草和稻草。茅屋四周用竹墻圍起來,用泥土、稻草、石灰覆蓋,或用木墻、草墻遮擋風雨。
“人”字棚是最簡單的,不需要工匠來做。只要準備好草料和木頭,姿勢就可以豎起來了。結構風格尖闊,形成壹個“人”,故名,又稱棚子。“人”的棚子又矮又窄,除了壹個門進去,其他都是關著的,沒有窗戶。
杉木屋多見於樹木豐富的地方,其房屋以杉木蓋命名。冷杉樹皮又寬又長,又薄又輕,由兩層組成,雨雪不易滲透,長久不會損壞。
解放前有很多“茅草房”、“人字棚”、“杉木房”,現在大部分都改成了瓦房。而現代瓦房不僅在外觀上與古宅壹致,在房屋內部結構上也是壹致的,只是內部寬度與外部高度不同。古代房屋矮而窄,最高屋頂約5米,壹般為4米,現代房屋壹般高7米左右,最高可達8米。苗族的房屋最大的特點是木結構。有些經濟條件好的房子也有磚結構,但還是建在木結構外面,盡量連成壹體。在三個房子的情況下,有四排木柱。房子大多建在壹層,中間有中柱,後面有兩柱,又叫無柱。木柱豎起,地枕掛在上面,裝上單杠,椽子釘上瓦。周圍築土墻,或築石墻,或裝木板,或編竹。
苗寨根據地形可分為三種類型,即山地型、濱水型和平地型。山形村依山麓之形而建,苗語稱“高”;臨水的村落是順著水流蜿蜒曲折的村落,苗語叫“賈”;扁平型村落分散在扁平的壹端或中間,苗語稱為“東”或“排”。此外,隨著交通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苗寨的選地和坐向的確定也發生了變化,但基本上仍保持坐北朝南。
苗族房屋的外觀,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只有兩種形式,壹種叫全平式,壹種叫內巢式,或者叫倒凹式。
全平式是指房子的外觀呈壹條直線,即房子的門的設計在房子的南面與房子的墻由東向西形成“壹”,中間沒有凹凸現象。這所房子的屋檐更寬。這種平宅的正門是六合門,即中間門左右各有壹個側門與中間相連,三個門的高度和寬度都是壹樣的。中門的苗語叫“朱明”,意為大門,大門左右兩側的側門分別叫“朱諾”和“朱嘴”。另外,在中門的兩側各開壹扇窗,窗與中門的距離相等。它的窗框可以完全是空的,也可以安裝規則的格子圖案來裝飾它的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