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孝經1後的感受和體會
寒假期間,我讀了國學經典《大學中庸》。《孝經》中的材料似乎很難理解。我的父母和我壹起讀了《二十四孝》。我覺得裏面的故事很感人。年輕時孝順的,長大後成就大事業。
自古以來,孝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是壹切愛的基礎。孝道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天地之間的自然法則,是人類壹切德性養成的基礎,是思想教育的源泉。
生我養我的父母,沒有他們偉大無私的愛,是很難健康成長的。父母給了我們壹切,他們的目光永遠在我們身上,他們對孩子的關愛永遠是那麽細致和苦心。
孝順是第壹位的,每壹個普通人的孝順都是全心全意為父母養老。如果壹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又怎麽可能愛別人,愛自己的國家呢?
當下,我們很多00後的人,常常會整天想著我們想從父母那裏得到什麽,我們想怎麽玩,我們喜歡什麽。和父母在壹起,壹定要選最好的,玩自己最喜歡的。吃飯的時候,壹定要從我喜歡的食物中挑選。有時候,當父母指出我們的錯誤,期望我們改正時,我們不僅不願意承認,還會發脾氣;有時候甚至和父母長輩說話都是不禮貌的。
這些表現都與《孝經》中的要求形成了對比。關鍵是“孝”字沒做好,我們離《孝經》裏的要求還很遠。讀了《孝經》,壹定要孝順父母,尊敬老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美德。我們自己做吧!從側面開始!從壹點點開始!
讀《孝經二》的感受和體會
孝是指子女對父母的義務,包括尊重、撫養、死亡等。,並且是傳統社會的基本道德。在動物學上,本質上是壹種“反饋”行為。
在中國,孝的觀念由來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現了“孝”字。也就是說,在公元前11世紀之前,中國先民就有了孝的概念。到了春秋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是壹個全面系統地論述孝道的人。《論語》、《孝經》等書記載了孔子在這方面的許多言論。
孔子在《孝經》中說,“夫之孝,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男人的旅途無非是孝順”;“親愛的人,不要好孝順”;“孝為德之本”。孔子認為,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人應該踐行的自然法則。可見孔子對孝道的重視和推崇。
誠然,儒家的孝道也有時代局限性的舊觀念,夾雜著封建糟粕——比如西漢經學大師董仲舒提出的“父即子”(意思是父親對子女有絕對權威)的觀點,就絕對不適合我們這個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再比如“父母在,不出遠門也可以好好旅遊”。在信息便捷的今天,我們可以忽略這句話,因為那時候聯系不方便,也是受社會生產力限制的說法。
再比如“不孝有三,不必為大”。我們提倡男女平等。還有“三年喪”的問題。我曾和四科十哲之壹的孔子討論過這件事。這個因為白天睡覺而被師傅斥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雕也”的學生,認為為父母守喪三年太長,壹年就夠了。
不管是三年還是壹年,這顯然是壹種有很多弊端的孝道方式,我們沒必要效仿。如上面的孝道論,在今天無疑是不合時宜的,我們應該毫不吝惜地拋棄或批判它。
孝道作為中華民族固有的道德觀念,在古代通過孔孟儒家思想的發揮和歷代帝王的倡導深入人心。佛教傳入中國,最後不得不把“無夫無君”的教義改成“忠孝”的說教;_ _傳入中國時,不得不改變“不拜偶像”的戒律,允許信徒“祭祖”...
儒家倡導的孝道不僅是壹種通過行為表現出來的倫理道德,也是壹種社會行為。孝道是對社會道德的負責,肩負著社會責任。毫無疑問,孔孟提倡這種孝道。今天,它也適合我們的現代社會。
讀《孝經3》的感受和體會
學校給我們發了壹套《國學經典書法教材》,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為主要內容的書。老師給我們看了《孝經》,我壹點也看不懂。然後聽了老師的講解,知道了這本書的意思。
孔子有個學生叫曾子。壹天,孔子閑坐在家裏,他的學生曾子坐在他旁邊。孔子說:“前代的皇帝有他們至高無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使天下人民臣服於他們,人民和睦相處。人,無論貴賤,從上到下都沒有怨恨和不滿。妳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曾子站起來,離開他的座位,回答說:“作為壹個學生,我不夠聰明。我怎麽知道?”
子曰:“此為孝。它是壹切美德的基礎,是開悟的根源。回到妳原來的位置坐下,我告訴妳。人的四肢、頭發、皮膚都是父母賦予的,不敢損傷,不敢殘疾。這就是孝的開始。人在世間遵循仁義道德,做出成績,為後世揚名,為父母爭光,這才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順,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為君主效力,最後建功立業,功成名就。《古詩_大雅文王》壹文說:‘怎麽能不懷念祖先呢?說我們祖先的美德!”"
看完這壹章,我知道什麽是孝順了。孝順就是尊老愛幼。我們不能不尊重地走在老人前面。我們應該孝順父母。這就是孝的開始。通過學習國學經典,我學到了更多的詞匯和知識,這也可以提升我的文化素養,使我能夠繼承中國的傳統美德。
讀《孝經4》的感受和體會
《孝經》教會了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我讀了受益匪淺。
子曰:“孝為先。”《弟子規》也說:“尊長之前,不可低聲不聞。”讀到這裏,我想起了自己平時對母親的惡劣行為,不禁臉紅了...平時總是對媽媽頤指氣使。我以為我媽生了我,就要伺候我,壹切都要靠我。
所以哪怕是壹件小事,我都想讓我媽去做。本來我可以自己做洗碗洗澡水之類的家務,但是我沒有做。我不得不請我的父母為我做這件事。他們對我百依百順,我卻完全以脾氣待他們。
有壹次,我被作業難倒了,心情很不好。我爸媽叫我吃飯的時候叫了我好幾次,我都沒理。最後,我兇狠地對他們吼道:“我心情不好,妳們別煩我!”走開!!“我爸媽不但沒有生氣,還溫柔地安慰我。現在讀了《孝經》,學了《弟子規》,想想老師說的“量力而行”,我知道我錯了!我都長這麽大了,還在吼爸媽,還願意做壹點小事。我以後怎麽做大事?
我為我以前的行為感到慚愧。古人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決心“亡羊補牢”。從現在開始,我壹定要把孝順父母放在第壹位,好好對待父母,不要再對父母大吼大叫,不要再發脾氣,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再伸手要衣服,不要再入不敷出。我想努力學習,長大後為祖國做貢獻。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對需要幫助的人表現出壹點關愛,用我們的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世界充滿愛。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讀《孝經5》的感受和體會
俗話說“孝為先德”。古人所說的“孝、孝、忠、義、禮、義、廉、恥”八大美德排在第壹位,可見“孝”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壹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孝”是我們每個人必須要做的事情。
《孝經》通過孔子與弟子曾參的對話,闡述了儒家的孝道觀,認為孝是壹切美德的基礎,是實施壹切教育的關鍵。
《孝經》說“父母身體有問題,不敢害之。孝之始也。”讓我明白了,壹個人的身體,四肢,頭發,皮膚都是遺傳自父母的,要好好珍惜,不要隨意損壞。這是孝的出發點。這句話讓我感動。還記得我四歲的時候,有壹次玩歡騰(就是那種壹次壹塊錢的搖車),不小心從壹米多高的地方摔了下來。我總是哭,我媽問我疼不疼。我說:“媽媽,我胳膊骨折了,讓妳擔心,所以我哭了。”我媽抱著我,說我是個孝順懂事的男孩子。
耶!爸爸媽媽把我養大,花了很多心血。如果我們不孝順父母,那就是大逆不道!所以,我出去吃飯,總是把肉放在媽媽碗裏,媽媽告訴我,我長大了。平時也是做家務,給大人買早餐,晚上放學買饅頭。讓爸爸媽媽多休息;我也是早起晚睡,好好學習,不讓父母因為我懶耽誤功課而擔心。
《孝經》是孔老夫子q留給我們的壹份瑰寶,從開宗名篇開始,第***18章講述了孝的作用、本質、材料,從到的孝的標準,以孝治天下的原則等。我喜歡覺悟很高的孔子,也想穿越到孔子的時代,擺脫做孔子弟子的癮。我的好朋友艾博士有壹臺時光機。我求他讓我去孔子時代旅行,艾博士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位傑出的弟子。當我成為老師後,老夫子收我為他的521弟子。從那以後,我刻苦學習《孝經》,成為他最喜歡的第七十三個弟子,名叫小白。那時候我是天下第二孝。(因為閔子倩比我孝順)。然而,好景不長。艾博士的時空機器只能在時間隧道裏待壹天(相當於24年)。所以,我又穿越回來了。但是,孝順已經在我心裏紮了根。直到今天,我在生活中還是很孝順父母的。
總之,孝是美德的基礎。壹定要孝順父母,做好事,才能做大事。
看完《孝經》後的感受和體會的相關文章;
★孝道心得:500字5篇
★學習孝道的體會
★孝道體驗,範文體驗
★學習孝道的體會
★孝文化體驗3件
★孝的閱讀體驗
★孝道的體驗,作文的體驗
★中國經典孝道體驗作文
★ 2020孝道感悟與體驗800字範文
★孝道經驗600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