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課改下信息技術如何更好地服務於課程教學?

課改下信息技術如何更好地服務於課程教學?

課改下信息技術如何更好地服務於課程教學?我個人認為:

(1)教學媒體需要整合。

《信息教育概論》在對整合的闡述中指出,信息技術應以工具的形式與課程整合,融入課程教學體系的各個要素,使之成為教師的教學工具、學生的認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式和主要的教學媒體。

信息技術是主要的教學媒體,並不意味著傳統的教學媒體是次要的。我們可以理解,現代教學應該是傳統媒體和信息技術媒體的有效整合。

傳統的教學媒體,如課本、掛圖、實驗演示裝置模型、教師自制教具等,簡單又經濟。此外,教師的語言、表情、手勢、板書、板畫等傳統教學媒體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漂亮的板書,給學生很美的視覺感受;教師的眼神、表情、手勢等無聲的語言,可以調節信息,交流師生感情,營造良好的“現場效果”。

然而,傳統的教學媒體在可視化和信息展示方面存在明顯的劣勢。受技術水平的限制,傳統媒體在為課堂創設生動的情境教學方面較為薄弱。此外,中小學生的主要認知思維方式是感性認識和形象思維,而語言描述、掛圖、板書、圖表的表現力往往不足,影響了學生的感性。現代教學媒體聲形兼備、動靜結合的優勢,在營造場景、營造氛圍方面比傳統教學媒體更直接有效。因此,我們需要整合媒體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需要整合。

學校教育信息化包括三個基本要素:

(1)學校教學環境信息化。(學校的硬件基礎設施)(2)師生信息化。(即教師和學生的信息化水平)(3)教學的信息化。(做好兩個方面:教學資源(課程資源)的完善;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的提高)

整合是學校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提高師生的信息化水平,改善學習過程,促進教師的有效教學和學生的有效學習,改善教學資源(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自我生存能力。

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集中培訓和分散自學)

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學校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課堂標準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任務

如何讓信息技術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進,要求每壹位教師都要認真掌握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是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雙贏的教學模式。如何將兩者有效結合?通過這個專題的學習,我認識到教師不可能永遠拘泥於課本和教材,對窗外的事情充耳不聞,專心於教材。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新理論、新理念,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接受先進的教學方法,運用信息技術整合所教授的學科,才能實現自我超越,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多媒體課件是順利開展教育教學的有效輔助手段,在課堂上永遠不會是主角。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忽略了這壹點,以多媒體為中心的課件教學的例子屢見不鮮。這樣教師上課純粹是為了展示課件,不能讓多媒體課件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就成了浪費時間和喧賓奪主。這樣無法收到應有的課堂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導致多媒體課件成為教學的負擔。

有些老師怕制作多媒體費時費力,就從網上下載或購買壹些現成的多媒體課件,不加修改直接應用於課堂教學,而不管是否適合自己的學生。這樣,教師只能根據課件內容設計自己的教學過程和編寫教案,這樣教師的思路很容易被束縛在別人的思維框架中,不利於教師開拓思路、提高教學能力和學生發展。

作為教師,要想圍繞“新的教學結構”這壹核心進行整合,就需要教師在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中密切關註教學系統的四大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媒體)的地位和作用:看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能否通過它們的“整合”相對於傳統教學過程發生變化。改變了多少?哪些元素會發生變化?哪些沒有?原因是什麽?只有緊密分析這些問題並做出相應的調整,通過最終的教學設計所構建的教學模式才能更好地體現新的教學結構的要求,從而使信息技術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確實有很大的優勢。它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學生引入壹個全新的環境,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裏展示大量的素材。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課都需要多媒體,很多內容和知識點都可以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表達,甚至效果更好,所以不必避繁就簡,大張旗鼓地請多媒體。要知道,我們的課程改革並不是要徹底抹殺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要批判地繼承。其實多媒體的應用壹定要根據具體學科的特點來適當選擇,多多益善。如果太猖狂,往往會畫蛇添足,適得其反。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虛心向青年教師請教,勇於提出自己的疑問或不同意見,在* * *探索中進步,促進個人專業知識的提升,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和教研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習教育教學新理念。掌握新方法,應用新理論,提高教學效果,在學習和實踐中成長,充分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使自己成為家長放心、同事欣賞、學生喜歡的研究型、學習型信息技術教師。

  • 上一篇:信陽楚墓漆器“杯豆”的設計意義
  • 下一篇:貴州民居目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