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為了避免他人的幹擾,彜族青年男女有時會進行非常秘密的愛情幽會。他們會用琵琶、弦樂、吹葉、散葉、紮草結等方式作為暗號進行聯絡,確定幽會的時間和地點,進行秘密聯絡。
比如留下壹捆壹尺長的樹枝,放在戀人經常來往的土堆巖石上,上面壓壹塊石頭,表示約會的方向,我們的俚語叫“早在老師之前”。如果壹方未能赴約,另壹方會在約會地點打壹個心結作為未能赴約的證據,並在下次約會時要求對方說明原因,藏語稱之為“師姑提”。吹樹葉就是給壹對情侶打電話或者通知他們因為有事去不了,妳們俚語裏叫“老師面前的木頭”。婚宴上,將筷子交叉或倒扣在碗上,筷子頭指明幽會的方向。在公共場合,他們示意今晚要去壹個村子約會,實際上是通知情侶去哪裏幽會。
這些暗號是過去的壹些傳統做法,現在隨著男女交往的開放,已經不多了,只是偶爾有這樣的古代暗號。
土家族婚俗——麻袋和哭嫁歌
在湘西土家族青年男女中,香包是他們愛情的信物。壹般用漂白絲綢布做包面,用紅布做包,繡上“鴛鴦戲水”等圖案。如果小夥子得到了姑娘的香囊,就等於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肯定會求婚。
湘西土家族姑娘有新婚之夜用鍋灰抹“模米”的習俗。“Momomi”是代表新郎迎接新娘的年輕人。壹般“Momomi”沒有特別的標記,故意混在人群中,讓女方找出來。
當女孩結婚時,村裏所有的女孩都來和她壹起唱婚禮歌曲。和她壹起唱歌的姑娘會主動指認誰是“莫米”以便用鍋灰抹黑他,因為他代表新郎娶了新娘。有時候認不出來,女生就把男生都從男方身上抹黑了。都說男生抹的越多,女方將來愛上男方的男生就越多,新郎新娘婚後就能相親相愛。
婚禮上新娘的哭嫁歌是衡量壹個女人聰明和美德的標準。壹個不善於哭的女生會被認為是自卑的。婚禮的歌裏,新娘會壹個壹個地責怪新郎和媒人。而且哭的時間從婚後七到二十天就開始了,直到新娘上了轎子才結束。
哈薩克族婚俗——追女孩啃羊胸骨
“追女孩”是哈薩克族青年男女表達愛意的傳統活動。活動開始,女孩和小夥子並肩騎行,小夥子可以向女孩傾吐愛意,開玩笑。姑娘喜不喜歡都不要生氣,讓小夥子說。回頭時,女生有權鞭打小夥子,小夥子只能躲避不能還手。於是,旅途壹回頭,小夥子騎馬就逃,姑娘在後門跟著他。如果姑娘對小夥子有意思,就把鞭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或者只是假裝在小夥子頭上搖鞭子。如果女孩對小夥子沒有興趣,那麽小夥子就會被狠狠地鞭打。
在哈薩克族的婚姻習俗中,還有壹種“登門”儀式,即在女方家中舉行。到了門口,未婚女婿和姑娘坐在帳篷裏,吃了壹塊羊胸骨肉,因為他們骨肉相連,象征著壹對夫妻永遠相愛。
哈薩克族婚禮有絆新娘的習俗,新娘用絆繩在火上澆油。新郎領著新娘回家的時候,男方的親戚朋友在路上拉起繩子。新娘要想順利通過,就必須壹個壹個給排繩人送禮物,或者讓伴娘唱歌,用歌來代替東西。
新娘到新房後,會有壹個小夥子唱“揭幕歌”。在滑稽的歌曲中,年輕人將為新娘揭幕,並向新娘介紹男方的長輩和親友。新娘向公婆鞠躬,在爐子上灑壹勺煤油,象征著未來生活富足。
韓國婚俗——踩麻袋推木鵝
對韓國人來說有許多不同的婚禮形式。踩麻袋推木鵝在古代婚嫁習俗中更有意思。結婚那天,新郎穿上禮服,戴上帽子,騎著馬去新娘家。女人把壹個袋子放在新郎下車的地方。袋子裏裝著大米和其他谷物。新郎下馬時,第壹只腳壹定要踩在麻袋上,寓意將來新郎新娘結婚後生活富足,可見百姓以食為天的觀念。
新郎到了新娘家後,被領到“新郎室”的前院,地上放著席子或毯子。當伴娘送給新郎壹把帶有白色絲綢吊墜的扇子,並將木鵝放在面前時,新郎要敬禮壹次,然後跪下,右手拿著扇子,用扇子推著鵝,直到鵝被推到“新郎室”的臺階上。如果妳不小心把鵝推翻了,說明新郎不聰明也不笨。新娘家在鋪席子的時候,經常有人在席子的暗處做壹些事情,試圖讓新郎推翻鵝。所以新郎推鵝的時候,經常假裝用扇子推,實際上是用手推,避免撞倒,但又不能讓別人看到。推完鵝,坐在“馬夫房”裏。晚飯後,新郎新娘壹起向父母和親戚行禮,新郎騎馬,新娘坐轎子陪同。韓國人為什麽要新郎在婚禮上推木鵝,有很多說法。據說鵝壹生只有壹次配偶,然後就分不開了,不管是公的還是母的,如果壹方先死了,另壹方就不再有配偶了。在婚禮上推木鵝象征著愛情的忠誠和長壽。
黎族婚俗--我有多愛妳咬妳。
生活在海南島的黎族人會在女孩出生時在家裏種壹棵檳榔樹。女孩結婚後,檳榔樹也搬到了男方家。女子死後,檳榔樹也被砍了。這種做法是希望女性像檳榔樹壹樣正直。在海南的壹些地區,過去男青年求親時,會給女方送壹盒檳榔。如果女孩的父母打開盒子是為了得到壹顆檳榔,那就是同意了這門親事。
互相了解後,年輕的李門和女人們會壹起唱歌。如果壹個女生喜歡壹個小夥子,就和他壹起唱。壹段時間後,雙方感情深厚,女孩會送給小夥子壹條繡有蝴蝶和花朵的腰帶。收下女孩的禮物後,小夥子會在女孩的胳膊上咬出兩排牙印。女孩被咬後很開心。黎族人認為,男孩咬得越深,對女孩的愛就越深。
過去,黎族婦女訂婚時,必須紋身。圖案由男方提供,幾名女子用野刺在女孩額頭、臉頰、嘴唇上紋上圖案,中途加入顏料。大約過了壹個星期,這個圖案還留在女孩的臉上。
布依族婚俗——浪哨唱和鮮花傾倒
拋花包是布依族青年喜愛的娛樂活動,也是青年男女交往的特殊活動。通過扔花袋,他們可以選擇自己滿意的對象吹口哨(風流韻事)。在哨子裏,如果雙方感情深厚,可以結成終身伴侶。每年春節,從正月初壹到正月三十,各村後代都要挨家挨戶找姑娘扔花包。
花袋都是方形的,大小不壹,四個角上有四條小絲帶。花袋上繡著各種圖案和花紋,中間有壹條大絲帶,用來拿和扔。花袋裏裝的是稻種和棉籽,有時也用糠殼代替。丟花丟包的規則壹般都是丟著玩的,屬於摸索階段。在誘惑中,如果男女雙方都看中對方,越是失去,越是熱情,感情越是深厚。這時候就要投準了。如果失手,對方會唱歌索要禮物。但無論是收到禮物還是送出禮物,妳都感到無比的幸福。所以有的男生女生故意把花袋扔得很高,讓對方抓不住,或者故意抓不住,以此來索要禮物或者送給對方。如果雙方都覺得投緣,就離開大家,另找地方和宋談。
壹般來說,滇南布依族青年之間的交流采取“唱花歌”的形式,白天在街頭或山坡上進行,晚上在村裏進行。此外,還有固定的歌山。歌山的景色非常壯觀。年輕人從四面八方趕來,想找個人說說話。男性來電者只能是女性,女性來電者只能是男性。等對方同意了,抖毛巾約定地點,換成歌的話。唱花歌壹定要遵守規則。請人唱花歌,壹定要唱三首,以示尊重。不能在自己家裏唱歌;父母親人現在都不會唱了;
在布依族聚居的貴州鎮寧扁擔山,年輕人喜歡在“浪哨”裏尋找伴侶。“浪哨”壹般安排在趕赴現場的當天。這天早上,男生們匆匆趕往黃果樹瀑布下的“浪哨”場地。
女生和男生分兩邊。男生找到喜歡的女生,就找其他女生幫他探索。如果女孩說:“我們是親戚。”,說明她不同意。如果女生有興趣,請找人發消息“可以唱首歌,地點由妳決定。”。通過唱歌,兩人更加了解對方,增進感情。
貴州紫雲布依族在婚禮上有“趕親”的習俗。男的邀請自己的親人進寨子的時候,女的寨子裏的年輕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黏糊糊的棗子放在手裏打,意思是:妳要是來接我們寨子的姑娘,會給妳添麻煩的。
貴州杜軍的布依族有在新房裏“裝口袋”的習俗。壹般先唱“荷包歌”,兩個人配對,壹個唱,壹個有聲音。必須唱12《口袋歌》才能獲得錢包。壹般荷包裏裝的都是銀杏花生之類的東西,意思是早點生孩子,由女方“送親”帶來。事實上,人們熱衷於“唱荷包”,只是因為這是壹個在比賽中唱歌的好地方。在《唱荷包》裏唱得好的,不僅會得到現場嘉賓的稱贊,將來也會出名。所以參加的人很多,而且持續時間很長,有時會唱壹整夜。
佤族的婚俗——殺雞看蔔和愛情中的背靠背
雲南芒堆的佤族青年訂婚要經過三個階段:飛宇(串姑娘)、迪亞(搶姑娘殺雞看占蔔)、都帕(給彩禮)。
飛玉(弦女)中,主要有唱情歌和“散海”(梳頭)兩種形式,其中“散海”(梳頭)最有趣。“撒海”的代表是年輕女性中年齡較大的誌願者,她們輪流給男生梳頭。所有參加“飛玉”的男生都必須接受女生的梳理。在梳頭的時候,女生和男生互相交頭接耳,試探對方對自己的愛。如果雙方比較投緣,那麽女生的動作就會顯得柔和深情,故意拖長梳頭的時間,即使別人有意見也不會在意。
“Diya”是男女雙方經過壹段時間的交流,時機成熟時考慮結婚而舉行的活動,但大“美神”必須知道並同意才行。“Diya”當晚,小夥子和媒人約了幾個同伴,假裝在姑姑家“串串”。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人已經睡了,媒人示意姑娘出家門。女孩壹跟,未婚夫壹把奪過她的包頭就跑了。姑娘追著未婚夫還包頭,小夥子說:“妳的包頭已經是我的了。”然後再往前走。如果女孩不走,別人會把她推開。這是女孩選擇終身大事的關鍵時刻。如果她不同意或者臨時改變主意,就必須向父母、親戚、朋友喊話,把男生趕走。如果她同意,她會假裝想要包頭,壹路跟著未婚夫去男方家。
男方到了之後,人們把雞獻祭給上帝,祈求婚姻成功,然後大家開開心心地吃雞粥。第三天,未婚夫可以帶著媒人和禮物去女方家道別。
訂婚後,我們要經歷三次“杜帕”,每次都有嚴格的要求和標準。第壹次要送“百萊雅”(宗族酒),要6瓶給女方父親宗族的男家吃;第二次,我送“百萊蒙”(鄰居酒),也是6瓶,給村裏的人吃;第三次,我會送壹瓶“白萊巴Xi歪”(開門酒)給女孩的媽媽。
在雲南滄源的佤族,還有壹種獨特的男女戀愛方式:青年男女背靠背躺在地上談情說愛。小夥子給姑娘送點東西表示求愛後,就可以去他姑娘家幽會了。每當有人在的時候,小夥子壹進姑娘家,就側躺在院子中間,相當於告訴姑娘家人,求婚的小夥子來了。這種情況下,女孩的家人會無動於衷,繼續做自己的事。不管姑娘同意不同意,她都要從竹樓裏出來,躺在小夥子身邊。他們兩個背靠背竊竊私語,在眾目睽睽之下卿卿我我。如果女生同意了小夥子的提議,她會慢慢轉過身去,和小夥子面對面的說話,這才從地上站起來。小夥子在女孩和家人的送別下,開心地離開了。如果女生無意,那麽她雖然躺在地上,也會對小夥子的甜言蜜語保持沈默。小夥子渴了沒救了就起來找別人。
白族婚俗——用樹枝探婚,用草鞋定命。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住在劍湖邊的白族青年聚會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女孩和男孩在黃昏時分劃著小船到湖中央,每只船相距20多米,大家在船頭大聲唱歌,尋找合適的人來唱曲子。到了壹定的時間,小夥子會點亮事先準備好的蠟燭燈,放在湖面上,讓它隨風飄蕩。燭燈飄向哪個女孩的弓?如果女生把燈澆滅了,說明女生不願意接受小夥子的追求。如果姑娘愉快地抓住了燭光,小夥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船靠近姑娘的船,跳上姑娘的船,和她壹起唱“搭橋”的曲子。然後兩人可以通過唱對歌進壹步發展。
那馬人是居住在雲南蘭坪、碧江的白族的壹個分支,壹般十六七歲就開始談戀愛。如果那匹年輕的馬看上了壹個女孩,他會盡力去探索那個女孩經常走的山路。當女孩出來時,年輕人躲在岔路口,挑了壹根樹枝,把它放在岔路中間,頭朝著他想去的方向。當女孩走近時,小夥子走上前,不時回頭觀察女孩的動作。
看到岔路口的樹枝和前面的小夥子後,如果女生往樹枝方向走,說明她同意小夥子的提議。如果妳不按樹枝指示的方向走,說明她不接受那個小夥子。小夥子在前面看了看,對姑娘的態度壹目了然。
如果半人馬男孩有約會,看看他們的鞋子就知道了。如果他們穿著涼鞋,腳上有四個鼻子,說明這個男生已經找到對象了。這雙四鼻涼鞋是女孩送給年輕人的。那個女孩馬從小就學會了穿涼鞋。壹般她給兄弟姐妹親戚朋友的都是兩鼻涼鞋,只有四鼻涼鞋給愛人。
在大理,白族送婚禮的數目必須是六個,如16、106、266等。據說此時的白族人因為是六詔令(唐朝時期大理的六個部落)的後裔,祖先每年都要給大唐六個禮,唐朝也回贈六個禮,所以彩禮也必須是“六”。
居住在洱海東部的白族人民在婚禮上有許多古老的習俗。婚禮當天,新郎帶著接新娘的隊伍去新娘家接新娘。走到新娘家門口,新郎會掏出三顆蠟丸,壹顆壹顆地砸在新娘家門口的石墩上,發出三聲巨大的炮聲。原來這是他們自制的土炸彈。炸彈的煙霧還在。年輕人端著壹個大茶盤,裏面有煙、酒、茶和糖,向客人鞠躬,歡迎他們進來。新郎把新娘接回自己家後,壹進男方家,新郎新娘就沖向洞房,看誰先搶到洞房的枕頭,表示以後誰才是壹家之主。
阿昌族的婚俗——偷雞頭掀鍋蓋。
阿昌青年稱愛情為“串姑娘”很有意思。潑水節那天,阿昌族的青年男女來到集市上,互相潑灑泉水,盡情歌唱。當太陽落山時,場上的年輕人開始回家。如果小夥子暗戀壹個女生,他會走到她身邊,要求晚上去她家做客。如果姑娘看上了他,同意他來,小夥子就會邀請幾個同伴跟著姑娘去她的村子。壹邊走,壹邊唱歌,互相問答。在這個過程中,女生要記得今天晚上有幾個男生來村裏。到了女生村,男生們沒有忙著去女生家,而是先去親戚朋友家休息,準備晚上鬧個夠。
被小夥子看上的姑娘,領著客人進村後,會去找姑娘。如果有十個男青年,她會找九個女生陪她。
找到好姑娘後,姑娘們分頭去找雞,壹人壹只。找到他們後,交給姑娘請來了村裏最好的廚師,大家壹起殺雞做飯。
整只雞宴做好之後,做主人的姑娘就會到村裏喊:“遠道而來的客人,我家的菜做好了,請快來!”" .女孩喊了壹圈後,不管有沒有人答應,直接回家了。壹直在等女生喊的男生們聽到喊聲後,立刻來到了女生家。
女孩家的桌子上,所有的食物和酒都已經放好了。壹人兩碗,壹碗米酒,壹碗雞頭。年輕人通常先數雞的頭。如果他們是對的,他們會坐下來。如果他們錯了,他們不會坐下來。
宴會開始後,男生開始偷偷藏雞的頭,說女生殺的雞還不夠。這個女孩在找壹個雞頭。如果被她發現,她會被罰偷雞頭,喝壹杯酒。如果找不到,小夥子會自己拿出雞頭,罰姑娘喝壹杯酒。
男生是來串女生的,不是來騙女生的,所以在吃飯的時候,大家會偷偷把錢收起來交給帶他們來的男生,悄悄藏在壹個地方,讓女生找得到。
吃飽飯後,大家開始唱歌。因為人數好,所以每個人都有對象,自由組合。如果他們表現出對這首歌的喜愛,他們會離開所有人,在外面靜靜地交談。
當男女之情成熟後,小夥子告訴父母,父母要找媒人提親。如果女方同意,馬上舉行訂婚儀式——揭開蓋子。女人拿出幾個鍋蓋,放了壹碗熱騰騰的肉和壹碗煮好的帶殼雞蛋。儀式開始,雙方老人先敬鍋蓋上的菜,然後雙方再敬媒人。獻菜時,兩邊老人壹手掀開鍋蓋,用筷子互餵,再用壹個雞蛋互餵。這壹幕很熱鬧,很搞笑。雞蛋很難夾。媒人在嘴裏的時候,媒人不能用手剝,必須用牙齒和嘴唇剝。旁觀者笑得前仰後合。儀式結束時,雙方甚至締結了婚約。
舉行婚禮時,接新娘的新郎經常被姑娘們取笑。新郎到了新娘家,姑娘們會用盆盆冷水潑新郎,直到新郎全身濕透。據說這是為了讓新郎理清思路,以後不要再動心去見其他女生。
進了房間,姑娘們也不放過新郎,還往他臉上潑了壹盆灰和汙泥,讓他很尷尬。女生們壹邊鬧壹邊說:“妳不把姐夫抹掉,妳就黑了壹半。”之後姑娘們會把算盤和天平掛在新郎身上,拖到院子裏炫耀,表示新郎以後要小心生活。
過去,搶親的婚俗在阿昌族青年男女中流行,這種特殊形式至今仍存在於部分阿昌族中。
以前搶新娘壹般是因為三個原因:壹個是男女雙方經過壹段時間的自由戀愛確立了感情,男方聘請了壹家媒體當媒人,女方父母不同意,想把女兒嫁給別人。這樣,青年男女就會私下定好日子,讓男方搶親戚。到了預定的日子,男方請了十幾個精瘦的男生半夜摸女方家,找到女生拉起來就跑。這時,女孩向父母大喊,表示被搶了。去搶親戚的,兩個人拉著姑娘跑,剩下的人在後面當警衛,攔住追兵。由於女方父母毫無準備,寡不敵眾,這種綁架往往很順利。
第二,當女生和情人的行為已經被父母發現,或者男方泄露了消息,女生父母不同意,為女生選擇了另壹個男生,他們會要求自己選擇的男生趕緊去接女生。於是,小夥子馬上組織人去,先包圍了女孩的家人,然後兩個人進屋找女孩。找到了就對她說:“表姐,我來接妳了。”說完,壹個拎起女孩的背,雙手緊緊握住,另壹個拎著女孩的腳,拼命往回跑。這個時候,即使女孩的情人來了,他也不能闖入女方家裏,也不能中途攔截。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女孩被帶走。這是阿昌族搶親戚的習俗。
第三種是在戀愛過程中,男女雙方都立下了海誓山盟的誓言,但是女方中途變卦了,所以方便男人組織人趁女孩不備的機會中途停車,拉起就跑。這種綁架往往會導致打鬥和傷亡。
回到家,壹進門就放鞭炮,馬上拜堂,讓姑娘包個高髻。當天晚上或者第二天壹大早,我會帶著女孩去和男女有別的親戚住在壹起,有時候會躲在深山老林裏,直到和女方父母的談判結束。
因為雙方最終會形成親屬關系,所以無論當初鬧得怎樣,男方還是要在新娘被綁架後的第三天,聘請媒人與女方父母和好。講和說媒的儀式在女方家舉行,女方家不負責主持,男方家負責主持,並支付說客的工資。所以男方除了請說客,還要請廚師做飯。談判時間通常是三到六天。在此期間,男女代表都要激烈討價還價。但壹旦達成協議,雙方就既往不咎,和睦相處,常來常往,感覺像壹家人。
當然,現在的父母為了湊熱鬧,為了保持這種形式,都去搶父母。大部分家長事先都知道並同意。
藏族婚俗-愛情占蔔和搶帽。
藏族青年男女的浪漫是公開的。只要他們壹見鐘情,甜蜜的初戀生活就開始了。
在雲南的藏族中,有壹種流行的青年男女表達愛情的方式,叫做“愛情占蔔”。“愛情占蔔”在藏語裏叫“太陽夢禱”。雖然占蔔是壹種神奇的方法,但藏族青年的“愛情占蔔”更多的是遊戲色彩,是壹種以愛情為內容的猜謎遊戲。所有參與“愛情占蔔”的青年男女都拿出壹個最能代表自己想法的小物件,放在壹只手裏。負責物件的人把手裏的小物件都抖了壹下,偷偷拿出壹個讓大家猜。於是其他年輕人猜測對象的主人是誰,根據主人的戀愛情況唱壹串有趣的情歌。如果主人已經選擇了心上人,卻羞於開口,那就用含蓄的歌詞唱出來。如果主人選對了人,但對方已經和別人有了私生活,大家可以用含蓄的歌詞取笑他(她)。歌曲結束後,負責對象的人會松開手,看看是誰的對象,而剛剛唱的這首歌,就是誰的愛情的預演。
搶帽子是藏族青年戀愛的另壹種形式。年輕人如果看上壹個女生,就會找機會接近她,然後趁機把她的帽子拿走。幾天後,小夥子會回來找姑娘,還她的帽子。如果女孩高興地接過了帽子,說明女孩也愛上了小夥子。如果女生不服帽子,說明女生不愛這個小夥子。
藏族的婚姻形式因地域不同而各異,但男女訂婚相對簡單。訂婚當天,他們請自己的至親吃壹頓豐盛的飯,男方家庭可以做主。但是,婚姻是很熱鬧的。在吉日的前壹天,男方家先送新娘禮服。晚上客人稀少,女方家就開始給新娘化妝。
結婚的人大多是新郎的近親。他們午夜後出發了。當他們踏上新娘的家門時,每經過壹次都會向門神獻上壹條哈達。當新娘的家人歡迎他們到招待所時,他們會向父母贈送禮物毛巾。然後,婚禮隊伍整裝待發。
新娘到公婆家,先將背上插的五顏六色的護耳劍呈獻給佛堂,祈求家神保佑,然後和新郎壹起坐在禮墊上,接受家人和親戚的祝賀,婚禮結束。
傣族婚俗——賣雞找對象
傣族青年男女談戀愛的方式很多,傣族民間有壹種流行的活動叫“串蔔”。就是未婚男生在節日或者聚會上找未婚女生談戀愛。這種活動通常在潑水節、賽龍舟、燈芯草擺時進行。青年男女載歌載舞,從傍晚開始,到深夜結束。
此外,還有壹種更奇特的“賣雞”形式。每逢節日,西雙版納的傣族姑娘都會把自己養的肥雞殺了燉著吃。如果來買雞的小夥子對姑娘不滿意,姑娘就加倍給錢。如果壹個女生暗戀壹個年輕的男生,她會害羞的低下頭,避開男生的目光。如果小夥子感興趣,他們會拿著雞,擡著凳子,走進安靜的樹林,向對方傾吐愛意。
在雲南德宏,傣族男生還有壹種奇特的求偶方式。無論春夏秋冬,如果壹個男生想找壹對情侶,他會把自己裹在壹條寬大的毯子裏,只露出兩只眼睛。他們站在路邊,等待女孩的到來,這也是未婚男孩的臨時標誌。沒有對象的女生的標誌是穿淺色上衣,褲子,小蠻腰。小夥子只要看到穿成這樣的女生路過,就可以上前搭訕求愛。如果女生暗戀小夥子,他會脫下毯子,拉著女生的手離開馬路詳談。
當雙方關系成熟後,男方壹般會讓自己的舅舅或月經出面求婚,對方同意後就可以結婚了。
景頗族的婚禮習俗-鮮花和樹葉作為情書。
雲南省龍川縣是景頗族的主要聚居區,這裏的戀人不寫信,而是用東西代替,很有意思。
如果壹個男人愛上壹個女孩,他會用根、蒜、火柴、辣椒把葉子包起來,然後用線熟練地包好,送給女方。樹根寫著“思念”;蒜說,姑娘要考慮兩人的事;胡椒代表熱烈的愛情;火柴表達了男人態度的堅定;葉子代表了很多東西要說。
收到東西後,女方知道男方喜歡她。如果同意,將原件退回;如果不同意,在原作上附上木炭,以示厭惡。如果還需要考慮的話,加奶糊菜。男方收到壹封“體貼”的信,就是在栗樹上摘下兩片嫩葉,當面送給女方,表示願意和她壹起生活;加上玉米、小米、豆類,表示妳想和女方建立家庭。女方同意收下,並帶回壹些煙草;不然就把葉子翻過來送回去,以示離別。如果雙方同意,父母反對,女方就送男方含羞草、荊棘、火藥。如果男方要求女方私奔,他會把蕨尖用樹葉包起來寄給女方。如果女方同意,就用茅草葉子送回去。小心點,悄悄跑了。
在其他地方,景頗族青年男女中也有這樣的情書:白葉代表“思念”;大豆葉子代表“好(別擔心)!”;小黑豆葉代表“壹心(只愛妳)!”" ;竹葉代表“悄悄的(來幽會)!" ;酸母葉代表“壹定要來(赴約)!" .把代表壹定意義的葉子按順序放在壹起,就可以組成壹封深情的情書。比如把葉子放在壹起,意思是“我唯壹全心想念的人就是妳。我們應該好好采訪壹下。最好悄悄來,別放我鴿子!"
這種葉子情書壹般用芭蕉葉做信封,送給知心朋友。對方很快也會發同樣的情書。如果裏面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樹葉,說明對方不想和妳在壹起。
這類情書裏,濃縮的比較多。比如送石根哈爺說:“我真心向妳求愛,請不要拒絕我。”;送蒲協葉的意思是“無論妳藏在哪裏,我都會找到妳。”;送慕克葉的意思是“妳我真心相愛,永不變心。”;送莫娜葉子就是“大家壹起嘲笑我們,算了吧。”。
侗族婚俗--踩高蹺試情,舉火迎新娘。
“踩腳跟”是黔東南侗族青年交流的壹項活動。如果壹個董男生暗戀壹個女生,他會悄悄跟在對方後面,在趕現場的時候故意踩對方的腳後跟。對方被踩了。回過頭來,他覺得那個年輕人喜歡他,所以才會跟著對方走出法院。他們兩人小聲地交談著。不喜歡就假裝不知道,不理會。流浪漢發現對方沒跟著他,就放棄了,進去找對象。
在我國侗族的壹些地區,有“夜婚”“夜婚”的習俗。婚禮通常在深夜舉行。三十多人的男子婚禮隊伍,除了吹鼓手外,每人手持壹把宋明火炬,翻山越谷,過小溪,燒紅了,像壹條翻滾跳躍的巨龍;再加上嗩吶鑼鼓的敲打和演奏,在這個安靜的偏僻小村裏越來越顯得歡快和火熱。
夜裏行進十余裏,迎親隊伍到達了新娘團村,但團門緊閉(每個團都有大門)。原來這裏進門不容易,有“宋牌”。婚禮隊伍每經過壹張“歌卡”,都要唱對歌。壹盤壹對的回答流了出來,被允許進去,進了群門。是否帶新娘出去,他們不得不努力突破最後壹關,因為歌手們聚集在新娘的房間裏,即興提問。古往今來,天文地理時事政策都是隨意編的,脫口而出,這就需要結婚的男歌手即興發揮,快速熟練地回答,才能結婚。這真的不容易。
壹問壹答,女方家宣布結婚。新娘頭戴侗帕,頸上系壹個項圈,身著大排扣蕾絲服飾,由壹名女伴陪伴,右手持壹把桐油紙傘(據說可以辟邪),在鼓手熱情歡快的演奏下上路。如果妳在路上遇到另壹個婚禮隊伍,新郎和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