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興縣”壹詞屬於中國行政區的地名,其標準讀音為“bóxιng Xiàn”。它所指的縣級行政區(地名實體)位於山東省北部。位於北緯38° 58′~ 37° 23′,東經118° 02′~ 118° 22′。東鄰東營市、廣饒縣,西接高青縣城,南接桓臺縣,北接濱州市濱城區。它占地900平方公裏。人口47.8萬。縣人民政府駐地博興鎮,在省會濟南東北140公裏處。是濱州市下轄的壹個縣。
博興縣歷史悠久,春秋時建立博昌邑。博昌縣位於戰國時期。《十三州誌》載:“長水平坦,豐沛,故稱博昌。”《山東考古續錄》載:“韓誌伯昌下應韶,曰:長水出東萊長陽,我曰,從東萊至伯昌,在水中待久不能至,故取之為美名。”“漢朝歷史。地理》載:郡平,故稱博昌。《續山東考古誌》載:“五代唐改博昌為拳。”五代時,唐莊居李,為免祭祖,改博昌為拳,沿用至今。
第二,簡要介紹博興縣行政區劃的演變
當他在少昊時,他是壹個冷靜的鴿派國家;堯、舜、禹、夏屬國;商朝初屬風波嶺國,後屬普谷國。西周初,居名太公王為齊國。春秋時期的博昌城和樂安城。博昌縣和樂安縣是在戰國時期建立的。西漢時期,這個縣有六郡壹國:東有禮縣,西有博昌,南有項燕後郭,西南有高昌,中部有樂安,北有黔城,北沿黃河有石窩。各縣中,除了李縣屬齊縣,石窩縣屬北海縣外,其余均屬青州黔城縣。東漢永元七年(公元95年),黔城縣改為樂安縣(後改為“國”縣),現博興縣合並為博昌縣、樂安縣、黔城縣、禮縣、石窩縣五縣,隸屬青州樂安縣。三國北魏時期,黔城縣並入石窩縣,現轄博昌縣、樂安縣、禮縣、石窩縣四縣。屬於青州樂安國。金代時,博昌縣(由該省樂安縣進入)和禮縣納入版圖,隸屬青州樂安縣。南宋時,博昌縣遷至壽光縣,建樂陵縣、陽新縣。北朝時,魏為郡,皆屬青州總經理樂陵郡。隋開帝十六年(公元596年),樂陵縣、陽新縣、縣撤,恢復博昌縣(博昌故城)。開二十年(公元600年)設新河縣,大業初年廢,並入博昌縣。隸屬於青州北海縣。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恢復樂安郡、新河郡,連同原博昌郡,屬成州。武德八年(公元625年),陳州被廢,新河、樂安兩縣並入博昌縣。此時,除了北部黃河沿岸的濕郡外,大部分郡都是博昌郡,屬於河南省青州地區。總章二年(公元669年),博昌縣治遷至樂安老城,即現在的縣城。五代時期,五代梁跟隨唐朝建立,唐莊居住在五代李。為了避免祭祀祖先(李),博昌縣改為博興縣。隸屬於河南省青州市北海縣。宋代,博興縣屬JD.COM東路青州府。金代,博興縣改為山東東路益都府。元初,博興縣升為博興府。隸屬於中書省山東省東西路宣威事業部益都路總經理室。明洪武二年(1369),博興府改為博興縣。它屬於山東省首席秘書青州地區。清初沿襲明制,後屬山東登臨青教路青州府。民國元年(1912),屬山東省戴北路;民國四年(1915)更名為濟南路;民國十四年(1925)改為自清路;民國十七年(1928),廢道系統直屬山東省政府。民國二十七年(1938),隸屬國民黨路北行政公署第十四行政督察署(1940年5月,隸屬清河區行政公署;1940 65438+2月屬於清河區行政主任辦公室。1938屬於日偽路北路;1940屬於日偽青州路)。民國三十四年(1945),隸屬國民黨魯北辦事處第十四行政督察署(1944年3月,隸屬渤海區行政公署第五專署;1945 10月屬渤海區行政公署第三特約機構;65438+6月0949隸屬渤海區行政公署清河區)。1949 10 1建國後隸屬渤海行署清河專員公署;1950 5月改為惠民專員辦;1958年9月,桓臺、祁東兩縣合並,博興縣改為淄博專員公署;1961 8月桓臺縣分離,原祁東縣劃歸高青縣,博興縣改為惠民專員公署;1967 2月變更為回民區行政公署;4月,1992,變更為濱州地區行政公署;2001 1變更為濱州市人民政府。
三、博興縣地名的特點
博興縣歷史悠久,地勢平坦,河湖縱橫交錯,物產豐富。境內地名的形成和演變具有鮮明的歷史和地理特征。第壹,古代地名多。博興縣曾有多種縣市名稱,但博昌之名自春秋戰國以來壹直沿用,直至五代唐莊居李,博昌縣改為博興縣以避祭祖。春秋戰國時期郡屬兩城,西漢為六郡壹國。隋唐時期縣名逐漸減少,至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除北部黃河沿岸濕縣外,大部為博昌縣,五代以後最終定名為博興縣。據調研統計,全縣442個自然村中,建村超過千年的有46個,占自然村總數的10.4%(詳見附件);1000年以下和500年以上建村355個,占自然村總數的80.3%;建村不足500年、超過100年的有37個,建村不足100年的有4個,合計占自然村總數的9.3%。
第壹,有很多反映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條件的地名。如:紮西、浮橋、灣頭、龍河、河東、杜高、鶴立。第二,有很多地名來源於軍營。如北營、大營、屯田、東寨。第三,很多地名是以姓氏命名的。明代,大量來自山西、河北等地的移民來到這裏定居耕種。移民定居後,大多以姓氏命名村莊。全縣442個自然村中,以姓氏命名的近300個,占總數的70%。
縣內千年以上的古村落有:
1,楊橋。相傳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前路過這裏,被橫河擋住去路,後面有敵兵,沒有渡口。危急時刻,突然看到兩只大白山羊,兩頭交叉,四角拱成壹座橋。趙匡胤安全地爬上了號角,然後是皇帝。作為紀念,這個村莊被命名為楊嬌橋,後來被稱為楊橋。
2.相公堂。唐初建村時,修建了徐工祠堂,以紀念曾在此駐兵討伐的唐朝名將徐茂公。徐仁宰出現後,徐公的祠堂應該叫相公堂,因此得名。
3.凈化。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淳化帝曾親臨此地紀念淳化,後簡稱淳化。
4.仙城。據舊《博興縣年譜》記載:“選市為總年譜,序於縣東北十裏。成伐練選,移君於蒲城,即此地,俗稱城池。”據此,仙城在商朝末年至周朝末年為普谷城,周易城俗稱仙城,後稱仙城。
5.黎城。據《博興縣誌》記載,西漢建立縣城後,居民陸續遷居於此建村,故成為名城。
6.北關、西關、東關、西樵、南郊。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建立縣城後,居民遷居於此建村。其中,北關建村較早,居民於秦末遷入此村。
7.相公。相傳戰國初,賈、李等遷居此村,因村西南鄰相公墓,故名相公村。後來改名相公。
8.雙站。據《雙臺閣石碑》記載,西漢末年,居民遷此建村,因北臨黃河,東臨大海,故名青峰鎮。後官衙在村東南建了兩座烽火臺,並在臺上建了壹座高大雄偉的玉皇閣,故亭為雙層,取名雙臺閣,村改名雙臺。
9.王海。唐朝末年,壹個姓唐的人搬到這裏建了壹個村子,因為村子的南邊有壹口清泉,叫“海燕”,裏面全是泉水,向北流經村子。據說,當妳早上袖手旁觀向東看時,可以俯瞰東海,因此得名望海寨;後因村四周常年有水,曾名望海寨;清初,因王興眾多,改名望海寨。以下簡稱王海。
10,柳橋。據說西漢初年,居民遷到這裏建村。因村中壹棵大柳樹被風吹倒,橫在烏江上,自然成了橋,故名劉橋莊。
11,路竹。曾稱朱家營、朱家莊,始建於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因有壹位姓朱的將軍曾在此紮營,故名朱家營,後改名魯。
12,東寨西寨。這裏曾被稱為黃巾村和黃金村。東漢末年,居民遷來此建村。相傳鐘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軍首領張角曾在此紮營,故名黃巾村;為了吉利,後沿叫黃金村;清初分為東村和西村兩個村。
13、般若、丈八佛、巖寺、幸福等村。以聖殿的名義。般若、丈八佛村建於北魏,嚴寺、興福村建於西漢初年。
14,東上團,西上團。相傳在商代初期,有居民遷居到此村,因地處海灘,故命名為上疃村,分為東上疃和西上疃兩村。
15、灣頭、鶴立、西河、杜高、道口等村。都是以水證命名的。比如,因灣頭位於“龍灣”之北,故名灣頭莊;這條河之所以得名,是因為村子被河包圍,村子在河中。西河因地處北宋運糧河以西而得名。杜高之所以叫高八渡,是因為村南的梁雲河渡口上有八個大渡船,後來被稱為高八渡。
16,黃家,趙樓,董家,小莊,包壯,東府,西府,福少,福田,馮佳,興耕,艷芳,王浩。所有村莊都以姓氏命名,建村時間從漢初到宋初,距今1000多年。
還有業內有名的村莊,如椒園、菜園、店等。而遠離縣城的西李三,建城已有1000多年。此外,明洪武至永樂年間,河北棗強、山西洪洞等地向博興澗村移民300余人。這些村落大多以姓氏命名,建村歷史超過500年。建村時間不到500年的比較少,大部分都是以當地姓氏分設新村。
地名的物理文化內涵
壹、深厚的歷史文化
(壹)歷史淵源
據考古發現,博興縣境內已形成於舊石器時代(約2萬年前)。在新石器時代(距今4000多年前),境內已經是宗法社會,人口稠密。博興縣歷史文化悠久,具有古琦文化、佛教文化、戲劇文化、孝文化等特色,是寶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