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重心要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現在我們的教育將要引起的變化是重心的轉移。這是壹次變革,壹次革命,壹次天文學上哥白尼從地球中心走向太陽中心的革命。在這裏,孩子成了太陽,教育措施要圍繞他們來組織。”因此,實現教學重心的轉移,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註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以上規定涉及學習興趣、自我意識、學習習慣、學習情境、學習方法等,都屬於學生的意識和行為。
目前關於“學生主體”的談論很多,但大多停留在“有討論無行動”的理論層面,缺乏“行動必有成果”的操作層面如果這就是全部,實際上是對“主體”的虛擬化和抽象化。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真實具體的人,他們有著豐富的精神生活,蘊含著生命的潛能。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盡量拉近與自己的距離,讓學生感到親近;拉近與教材的距離,讓教材感到親切;用課本上表達的思想感情拉近距離,讓它* * *震動* * *。而常見的語文教學,卻是匆匆忙忙地將具象化、理性化,將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轉化為“用符號表達的專門知識”。這正是杜威堅決反對的“把學生的知識從生活中孤立出來,作為直接的追求事件。“因此,語文教學必須關註學生的生活體驗,通過學生自己的生活解決學生生活的多樣性和具體性與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之間的矛盾。
語文教學是倡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要重新調整自己的角色和行為,使自己成為學生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占有者和解釋者,更是神聖殿堂裏冷漠而喋喋不休的“傳道者”。我們真的應該蹲下來看看學生,以平常心和他們交朋友。教學是師生共同的幸福生活,課堂是師生生活的生活世界。當前,在新的理念指導下,需要重建新的師生關系和新的教學生活。
第二,改變教學策略。所謂策略,就是在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方法、手段和途徑的總稱。因為語文教學是綜合性的,所以要研究適合教材和學生實際的語文教學策略體系。目前,對個別教學方法的研究很多。應該說這些研究各有特色。有的是基於特定的理論(包括中國的傳統教學理論和從前蘇聯、西方傳入的理論)通過實證研究將傳統現代化並在國外本土化;有的是以有個性的地方學校的成功經驗為基礎,經過提煉、加工、推廣,使個性、經驗理性化、零散化系統化。雖然有些教學方法還缺乏理論成分,甚至帶有“經驗色彩”,但因為是原生的,有壹種天然的親和力,所以很容易看到效果。還有壹些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有自己的成功經驗,註重繼承傳統和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最終形成自己的特色。這些語文教改實驗應該得到充分肯定和積極評價。
目前教學策略研究的重點是將分散的個案研究系統化,將個體的教學實驗研究整合成壹個大系統。可以說,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巧妙組合各種方法。如何組合,孰先孰後,孰多孰少,如何體現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所以《課程標準》強調“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
(壹)淡化老師的話語,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老師的講話主要是引導,引導的方法主要是輔導。教師要善於在課文的關鍵點、連接點、過渡連接點、精彩表述中“畫龍點睛”、“指點迷津”,讓學生舉壹反三。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是指將過去的掌握結論的學習轉變為探究性學習、反思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應該允許學生嘗試他們的錯誤。沒有挫折的成功,就體會不到成功的快樂。也要讓學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在合作中討論互補,自主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探究性學習允許學生選擇不同的視角,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結論。因為每個學生的經歷背景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氣質不同,所以要提倡結論的多樣化。
允許暫時留下結論,將問題延伸到課堂之外,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方式尋求答案。比如我在講《秋》(暖色音樂)這首詩的時候,不是零敲碎打地分析,而是讓學生根據以往教詩的經驗,去探索和總結詩歌的“跳躍”、“意象”、“意蘊”。以討論、交流、短評的形式學習這首詩,學會自己寫壹首小詩。這壹嘗試壹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在每壹篇周記中都寫了詩。並摘抄了許多小詩。學習漢語的興趣大大增加了。
替學生而不是老師提問。提倡老師少問,學生多問。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反對提問,而是反對沒有思考價值的瑣碎問題,反對不能激發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問題,反對簡單到沒有回味余地的問題。如何看待「帶著問題閱讀」?這種提法無可非議。因為古訓中循疑是讀書的精髓,小疑小進步,大疑大進步。妳希望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讀完每壹段嗎?如果這篇課文很清楚,學生壹讀就明白了。有必要提問嗎?如果這篇課文有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間,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思考和討論自由地發揮和延伸,為什麽教師要用壹個問題來框住學生,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呢?如果這篇課文真的很難理解,學生不知道從哪裏入手,老師在課文的“點”上提出壹個有思想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到答案,也是可以的。比如讀《獵狐》壹文,可以把握兩點。壹是《獵狐》劇情中人物感情是如何體現的——“放狐”;壹、收入後對全文的整體觀感——“為什麽”抓住這兩點,我基本上對這篇課文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明白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給予者和接受者都是目標。
(2)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學會感受、體驗、體會、揣摩。重點應放在感知和語感訓練上。“好讀書,不求甚解。”學生只要通過上下文理解了壹定語境中的意思,不求準確,只求清晰。
強調閱讀,尤其是強調自讀和自由閱讀。現在的語文課同步閱讀太多了,整齊劃壹,溫馨,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減少課堂上的無聊。而教師不方便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發現閱讀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久而久之,也可能出現“湊數”的“南國先生”。因此,“同時閱讀”要適時適度,不是不必要,而是不宜多用。
強調積累,包括課內積累和課外積累。對於語文教學來說,主要是語言的積累,要要求把優美的文字、精彩的句子、古詩詞、精彩的片段讀成背誦,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語文學習不是先學習語言的規律再去說和寫,而是通過接觸大量的典型語言現象來認識語言的規律和規則。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語文學習就是“舉壹反三”。《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語言的規律”。
(3)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和運用語言的實踐中學習和認識規律。方法往往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中介。當學生掌握了壹定的方法,就為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識字教學要註重傳授識字方法,閱讀教學要求學生學會朗讀和默讀。學會略讀,了解文章大意。能夠“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斷文中相關詞語和表達的意思,欣賞其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有條件的學校還要求“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開展探究性閱讀”。作文教學要註重培養觀察、思考、表達和評價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觀察、構思、表達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現了“性能”的概念,頗有深意。“表現”是學生在觀察客觀事物時,將主觀意誌與客觀事物相結合,反映其個體心理的壹種寫作方法,也是練習題的壹種個性化行為。作文教學強調“寫真實”是正確的,但要在寫真實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善於表達自己,有別於他人的主觀感受和體驗。學生的個性化作文是學生個性心理的獨特反映,這種獨特性往往閃爍著創新的火花。
這次《語文課程標準》不再強調每節課都要分段、概括、總結。由於每篇課文的要求不同,在單元中的地位不同,主題、體裁、表達方式也不同,所以課堂教學結構的分析要提倡多樣化、個性化,多種風格並存。培養學生的整體把握能力。
有些課可以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感興趣的段落(如《羚羊木雕》中的“回到木雕”壹節)來設計教學結構。但註意不要拆分文字,打亂作者的表達思路。有時由於預習不足,學生分不清自己為什麽對哪壹段感興趣,只是隨便回應。教師應該辨別真偽,做出正確的判斷。
有些課,如《書筆二僧》,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合作學習為輔。在閱讀中,遇到困難時,用參考書自己解決;真正解決不了的是老師指出來的。閱讀是壹個過程,學生在閱讀中感知。在閱讀中理解,在閱讀中積累,在閱讀中形成語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教師在閱讀過程中受鏡頭引導,或修正目標,或提出要求,或糾正錯誤,或激勵,或整理總結。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教師的閱讀指導要自然和諧,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不能擾亂學生的思維。
有的班以合作學習為主,先分組,再交流,再提取每組的長度。師生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的重點,以及作者的表達順序和基本表達方法。
有些課可以直接從課文的重點切入,由點及面,由局部到整體。通過學習重點段落,引導學生自學其他段落。
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決定了課堂教學結構的多樣化。要倡導兼收並蓄、原創,鼓勵教師大膽嘗試、大膽創新。
總之,所有的課都要強調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自主學習,改變逐字逐句、逐段分析課文的方法,以精讀為主,非重點略讀、瀏覽為主。改變繁瑣的分析、零碎的解剖和每節課都要分段總結的做法,培養學生的整體把握能力。讓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欣賞和推敲關鍵詞在語言環境中的具體含義。引導學生“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
新教案出臺後,語文科目從占總課時的30%左右減少到占總課時的20%-22%,課時更少,閱讀更多。中高年級壹般有35篇課文(包括精讀和略讀),所以要學長課文,短學習,壹般壹節課學壹篇課文。充分利用壹文多學的方法,實施能力遷移。教師要透徹理解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均勻用力,不要要求講解深刻透徹。要改變慢節奏低效的教學,強調提高教學效率,要求45分鐘有質量。所以老師的教學語言是精煉的,不講或少講“正確的廢話”。老師不重復話,學生不重復別人的話。每個教學環節都要嚴謹有序,不要在壹些小問題上浪費時間,不要為了壹個學生無關緊要的問題影響教學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