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鼓是主要流行於東北的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因壹度盛行於沈陽,而沈陽於清末曾設奉天府,故有“奉天大鼓”之稱。
東北大鼓的起源有兩說:壹說清乾隆年間北京弦子書藝人黃輔臣來沈陽獻藝,吸收當地民歌小調演變而成;二說清道光、鹹豐年間遼西屯大鼓藝人進城獻藝,發展為奉天大鼓。
東北大鼓的唱腔是在弦子書、子弟書的基礎上,吸收借鑒樂亭大鼓、京韻大鼓及二人轉逐漸形成的。
清代光緒年間,東北大鼓藝人李慶成在依蘭的三姓茶園,演唱《封神榜》、《明英烈》;光緒年間,東北大鼓女藝人張玉芝在佳木斯,迎賓茶館說唱《三國演義》和《紅粉女俠》;還是在光緒年間,東北大鼓藝人溫景和在哈爾濱等地演唱《前後七國》、《彩雲球》等長書,受到觀眾的歡迎。宣統年間,東北大鼓女藝人黑大玉,在齊齊哈爾,南茶園演唱東北大鼓《金鎖鎮》和《張廷秀私訪》引起轟動。
東北大鼓早期主要在鄉村流行,民間俗稱屯大鼓、炕大鼓。演唱的曲調是當地人們熟悉的土腔土調,唱詞也不甚講究。
演出的節目通常以中篇為主,有《回杯記》、《瓦崗寨》、《彩雲球》、《四馬投唐》、《白玉樓》等。
東北大鼓融入了壹些京劇、京韻大鼓和東北民歌的唱腔,曲調豐富,唱腔流暢,表現力較強。以說唱中、長篇書為主,內容大多取材於戲曲、小說和傳奇故事。
東北大鼓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壹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說唱,並在腿上綁縛“節子板”擊節,也叫“弦子書”。後發展成壹人自擊書鼓和簡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專門伴奏,說唱表演采用東北方音。清末有了女演員以後,自操鼓板擊節,由弦師伴奏,稱為“女大鼓”。
壹張鼓、壹把扇、壹根鼓槌、壹把三弦,還有簡簡單單的三片板,說鼓書的藝人憑借這些行頭就可以開張了。
弦聲響起,鼓槌壹落,只見他(她)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壹會兒演男、壹會兒扮女,壹會兒演老、壹會兒扮小。人情世故,喜怒哀樂便全都聚在了他(她)壹個人的臉上。
說得正熱鬧時,只聽“叭”地壹拍驚堂木———且聽下回分解。這便是東北大鼓最普遍的形式。
演員自擊的鼓,也稱“書鼓”,其形狀為扁圓形,兩面蒙皮,置於鼓架上,以鼓箭敲擊。板有兩種,壹種由兩塊木板組成,多用檀木制成;壹種由兩塊半月形的銅片或鋼片組成,俗稱“鴛鴦板”。
東北大鼓的音樂結構屬板腔體,唱詞的基本形式為7字句的上下句式。唱腔板式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二六板、快板、散板等。除此之外,還有悲調、西城調、怯口調等小調為它的輔助唱腔。
東北大鼓傳統曲目約200段,可分為子弟書段、三國段、草段三類。子弟書段大多取材明清小說與流行戲曲,唱詞高雅、富有文采,少數作品反映清代現實生活。三國段中有寫劉備、諸葛亮和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的曲目。草段是民間藝人編演的通俗唱詞,題材廣泛。
東北大鼓在流行地人民的娛樂生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曲本和音樂也影響了其他藝術,被多種鼓曲移植。
在長期的傳播過程中,東北大鼓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如20世紀中期出現的奉調、東城調、江北派、南城調和西城調等,各派都擁有自己的傳統節目。
奉調以沈陽為活動中心,唱腔徐緩,長於抒情,多演出《露淚緣》、《憶真妃》等移植子弟書詞的短段節目。東城調以吉林為活動中心,以演唱《三國演義》和《紅樓夢》題材的節目為主。
江北派以哈爾濱松花江以北地區為活動中心。南城調以遼寧營口為活動中心。江北派和南城調有壹個***同的特點,就是表演的節目多說唱《呼家將》和《薛家將》等長篇大書。西城調以錦州為活動中心,擅長表演《羅成叫關》等悲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