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重要節假日:獨立日(國慶節):11月28日(1975年11月28日東帝汶宣布獨立);獨立日恢復:5月20日(2002年5月20日,聯合國向東帝汶移交權力的日子);獨立公投日:8月30日(1999年8月30日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東獨立公投)。
自然地理:面積14874平方公裏。位於東南亞努沙登加拉群島的最東端,包括東、西帝汶北部海岸的歐庫西地區和附近的阿陶羅島。它西鄰西帝汶,西鄰印度尼西亞,東南隔帝汶海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長735公裏。該領土多山,森林茂密,沿海有平原和山谷。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3/4。塔塔邁勞的最高峰拉馬拉海拔2495米。平原和山谷為熱帶草原氣候,其他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6℃。12月至3月為雨季,4月至11月為旱季,年均降水量2000毫米。
人口:約100萬。10多個民族,其中78%是東帝汶原住民(巴布亞和馬來或波利尼西亞人的混血兒),20%是印尼人,2%是華人。德頓語和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印尼語和英語為工作語言。大概91。4%的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2。6%在新教,1。伊斯蘭教的7%,0。印度教的3%和0。佛教中的1%。
穿著傳統服裝
古斯馬奧
國家要人:何塞·拉莫斯-奧塔總統,2007年5月當選;國民議會議長費爾南多·拉薩馬·德·阿勞若於2007年7月宣誓就職;若澤·亞歷山大·沙納納·古斯芒總理於2007年8月就職。東帝汶總統和總理遭到叛軍襲擊。
首都:帝力,人口167,000 (2004年聯合國統計報告)。氣候炎熱,常年高溫,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帝力港是壹個很好的深水港。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3個區:艾萊烏、艾納魯、包考、博納雷奧、帝力、埃爾梅拉、勞滕、利基薩、馬納圖托、馬諾菲、歐庫西、蘇艾和維韋克;區以下有縣、鄉、村。第二大城市包考(Baucau)也叫薩拉紮爾(Sa lazare),位於帝汶島東北部,帝力以東96公裏。位於沿海小山谷,海拔100-200米。四面環山,綠樹成蔭,紅色屋頂的房屋掩映成蔭,各種顏色的鮮花壹年四季不斷,景色美不勝收。該市附近有東帝汶唯壹的國際機場。
歷史:16世紀以前,帝汶島先後被分為以蘇門答臘為中心的斯裏蘭卡王國和以爪哇為中心的滿清統治王國。1520年,葡萄牙殖民主義者第壹次登陸帝汶,以發展紅木貿易的名義留在那裏,逐步建立殖民統治。荷蘭軍隊於1613年入侵,1618年在西帝汶建立基地,將葡萄牙軍隊驅逐到東方。18世紀,英國殖民者曾短暫控制西帝汶。1816年,荷蘭恢復了它在帝汶島的殖民地地位。1859年,葡萄牙與荷蘭簽訂條約,重新劃分帝汶島,帝汶島東部和歐庫西屬於葡萄牙,西部並入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日本在1942年占領了東帝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葡萄牙恢復對東帝汶的殖民統治,1951年名義上改為葡萄牙海外省。1960年,第十五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542號決議,宣布東帝汶及其附屬地為葡萄牙管理的領土。
東帝汶國防軍
1975年,葡萄牙政府允許東帝汶舉行全民公決,實行民族自決。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簡稱革陣)、保葡民主聯盟(簡稱NLD)、帝汶人民民主融合協會(簡稱ADPL)因政見不同引發內戰。1975年11月28日,革陣單方面宣布東帝汶獨立,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同年12月,印尼出兵東帝汶。1976年,東帝汶被宣布為印度尼西亞的第27個省。1975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印尼撤軍,呼籲各國尊重東帝汶的領土完整和人民自決權。自那時以來,聯合國大會多次審議了東帝汶問題。1982年,大會以50票贊成、50票棄權和46票反對通過了壹項支持東帝汶人民自決的決議。從1983年到1998年,在聯合國秘書長的斡旋下,印度尼西亞和葡萄牙就東帝汶問題舉行了十多輪談判。
19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和印尼政權更叠後,印尼總統哈比比於1999年1月同意東帝汶在內外壓力下通過全民公決選擇自治或脫離印尼。5月5日,印度尼西亞、葡萄牙和聯合國簽署了關於在東帝汶舉行全民公決的三項協議:東帝汶實行特別自治的憲法框架,以及東帝汶人民就自治計劃直接投票的安全安排和運作程序。6月1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成立聯合國東帝汶特派團,負責東帝汶過渡的初期工作。8月30日,東帝汶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了國家地位公投。45萬登記選民中約有44萬人投票,其中78.5%拒絕自治,選擇脫離印尼。哈比比總統當天表示,他接受投票結果。投票結束後,親印尼派和獨立派發生流血沖突。東帝汶局勢惡化,聯合國特派團被迫撤出。大約20萬難民逃往西帝汶。9月,哈比比總統宣布,他同意多國部隊在東帝汶的存在。此後,安理會通過決議,授權成立以澳大利亞為首、約8000人組成的多國部隊,並於9月20日正式進駐東帝汶,與印尼駐軍移交權力。10月20日,印尼最高權力機構人民協商會議批準了東帝汶要求獨立的公投結果。同月,安理會通過第1272號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東帝汶過渡當局),接管東帝汶的內外事務。2001年8月和2002年4月,東帝汶分別舉行了制憲會議和總統選舉。東部獨立運動領導人薩納納·古斯芒當選總統。2002年5月20日,隨著首任總統古斯芒宣誓就職,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誕生。
漁民在帝力附近的海邊撒網捕魚。
政治:2002年3月22日,東帝汶制憲議會通過並頒布了《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憲法》。東帝汶是壹個主權、獨立、統壹的民主法治國家,總統、國民議會、政府和法院構成國家權力機關。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他由全民直選產生,任期五年,只能連任。議會被稱為國民議會,實行壹院制。它代表全體公民行使制定法律和監督政府和政治決策的權利。它由至少52名成員和最多65名成員組成,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政府由總理、部長和國務秘書組成,對總統和國民議會負責。總理是政府首腦,由議會選舉中得票最多的政黨或在議會中占多數的政黨聯盟提名,由總統任命。部長和國務秘書由總理提名,由總統任命。
自東帝汶獨立以來,經濟重建和社會發展逐步展開。然而,由於自然條件惡劣,經濟基礎薄弱,派系鬥爭導致政治動蕩,東帝汶仍然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壹。此外,由於幹旱、歉收、失業、貧困等諸多因素,東帝汶社會矛盾依然尖銳,騷亂頻發。2006年4月,部分士兵兵變再次引發當地動亂,數萬人逃離家園。應東帝汶政府的請求,壹支由澳大利亞、葡萄牙、新西蘭和馬來西亞部隊組成的國際維持和平部隊隨後進入東帝汶。同年9月13日,聯合國東帝汶綜合特派團接管東帝汶國際維和與安全部隊的指揮權。東帝汶的局勢很緊張。中國政府派出包機撤僑。
2003年5月19日,兩名身著傳統服飾的東帝汶人在首都帝力街頭敲鼓,參加獨立壹周年的壹系列慶祝活動。
經濟:地處熱帶,自然條件良好,已發現的礦藏有金、錳、鉻、錫、銅等。帝汶海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石油儲量估計在10萬桶以上。經濟落後,人民生活貧困。部分地區居民基本處於自然經濟狀態,農業是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農業人口占東帝汶人口的90%。主要農產品是玉米、大米和土豆。食物不能自給自足。經濟作物包括咖啡、橡膠、檀香和椰子,主要用於出口。咖啡、橡膠、紫檀被稱為“帝汶三寶”。東帝汶有很多山、湖、泉、灘,有壹定的旅遊潛力,但交通不便,很多道路只能在旱季開通。旅遊資源還有待開發。
新聞出版:東帝汶有兩種報紙:《帝汶郵報》,東帝汶第壹份葡語報紙,2002年11月8日出版,日發行量約2000份,為獨立報紙;《東帝汶之歌》以德頓語、印度尼西亞語和葡萄牙語出版,日發行量約為2000份。東蒂汶沒有通訊社,主要的葡萄牙語新聞來自LUSA(也稱為葡萄牙通訊社)。東帝汶國家廣播電臺的節目覆蓋率為90%,用葡萄牙語和德頓語播出,而東帝汶電視臺的節目覆蓋率為30%,用葡萄牙語和德頓語播出。FALINTIL-VOZ電臺用德頓語和葡萄牙語廣播。
外交:奉行務實、平衡、睦鄰的外交政策,重視發展與印尼、葡萄牙、澳大利亞和亞洲國家的關系,積極與美國和中等大國建立合作,廣泛尋求國際援助,推動經濟重建。2002年9月27日,第57屆聯大接納東帝汶民主共和國為聯合國第191個會員國。
與中國的關系:2002年5月,東帝汶和中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東帝汶民主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中國成為第壹個與東帝汶建交的國家。2000年1月,古斯芒總統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