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對知行合壹的認識
在很多人眼裏,節儉就是不浪費糧食,也就是節約用水、用電、用紙,綠色出行,不亂扔垃圾。誠然,節儉必須體現在生活細節和具體行動中,但我們有必要進壹步提高對節儉的認識,以實現知行合壹。節儉不僅是壹種行動,更是壹種人生觀、自然觀,涉及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對於個人來說,節儉是壹種自覺的信仰,是壹種別無所求的心態。
中國古代哲學講究“天人合壹”。按照季羨林先生的解釋,天是自然,人是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就是相互理解和友誼。在節儉的理念中,就是保持壹種對自然的敬畏,與自然和諧相處,不過度索取,不浪費汙染。因此,正確的節儉觀應該是壹種自覺的信仰,它來源於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認識,來源於對自身在歷史社會發展中的認知和定位,產生於對自然的敬畏感和對人類發展的危機感。是對簡單生活的壹種崇拜和發自內心的堅持,而不是為了節儉而節儉,為了炫耀而節儉。
另外,節儉應該是壹種別無所求的心態。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比如顏回的清貧樂道精神,不是進取、得過且過,而是自強不息,不需要華麗的表象,這正是節儉所提倡的。
對於現代社會來說,節儉是壹種與時俱進的思想創新,是壹種不斷變化的社會運動。
每個時代都有相應的節儉觀。在生產力和物質財富顯著提高的今天,浪費和節儉應該有新的定義。我們現在面臨的不是溫飽問題,而是消費主義帶來的負面效應和工業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生態危機挑戰。對於水、有色金屬和石油儲量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國來說,節約資源和控制汙染物排放是其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而這樣壹種節儉的觀念,在更長的時期內,是壹種深刻的思想變革。改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形成節約高效科學的發展方式,需要政府牽頭,完善制度,嚴於律己,鞏固氛圍,真正讓節儉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謝建東)
節儉的理念與時俱進
今天的節儉,不僅僅是考慮有限的資源,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是在物質富足之後,繼承優良傳統;是中國家風堅持的壹種生活方式,也是當下人們不斷更新的壹種生活主張。
古往今來,節儉的倡導從未間斷。從諺語到節儉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節儉比享樂和奢侈更能滋養人的品格,形成壹種普遍的價值認同。在五六十年代的困難時期,由於物資匱乏,緊縮開支是極其必要的。大部分家庭,壹條褲子穿很多年,然後是兄弟姐妹穿。所謂新三年,舊三年,縫三年。當時的節儉其實就是節約,是在求溫飽的狀態下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物質文化不斷豐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更註重“時尚”、“潮流”、“生活品質”。那麽,我們為什麽要提倡節儉呢?
因為節儉不僅僅是對材料和資源的利用,更是壹種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觀和文化。不管物質是否豐富,人們都應該合理地計劃和使用物質。但今天,在壹個空蕩蕩的房間裏,燈亮著,風扇在轉,水龍頭裏的水在流;用餐的地方,碗碟疊放,人去樓留;在商場裏,有些人追求奢華,沈溺於物欲。誠然,生活水平提高後,人們可以更好地享受,但這並不意味著社會資源和公共資源可以揮霍。對於這種節儉的優良傳統,首先應該繼承“敬天惜物”的價值理念,創新文明理性的消費觀。
現代節儉並不壹定要求少花錢或不花錢,而是更註重資源的合理使用和消耗,把錢花在需要的地方,或者說把錢花在能發揮最大效用的地方。比如節能燈比普通燈更節能,更高效,所以選擇更貴的節能燈是明智之舉。前段時間《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其中美食和工藝品的展示也體現了中國人對壹日三餐、壹粥壹飯背後的自然價值和勞動價值的尊重——滿足自己的胃口,就應該感謝大自然的恩賜和為之付出勞動的人們。
提倡節儉並不是對以往行為習慣的死板照搬。只有讓節儉的理念與時俱進,才能有更科學、更實際的節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