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學說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包含了對國家、社會、家庭、自然及人的基本看法和要求。然而,儒學所最終追求的則是壹個以“仁”為核心,以“德”為基礎,以“禮”為規範,以“和諧”為目標的境界。因此,千百年來貫穿儒家文化的壹個始終不變的特征就是“和”。
“和”是儒學的精髓。
“和者,天地之正道也”,“德莫大於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和”的首義是人與人的和諧,“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處在突出位置。
“和”的價值在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壹”強調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統壹,表明人最終要順應自然規律。
“和”的體現是奉行“中庸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和”的境界是“和而不同”。主張不是為“和”而“和”,而是“和而不流”,必要時還可“求同存異”。
“和”的根基是“仁”。強調以民為本,施以仁政。中國古代政治家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為治國理想。
“和”推展到對外關系上,主張“親仁善鄰”,“以德為鄰”,“近者悅,遠者來”。
總體上,“和”的本質要求是在不同復雜事物之間準確把握平衡,協調各種利益,綜合不同意見,化解復雜矛盾,最終實現和諧。 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歷史淵源中,也有儒學源遠流長的和平理念的積澱。中國宣布不參加軍事同盟和軍備競賽,不謀求勢力範圍,不在海外設立軍事基地,反對核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承諾無條件不對無核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提出以鄰為善、與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以及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中國在外交實踐中突出和貫穿合作,追求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發展,以合作解決問題。為此中國積極促成六方會談,為朝鮮半島無核化及和平穩定奔走斡旋,將核問題納入對話談判軌道。
新形勢下,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國新壹屆領導集體在總結迄今內外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對內構建和諧社會,對外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強調要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同時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將爭取內外和諧作為我們對內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既是對中國5000年優秀歷史文化精髓的弘揚,也與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著眼點相壹致,與時代發展的潮流相壹致,與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相壹致,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相壹致,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的理解和支持。
今天的中國,在中國***產黨領導下,全體中國人民正在齊心協心奔小康,聚精會神搞建設。中國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不僅給中國人民,也給亞洲和世界人民帶來了好處。同時,中國在急劇變革中也面臨不少新矛盾,出現不少新問題。本著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新壹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建立和諧社會的主張,致力於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城市與鄉村、沿海與中西部、人與自然以及國內外之間的五個協調,目標是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環顧世界,全球化、信息化大潮加快發展,社會的繁榮與進步隨處可見。然而,局部的戰爭與沖突、巨大的貧富懸殊、環境生態危機以及此起彼伏的恐怖活動等仍在隨時隨地威脅人們的生活。在此形勢下,越來越多的人們在思考,追求和諧的儒家學說和東方文化對解決當代世界問題的現實意義。建立和諧世界的提出,將有助於近鄰各國之間友好相處,不同社會體制之間和平***處,不同文明之間和諧***存,從而有利於地區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中日兩國壹衣帶水,同為東方文化的組成部分,並各自為東方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作為同受儒家學說影響的兩大文化體系,兩國文化既有相同,也有相異,其主要***同點就是雙方都重視“和”,強調“和”的地位和作用。而為了實踐“和”,雙方也都註重“信”,重視“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寧”。中日邦交正常化時,周恩來總理提出“言必信,行必果”,田中角榮首相回以“信為萬事之本”,表明了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對發展中日友好的極端重要性。 將這種“和”的精神落實到中日關系上,就是要繼承發揚兩國間交往的優良傳統,相互尊重、相互借鑒,增進理解,恪守承諾,推動中日關系早日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將這種“和”的精神擴展開來,落實到振興亞洲上,就是大小國家壹律平等,互惠互利,***同發展,通過合作開辟未來。
將這種“和”的精神落實到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上,就是尊重發展模式多樣化,謀求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形成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最終建立和諧的世界。
今天,人類正處在社會急劇大變動的時代,溯源追本,弘揚傳統,相互學習,開拓創新,是各國迎接全球化挑戰的明智選擇。儒家學說作為東方世界文化遺產的壹部分,也需要不斷揚棄、博采眾長和與時俱進。讓我們發揚東方文化的優良傳統,承繼先賢,澤被後世,為使我們的子孫生活在壹個更加和平、友好和繁榮的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