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辯論:“國學熱”是否有利於中國文化的發展?需要理由嗎...

辯論:“國學熱”是否有利於中國文化的發展?需要理由嗎...

也就是國內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近年來,許多研究中國傳統文學的學者呼籲和倡導向中國傳統文化學習,不忘自己的根。因此,這些學者繼續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不同影響的宣傳,激發了中國人民重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文言文是國學的精華,在中考和高考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義務學習國學,宣傳國學。這股國學熱的出現,與中國近20年來的經濟發展、國力和國際地位密切相關。我們知道,鴉片戰爭以來的100多年裏,中國從壹個在經濟、政治、文化上遙遙領先於世界的大國,淪落為壹個在西方洋槍面前不堪壹擊的封建帝國。巨大的反差讓中國人在思考這個問題時占了上風。他們認為中國社會之所以陷入那種狀態,都是傳統文化和儒家思想造成的。因此,批判傳統文化、否定儒學成為鴉片戰爭後的主流思潮,主要表現在太平天國起義、五四運動、全國解放初期、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前十年。儒家思想遭受了幾次災難。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社會走出了過去封閉保守的僵化狀態,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與國際社會日益頻繁的接觸,中國人越來越需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歷史,越來越需要展示自己獨特價值的東西,這激起了中國人復興傳統文化的強烈願望。當我們試圖從傳統中尋找能夠代表我們民族的精神文化符號時,自然要挖掘傳統文化和儒家思想中有價值、有益的思想資源,這也是我們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壹種表現。這可能是目前國學熱的原因之壹。現代新儒家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壹是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到20世紀30年代初,這是現代新儒家的開拓時期。這壹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張君勱和熊十力。二、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這是現代新儒家的發展時期,主要代表人物有馮友蘭、賀麟。這兩個階段大致在1919到1949之間,出現在中國大陸。第三,20世紀4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是現代新儒家的成熟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君毅、牟宗三、許、錢穆、。第四,從80年代初至今,這是現代新儒家的復興時期。主要代表人物有、鄭中英和劉。第三代、第四代新儒家的代表主要在港臺。當代漢學熱的興起與港臺第三代、第四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的努力密切相關。他們以繼承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主張在面對西方文化時,要很好地保存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他們著書立說,四處講學,身體力行,在世界壹些主要國家和地區都有很大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們的著作在中國大陸出版並廣為流傳,大陸學者也掀起了港臺新儒家及其思想的研究高潮。隨著研究的深入和交流的不斷擴大,在中國看到儒家文化和國學的熱潮是必然趨勢。在國際上,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蘇聯的解體和90年代以後東歐的巨變。馬克思主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危機,社會主義失敗論、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和* * *無生產力論壹度甚囂塵上,導致思想文化領域和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壹些真空地帶。壹個人總是需要壹種精神力量的支撐。如果這種思想沒有被填滿,其他的思想就會被填滿。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發現傳統文化中有豐富的思想內容,有些內容正是我們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需要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從傳統文化資源中尋找另壹個精神支柱,構建壹套屬於我們自己的道德信仰體系,是現實的需要。這可能也是國學熱興起的壹個重要原因。我們說今天的中國社會是壹個快速變革的時代,是壹個面臨重大轉折的時代,是壹個多元價值觀碰撞和沖突的時代。與改革開放前相比,我國社會財富大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然而,在國家富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後,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園卻越來越貧瘠,他們感到不滿和迷茫。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泛濫。人們在問:經濟發展是否必然導致道德滑坡?社會發展是否必然帶來誠信的缺失?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資源,比如強調人際關系、社會和諧、道德修養、禮義廉恥、道德自律、理想人格、和而不同,突然變成了整個社會最需要的東西,因為這些思想正是我們當今社會最缺乏的東西。人們試圖通過重視儒家思想、傳統文化和國學來呼喚社會的道德良知、正義的力量、完美的理想人格和人性中的善的本質。再者,希望通過傳播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整體道德素質,重現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美好夙願。這可能也是國學熱的壹個重要原因。
  • 上一篇:財神的畫像應該掛在哪壹面墻上?
  • 下一篇:邳州的由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