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符合封建社會的需求?
儒家思想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不斷生存和發展,並作為封建正統存在,直至封建專制解體。主要原因是儒家思想能夠滿足當時的社會需求。?
就統治者而言,儒家思想與統治者實現封建大壹統和君主專制的願望是壹致的。儒學在漢代經過孟子、荀子的修正,發展到董仲舒的時候,極力把人事政治和天道運行結合起來。
同時,孔子的大壹統思想與君主集權的法家思想相結合,主張“與帝合壹”,與封建統治者的政治需要不謀而合,從而使儒學逐漸成為封建正統。
2.創新保證了儒學的生命力?
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兩千多年被確立為封建正統以來,壹直是封建正統,這與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對儒家思想的不斷創新是分不開的。?
春秋末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提倡以禮治國。戰國中期,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重視道德教育。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這種單純的“仁政”並不能解決當時的問題。
沒有得到官方的重用,但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發展是值得肯定的。戰國後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在看到法家學說在各國變法運動中的巨大威力和功效後,將“法制”的法家思想納入儒家思想體系。
明確提出了“隆禮”、重法的思想。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董仲舒最終確立了儒家思想為儒家正統。?
正是儒家代表人物的創新精神,使儒家思想通過不斷探索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從而保證了其強大的生命力,成為封建正統思想,直到封建制度解體才失去了生命力。?
3.傳承保持儒家的堅持?
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經久不衰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儒家思想的不斷傳承。這裏的繼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是儒家學派的繼承者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從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到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荀子的不斷完善和董仲舒的新儒家都體現了這種繼承。其次,歷代統治者批判地繼承了前朝的思想和法律。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經歷了多次朝代更替,幾乎所有的統治者都選擇了不拋棄前朝的統治思想和法律。這種明智的做法使得儒家思想作為壹種正統意識形態得以繼續傳承。?
擴展數據:
儒家思想的發展?
1,春秋至漢初的蕭條時期?
儒家思想產生於春秋時期,而春秋戰國是壹個混戰時期,禮治無法適應當時的社會潮流,儒家思想在當時混亂的年代也無法得到重視。?
先秦時期,李悝隨《法經》入秦,秦始皇在法家思想指導下建立了第壹個中央集權的君主政體。法家思想成為這壹時期的主導思想,秦朝將法家思想推向了極致。
立法采取重刑嚴法的策略,同時實行文化專制。漢初統治者在總結秦二世之死的基礎上,認識到了仁政的重要性,壹味的嚴刑峻法會導致政權的顛覆。
因此漢初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儒家思想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黃老儒道法合壹思想的指導下,他主張清靜無為,禁止法,與民同息,尊主保民。
黃老這壹時期的思想吸收了儒家思想,為儒家思想後來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2.漢武帝到魏晉南北朝的建立發展時期?
漢武帝時期,采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生可以參與禮儀,註釋已有法律,逐漸開始實現禮儀入法。
儒生可以參與禮儀並註釋現有法律,逐漸開始將禮儀引入法律,將儒家思想註入維護封建統治的法律。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戰爭時期。
然而,這壹時期是中國史學思想大發展、大繁榮的時期。儒家的封建正統地位不斷鞏固,禮入法得到進壹步發展,如“八議”等,都體現了儒家在法律中的地位。?
3.隋唐至清朝完善鞏固期?
儒學的正統地位在隋唐時期不斷提高,尤其是在唐代。唐朝是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經濟較前朝有很大發展。隨著唐朝開明政策的實施。
也出現了文化大繁榮的景象,中華法系基本確立,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禮法結合不斷完善,達到最高水平。?
從唐朝壹直到清朝末年,歷代統治者繼承前朝的法律,雖有所修改,但貫穿其中的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不斷被繼承和鞏固。?
百度百科-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