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誌》中有這樣壹段話來描述祭海:“舊時,漁船每汛出海生產前,要在船上祭告神祗,向神明行跪叩禮後燒化疏牒,稱為‘行文書’。由老大捧壹杯酒潑入大海中,並拋少許肉塊入海,叫‘酬遊魂’,以祈禱漁船出海順風順水。這天,船上眾人忌講不吉利的話,不許吵架。”
祭海,是浙江岱山乃至中國沿海漁民崇拜和信仰海龍王及海上諸神的壹種祭祀方式。過去,因船小以風為動力,加之生產工具落後,在世代以捕魚為生的漁民眼中,對大海懷著天然的敬畏。海是傳說中龍王的世界,海況好壞,船只安危,漁民生死,全掌控在海龍王手中,為了祈求平安與豐收,於是出海祭龍王、豐收謝龍王,成為漁家傳統習俗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
祭海這壹民俗在民間長久流傳,在舟山群島諸多漁家習俗中,岱山漁民的祭海風俗獨樹壹幟,其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多樣、禮式之講究,無不表達著世代與海相伴的漁民們壹種最原始的情懷,壹種獨特的海洋文化,代代相傳。
今年79歲的岱山高亭壹村老漁民鄭野彎,17歲時就喝到了“行文書”酒。去年12月,在鄭野彎等眾多老漁民的回憶中,岱山高亭壹村讓這壹民俗完美再現:
兩面大銅鑼開道,隨後由漁民背“樣桅”(即頂尖留有竹葉、竹竿上部捆紮棕櫚的小竹,意為桅桿林立),後面是五色旗及其他彩旗,擡著紮有紅藍綢布的木質杠箱,箱中裝著全豬、全羊等“五牲”,各色葷、素菜,白鹽、黃糖、水豆腐及糕餅、水果等祭品,***有八杠箱之多。沿途鞭炮齊鳴。祭海隊伍抵達泊於碼頭邊的船上後,身著龍褲的老漁民們把祭品放於八仙供桌上,豬、羊分供於左右專架上,供桌前鋪有桌幃,太師椅背上掛著緞子被面,桌邊掛好疏牒,點香插燭,隨著海潮的上漲,先後上香,酒酹三遍,期間以船老大為首,其他漁民分列兩旁,三跪九叩施禮。祭海結束後,將每種供品各采些許放入大酒杯,連同疏牒,壹齊朝天拋入海中,此時,銅鑼巨響,鞭炮大鳴,敬送龍王。
岱山高亭壹村漁民因世代從事流網作業,因此有了獨特的祭海方式——“樣桅”。據長期從事民俗工作的岱山縣文廣局幹部邱宏方調查,因各地作業方式不同,其祭海的方式也有差異,其祭拜的各路神仙也各不同。在舟山,祭海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祭海龍王外,還包括祭船關老爺(也有稱“船官老爺”)、天後娘娘(媽祖)、羊府大帝及各路海神等。
至今,岱山部分漁村仍沿襲著這壹傳統的民間習俗,保留了祭海粗獷、純樸的原生態文化風貌,展示著東海海域漁民龍信仰的獨特傳統文化與深厚的民俗內涵。
家住岱山東沙鎮念母社區西沙村的劉品良是當地劉族第四代漁民,他說,根據祖輩們的口頭相傳,位於村口的那座小龍王宮已經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了,供的正是東海龍王。漁民無論是出海還是攏洋,或豐收或歉收,都會到龍王宮求龍王,甚至連匯聚岱衢洋的臺州、奉化等做魚貨生意的老板都到龍宮求龍王保佑。
祭海,除了必要的禮儀和程序外,還有諸多的禁忌。如供品中的菜肴有五葷五素、六葷六素或十葷十素,因為岱山方言中“五”與“魚”同音,意為“年年有魚”,而“六”則意為“六六大順”,“十”意為“十全十美”,都寄托著漁民的美好心願。
而祭海緣何要用黃酒、豬頭?而從來不用雞?這裏當然也有著美麗的傳說。用黃酒是因為漁民戲稱海中捕魚是與龍王賭博,黃酒顏色混沌,龍王爺喝了眼睛看不清而“推倒莊”,讓漁民滿載而歸。而供豬頭壹說,則是相傳最早時候的東海龍王敖廣因頭上沒有“尺木”(據說這叫“博山”,實則為“肉瘤”)而上不了天,漁民們想如果能送“尺木”給海龍王以保佑出海順風順水、網網豐收。找不到“尺木”的漁民就想送很肥的東西給海龍王,吃多了說不定就長出肉來了,於是就想到了形狀似“博山”的豬頭。此後,出海時漁民就用上等豬頭供奉,並拋入海。奇怪的是,日子久了,海龍王頭上居然長出了“博山”且能飛上了天,他開心得要重賞送豬頭的人。得知是漁民後,便放口說:出海漁船,凡是供豬頭的,都給予方便。
那麽,雞又因何被排斥在供品之外?因為對捕流網的漁民來說,最向往的就是順順利利,而“雞爪”卻意含“亂七八糟”,因此漁民不僅祭時不用雞,平時在船上也不吃雞,甚至不能想雞,迫不得已要說到“雞”字也用“鴨”來替代。另壹種說法則是“雞”在岱山方言中與“欠”同音,是不吉利的說法。
美麗的傳說包含著漁民樸素的大海“情結”,世世代代在舟山群島上繁衍著,到了如今的休漁期,岱山的漁人們利用祭海壇,借鑒傳統的祭海方式,喊出讓大海休養生息及對大海的感恩之情,道出希望全人類保護海洋資源,呵護海洋環境,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處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