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藏族民間舞蹈的分類和特征
青海藏族民間舞蹈種類繁多。從歌舞的形式來看,基本上可以分為“民間歌舞”和“宗教舞蹈”兩大類。又可細分為“和”、“優”、“熱巴”、“強木”。壹切以歌舞為主的集體自娛圈舞蹈,壹般稱為“和”;在圈舞中,表演性較強的群舞壹般稱為“卓”。此外,在卓的表演中,經常可以看到以各種鼓為舞蹈器械的舞蹈。
和聲是黑仔著名的藏族舞蹈。這種民間自娛自樂的舞蹈最為迷人瀟灑,也是巴塘地區的“黑仔”。因此,現在人們只要提到“黑仔”,就會加上“巴塘”這個地名。巴塘黑仔的舞蹈圓潤、奔放、流暢。在不算響亮,卻清晰婉轉的琴聲下,舞隊聚而散,然後跟著領舞繞來繞去,像遊龍搖著尾巴,又像袖子轉著圈,像壹朵盛開的白蓮。另外,整個舞蹈通過拖、抖袖、步步轉身、模仿孔雀姿態的組合,詞匯豐富,瀟灑自如。
卓壹般被藏族人稱為“表演圈舞”。而且很多都有不同的“勵誌”表現。自古以來,藏族人就相信“鼓”能給人們帶來吉祥和歡樂,是尋求神靈保佑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壹些祭祀和節日舞蹈中,要進行敲鼓和舞蹈表演。熱巴卓和熱巴屬於卓表演民間舞蹈。除了藏族,很多人都很難分辨出他們之間的關系。
熱巴是指過去以流浪為生的人表演的壹種雜技歌舞節目。“熱巴”壹詞意為“流浪藝人”,也是其表演形式的稱謂。以前,壹些生活困難的舞蹈專家,往往以自己的家庭為主或者自由組合,組成表演團隊,由壹位老藝術家擔任工頭,四處奔波。因為他們想以此為生,表演就有了賣藝的性質,所以經過不斷的表演,每個藝人都有了更高的表演水平和專長。其中有民間歌舞、鐘鼓、有壹定情節的雜曲表演三個部分,其舞蹈也流傳於青海廣大藏區。
“羌木”是藏族寺院中的壹種舞蹈。每逢重大宗教節日,雍和宮都會舉行“跳神”活動。在嗩吶、蟒蛇、長號和鼓鈸的聲音中,表演者戴著面具,手持樂器或武器,裝扮成神,繞場行進開球。接著,他們相繼表演了“邪神之舞”、“骷髏之舞”、“牛神之舞”、“鹿神之舞”、“歡喜神之舞”、“護法神之舞”,每種舞蹈都有壹定的宗教內容。
青海藏族舞蹈作為壹種舞臺表演的民間藝術,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和頑強的生命力。在青海廣大的藏區,每當人們聽到熟悉的音樂或舞步,都會情不自禁地激動起來。在壹些領域,大動作是舞蹈之美,而在另壹些領域,微妙的舞蹈是美麗的。藏族民間舞蹈有自己的審美特征。比如在表演的過程中,它像壹只展翅的雄鷹,更像壹只飛翔的小鳥,讓人感到輕松愉快。常見的基本動作,如松臀、弓腰、屈背,高潮時大喊“哦,耶”(好),然後在“騎令”的舞蹈中互相撐腰、共舞,交換雙腳,低腿快速踢出,用來表達歡快的心情和美好的祝願。形成了藏族民間舞蹈的風格和特點以及集農牧宗教於壹體的高原農牧文化舞蹈形式。它與高原生活環境中的勞動生活、宗教心理、宗教禮儀和風俗習慣密切相關。從舞蹈的角度來看,藏族舞蹈手勢可以概括為“拉”、“悠、蕩、繞、推、升、揚”七種變化。“搖、順、左、繞”是不同藏族舞蹈的相同特征,或者說是藏族舞蹈的五行,構成了區別於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審美觀念。它具有勞動生活形成的身體各部分的協調美,具有藝術創造。如《鍋莊》中舞者的腰部更有節奏感,有規律地起伏振動,膝蓋放松與腰臀運動相結合,形成獨特的動態節奏,給人壹種平和和諧的美感。但由於地理氣候差異、語言差異、服飾差異和宗教影響,人們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趣味。藏族的舞蹈包括許多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民間舞蹈。有卡爾的歌舞供上流社會欣賞;還有專門用於宗教儀式的羌姆舞,還有很多教派的藏戲舞。這幾類舞蹈雖然形式和技法不同,但基本的體韻、動作、姿勢和技法都很相似,基本的曲式結構和節奏風格也很相似。服裝方面,除了寬、胖、瘦、顏色有差異外,款式基本壹致;此外,他們以圈舞為主的舞蹈方式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韻是藏族舞蹈審美特征的“根”,是相對穩定的審美感受的反映。
(二)藏族民間舞蹈的表演風格
藏族舞蹈強調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協調統壹運用。例如,在熱巴舞、昌都果卓舞、定日謝佳舞和貢布箭舞中,男性舞者非常講究他們的上半身動作。無論是否手持道具,她們的上半身動作都雄壯有力,充滿了高原人的氣質,給人以戰勝壹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舞者的上半身動作則含蓄優雅。同時,在“過卓”、“過協”等許多舞蹈中,男女舞者的胸部或上半身都是微微前傾的,並不是壹種背部顯物的舞蹈。這種現象除了與衣服、裝飾品的肥大有關外,從舞蹈的角度來看,還與動作的大小、力度、對比度密切相關。
另外,氣息的運用也是藏族舞蹈的壹大特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壹個環節。藏族民間舞的節奏與神韻、內在美與舞美的融合,通過獨特的呼吸方式協調,最終達到藝術的升華。藏族民間舞把奔放、含蓄、熱烈、平靜的感情,以及明快、緩慢的節奏,都通過氣息、膝屈伸和步法、全身的運用來表達,構成了舞蹈造型的流動和延續。
在祭祀儀式中,藏傳佛教使用了多種神的面具,並吸收了大量藏族民間舞蹈元素,成為宗教本身和藏族人民用來驅鬼求神、造福來世、宣講佛教命運、解釋因果關系、表演佛教故事的宗教舞蹈。這種祭祀舞蹈後來被藏傳佛教各教派采用,稱為“羌木”。羌姆的舞蹈有民間“鳥冠虎鼓”的大型“巫舞”。舞蹈多為表演時“動物樣舞蹈”和“器樂舞蹈”的混合,沒有演唱,氣氛莊重肅穆,有很大的震懾作用。青海壹帶又被稱為“跳欠”。每逢生日、藏歷新年以及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教節日,塔爾寺、榮沃寺等青海主要藏傳佛教寺廟都會舉行盛大的“羌木”活動。
伴隨著嗩吶、法國號、圓號、鼓和鈸演奏的鏗鏘莊嚴的音樂。表演“羌木”的喇嘛,老少皆有,頭戴各種神獸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神的順序出現。伴隨著震撼人心的祭祀音樂,這些“鳳冠虎鳥”神在接受信眾跪拜的同時,在寺廟的表演場地周圍排成壹排,高舉雙手,擡起雙腳,向前擺動,作為整個“羌木”活動的前奏。其次是壹組組具有特殊宗教內容的神舞,如突出神靈至高無上力量的“法身舞”、“兇神舞”、“金剛神舞”,表現地獄精靈相互嬉戲的“骷髏舞”,給人間帶來吉祥的“鹿神舞”,表演佛經中“舍身餵虎”、“因果報應”等佛教故事的舞蹈片段。在眾多的獸舞中,“骷髏舞”和“鹿神舞”是最活潑可愛、最有舞蹈感、最受觀眾喜愛的。這兩種舞蹈雖然也是宗教舞蹈,但在宗教的枷鎖下,卻沒有莊嚴陰郁的感覺。為了活躍氣氛,有時會在連續的節目之間插入表演和比賽,如僧侶的摔跤和角鬥,以娛樂人民。
很多人覺得現在的藏族民間舞太老套,沒有突破舊的模式。我們真的看不到很多改良後的所謂“現代意識”的民間舞作品有什麽新意,有的只是形式和表現形式上的創新,脫離了現代的審美要求。因此,要想在原創舞蹈上有所突破,就必須強化其時代感,保持其鮮活的生命力。那麽我們可以想象,如果過分強調“原生態”,會不會過於保守,阻礙其發展?而且有人會說:但是妳能說《黃油香》不是“原生態”嗎是的,我們現在說的“原生態”不是把最原始的東西搬上舞臺。民間原生態舞蹈得到了不斷的豐富和發展,具有極大的可挖掘性,我們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弘揚民族文化。
總之,藏族傳統民間舞蹈是藏族勞動人民智慧的文化結晶。所以藏族傳統民間舞就像雪山深處壹朵鮮為人知的聖潔優雅的雪蓮花。民間舞大膽熱情,粗獷豪放,內容極其豐富。因此,我們應該繼續繼承和創新藏族傳統民間舞蹈,使之發揚光大。
藏族舞蹈發展的歷史介紹
1與“國協”(圈子歌舞)舞蹈史
《果和》是流傳於西藏農村的壹種自娛圈歌舞,手拉手轉圈,群唱,此起彼伏,載歌載舞。常見於農村,如村頭、空地、打谷場。逢年過節,人們從白天唱到晚上,從深夜跳到黎明。“果和”的興起與西藏的農業發展有關,與秋收打谷場上男女分班唱歌的勞動形式和蓋房子“打阿嘎”的勞動節奏有直接關系。舞蹈動作以2/4節奏變化,從翻拍開始,從膝蓋到腳底直線落地,停下來過節,步法紮實穩健,勞動氛圍濃厚。男女在舞蹈中相互交替,形成舞蹈競賽場面,這是其基本風格特征。
2.對歡(城鎮踢踏舞)的舞蹈歷史
“對花”指的是從拉什到定日的鄉村歌舞。17世紀中葉,第五世星X規定的“雪頓節”上,後藏瓊巴藏戲團穿插表演六弦琴伴奏,為節踏歌,強調腳上節奏和聲音的變化,歡快熱烈的“堆”民間舞。拉薩和日喀則最受歡迎。
3.“水果桌”——鍋莊舞的舞蹈史
“鍋卓”——鍋莊舞,早期與藏族奴隸社會和罵人活動有關,後來逐漸演變為歌舞結合的圈層歌舞形式。在古代,郭莊常用於祭壇禮儀,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跳躍時更為謹慎,表情凝重,“垂首,倚袖,垂手而舞。”
4.“羌姆”的舞蹈史
要說藏傳佛教寺廟舞蹈“羌木”的起源,必須追溯到藏傳佛教在西藏的興起。公元7世紀,印度僧人蓮花花生(Lotus Peanut)來到西藏,宣傳當時盛行於印度的佛教。而西藏原始的多神教崇拜——苯教卻深入人心,對外來宗教采取排斥和排斥的態度。印度高僧蓮花花生為了在西藏弘揚佛教,采取了印度佛教與西藏原始苯教相結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教義和對唯壹至高神如來的崇敬,又接受了愚蠢宗教中的各類神靈作為保護者,順應了藏族崇拜原始多神教的心理,導致了藏傳佛教在唐代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