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題目本來就是個偽命題,沒有南北之分。南北方都有跪求,但現在媒體嘩眾取寵只是套路。但關於祭拜儀式存在分歧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整理了壹下,反對跪拜儀式的理由有:第壹,封建陋習,奴性十足;第二,侮辱人格和不平等;第三,“男人膝下有黃金”。現在男女平等,男女都不應該低頭等等。
鞠躬儀式起源於原始社會。從甲骨文的青銅器銘文研究來看,“弓”字是指人們手持糧食祈求神靈保佑,跪拜是因為古人先坐在席子上雙膝著地。跪是坐,跪是直,鞠躬是向前磕頭(跪拜禮儀另文討論)。跪拜儀式從求神、祭祖、拜父母發展到祭奠封建帝王、貴族。
鞠躬儀式壹直流行到上個世紀的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發布文告,改革舊俗,保障民權,其中壹條就是“廢弓”。當時在廢除跪拜制度的細節操作上是很有技巧的。只規定官員之間、官員與公眾之間不允許低頭,私人場合不允許幹擾公眾。這主要是因為鞠躬儀式有不同的含義。
向官員鞠躬是壹種不平等的禮儀。確實有侮辱人格尊嚴,蔑視人權,強調自由平等的。自然,這種封建糟粕是絕對應該廢除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跪拜儀式並非壹無是處,但它仍然有其優良的歷史傳統和道德禮儀的需要。
中國是著名的禮儀之邦,講究禮儀和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孝道中,最重要的是要求人們謹慎地追求未來,祭祀祖先,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大概就是這個世界生存的意義。孝順需要壹定的禮儀,其中鞠躬是最重的禮儀,表示最隆重的敬意和無比的孝心。
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跪拜儀式被禁止了,但民間的跪拜儀式卻很流行,特別是在節假日、祭祖、拜神、父母生日、婚喪嫁娶等。跪拜儀式壹直存在。長輩教育孩子,從小就教他們如何尊敬祖先、祖先,希望他們長大後能成為有用的人,孝敬祖先,不辜負父母的付出。孩子小的時候往往不懂,但是當他們做了父母或者有了兒孫,就知道了孝道的重要性。所以這種理解是分年齡段的,不到壹定年齡很難理解。
後來文革,很多傳統變成了封建糟粕,文化傳承出現斷層。再加上改革開放後西方文化的入侵,很多70、80後出生的孩子對壹些禮儀並不熟悉。但在大多數文化氛圍濃厚的農村和家庭,祭拜儀式依然存在。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很多年輕人對祭拜儀式並不了解。比如以上三個原因,第壹個原因是如果我們向政府官員低頭,那麽這就是奴性和封建糟粕,早就被廢除了;如果跪拜父母被視為封建糟粕,在壹個講究孝道的國家,我不知道什麽是孝道。有人說孝順不用磕頭,說的對,真的好。
可是,妳的父母把妳養大,為妳含辛茹苦,把妳拉扯大。磕頭有這麽難嗎?!給父母磕頭是對人格不平等的侮辱嗎?所以,磕頭不磕頭是有道理的,但筆者認為,有磕頭傳統的家庭沒有錯。
關於第三個原因,我覺得很可笑。俗話說“男兒膝下有黃金”,說的是男人要有誌氣,不做奴隸,要堂堂正正。並不是不允許他們向父母低頭,就像俗話說的“向父母下跪”。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給父母磕頭,把“男兒膝下有黃金”的道理拿出來,那將是莫大的諷刺!
當然,也有人認為,給公公婆婆(或公公婆婆)磕頭是不應該的,因為是媳婦(或女婿),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對於這樣的媳婦(女婿),我們要問,他們真的相愛嗎?如果妳真的愛對方,以後和父母住在壹起,妳應該磕頭是出於對愛人父母給妳這麽優秀的老公(媳婦)的感激。而且,對方家鄉肯定有鞠躬的習俗。如果妳不鞠躬,妳會發現自己不舒服。值得嗎?
更何況西方流行單膝跪地。我們經常在電視和電影裏看到男人跪在地上表達他們的求婚。我想當時女士也不想想“男人膝下有黃金”吧?!如果能給媳婦磕頭,為什麽不能給把自己養大的父母磕頭?既然對方可以給父母磕頭,為什麽不能給父母磕頭?
再者,那些大言不慚說不要給父母或對方父母磕頭的人,在廟裏求簽時,磕頭的次數可能比誰都多。眾所周知,六祖慧能曰:“心平氣和,何苦守戒?妳是直人為什麽還要修習禪定?”善良是對養父母的孝順,而義是對對方的同情。“家裏有兩個最大的佛不拜,卻去外面求神。有什麽用?如果有上帝,它也不會保佑妳。只有孝敬父母長輩,那麽妳的修行才會非常圓滿,才會得到自己的神的加持。
所以,跪拜儀式到底是壹種良好的社會習俗,還是壹種封建糟粕,我想大家自己也能搞清楚。畢竟跪拜儀式只會出現在最親的人之間。外人自然難以啟齒,也沒必要戴上封建糟粕的帽子。妳不想低頭也沒什麽,這是妳自己補習的原因。別人跪拜也是家教的結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良心,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