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東莞的傳統文化

東莞的傳統文化

道窖裹蒸粽,是道窖的壹大特產,馳名千裏,被譽為“天下第壹粽”。吃起來香甜滑膩,回味悠長,是道窖水鄉人每年端午節,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和祭拜河神而做的壹種糯米粽。

道窖裹蒸粽的歷史源遠流長,記載著道窖人的勤勞和智慧。據史記載,當年南宋少傅張世傑,駐軍伶仃外的崖山,被元將張宏範攻破後,有葉、劉、吳、吾四人,不甘當徭役,逃落至此立村,繁衍生息,也帶來了中原壹帶的文化習俗。這裏土地肥沃,河湧繁多,下遊為汪洋大海,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明清以後,更多的中原人遷居至此,使中原文化習俗得以保留和發展。道窖的裹蒸粽和龍舟賽初時也跟中原人壹樣,為的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後因水鄉人經常要出航打漁,與水打交道,增加了祭拜河神壹項,寄托著道窖人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水鄉人遠航打漁出入平安的美好願望。而且裹蒸粽初時的做法也與現在的中原人做法壹樣,用棕葉包好糯米放入沸水中煮熟即可,吃時加少許白糖。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心靈手巧的道窖人對裹粽的做法逐漸加以了改進,加進了蛋黃、蓮子、綠豆等物,做成了今天香飄千裏的道窖裹蒸粽。而且種類繁多,有崧木粽、豆沙粽、蓮子粽、鹹肉粽等等。

厚街燒鵝瀨粉

瀨粉,是東莞人壽宴的傳統食品,寓意長長久久,多福多壽。東莞最出名的燒鵝瀨,當然非厚街莫屬。燒鵝瀨,最講究的是壹鍋美味的高湯,那得用整只雞、大塊肉、大塊骨,加許多特種藥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時候,將瀨粉在熱水中燙壹燙放入碗中,然後加上壹大勺高湯,粉面再鋪上壹層皮脆肉嫩的燒鵝,那本就鮮美的湯中浸上了燒鵝的香味,更是美味誘人。

冼沙魚丸

冼沙魚丸是地道的東莞水鄉菜。魚丸是東莞的傳統美食,尤其以高埗鎮冼沙村的魚丸最為出名,也就是洗沙魚丸。洗沙魚丸所取的魚必須是新鮮的鯪魚,而且魚塘中不能養鴨鵝,以保持的魚肉味道的純凈。而且洗沙魚丸在東莞的各種美食中,可謂最費時費力的菜之壹。把鯪魚剃骨取肉之後,要用兩根鐵棒反復敲打6個小時以上,讓魚肉中的膠質,也就是蛋白質出來,然後再攢成魚丸,這樣做起來的魚丸膠質多、韌性足,扔在地上可以像乒乓球那樣壹彈數尺高,吃起來也相當有咬頭。

冼沙魚丸入口確實非常有咬頭,而且味道鮮美。特地拿了壹個魚丸往地下拋去,真的彈起壹人多高,果然名不虛傳

視線——

東莞可園

東莞可園位於東莞市城區博廈,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壹。前人贊為“可羨人間福地,園誇天上仙宮”。它始建於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年),為莞城人張敬修所建,此人以例捐得官,官至廣西按察,後被免職回鄉,便修建可園,三年後竣工。可園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外緣呈三角形,園內有壹樓、六閣、五亭、六臺、五池、三橋、十九廳、十五間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樓、可軒、可堂、可洲…,其建築是清壹色的水磨青磚結構。最高建築可樓,高15.6米,沿樓側石階可登頂樓的邀石閣,四面明窗,飛檐展翅,憑窗可眺莞城景色。

步入庭園,即是環碧廊。長廊環繞整座園林,環長廊壹周,全園景色可盡覽無遺。環碧廊的開端設在“擘紅小榭”之中。“擘紅”是剝荔枝的意思,擘紅小榭就是主人邀請文友品嘗荔枝的地方。雙清室是可園的又壹勝景,其結構十分奇妙:堂中的建築、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亞”字為圖,相傳亞字是吉祥之字。雙清室是園主人用來吟風弄月的地方,根據堂前湛明橋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雙清”。 “雙清”之後,是“問花小院”,為主人賞花之處。順環碧廊步出“問花小院”,來到壹處廣闊空間,園中花叢果壇,滿目青翠,被稱為“壺中天”。“壺中天”無任何建築,它是倚著四面的樓房而形成的壹方獨立的空間,是園主人下棋喝茶的小天地。“可堂”是可園最莊嚴的建築,四條紅石柱並列堂前,顯得氣派不凡。堂外左右兩廊長花基,秀麗中蘊藏著莊嚴肅穆。右前方設壹小臺名“滋樹臺”,為專門擺設盆景之用。堂外正中築壹大石山,狀似獅子,威武雄壯,其間建壹樓臺,人稱獅子上樓臺。

在3.3畝的土地上,亭臺樓閣,山水橋榭,廳堂軒院,壹並俱全。它雖是木石、青磚結構,但建築十分講究,窗雕、欄桿、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風格。它布局高底錯落,處處相通。曲折回環,撲朔迷離。基調是空處有景,疏處不虛,小中見大,密而不逼,靜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擺設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極富南方特色,是廣東園林的珍品。可園創建人張敬修,金石書畫,琴棋詩賦,樣樣精通,又廣邀文人雅集,使可園成為清代廣東的文化策源地之壹。

聲音——

道滘鎮——中國曲藝之鄉

東莞的戲曲文化歷史悠久,曲藝人才層出不窮。主要有粵劇、粵曲、等傳統曲藝類型。粵劇曲藝在水鄉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尤其是在道滘、麻湧等鎮,各鎮都成立了粵劇曲藝協會,常年排練演出各類粵劇曲藝節目,創作了大量的優秀現代劇目,許多群眾創編的小粵劇目,如《彩菊回生記》、《情暖老人心》等還獲省、市創作、演出等多項金獎,為粵劇曲藝的繁榮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南國紅豆"在東莞煥發出無限生機,對我市的文化事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1999年道滘、麻湧兩鎮被中國曲協、文聯評為"中國曲藝之鄉",2000年5月道滘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光榮稱號。莞邑人將延續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新求變,使東莞的曲藝之鄉的美譽流芳溢彩。

道滘人愛好粵劇、粵曲、木魚歌等,已有百余年歷史,清末民初,每年用重金聘請省港大戲班來演神誕戲,龍船扒第壹演大戲,成為歷史慣例。在粵劇曲藝的熏陶下,不少人學唱學演粵劇,成為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三十年代有“上手材”(葉棣材)五兄弟,吹打樂器壹流,自立“五兄堂”,設館授徒,馳名廣州、新加坡。四十年代粵劇大老倌何非凡以《情僧偷到瀟湘館》壹劇成名,省港澳***演出367場,打破劇目晚晚不同的慣例。文武雙全女花旦陳艷儂組成全女子戲班,名曰“美人威”,演出《劉金定斬四門》成名,提高女子的地位。抗日戰爭勝利後,年年請大戲班演出,學唱粵曲的人,在依村旁水的“涼棚”裏,村頭的大榕樹下,在師傅的教授下,彈拉吹唱,練習粵曲,過春節時,麒麟引鳳表演,吸引了圍觀群眾,唱壹曲《胡不歸》……,娛樂群眾,穿鄉過巷,大顯身手,娛樂大眾。

建國以後,私人合股,建有新華戲院,請粵劇團來演出,道滘工會文工團、工會藝宣隊演出也很多。公社化時的文工團,劉蓮卿出類拔萃,被佛山粵劇團吸收為花旦,六十年代九曲女青年陳錦雲被紅線女招考為省粵劇學校學員,成為省粵劇團花旦。六十、七十年代,草織廠、造船廠工人宣傳隊演出《沙家浜》、《斷橋會》等粵劇,十分活躍。1980年道滘文化站組成道滘業余粵劇團,1985年演出《胡不歸》、《盼君還》粵劇,獲東莞市文藝匯演壹、二、三等獎。到了九十年代,道滘粵劇曲藝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階段。有業余曲藝粵劇隊(社)十多個,1990年第三屆歌手大賽,參加者170人,***演出5場,觀眾達壹萬多人。葉少興演出歌頌亞運會奪標的小粵劇《慶功酒》獲得1990年9月5日東莞市首屆《粵樂杯》的冠軍

  • 上一篇:調查生活中的能源浪費現象。
  • 下一篇:鎮江中山路小學:發展張任教育,加強家校結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