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什麽要研究神話,我想舉出以下幾個原因作為解釋。
首先,神話是人類社會童年的產物。壹個成年人不能再當孩子了,但孩子的純真終究還是令人愉悅的。從神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思考的:他們如何想象世界的構成,他們如何贊美人民英雄,他們如何希望美好的生活,他們如何贊美勞動和鬥爭,等等。研究神話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知道我們應該熱愛生活和人民。
其次,因為神話本身充滿趣味,對文學藝術的影響很大,文學藝術因之更加美好和年輕。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古希臘的精美雕塑,幾乎都與神話有關。再比如中國殷周時期的丁儀。用饕餮、夔、夔龍、夔鳳、餃子等珍禽異獸的鑄像作為裝飾,充滿了神話意味。離騷、田文、天問等。偉大的詩人屈原也以神話為基礎,表達他對當時楚國昏庸腐敗的政治的悲痛和憤慨。他的作品,如埃及壁畫、印度史詩等,都有神話因素,都說明神話在文學藝術中發揮著豐富的作用,研究神話可以使我們對古代美好的文學藝術遺產有更深刻的理解。
再次,神話雖然不是歷史,但可能是歷史的影子,是“歷史上傑出片段的記錄”(簡伯贊《中國史綱》)。把所有的神話人物都當成真實的古代皇帝來看待是荒謬的,但完全抹殺神話事跡所隱含的歷史內容也是不合適的。比如黃帝與蚩尤的戰爭,應該隱含著蒙古高原人種與中原南太平洋人種的接觸;昆侖山與西王母的故事,應該隱含著“朱霞”與“朱強”(同書)家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所以我們在研究神話的時候,也可以從神話的暗示中找出歷史的真相。
最後還要註意,神話是民族性的反映,各國的神話都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國的民族特點。中國的神話自然在很多地方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特點。從《誇父日報》、《補天女神》、《精衛填海》、《鯀禹治水》等中國保存下來的古代神話片段中所描述的故事來看,不用說,我們的民族的確是壹個博大、堅忍、充滿希望的民族,而我們祖先在神話中所表現出來的偉大精神,確實值得我們作為後人去學習和發揚。通過研究神話,我們可以了解民族的根源,這當然有助於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
(摘自《中國神話概論》,中華書局,1981版)
第二,從猿到人的轉變
古人類學家認為,7800萬年前,人類和猿的* * *祖先——古猿開始向不同的方向進化,這個過程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
新生代第三紀是指7000萬年前到2300萬年前的地質年代。②新生代第四紀指現在。
地質年代在兩三百萬年前之後。世界範圍的造山運動非常活躍,喜馬拉雅山和阿爾卑斯山相繼出現,東非8 000公裏長的斷谷。由於如此大規模的地殼運動,世界氣候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在新生代第四紀,氣候變化加劇,出現了壹系列冰期。在地形和氣候巨大變化的影響下,壹些原本連續的森林逐漸稀疏,林中空地不斷擴大,最終被稀樹草原取代。這時,生活在這裏的壹些古猿逐漸從樹棲生活轉變為地上生活,最後進化為人類;而留在森林裏的那部分猿進化成了猿。
人類祖先來到開闊地生活後,逐漸能夠用樹枝和石頭防禦野獸,或者挖根覓食。在這個過程中,古猿逐漸從四肢行走轉變為兩腳直立行走。這種轉變不僅增強了人類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們的身體結構發生了壹系列適應性變化,如身體重心下移、下肢骨骼生長、骨盆變短變寬、脊柱由拱形變為S形等。此外,兩足行走還將人類祖先的前肢從行走和支撐身體中解放出來,為各種活動創造了條件,也為大腦的進壹步發育和擴展創造了條件。兩足行走的意義使得人類學家把這壹條件作為人與猿劃界的重要標準。
人類祖先在使用自然工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制造工具。早期人類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這些石器常與動物遺骸和人工碎骨壹起被發現,古人類學家由此推斷石器的出現與早期人類狩獵和食肉行為密切相關。
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過程中,人類祖先的大腦越來越發達,語言逐漸產生,形成了人類社會。
第三,人類發展
迄今為止,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大多殘缺不全,往往只有零碎的頭骨、頜骨、牙齒和股骨,化石的最早年齡也不過400多萬年前。盡管如此,通過古人類學家的努力,人類進化的壹般過程已經弄清楚了。這個過程通常分為四個階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
南方古猿
1924年,南非鄧恩發現壹具南方古猿嬰兒頭骨化石,經鑒定後命名為南方古猿。隨後,古人類學家在非洲發現了數百塊南方古猿化石,尤其是在斷層谷的東部。通過對這些化石的研究,我們知道南方古猿生活在420萬年至6543.8+0萬年前,是最早的原始人類。除了直立行走,南方古猿的其他大部分特征都像猿。比如它們的腦容量很小,在450-530毫升之間,和現代類人猿差不多(平均415毫升)。
能幹的人
1960年以來,古人類學家陸續在非洲發現了與南方古猿特征相似的古人類化石,並命名為能人。能人生活在200萬到654.38+0.75萬年前。與南方古猿相比,它們的顱壁變薄,腦容量增大,平均約為680毫升。在能人化石中還發現了石器,這說明能人已經能夠制造工具了。
直立人
直立人生活在200萬~ 20萬年前,在亞洲、非洲和歐洲的許多地方都發現了他們的化石。比較有名的是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直立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其中北京猿人化石資料最豐富,研究最全面。
北京人的腦容量明顯增大了。成年人的平均腦容量高達1 088 mL,四肢骨骼的長度和形狀與現代人基本相同,說明他們直立行走的姿勢與現代人相同,上下肢已經有了明顯的分工。但北京人仍有許多原始的特征,如前額向後,眉脊粗,下頜無頦(直立人因有許多類似猿人的特征,也被稱為猿人)。
在北京猿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石器,這些石器功能各異,加工精細,證明直立人制作工具的能力比能人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在他們居住的洞穴中發現了厚厚的壹層灰燼,其中有燒焦的骨頭、石頭和樸樹種子,表明北京人已經知道如何使用火。火不僅可以用來保暖和驅趕野獸,還可以用來烹飪食物,使其易於消化吸收,促進了人類祖先體質的發育,特別是為大腦的發育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智人
智人,包括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生活在20萬~ 65,438+0,000年前,比直立人更接近現代人。他們不僅完全直立,腦容量也達到了現代人的大小(平均1 360 mL),這表明他們的智力已經發展到了更高的水平。所以古人類學家把他們歸為和現代人壹樣的物種,也就是智人。
早期智人生活在20 ~ 5萬年前,如德國的尼安德特人、廣東的馬壩人、山西的丁村人等。這壹時期的智人仍然具有壹些原始的特征。對於尼安德特人來說,眉骨仍然很厚,頭骨向後傾斜,下顎向前突出。但他們制造的工具比直立人制造的工具更先進,除了石器還有骨制工具。從生活遺跡來看,他們不僅使用自然火,還會制造人工火。
晚期智人出現在50000 ~ 1000年前,他們的化石在各大洲都有發現,比如法國的克羅馬農夫和中國的穴居人。這個時期的智人和現代人非常接近。比如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發現的穴居人,不僅頭骨增大,下巴明顯,還具有壹些黃種人的特征。晚期智人不僅制造了精美的石器和骨頭,還制造了用於狩獵和捕魚的長矛和標槍。他們的捕獵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會利用地形,設置陷阱捕捉大型野獸。此外,他們還會用大型動物皮搭建簡易房屋,用骨針縫制衣服,創造原始藝術,在他們生活過的地方經常可以發現繪畫、雕塑和裝飾品,繪畫的內容大多與狩獵活動有關。在此期間,不同的種族已經開始分化形成,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在身體特征和文化遺跡上有明顯的差異,充分體現了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目前,這種劃分方法已經得到了大多數古人類學家的認可。
第四,人類起源的新理論
(壹)海猿說
1960年,英國人類學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人類的祖先不是生活在陸地上,而是在化石空白期生活在海洋中。換句話說,在人類進化史上,有數百萬年的水生海猿。哈代指出:地質歷史表明,在800萬至400萬年前,非洲東部和北部的大片地區被海水淹沒,迫使壹些古老的猿類生活在海裏,進化成了海猿。幾百萬年後,海水退去,適應了水中生活的海猿回到了陸地。他們是人類的祖先。
海猿理論指出,人類的許多生理特征是其他陸生靈長類動物所沒有的,而存在於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動物中。
證據如下:(1)所有靈長類動物體表都有厚厚的皮毛,但人類和水生動物壹樣,皮膚裸露光滑,沒有體毛。(2)靈長類動物沒有皮下脂肪,而人類有皮下脂肪,與其他靈長類動物明顯不同,與水生動物相似。(3)人體淚腺分泌眼淚和排泄鹽分的生理現象也是水生動物的特征。這在靈長類動物中是獨壹無二的。(4)人類有性行為、出汗等生理現象,靈長類動物沒有,類似於水生生物。(5)人體控制鹽平衡的生理機制與陸生哺乳動物有很大不同,但與海洋動物非常相似。(6)人在潛水時,體內會出現壹種叫做“潛水反應”的現象:肌肉收縮,動脈血流量減少,呼吸暫停,心跳減慢。此時,富氧血液不再輸入皮膚組織、骨骼肌肉等器官,而是全部集中在大腦和心臟這個身體維持生命最重要的中樞,使其細胞在幾分鐘內不至於死亡。這種現象很像海豹等水生動物的潛水反應。(7)女性在水中分娩沒有痛苦,而嬰兒喜歡水,有遊泳的本能,可見人類與水的關系非同尋常。
海猿理論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但壹些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1)在海洋中的四百萬年間,始祖鳥獲得了壹些適合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特征。回到陸地後,為了適應陸地上的生活,我們也要失去這些適合海水中生活而不適合陸地上生活的特殊證明,比如人類無法精確控制體內所需的鹽分。為什麽在回歸大陸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沒有失去它們?(2)400萬年前的化石缺少年輪,至今仍沒有很好的解釋。生活在海洋裏就沒有化石可尋了嗎?我們現在不是發現了很多海洋生物化石嗎?(3)根據分子人類學研究結論,人類和猿類開始分化的時間在500萬年至400萬年前,不支持海猿說。
(二)先民的海陸結合理論
人類有兩個祖先,壹個是類人猿,壹個是海洋生物。對於這個400萬年前的化石空白,壹個合理的解釋是古代類人猿和海洋生物之間的基因重組。南方古猿產生於400萬年前,結合產生新物種所需的時間很短,短到相對於地質時間可以忽略不計,甚至十到幾代就能形成新物種,所以可以說沒有過渡階段的化石。這不僅可以解釋化石的空白,也可以解釋為什麽人類具有海洋生物的壹些特征。至於是什麽樣的海洋生物,壹直沒有說明。
(3)外星人說
最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科學家馬勒斯認為,大約65萬年前,壹些外星人來到了地球。他們擁有高度的智慧和科學知識,發現地球環境非常適合他們生活,但他們無法承受重力。於是這些外星人不得不放棄地球上的生活,決定創造壹個適合地球上生活的新種族,同時自己也可以在地球上繼續下去。他們選擇地球上精力充沛、聰明絕頂的女性猿人作為對象,試圖讓她們懷孕。這孕育了我們的祖先。
男性的觀點真的震驚了世界。他引用的證據是他對不久前在聖地亞哥發現的壹個5萬年前的頭骨的研究。他認為,那個頭骨所代表的人類智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天人類的幾千倍。推測“他”是遠古時期來到地球的外星人之壹。他還指出,另壹個證據可能是外星人和地球猿人的結合,即安第斯山頂懸崖上人們所知的巨型圖案。男性說,那大概是對外星人和地球猿結合的真實描述。
如果地球人真的起源於外星人,如何解釋30萬年前、40萬年前甚至654.38+0萬到200萬年前發現的古人類化石?
無論是“海猿說”、“陸海祖先結合說”還是“外星人說”,都在強烈挑戰傳統的從猿到人的進化理論。但是,仍然沒有足夠的證據來形成公認的科學結論。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人類會用自己的智慧去解開自己的謎團。
動詞 (verb的縮寫)關於未來的人
(壹)新人類——宇宙人乘風而行。
在科幻片中,雖然明天的人類生活在星際空間,但他們的身體結構仍然和我們相似。他們著地,在宇宙飛船裏走來走去。他們的日常生活與他們的“祖先”或我們地球人在20世紀的生活幾乎壹樣。宇宙人真的是這個樣子嗎?據航空和航天醫學專家加埃塔諾·羅東多教授介紹,我們的子孫在星際空間的生活不會很愉快,他們的身體會發生變化,他們必須學會在失重狀態下進行日常活動。所以太空中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壹旦回到地球,就會面臨生存危機。
羅頓多解釋說:“迄今為止進行的太空探索活動表明,長時間呆在外太空軌道上,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將發生變化,這最終將導致人類的根本轉變:壹個具有更高智慧的智人亞種,或稱普智人(Homo sapiens Universalis)。這種變化目前只是壹種假設,而且只是基於目前航天活動的結果。幾個世紀之內,幾代人之後,人類就會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也是由地球上人類緩慢進化的自然規律所主導的。”
宇宙人將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失重。事實上,重力制約著我們人類存在的方方面面:肌肉和器官的發育,平衡感和血液循環都離不開重力。
Rotondo繼續說道:“最重要和最明顯的變化將是體內液體的分布。大約2升的血液會從腿部移動到胸部和面部,所以臉會更圓,眼睛會變大。這張臉會傾向於亞洲人。眼睛和鼻孔變紅,面部血管擴張,甚至脖子、手臂和手都會增大。因為不再克服重力進行運動,腿部肌肉會變得不發達,有點像‘母雞的爪子’。胸部較短,因為橫膈膜會擡高,所以較小的心臟會水平移動。腹部不再飽滿,脊柱失去生理曲度,椎間隙增大,身高增加幾厘米。臀肌突出的部分會消失,腿部肌肉萎縮,從性別和重新適應的問題上給女性帶來心理壓力,因為她們與男性的身體差異減小了。”不過,這位專家安慰道,“足以讓女性感到欣慰的是,皺紋會消失,肌肉組織會更飽滿,尤其是乳房會變得更高、更僵硬,靜脈曲張也不再出現。”失重還能使骨骼脫鈣,被稱為“太空骨質疏松癥”,但跌倒造成骨折和損傷的頻率降低,在壹定程度上彌補了骨骼的脆弱。
羅東多明確指出:“在兩三天內,人體會適應新的情況,通過尿液排出盡可能多的液體,垂體激素調節多尿的功能也會發生變化。至於血液的成分,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數量會減少,產生所謂的‘太空貧血’。在宇宙中,腎結石的發病率有增加的趨勢,這與排出的體液和鈣的量密切相關。隨著宇宙中輻射的增加,皮膚腫瘤也會增加。細菌的感染會更嚴重,因為在失重的情況下,細菌的攻擊性更強,免疫系統的有效性會降低。”
(2)地球和宇宙
為了在宇宙中生活,人體必須適應失重狀態,人體組織和器官的功能和特征將發生重大變化。以下是Etano Rotondo教授對宇宙中智人的描述。臉型:圓形,亞洲人。眼睛:眼睛變大,結膜變紅。鼻子:充血。前額和面部:靜脈擴張。皮膚:全身光滑豐滿。大腦:更大,血流更多。頸部:更長更寬,頸靜脈擴張。胸:短而寬,女性的乳房比較豐滿,老年女性也不例外。心臟:較小,水平移位。脊柱:線性,椎間隙增大,彎曲消失,身體高出2厘米左右。手臂和手:靜脈擴張。橫膈膜:上升。腹部:體積變小,臀部和臀肌變小。腿:小,肌肉發育不良,血流量減少。骨骼器官:輕微脫鈣。血液:紅細胞數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