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輿情的爆發往往會給政府企業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如何在網絡輿情爆發時進行合理有效的引導和疏導,才是真正考驗政府和企業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時刻。
1.和傳統大眾媒體合作,互相合作。
根據諾依曼的假設,意見氣候的形成與以下三個條件有關:大部分媒體報道內容的相似性,產生* * * *效應;相似信息傳播的連續性和重復性,產生累積效應;信息到達範圍的廣泛性有壹種普遍的影響。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今天網絡輿論的最終作用和影響往往是結合傳統媒體報道的。
由於傳統大眾媒體在人們心目中還是相當權威的,當人們在網上獲得壹條信息時,會習慣性地向傳統媒體尋求正確的意見,並將傳統媒體的觀點作為主要參考甚至首選。畢竟網上討論比較散。當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共同關註壹件事的時候,就會產生強烈的振鈴效應,讓輿論的聲音越來越明顯。比如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孫誌剛事件”討論,壹定程度上為傳統媒體設置了報道議程,南方都市報等壹些傳統媒體參與其中,對網絡輿情進行總結和聚焦。在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造成的強大輿論壓力下,有關部門迅速偵破並處理了涉案人員。此事在網上被熱議了近兩個月,輿論才平息。
因此,為了達到更好的輿論效果,應該考慮立體化的傳播策略,讓各種媒體緊密配合,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對網絡輿情進行匯總報道,這樣影響力會迅速放大,效果會更強。
2.善於利用網絡意見領袖。
意見領袖在網絡中的作用比在現實社會中更強大。壹個網站的版主和資深評論者往往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他們二次傳播出去的信息也能得到網站壹般會員的認可。但目前的情況是,壹般網站的意見領袖還是普通網民,觀點不壹定正確,也不具備引導輿論的專業手段和物質保障。傳統的專業通訊社在新聞采集和制作方面有著相對成熟的基礎和全面的物質技術支持,這是普通網民甚至是有實力的網絡服務商所無法企及的。如果他們是網絡輿論的意見領袖,那麽網絡輿論傳播的程度和效果就會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引導。
3.快速講述事件,仔細匯報原因。
我們壹直強調信息要快速發布,甚至是盡快發布,這就強調了不要失語,要抓住機遇,爭取主動。壹旦突發群體性事件發生,我們應該立即處理。稍有遲疑就可能導致流言蜚語滿天飛,稍有疏忽就可能導致工作被動。過去“只辦不報”或“先辦後報”的普遍習慣,現在完全不能接受。及時發布信息,引導輿論,才是正確的做法。
不過也強調了不能亂說。很多突發事件很復雜,妳壹時搞不清楚是怎麽回事,所以不要試圖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清楚,更不要草率決定。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壹些地方積極召開新聞發布會,比如2009年的“鄧玉嬌案”。每次新聞發布會的措辭都不壹樣。連新聞稿本身都不知道是什麽。從長遠來看,普通民眾不會信任政府。很多問題還沒有搞清楚,要特別註意。不要胡說八道。查壹查,說壹點,壹步壹步滾雪球。2009年6月5日,成都壹公交車燃燒。為此,市裏三天開了五場新聞發布會,采取了發現壹點,說壹點的方式,把大家關心的事情說出來,這比沒有發現就貿然說出來的做法要好得多。註意處理問題的時機和節奏,有的第壹時間反應,有的觀察後再做;有的溫柔細雨,低調行事,有的處理果斷迅速,做到積極穩妥。
快速講述事件,認真匯報原因,既堅持了第壹時間發布信息、實事求是、客觀真實的原則,又為後續處理和後續信息發布留下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間。
4、持續釋放,不留空間。
輿論引導,不要指望妄想壹勞永逸。可以依托類似多睿客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的輿情監測系統,跟蹤關註重點輿情,及時跟進,持續發布,引導輿論。同時,不留下多余的空間,可以擠壓謠言空間。
雖然不能說只要持續發布就不會有謠言和負面信息,但至少會有效擠壓負面空間。2065438年7月21日,北京發生特大暴雨災害,造成77人死亡,經濟損失10億元。從北京“7·21”特大自然災害的輿情演變來看,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壹是暴雨開始後雨情信息的快速傳遞,掀起了預警和求助信息的熱潮。二是暴雨期間和結束時感人的求助故事的廣泛傳播,將輿論推向高潮。第三,善後工作開始後,隨著死亡人數的公布和重建工作的有序開展,輿論逐漸趨平。
在此期間,北京通過全市所有媒體,尤其是政務微博不斷發布信息。同時,利用微博矩陣優勢,全市各區縣政務官微博同時發聲,傳遞雨情,倡導互助,回應求助,駁斥謠言,公布求助進展。尤其是在善後過程中,壹些敏感點引發的幾輪輿論,比如用假賬號辱罵網友,有人指責廣渠門大橋求助慢,暴雨後協管員貼罰單,市委政府正常人事變動,公布因災死亡人數,都在得到及時回應後迅速降溫。正是因為不斷的發布和不留空間的引導,總體來看,北京“7·21”特大暴雨災害的輿情是積極的、穩定的、正常的,沒有出現整體的負面輿情引導,輿情應對和輿論引導是成功的、有效的。
5,既然是謠言,就大膽擊碎。
自從互聯網誕生以來,尤其是微博的盛行,人們根據自己的感覺到處造謠。謠言乘上科技“東風”後,上傳更方便,傳播更迅速。壹條消息發出去,就會像病毒壹樣傳播,影響力更強,傷害更直接,危害更嚴重。壹個謠言往往會導致壹個人的惡名,讓壹個組織難以為繼,甚至引發社會動蕩和不安。
所以,在以微博、微信為典型應用的實時網絡時代,應對謠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時、全面、大聲地說出真相,壹定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實時網絡工具。謠言的瓦解有賴於事實背景下的積極有效的應對,這對於采取什麽樣的應對措施至關重要。這樣的初步判斷通常有三種結果:壹是明顯的謠言;第二,不是謠言,或者部分屬實;第三,無法確認是否為謠言。但在加緊調查核實事件真相的同時,根據不同的判斷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對於可以確定的謠言,要立即辟謠,用事實告訴公眾真相;對於非謠言或部分屬實的謠言,本著實事求是、壹分為二的原則,立即整改,誠懇道歉,並承諾查明事件原因,嚴肅處理,及時公布;對於壹些無法確認為謠言的謠言,必須向公眾承諾,將立即核實事件真相並盡快公之於眾,視情況持續發布調查進展,擠壓謠言空間。
6、快切,棄車保帥
快切不僅是壹種思維方式,更是壹種應對策略。所謂“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遇到事情要堅持冷清觀察,科學分析,正確判斷,冷靜應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什麽範圍內解決問題。要註意區分政治問題、學術問題和意識形態問題,在重大政治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在學術問題上,要民主討論,平等交流,以理服人;對於思想問題,要擺事實講道理,加強正面教育。
與社會感知輿情的形成規律相比,網絡輿情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特點和獨特個性。網絡輿論的形成過程呈現出高度的集中性和跳躍性。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今天,網絡將話語權延伸到了大眾,日益成為輿論形成的重要場所。把握網絡輿論的形成規律,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對網絡輿論的正確引導。“立體”引導是有效手段,網絡輿論的進展值得觀察。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合理的引導,網絡不會成為發泄個人不滿的非理性空間,而會成為輿論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