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是深刻的、多方面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文藝領域:基督教文化對西方文學的重要影響可以在很多西方作家的作品中找到。同樣,中國的宗教文化也曾經對中國的文學產生過重要影響。首先,道教保留了大量的六神故事和民間傳說,創造了許多神話故事,這些都為中國文學中的神話增添了色彩。關於玉帝、龍公、西王母、盤古等的傳說。在道教中,以及道教自己創造的神話故事,如關於八仙的傳說,以及關於泰山、華山、龍虎山和武當山的神話故事,也深受人們的喜愛,並對中國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道教追求的是在現實世界中建立壹個平等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生而為天。這種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影響了許多作家,產生了壹批類似《桃花源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的文學作品。而且道教信仰的理想是長生不老。這種不朽的思想成為文學的重要主題之壹。以道教神仙為題材的古代作品,充斥著詩、詞、歌、詩、劇、小說等多種文學形式,作者數量眾多。比如《封神演義》、《遂平三魔傳》、《韓湘子傳》、《盧希安飛劍》、《七真人真事傳》等道教對文學的影響不僅體現在題材上,還體現在風格上。再者,在藝術領域,道教對中國的音樂、書畫、雕塑、石雕、建築等形式和精神都有重要影響。比如在音樂上,由於道教音樂是為道教宗教活動服務的,所以功利性很強,蘊含著濃厚的道教哲學思想。它與群眾的習俗密切相關,受到人們的歡迎。它不僅對中國古典音樂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還保留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宮廷音樂和民間音樂的曲調,是今天人們探索和研究中國古典音樂的壹個重要方面。建築上,武當山有四座道教宮觀、兩座宮殿遺址、兩座道觀和大量的聖言、巖寺。它在建築藝術和建築美學上達到了完美的境界,富有中國古代文化和科技內涵。
2.科技:說到道教,必然會聯想到壹個詞——長生不老。是的,道教從壹開始就非常重視煉丹,以求長生不老。試圖通過各種方法達到它所追求的目標,雖然這只是壹種幻想,但這個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客觀來說,對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意義重大。比如當時煉金術的發展,為現代實驗化學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而道教在長期的發展中,通過各種煉丹術的修煉,客觀上為中國古代自然科學技術積累了許多寶貴的資料和經驗。同時,許多道教人士往往既懂藥理又懂醫學,為我國古代醫學和養生做出了重要貢獻。比如葛洪,陶虹靜,孫思邈。孫思邈把道教和中醫結合起來,在導、服、丹、餌、按摩、吃、住等方面對養生做出了巨大貢獻。此外,道教和道教經典以不同的方式保存了許多古代數學和物理成果,對我國古代數學有著重要意義。
物理學也有獨特的貢獻。最後,我們至今引以為豪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火藥,是道教方士在煉制丹藥時發明的。火藥的發明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壹。總之,道教在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科技遺產。
3.民俗:道教對中國古代民俗產生了特別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有些影響甚至延續至今。比如城隍、土地、竈神的崇拜和祭祀,幾乎遍及中國所有地區、民族甚至家庭。中國的人,不管信不信道教,對這些神大多是敬而遠之的。歲末年初,道教對民俗的影響更加明顯。春節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節日。在這個傳統節日裏,從喜慶娛樂到飲食祭祀,都體現了貼門、烹馬、畫桃符等中國民俗和傳統文化的特色,十分熱鬧。其中壹些習俗甚至延續至今。其中有門神、廚馬、桃符等。都來自道教。
4.中國民族心理與民族性格:道教以道教為最高信仰和人生終極目標。這種人生哲學,培養了壹代又壹代尊道只求道的傳統。歷史上很多道士為了求道,自覺拋棄了世間壹切物質享受和名利,甘於簡樸生活,安於清貧樂道,刻苦鍛煉,主動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這壹傳統,通過具有民族風格的宗教形式,長期流傳於社會,對形成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和民族性格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道教文化中有壹種思想是“我命在我,不在天”,認為人的壽命可以通過修煉來延長。這種人愛世界、人征服天的觀點,不同於佛教的悲觀厭世思想,也與儒家的聽天由命、富貴在天有很大不同。它鼓勵人們積極征服自然,努力掌握自己的命運。這種思想經過道教的長期宣傳已經深入人心,這不能不影響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性格,使人定勝天的信念成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此外,道教提倡寬容、謙卑、豁達,反對自負、自滿、自大、自割、自滿。這種精神體現在文化上的兼收並蓄,海納百川。這種文化心理的發展,形成了中華民族博大的文化胸懷,很容易吸收各種先進文化來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使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歷久彌新,越來越繁榮。
5.政治領域: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壹方面上層統治者往往利用道教來為鞏固自己的封建統治服務,所以道教長期得到封建統治者的支持。另壹方面,許多農民起義的領導者也把道教作為農民起義的組織形式,並把道教經典中的壹些思想作為他們發動起義的思想武器。可見道教與過去中國上下層社會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
6.道德倫理領域:道教是壹個非常重視道德教育的宗教。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它積累了大量的戒律和勸誡,包括功過,其中包含了許多對當時社會合理的倫理道德思想。這些內容不僅對道教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它的各種勸善書籍,在社會上廣泛傳播,滲透到各行各業。其根本目的是勸人行善積德,去惡行善。因此,“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壹直在中國民間流傳,在人們心中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規範,對社會穩定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綜上所述,可見道教對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影響是深遠而重大的。事實上,其影響不僅體現在上述領域,還對民族凝聚力、民間信仰和中國的學術思想領域產生影響。道教作為壹種意識形態,是文化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是壹種相當嚴密的思想、情感和活動體系,是人類的偉大創造。它屬於中華文明的壹部分,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它繼續傳承下去,更好地服務於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