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榮幸接受《瞭望周刊》頒發的“愛中國”特別榮譽獎。我父親是在中國接受傳統教育長大的,我的教育壹部分是傳統的,壹部分是西方的。為了紀念父親,我寫了《追憶》這篇文章。這些年來,我在學校接觸了很多中國學生,所以我想借此機會和大家談談學習自然科學的中國學生應該如何理解自然科學。
在中國傳統教育中,最重要的書是“四書”。“四書”之壹的大學說,壹個人受教育的起點是“向物學習”和“知”。也就是說,知識是從探索對象中獲得的。用這兩個詞來形容現代學術發展已經不合適了。現代學術的基礎是實地探索,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實驗。
然而,中國的傳統教育不重視真實的東西和知識。這可能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固定的社會制度。“大學”本身就說,向物學習的目的是使人達到至誠、至信、修身、齊家、治國的領域,以此來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正因為如此,認識事物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
大家都知道明代大歷理論家王陽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儒家對待實驗的態度。總有壹天,王陽明會遵照“大學”的指示,從“吳歌”開始。他決定把院子裏的竹子編成格子。於是他搬了個凳子坐在院子裏,苦思了七天竹子,因為頭疼而失敗。這位先生顯然錯把探索外部世界當成了探索自己。
王陽明的觀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儒家的傳統觀點認為世界上有不變的真理,真理是“聖人”發自內心理解的。聖人知道了道理,就傳給普通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可以“推至四海,傳萬代。”經驗告訴我們,這種觀點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
我是學科學的人,先說說實驗精神在科學中的重要性。
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獲得,而不是通過自省或哲學空談。
實驗的過程不是被動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比如,我們要了解竹子的性質,就必須專門種植竹子來研究它的生長過程,就必須把葉子剪下來拿到顯微鏡下觀察。袖手旁觀永遠得不到知識。
實驗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測量,它需要仔細而具體的計劃。有壹個合適的目標來指導整個探索過程尤為重要。至於這個目標如何選擇,就看實驗者的判斷和啟發了。壹個成功的實驗需要遠見、勇氣和毅力。
由此可以理解為什麽基礎知識的突破並不常見。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麽歷史學的學術進步只依賴於少數人的關鍵發現。
今天,王陽明的思想繼續支持著壹些中國學者的思想。因為這種文化背景,國內大部分學生都傾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傾向於抽象思維而不是動手。中國學生的功課往往做得很好,考試得了近65,438+000分,但面對需要想法的研究工作時,他們往往不知所措。
對此,我有親身經歷可以證明。我從小接受傳統教育。去美國大學讀物理,壹開始以為只要自己“努力”,聽從老師的指導,就能壹帆風順,但事實並非如此。剛開始研究,我就發現不能只靠老師,需要自己提出觀點和想法。當時不知道因為沒有提前準備,吃了多少苦。最讓我恐慌的是當時唯壹的辦法——埋頭讀書應付壹切,對實際需求毫無幫助。
我認為真正的認識事物的精神不僅在學術研究中不可或缺,在應對當今世界環境中也不可或缺。在今天的通識教育中,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精神。也就是說,無論是學習科學、人文,還是個人行動,都要保持懷疑和求實的態度,依靠實踐去發現事物的真相。如今,世界和社會環境正在迅速變化。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接受過去認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在環境劇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研究幾千年前經書上的東西來重新認識認識事物的真諦。這個意義有兩個方面:第壹,求真的途徑是客觀地探索事物;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被動的、消極的,而是富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探索。希望我們這壹代對“物質與知識”這個概念有新的理解和思考,讓實驗精神真正成為中國文化的壹部分。
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
1,目標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來說明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2.結合文本分析,提出事實和道理,以及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通過標記關鍵詞來學習如何閱讀。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準確理解文中大量名言警句,理解論證方法和修辭方法;學習制作卡片。
難點:理解文章的論證結構。
教學方法
這是壹個大科學家的小演講,卻反思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弊端——重視哲學形而上學,忽視科學實驗。作者貫通古今中外,理論分析與呈現相結合,知識淵博,思想深刻,經驗精辟,言辭肺腑,切中時弊。在學習這篇文章時,不妨通過合作探究來培養學生學習推理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首先,引導進入課堂
同學們,當我們談到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四大發明,奧運奪冠的時候,妳們知道嗎,當代十大科技發明沒有壹項是屬於我們中國人的?李約瑟的命題是探討近代中國科學技術為什麽落後。很多有識之士從“五四”開始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但中國學生在創作和實踐方面分數高、能力低仍是不爭的事實。原因是什麽?讓我們和丁肇中教授壹起探討這個極具價值的問題。
二、整體探索
1.快速閱讀全文,找出交流的中心論點。
中心論點的特點:表達判斷的陳述句;簡明扼要的總結,引出全文的觀點。
明確:中國人缺乏認識事物的精神/中國學生傾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傾向於抽象思維而不是動手。/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和/或標題。
2.以速寫和評論的方式跳過文章,談談作者是如何分析“以物知物”這個概念的。
明晰:壹開始就指出對事物的認識是壹種科學實驗,然後從《大學》對事物的認識到傳統儒家對事物的認識再到對事物的真正認識等等。,分析原意,然後探究真諦,正-負-正螺旋上升或壹步壹步向真理前進。
作者在文章中討論了哪四個問題?
明確:①“大學”中的“知事”是什麽意思?(2)作者真正的知識是什麽意思?③中國傳統教育的目的是什麽?中國傳統教育有哪些弊端?(4)如何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培養理解事物的精神?
文章從提出問題到分析解決問題,壹步壹步的推理,思路清晰,說服力強。
三是重點難點突破
1,三種演示方法:
(1)引用古語:比如開頭,引用《大學》裏的東西來認識,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了《大學》中的八條,分別是明事理、至誠、正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⑵事實與推理的有機結合:列舉事例時,采用正反事例相結合的推理方法。反面例子:①列舉了明代大歷理論家葛失敗的例子,闡述了傳統儒學對待實驗的錯誤態度。(2)中國學生作業成績好,但面對實際工作卻束手無策。(3)作者大學時埋頭讀書應付壹切,對實際需求沒有幫助。④正面例子:通過積極的、有計劃的探索,了解竹子的性質。
好處:典型案例有論證,理由充分,有說服力。
(3)應用對比:比如中國的傳統教育是通過內心的理解和自我檢討來維持社會制度的,這與科學進步的歷史上新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來獲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好處:正反交流發人深省。
2.關聯詞和邏輯推測:
文中關聯詞的使用復雜而嚴謹。它們壹方面將豐富而零散的材料緊密地焊接在壹起,另壹方面顯示了作者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駕馭能力,增強了本文的邏輯力量,也起到了表達效果。但這可能是因為不是,而是。就是造人,因此。正因為如此,就像第九段:他用not但是never,要等自己的觀點、態度、語氣極其明確。
四、課外發展(選壹項)
1.有些人認為,丁肇中先生將中國學生不願開始工作的原因歸咎於王守仁是不公平的。為了強調自然科學而否定社會科學,有否定中國傳統文化之嫌。妳怎麽想呢?請獨立思考,根據本文回答。
2.推薦閱讀(網上搜索標題可用)①丁肇中給同學的壹封信②丁肇中的演講《空間站尋找反物質實驗》(實錄)。
3.自己做壹個小的科學實驗(比如在冰箱裏放兩杯水,1小時後,想看看是熱水先結冰還是冷水先結冰?)結果和妳想的壹樣嗎?有哪些啟發和收獲?
板書設計
第壹部分(第1段):提問。
第二部分(第3 ~ 12段):問題分析。
(第3-5段):指出傳統教育的弊端。
(第6段~ 10):分析科學中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第11 ~ 12段):分析國情和個人經歷進壹步揭露傳統教育的弊端,說明重視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段)解決問題。
學習點
壹、作者簡介
美籍華人物理學家丁肇中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主要從事高能物理研究。1974年,領導小組在實驗中發現了新粒子,由此引發了壹系列新粒子的相關發現,使粒子物理學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階段。
二、故事背景
本文是丁肇中6月5日在人民大會堂接受特別榮譽獎時發表的講話。在這次演講中,丁肇中作為壹名科學家,反思了中國的傳統思維方式,倡導以認識事物的真正精神探索世界上未知的事物。
第三,理解單詞的意思
1.榮譽:榮耀和運氣。
授予:授予(獎章、證書、學位、榮譽等)。).
3.領悟:領悟;明白。
4.講清楚:這是指魏晉時期的壹些士大夫不實用,講哲學,後人泛指壹般不切實際的空談。
5.袖手旁觀和手表: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幫助別人。
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麽辦。我描述尷尬或焦慮。
7.猶豫:猶豫不決,不知道往哪個方向走。
8.大災難:劇烈的變化。
第四,問題總結
1.這篇文章第壹段的作用是什麽?
說明發言原因,提出話題。
2.第(2)段引用大學裏的“風格”和“知識”是為了什麽?
我們從中國傳統的儒家經典中提出了“知物”和“知物”的概念,既指出了題目,也說明了這種觀點源遠流長。本文以《大學》中的“吳歌”和“知止”描述了現代學術的基礎,強調了探索實物作為實驗在現代學術中的重要性。可見,要真正理解現代學術的發展,要有理解事物的精神,這樣的討論才更有說服力。
3.結合第三段,說說古今知事的不同含義。
在中國古代,為滿足統治階級的需要,抓物求知的真正意義並不是“求新知”,其最終目的是“平天下”。
4.王陽明舉“葛”竹失敗的例子有什麽用?
這個問題通過舉例演示角色分析法來回答。本文以王陽明“葛”竹與頭痛作鬥爭為例,有力地論證了“中國傳統教育不重視實物和知識”的觀點,語言幽默,通俗易懂。
5.第八段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麽作用?
用例子和對比來論證。本文以竹子為例,論證了“實驗過程”是壹個“積極的、有計劃的探索過程”,同時與王陽明“格子”竹子的案例進行了對比,突出了新知只有通過實驗才能獲得的道理。
6.文中的“大都”、“常”、“常”的作用是什麽?
這個問題用議論文修飾限制性詞語的功能分析法來回答。“大都”表示範圍,“常”、“常”表示頻率。這些話凸顯了中國傳統教育對學生不良影響的普遍性,語言準確嚴謹。
7.作者引用自己在美國留學的事實來論證,效果如何?
這個問題通過舉例演示角色分析法來回答。作者提出自己的說法,以自己在美國的學習為例,證明了中國傳統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思考輕動手的弊端,再次說明了實踐在科研中的重要性,使推理更加真實可信,無可辯駁。
8.《大學》中的“向物學習”是什麽意思?作者所說的“通過研究事物來學習知識”的真正含義是什麽?
《大學》中“向物學習”的含義是:通過探索對象獲得知識,也就是通過做實驗獲得知識。作者“研究事物認識知識”理論的真正含義有兩個方面:壹、求真之道是客觀地探索事物;第二,探索應該是富有想象力和有計劃的,而不僅僅是被動的袖手旁觀。
9.判斷壹個人是否具有“師事”精神的關鍵是什麽?
判斷壹個人是否具有“師事”精神,關鍵要看他是否對事物有客觀的、富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積極主動的探索,即“努力探索”、“勇於實踐”、“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果沒有這些,妳就不會有真正的“向物學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