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讀到這本書,感謝我的90後年輕同事推薦。不然按照我平時的閱讀習慣,很難從壹堆書裏挑出這麽壹本。它是壹本奇幻的書,因為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書或小說,而是壹段對話和采訪,記錄了兩代北大人跨越北京、牛津、溫州三年的壹段對話。不考慮談話內容,這個采訪的新鮮感足以讓讀者興奮。
以己為法——與向標對話2020年7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向標、吳琦。向標,1972出生於溫州,1998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現為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吳琦,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單身讀書》主編。
都說這是壹本奇書,因為書名《以己為法》自有玄機。“把自己當成壹種方法,多麽奇怪的標題。妳把自己當成什麽方法?方法等同於工具嗎?妳能是什麽工具?”看到書名,壹系列這樣的問題就會蹦出來,迫不及待地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都說是壹本很精彩的書,更重要的是它的內容。本次講座從向彪教授的個人經歷出發,追溯了壹系列超越自我的問題,涉及對中國社會半個世紀以來的變遷、知識的認同、全球化與民粹主義、人類學方法論等話題的思考。這本書提供了對話的記錄,也給出了審視問題和練習思考的方法——如何在自虐的大潮中給自己定位;全球化時代,如何創造性地構建身邊的小世界;如何在思想受困的社會回答宏大命題?
要說它是壹本奇幻的書,最重要的在於它通過對話看問題的精神和視角——對個體的關註,對自我的極度坦誠,對過程的尊重,對身邊現實生活的關註和理解,對普通人和外圍的關註,對宏觀理論的不迷戀,對把自己當成“方法”的不壹樣的勇氣。這些,或許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對話精神”。
這本書區別於其他作品的另壹個特點是沒有特別清晰的框架。雖然面試官提前準備好了面試的話題,但是在面試的過程中,談話雙方都有足夠的坦誠精神和開放的心態,可以伴隨著談話的進展,讓談話本身自然而然地往現在要去的地方發展。這個特點有點像中國的散文,也更符合中國文人的傳統表達方式,所謂“形散而神不散”。大對話的方向是可控的(甚至在對話開始時,兩位作者連大框架都不確定),但在具體的對話過程中,讀者不知道作者接下來要談什麽,要去哪裏——這大大增加了閱讀這本書時的“冒險”體驗,非常刺激。
我想,對於兩位作者來說,這段對話本身就是兩個人有趣的“冒險”。隨著探險的不斷進行,壹路上的風景慢慢鋪展開來,展現在兩人面前,或燦爛而熱烈,或深遠,或猶豫,或曲折。這個旅程的精彩,恐怕外人很難體會。這或許也是對話(或口述史)、人類學、社會學的魅力所在,正如作者在本書序言中所引用的:“語言與思想齊頭並進”(哲學家以賽亞·伯林);“壹個對話的社會是人類的關鍵”(法國知識分子雷蒙德·阿隆)。
作者吳琦在序言中總結說,本書以談話為載體,以人類學為中介,以鄉紳為思想資源,以“自我”為方法。通過向標個人的思想形成過程和學術生命成長經歷,可以反映出我們對壹個移動世界的看法,從中也可以看到中國社會在過去40年的巨大轉型和變化。
在這樣壹種冒險的閱讀中,作為讀者的我們,會隨著兩位作者的探索而深入,在不經意間拾起壹些適合自己、擊中靈魂的閃亮“貝殼”,進而找到那些散落卻珍貴的“珍珠”。在這裏,我將分享我撿到的“珍珠”。
向標老師提到了壹個對自己童年影響很大的人,他的三叔。“三叔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對周圍事物的觀察非常敏感和到位。如果妳想去農村調查,妳會發現任何壹個村都有人能把這個村的事情說清楚。這其實並不容易。我們現在跟年輕人談,讓他坐下來談談他們的班級和學校,講清楚這個體系是怎麽運作的,基本的權力結構是什麽,主導意識是什麽,每個人的動力是什麽。壹般人看不出來。這實際上是壹種非常重要的訓練。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生活的小世界感興趣,有意識地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生活,進行獨立的敘事——不加分析,即敘事。”
這段話對我觸動很大。回顧我的學生時代,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能說說當時班級和學校的情況,學校的組織結構,老師同學的特點,大家的動機是什麽等等嗎?我想我做不到。回憶起這幾個時期,壹些特別的場景,特別的人,特別的事都會浮現在腦海裏,但我並沒有完整的學生時代全景圖。換句話說,我無法全面深入的描述我的學生時代。不是因為過了這麽久忘記了,而是因為當時沒有這樣的訓練,所以沒有這樣的能力。
今天回想起來,如果說我現在工作單位的情況,組織架構,權力結構,主導意識,大家的動力等等。,我也許能比學生時代答得更好。因為我的管理工作,平日裏還是要思考這方面的問題,但要說有多深,真的不是很深。所以這壹點對我的啟發和觸動很大。我問了自己壹個問題:我真的對自己生活多年的小世界感興趣了嗎?我的回答是,雖然我壹直很嚴謹,對工作也很投入,但是我的關註點總是很窄。總的來說,我對自己生活的小世界沒有真正的興趣,參與感不強,總是有點超然,沒有形成準確清晰的周圍小世界的“全景”。這背後是壹個思維習慣和能力的問題。
李旦說“這個世界不值得”,他要“入局”,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們這壹代讀書人(當然不是全部)從小“只讀聖賢書”,心中眼裏都是詩和遠方,壹心向上爬。相反,他們故意忽略甚至輕視了他們現實生活中的小世界。這背後有時代和社會背景。回想起來,這是要付出代價的。人不可能壹輩子不接觸,但總要貼近現實生活。
向標老師生在溫州,長在溫州。書中有壹段生動的記憶:“我上中學的時候,有壹天她媽媽同事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家長請大家吃了酒。結果當著學生的面,有人說現在上大學有什麽用,那個學生有點不好意思,不高興。才十七八歲,酒席上也不知道怎麽做。溫州確實是個超級務實的地方,感覺文藝腔很奇怪。”
看完這個小故事,作為壹個山東人,我不禁深深感嘆溫州人重商的價值觀。在崇尚教育的山東,考上大學是壹個家庭和家族的榮譽。如果是同樣的場景,很難想象這樣的朋友會在慶功宴的酒桌上跳出來,如此真實公開地發表“無用的讀書”,簡直就是“離經叛道”的意思。這從中國不同地區文化價值觀的巨大差異就可以看出來。
無論妳現在身在何處,離開家鄉多久,家鄉的基因和文化價值永遠在妳的氣質稟賦中默默流淌。意識到這壹點很重要,會引導妳進壹步梳理和思考自己家鄉的文化價值,看到它的亮點和局限,這本身就是對自己很好的反思。
這兩個話題放在壹起,似乎沒有什麽關系。但是對於我這種80後來說,這兩個話題確實是有機結合,相互融合的。80後人到中年,遇到所謂的“中年危機”——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人生迷茫,夢想漸行漸遠——而這種危機意味著什麽?是什麽導致了這些危機?如果放在時代和社會的大背景下,妳會對自己的“中年危機”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
向標老師說:“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其實是壹個生命意義和生命意義轉移的過程。讀壹本好書,好好學習考試,找壹份好工作,擁有自己的房子,壹直都是為了把意義外化。最終不需要轉讓,也就是回歸人本身。國家也是如此。過去,任何問題首先是經濟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似乎其他問題都可以解決了。但經濟不可能無限發展,所以正在回歸意義本身。意義不是虛無縹緲的人文精神,而是來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中國人有很強的中心情節,覺得邊緣的生活不值得過,引起很大的焦慮。權利和資源過度集中...邊緣人有強烈的進入中心的欲望,當然會讓人發揮很大的作用,但是會造成各種扭曲。而且,壹旦進入中心,很多人就變壞了,腐敗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清楚自己是誰,只是為了進入中心,放棄了自己出生的土地和周圍人的關系,成為無原則的人。學術界如此,官場最明顯,商界也是如此。做壹個公司職員,哪怕是學生。如果壹心想進省會,進北京,不紮根就沒有地方,沒有主體性,完全工具化。中鋒太強了,但其實很危險...削尖腦袋往上爬,感覺自己的命沒用了。”
當然,作者更深刻,更有思想。但是,如果把作者說的話運用到自己身上,以自己為例,妳會發現非常適合。改革開放40年,壹切都在飛速發展。在時代的浩蕩浪潮下,個人幾乎不自覺地被歷史推著前進。以我個人為例。我在山東壹個普通縣城上小學初中高中,學習還不錯。遇到高考,我就想盡辦法考個好大學。我繼續努力去北京讀更好的大學的研究生,畢業後靠自己在北京找到了壹份好的穩定的工作;後來國家大力發展房地產經濟,房價飆升。在焦慮和迷茫中,找對象,結婚,買房,在北京紮了根。房價持續飆升,買車要搖號。焦慮中,妳生了孩子,搖了號,買了車,升級換房,加入了“中產家庭”的大軍;後來在公司的數字化轉型中,為了孩子上小學而糾結換房擇校,也做了壹次找出問題的手術...在馬不停蹄的忙碌和壓力中,突然發現人到中年,壓力很大,人生進入了中場。去的時候很迷茫。心中仍有夢想,但現實更清晰。
這是我濃縮的成長史。套用作者的話,從大趨勢來說,我壹直處於壹種不自覺的削尖腦袋磨屁股的狀態,不斷的“敲打奇俗”,總是追求外化的認同和意義,總是隨著潮流從“邊緣”追求到“中心”,而沒有思考過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以至於人生中途,驀然回首,內心居然生出壹種無盡的蒼涼感和無意義感。
但是,人生進入中場的壹個好處是,妳被迫開始思考人生,因為妳已經積累得足夠多,跑得足夠累。妳開始紮根並向內探索生命的意義。妳開始覺得日子不多了,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妳開始極度渴望過上好日子。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過去發生了什麽,中年都是人生中非常寶貴的財富。妳變得清醒了,妳變得睿智了,妳踏上了認識自己,做自己的新征程,妳成長了。
作者說,“所有的理論思考都要和‘做’結合起來,行動本身就是變化的。事情是壹點壹點做出來的。今天不做,今天犯錯,明天不知道能走多遠。唯壹的辦法就是去做。當然要允許試錯,允許壹部分人不出成果,重在長期積累。有這樣的生態系統。”
“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對自身生存狀態的選擇,必須以‘我’來判斷是否能在組織中創造自己的空間。和同事以外的人合作,發展自己的根,自己的小宇宙,小環境,小世界,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在個人經歷出現問題後更容易冷靜,不是那種透明的看法,而是恰恰相反。如妳所見,這個世界其實是復雜多變的。我處在這樣的位置,經常會讓我不開心,但這是大格局,所謂的‘聽天由命’。我的奮鬥本質上不是問題。當然我每天都心慌,可以通過靜坐,瑜伽,喝綠茶來緩解。但是奮鬥是生活的壹部分。比起不奮鬥,我肯定選擇現在的奮鬥。”
之所以原封不動的抄了上面的話,是因為它確實給了我很大的思想沖擊。我是壹個經常因為對現狀和自己所處的位置不滿而感到焦慮的人。從作者的對話中,我意識到自己先跳出來,把自己的問題放到大的畫面中,才有空間感和距離感。我能意識到這個世界是復雜多變的,我在這個大格局中的位置不是我壹個人能改變的,但我能“認命不服輸”,通過自己的方式方法繼續“競爭”,不斷反思,不斷進化,探索如何做自己。有了這種空間感,我發現自己變得不那麽壓抑、焦慮和不滿現狀,反而發起了壹種繼續“撞車”的熱情。這是多麽重要啊!
我花了將近壹天的時間看完這本書,又花了四五個小時寫了這篇讀書報告。但是我覺得這些時間的投入是非常有意義的,值得的。寫作的過程大大加深和突破了我的思維。很多想法和理解都是在寫作和思考的同時自然呈現的。這種體驗真的很奇妙!
感謝牛年春節假期遇到這麽好的書,向同事推薦這本書,也感謝願意放棄復雜安靜閱讀的自己。正如作者所說,在寫作中,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小宇宙、小環境、小世界”,迫使我不斷自我懷疑、自我反思、自我改變、自我突破,卻又從容不迫。
唯有這篇短文,紀念風雨飄搖、波瀾壯闊的鼠年,紀念他率真、勇敢、自我突破、靜水的“中年成長”。這壹年非常特別,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牛年,讓我們壹起進入遊戲,繼續“死”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