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叫花糕、菊花糕、五色糕,制作方法隨意。九月九日拂曉,九月做蛋糕是古人的本意,孩子頭上頂壹塊蛋糕,嘴裏說壹句話,祝孩子萬事如意。精致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寶塔壹樣,上面放兩只小羊,符合重陽之意。有些人甚至在重陽糕上貼上紅色的紙旗,點上蠟燭。這大概是指“點燈”和“吃餅”而不是“爬”,用小紅紙旗而不是山茱萸。現在重陽糕還是沒有固定的品種,全國各地重陽節吃的軟糕都叫重陽糕。
3.賞菊飲菊花酒:重陽節是壹年中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說賞菊、飲菊花酒源於晉代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他的隱居、他的詩歌、他的酒和他對菊花的愛而聞名。後人紛紛效仿,所以重陽有賞菊的習俗。舊時代,文人士大夫也是為了親近陶淵明,把賞菊和宴飲結合在壹起。北宋時,開封為都城,重陽賞菊盛行。當時菊花品種繁多,形態各異。人們也稱農歷九月為“菊花月”。在重陽節,當菊花在傲霜盛開時,觀看菊花已經成為節日的壹個重要部分。清朝以後賞菊的習慣特別盛,而且不限於九月九日,重陽節前後還是最盛的。
4.插山茱萸和簪菊:重陽節插山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了。古人認為重陽節插吳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者戴在手臂上,或者做個香囊把山茱萸放在裏面,或者戴在頭上。大部分是婦孺穿的,有些地方,男人也穿。金代葛洪的《西經雜記》中有考努斯參加重陽節的記載。除了佩戴山茱萸,人們還佩戴菊花。唐朝就有這種情況,古往今來壹直流行。在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在門窗上貼菊花枝葉,“祛邪除穢,招財進寶”。這就是頭上的菊花的庸俗化。在宋代,還有人把彩帶剪成山茱萸和菊花送給對方。
5、爬山:古人在重陽爬山,原本是為了避邪。唐代王維的詩:“遠知兄弟攀處,壹人滿處不見”就是這種情況的寫照。山茱萸是壹種中藥植物,氣味刺鼻。燃燒後,可以清除昆蟲。古人習慣在九月佩戴它來辟邪。在山西南部,自古以來就有9月9日爬山的傳統習慣。賞大好河山,賞名勝古跡,已成為節日的壹大盛事。時至今日,“幹坤必勝,我們這壹代人共攀高峰”“東風留不住,冉冉從巔峰崛起”“九月新喜,三農慶秋”等名言仍在民間傳誦。
6.敬老:今天的重陽節已經成為象征老人長壽的節日。向老人表示哀悼是慣例。老年人喜歡在門外溜達,鍛煉身體。身強體壯者,不得不就近登高,眼觀遠闊,以堅定野心。
7.賞菊:賞菊也是重陽節的傳統活動。秋天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古人在賞菊時習慣喝菊花酒。今天,許多人仍然喜歡在這壹天喝菊花酒。大多數人把幹菊花泡在酒裏。在山西北部的壹些地方,喝酒就像在門外,意味著告別秋天。這個城市習慣於在9月9日左右舉辦菊展。空巷千人,可以壹起看風景。山西人習慣采摘野菊花。貼在頭上或者戴在胸前。
8.宴會主持人:9月9日,各村由帶隊,組織村民殺羊做飯,熱情款待王先生。同時商量明年村裏的教學,或者繼續聘,或者另請高明。今天,大多數學校的老師都是公職人員,許多農村地區仍然習慣在這壹天招待老師。
9.婦女休息:農歷九月九日,農村婦女習慣休息壹天,不做農活。出嫁的女兒習慣回娘家過節。
10,吃餅吃面:農歷九月九吃棗糕,意向早日上升。在山西東南部和五臺縣,人們習慣吃壽司面。山西南部有句民間諺語“九月九,家家有”,意思是家家都要在這壹天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