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長春工業發展史

長春工業發展史

長春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是全國聞名的汽車城,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樹立了壹座不朽的豐碑。

中國第壹家汽車廠誕生在壹片荒地上。1949年6月,毛澤東主席訪問蘇聯,與蘇聯政府商定向中國提供全面援助,建設年產3萬輛中型卡車工廠。1951年初,根據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指示,決定在長春市孟家屯站西北興建第壹汽車廠。

1953 7月15日,第壹汽車工廠舉行奠基儀式。毛澤東主席為奠基題詞:“紀念第壹汽車廠奠基”。工廠於7月1956竣工。

當時,方圓數十裏的荒地聚集了成千上萬的建設大軍,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幹部,有從海外歸來報效祖國的專家,有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技術工人,還有大批抗美援朝戰場歸來的復員軍人和告別黑土地的農民。正是這些第壹代建設者,用短短三年時間,建成了中國第壹個汽車產業基地。

中國有了他的第壹輛車——解放牌。

7月4日,1956,第壹批12試制解放牌轎車離開壹汽總裝線。10 6月5438+05日下午,第壹汽車廠舉行投產儀式。下午2點,所有設備投入運行,解放牌汽車不斷駛離流水線。CA10解放牌汽車的原型是蘇聯的吉斯150。

在建廠時期,壹汽從廠長到工人,都在如饑似渴地學習,過了文化關、生產技術關、企業管理關。早上天不亮就跑到教育大樓,晚上在辦公室和宿舍學習到很晚。壹汽自成立以來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已經成為壹汽的壹種傳統和企業精神。

毛主席說:我們終於上了自己造的車。

1957年5月,壹汽根據壹機部通知開始設計轎車。1958年5月5日,壹輛東風牌71轎車試制成功。該車為六座流線型車身,上半部分為銀灰色,下半部分為紫紅色。配備冷熱風,車頭和車篷上部飾有壹條銀龍。發動機最大功率51 kW,最大轉速128 km/h,百公裏油耗9升。1958年5月,主席和林、等中央領導人在中南海後花園觀看並乘車。

周恩來總理特意將法國雷諾公司贈送給他的汽車作為樣車贈送給壹汽,朱德董事長也將自己的斯柯達汽車贈送給壹汽。

1958年7月,第壹輛紅旗CA72高級轎車試制成功。這輛車全黑,莊重大方,有元首座駕的風格。前格柵為扇形,配有宮燈式尾燈,儀表板采用福建漆塗裝,發動機罩前上部垂直重疊,象征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

為迎接國慶十周年,壹汽在1958建設簡易車廠,1959年初竣工。國慶前試制了43輛車,首批35輛七種顏色的紅旗車進入首都,其中6輛參加國慶閱兵,2輛參加閱兵。

CA72車長5.5米,兩排座椅,端莊大方,彰顯國風。1960年參加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從1962開始,正式承擔接待外賓的任務。1964被指定為國家禮賓車,曾接待過首次訪華的尼克松總統等多國首腦。

1960在簡易廠房的基礎上建成汽車車間,1963將汽車車間擴建改造成汽車工廠,逐步形成具有批量生產能力的紅旗轎車生產基地。1960年初,中央決定盡快試行新的高檔紅旗牌轎車,陳毅副總理把自己的本茨600轎車送給壹汽參考。1966年4月,首批20輛CA770車發往北京,替代國家主要領導人乘坐的進口車。

它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樹立了壹座不朽的豐碑。

長春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也是國家汽車城。首汽約車經歷了三個大規模的發展階段:建廠、換產品改造工廠、上輕型車和轎車。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幾代建設者的辛勤耕耘,首汽已生產和銷售重型、中型、輕型、微型、轎車和乘用車640萬輛。旗下擁有紅旗、解放、李霞三個自主品牌,大眾、奧迪、豐田三個合資品牌。銷量連續多年保持國內同行業領先地位。壹汽集團產能已近百萬輛,其中轎車50萬輛,中重卡24萬輛,輕型車654.38+0.2萬輛,微型車654.38+0萬輛。產品遠銷東南亞、東北亞和中非多個國家。2002年汽車銷量58萬輛,同比增長率45%,綜合市場占有率達到18%。銷售收入突破845億元,同比增長34.5%,利潤總額43億元,同比增長53.6%。

壹汽集團已成為中國汽車工業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先進的現代化汽車生產和研發基地。集團固定資產超過500億元,擁有重型、中型、輕型、微型、轎車和乘用車六大系列550多種產品。是集生產、科研、營銷、外貿等為壹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已成為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的中堅力量。

長春汽車產業基本與* * *和中國同時起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汽車產業在全市經濟社會中的主導地位不斷增強。20世紀80年代後期,長春市基於綜合的工業基礎和優勢,明確提出汽車及汽車配套產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優先支持和發展。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到2002年底,長春已有規模以上汽車工業企業93家,現已形成以“壹汽集團”為主體,以汽車研究院、吉林大學等科研機構為支撐,以240多家配套壹汽集團的零部件企業為支撐。特別是壹汽與大眾合資後,長春汽車工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長春汽車零部件工業通過合資合作進行了大規模的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形成了壹定規模的配套體系。近年來,先後從美國、德國、日本、香港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和關鍵設備,並與之開展合資合作,為首汽集團和國內外主機廠配套。建立了45家合資企業,涉及2000多種產品。

2004年,全市汽車工業實現產值654.38+0336.4億元,同比增長654.38+05.8%,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8.0%;實現工業增加值334億元,同比增長17.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3.9%,占全市生產總值的21.8%;實現利潤55.7億元,同比下降40.8%,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77.1%;稅收74.9億元,同比下降2.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稅收的79.6%。預計行業全年出口總額654.38+0.57億美元,同比增長55.8%,其中出口汽車654.38+0.02萬輛,同比增長268.4%,出口金額5500萬美元,同比增長654.38+0.38.5%。零部件出口額為654.38+0.2億美元,增長365.438+0.3%。

目前,全市共有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330家,其中汽車制造企業2家;17改裝車廠家;1摩托車生產企業;零部件生產企業310家。形成的整車產能(即壹汽集團在長春基地的產能)為65.9萬輛,其中壹汽大眾汽車40萬輛,三廂轎車654.38+萬輛,解放卡車654.38+萬輛,輕型車3萬輛,專用車2萬輛,嶽峰汽車5000輛,客車4000輛。目前,我市還具備5萬輛改裝車和50萬輛摩托車的生產能力。

截至2004年底,我市汽車工業中外合資、獨資企業71家,其中德國17家。美國10戶;日本6戶;法國4戶;新加坡3戶;澳大利亞3戶;瑞典2戶;泰國2戶;英國、馬來西亞、韓國、瑞士、阿聯酋1戶;13港澳臺合資企業戶;6家國內合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6戶在我市投資了汽車相關項目,分別是:大眾、豐田、馬自達、西門子、裏爾、德爾福、TRW、杜邦、伊藤忠、住友、蒂森克虜伯、聖戈班、漢高、巴斯夫、丸紅株式會社、羅伯特·博世。

汽車零部件企業中,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222家,占比71.6%。

“十五”期間,汽車產業仍然是長春市的第壹支柱產業。長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中國長春汽車城”的宏偉目標。“中國長春汽車城”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壹是以壹汽集團為主體的整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到2005年,首汽集團產量達到654.38+0.08萬輛,產值超過1000億元;同時,要大力發展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二是大力發展汽車貿易開發區,建設集整車銷售、零部件批發、二手車銷售、電子商務、營銷網絡、配套服務於壹體的多功能全國最大的汽車經貿開發區。三是建立R&D基地,利用長科院建立技術開發中心,先通過引進聯合開發,再依靠高科技自主開發。四是汽車教育培訓。面向未來,重點培養汽車行業人才,從在職培訓到專業培訓,從產業工人到工程技術人員,形成多層次的人才培養。五是汽車文化基地,以汽車會展、體育、旅遊為主,培育特色汽車文化產業。

目前,長春正以其巨大的發展潛力、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廣闊的市場背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合資合作。

長春,壹片熱土,承載著首汽集團輝煌的成長歷程。這座年輕的城市,創造了中國“行走”工業的歷史,書寫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民族史詩。

  • 上一篇:釣魚半水時漂移視頻如何調整?
  • 下一篇:陳進勇油畫的具體地址在哪裏?我想請他幫我創作壹些油畫。請知情者告知。謝謝大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