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閩南的風俗有哪些?

閩南的風俗有哪些?

壹:年豆

農歷三十日和農歷二十九是農歷的最後壹天,也指最後壹天的晚上。春天俗稱“年鬥”和除夕。

二:為節日做準備

節前要完成掃塵、拆洗被褥蚊帳、煮年糕米果、給大人小孩買衣服、組織“尊神尊佛尊母”的供品和年貨、請老師寫春聯、有的甚至在各寺廟“燒年金”等大掃除。

三:餵飽壹年

清乾隆《泉州府誌卷二十風俗》:“除夕:前壹兩天,留下豚餅,名曰生年。”

四:女兒女婿日

今天壹大早,女兒、女婿、外甥都盛裝來到爺爺奶奶家,帶著雞肉、豬蹄、面條、五花肉、蛋糕、餅幹。女婿帶領壹家人給嶽父嶽母拜年,和給嶽父過生日壹樣重要。嶽家設宴。嶽父和女婿共用壹張桌子,嶽母和女兒兒媳共用壹張桌子,許多表兄弟姐妹共用壹張或幾張桌子,歡樂團聚。

五:提水蓋井

除夕夜,家家戶戶把該洗的東西洗完,去井邊打水,把水缸灌滿,微微溢出,以示壹年有余。之後,用石板或木板把井蓋上壓石,就不再抽水了。直到正月初壹才被水淹沒。現在用的是自來水,這個習俗已經不存在了。

六:火的象征

清末陳《溫嶺年譜》:“火符:除日本人外,另印火符,貼於各門上,主人賜其四幣,以過新年。紙張為青色,長四寸,寬三寸,中間壹幅老人畫像,上面兩條龍,邊上兩行四個字:左邊寫著:‘宋姓無極,火速入地’;權曰‘家有壬癸神,可供千斛水’。按:《道德經》說:月中仙人宋無忌。”《白澤圖》說:火之精,宋代稱無極(見《史記·禪宗書·索阮註》)。而且“家有壬神”這個詞給了壹個佛書。但是,畫家是元神;說的是叫水禁火(詳見《五天論》)。”

七:買甘蔗。

清末陳《溫嶺年譜》:“除夕:除夕夜,人們把甘蔗放在門口,這幾乎意味著好轉。童音印社的黃牟西先生(京唐)說:不要把美好的東西都嚼到最後,每個人都要珍惜當年的冷心。”

八:婚俗

古人重視婚禮,所以新郎要親自到女方家迎接新娘,這在古代六禮中稱為“親迎”。直到清初,在泉州的婚俗中,除了少數官家,婚禮都是沒有親戚參加的。那時候五顏六色的轎子管理得很好,送到女家。古書是這樣解釋婚姻本義的:無意識時行禮,故稱“婚”;女人嫁給了丈夫,所以稱之為“婚”。所以,在古代,結婚儀式必須在黃昏後,甚至深夜舉行,甚至所有送行的人都要穿上黑色禮服,這顯然是古代夜間搶親習俗的遺跡。舊時泉州的婚禮都是在白天,但新娘頭上要戴壹條黑頭巾,還要有壹對轎子大燈,這應該是古代儀式沿線夜婚的遺跡。新娘的婚禮是喜事,卻要“哭嫁”以示悲傷,大江南北都是如此。新娘的“哭嫁”可能是因為思想分裂而難過,也可能是入鄉隨俗。但民俗學學者認為,這是原始社會掠奪式婚姻的遺留。

轎子到了男方家,鑼鼓鞭炮齊鳴,喜氣洋洋。接下來,出現了精彩的壹幕:新郎來到轎子前,像馬壹樣踢門,轎子裏的新娘立即回應,踢門。這是用壹種特別的語言向觀眾宣告:以後男人不怕老婆,女人也不示弱。觀眾在笑的同時,我們仿佛聞到了8000年前父權制取代母權制的激烈革命的火藥味。我們不忍心多做白日夢。壹個平等的男青年或者男家的下壹代男孩已經走到轎子前,要求新娘下轎,然後男家幸運的女長輩領著新娘下轎,送新娘舉起寫有“雙喜臨門”字樣的米屏遮住臉。然後,在三通的喜悅中,新娘慢慢跨過火爐,踏上瓦片,進入洞房。

據說米屏瓦是用來辟邪的,但安溪人卻有獨特的解釋,說此舉寓意明朝亡後,其遺孤大臣仍希望“反清復明”,教導新婚夫婦“不穿清天,不踏清地”的隱義。至於穿越火爐,人們認為新娘在家裏和沿途招惹的邪靈可以用火神的力量燒掉。

新娘到了婆家,還有其他的節目,如拜天地、挑黑巾、敬酒、待客等。其中,鬧洞房是婚禮的壓軸戲。俗話說的好,洞房不吵,不喜不吉,結婚七天內可以連續吵。有句話叫“七天之內無所謂大小”。洞房的內容多是關於新婚夫婦,當眾做出各種親婚動作,幽默有趣。但是很多地方也因為太出格而變得俗了。

在晉江和僑鄉石獅,有壹種叫“公雞娶女人”的婚俗。這是壹個海外年輕華僑,定下了婚期。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最近不能按時回家結婚。經雙方父母同意,婚禮如期舉行,新郎換成壹只大公雞。這只公雞七天之內被放在新房的床下,七天後又被搬到室外雞舍,所以需要小心翼翼的飼養,直到它死去。“公雞娶女人”顯然是不人道的,是壹種無奈的方式。

九:炸樁補天

端午節前,泉州常有陰雨,人們渴望晴天,模仿女子蝸牛煉石補天的做法,於是有了“炸樁補天”的民俗。民歌“小雨點,舀油炒”就是這種民俗的生動反映。堆是“米線或面條和油炸的東西”(泉州府習俗),味道鮮美,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泉州,除了眾所周知的“蠔樁”(又名“蠔炒”),還有“麥樁”、“豬油樁”。

十:除塵

為了幹凈地度過春節,除夕之前,家家戶戶都要進行壹年壹度的“除塵”(除塵),即徹底的大掃除活動。這種“撣灰”的習俗,在宋代就可以看到。據宋子穆《夢錄》和梁記載:“十二月末,無論大小,人們都要掃門打掃房屋,祈求新的壹年平安。”

十壹:吵鬧的新人

吵夫妻,就是吵洞房。泉州有句話叫“七天無大小”,意思是婚禮後的七天內隨時可以鬧事。洞房的內容大多是新婚夫婦在公共場合做出各種親密動作,五花八門,幽默風趣。但有時也會因為沒有禁忌和匠心而出格。

十二:滿月

嬰兒出生壹個月時,稱為“滿月”。主人要請理發師給嬰兒剃胎毛,俗稱“剃滿月頭”,給親友餵“龜餃子”,親友回贈衣服、中獎毛巾(繈褓)、項鏈、手鐲、腳鐲。“甲魚湯圓”裏肯定有壹種叫“滿月”的湯圓,俗稱“豬媽媽的奶”,因為長得像乳頭。象征母乳充足,寶寶健康。

十三:學位

嬰兒壹歲,俗稱“度”。那壹天,主人會為嬰兒“壹醉方休”,祭拜神靈和祖先,設宴款待賓客,並制作大量的“四腳龜”和粽子分發給親朋好友,祈求嬰兒早日學會走路,健康長壽。外婆家壹般會送繡有“?”的“鬥篷”、“帽子”二字和虎頭紋的虎耳帽、虎頭鞋,以及銀如意鎖、長壽鎖、天鎖或手鐲、腳鐲等,祝願寶寶身體健康。

十四歲:十六歲生日

男孩十六歲的名字叫“丁成”,代表孩子已經長大,所以十六歲的生日儀式特別隆重。家裏要準備“三祭”和壽面,最後壹次感謝床母、檐母、妻母,給親朋好友分發糕點、餃子、粽子、面條等物,設宴招待。這時,外婆家會送上大人的衣服、帽子、鞋襪或布匹表示祝賀。

十五:過度。

閩南靠近東南沿海。從唐朝開始,泉州人就遷徙到了南洋群島。隨著宋元時期泉州港的繁榮,泉州華僑乘船到東南亞各國經商的人數急劇增加。當地人習慣把去南洋謀生稱為“樊凡”,而生活在南洋的華僑則稱為“柯凡”。

  • 上一篇:魚窩在哪裏?
  • 下一篇:吉安壹中過去的驕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