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文化教育模式。作為中國教育史上與官學並行發展的教育制度,萌芽於唐末,興盛於宋元,傳播於明清,重構於清末。是集教育、學習、藏書為壹體的文化教育機構。它不是官方的學校,但它是壹種帶有官方元素的新的教育制度,不是私立學校,而是吸收了私立學校的優點。它是官學和私學結合的產物。自書院出現以來,中國古代教育發生了巨大變化,即出現了官學、私學、書院並行發展的格局,三者呈壹家獨大之勢。直到清末,它們相互排斥,但更多的是相互滲透和融合,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教育的發展和繁榮。
(壹)中國古代書院發展的軌跡
1,書院制的起源
書院的名稱始於唐代,分為官辦和民辦兩類,但都不是召集弟子講學的教育機構。唐朝“安史之亂”後,國家由盛轉衰,政治腐敗,民生蕭條,文教事業也受到嚴重沖擊,官學荒廢,禮義衰微。於是壹些文人學者,受佛教禪林的啟發,到壹些幽靜美麗的地方去學習和研究。自此,隱居山林、修身養性、聚弟子講學之風漸起。具有聚徒講學性質的書院基本形成於五代末,到北宋初年才發展成為較為完整的書院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書院制度的建立。
到了宋代,國家重新統壹,社會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士人開始學習。由於統治者忙於開疆拓土、保家衛國,無暇顧及學校的建立,只專註於科舉對現有人才的選拔吸收,以滿足建國之初的壹時之需。因此,在建國近百年的時間裏,官學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書院以其強大的生命力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確立了其作為壹種重要教育組織形式的地位。宋代書院的發展軌跡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宋初宋立國興起後,暫時無法兼顧官學的振興,於是對私立名校采取“贖買”政策,出現了官私合營的辦學模式。宋初著名的六大書院就是其中的代表。
2)中期蕭條北宋三次興學期間,官學空前繁榮;更何況改革的實踐理性成為主流,純學術研究日益蕭條,所以書院並不知名,甚至六大名書院都被擠垮或改為官學。
3)南宋時期盛達外族的入侵、內亂和科舉的腐敗使南宋的官學無用武之地。此外,由於朱、等人卓有成效的恢復書院和理學的流行,書院也日趨繁榮。
宋代書院普遍制定了較為完備的規章制度,這是書院制度化的重要標誌。其中,朱親自起草的《白鹿洞書院揭秘》成為書院學術規範的典範。
3.書院制度的官方化。
到了元代,統治者為了緩和蒙漢民族矛盾,籠絡漢族士子的心,對書院采取了保護和提倡的政策,同時逐漸加以控制,使元代書院日益官方化。元政府還嚴格控制招生、考試和畢業後的出路。通過采取這些措施,元政府逐漸失去了自由講學的特色,最終與官學無異。其賴以生存並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學術特色,逐漸淡化消失,最終淪為科舉的附庸。
4.書院制度的興衰。
明代書院的發展“經歷了壹條從沈寂到繁榮再到禁止的曲折道路”。
1)明初的沈寂
明初,由於政府重視官學的發展,提倡科舉取士,官學十分盛行,書院被冷落了近百年。
2)中期復蘇
明代中期以後,由於官方知識的匱乏和科舉的腐敗,書院教育得以復興,嘉靖以後發展到高峰。
3)後期下沈
由於書院研究學術特性的回歸,書院講學的政治色彩越來越濃,統治者以諷刺時政、評判人物來感覺“震動朝廷”。明末當局四次禁止破壞書院,嚴重危害了學術思想的發展。特別是“穴規”的創設,逐漸將書院、官學、科舉融為壹體。
5.書院特色的消失與重構。
清初,統治者為了壓制輿論,消除南明愛國情緒,對書院進行了嚴厲的限制,但還是被取締了。但此時的書院與官學無異,書院的官學傾向始於元代,到清代達到極致。清代書院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八股文,目的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獲取功名,完全喪失了書院原有的教學風格和學術研究性質,獨立性和自主性很少。
鴉片戰爭後,閉關鎖國百余年的“中國大國”之門,終於被西方列強的“造堅船利炮”打破。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中,洋務學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改革舊式書院成為大勢所趨。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最終采納了張之洞和劉坤壹的建議,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將省會書院改為大學士堂,官辦書院改為中學,州縣書院改為小學,並設置了更多的學校。至此,經過近千年的曲折歷程,書院制終於匯入了現代學校教育的洪流。
(二)對中國古代書院制度的評價。
1,辦學特色
書院是介於私塾和官學之間的壹種特殊的教學組織形式,具有“非官非私”和“官私並舉”的特點。具體來說,其辦學特色可以概括為:
1)官方認可和幫助
2)重視藏書和閱讀。
3)自由講課,討論學術。
書院是“三教”的產物之壹,大多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名山大川之中,這與佛教、道教的影響不無關系。
2.教學方法
1)演講辯論
中國的書院非常重視學術講座,其形式有“課堂講座”和“學會講座”。書院大師除了闡述自己的學術見解外,還非常重視不同學術觀點的辯論和交流。明末顧憲成、高攀龍專門制定了書院講學制度,包括“每年壹次總會”和“每月壹次短會”,規定了“公約”和“規矩”,討論道德,珍惜學術。
2)自學難
除了學術講座,書院教學的另壹個重要特點是註重學生的自學研究和提問。學院藏書豐富,為學生自由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朱認為,大學教師的職責除了集體授課外,就是引導學生自學,強調讀書壹定要疑神疑鬼,有疑問但沒有深入思考的人要當大師請教。這叫“質疑問難”。朱創立的六大讀書法則(循序漸進、精讀、虛心暢遊、慎獨、苦讀、篤行)對後世影響深遠。
3)研究和討論
學術是建立在學術探究和理性訓練的基礎上的。無論是大師講課,還是學生自學,都明顯體現了註重學術討論的研究精神。書院作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努力將學術研究與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壹方面,他們通過學術研究深化學術討論,促進教學活動;另壹方面通過教學和學術研究培養人才,擴大學校的影響力。正是這種互動和進步,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封建社會思想和學術的發展。
4.組織和管理
在組織管理方面,書院也不同於普通學校:
1)精簡管理機構
像私立學校壹樣,學院只有壹個明確的主人。其名稱有洞主、山主、堂主、院長等。主持人往往是學校的大師,講課、解難是主要職責,但管理層其實是領導。壹些規模較大的學院雖然增設了助理講師和主管,但其專職人員極其有限,往往被大學生輪流瓜分。與官學相比,書院冗員極少,具有吸收學生參與管理的特點,或稱之為“高足弟子統制”。
2)管理原則的民主化
和普通私立學校壹樣,大學師生可以自由出入,較少專制懲罰。高校主持人的產生多是公開推薦,而非官方委員會。有些學院明文規定。主持人“不稱職,會輕松壹點”,還有規定“每壹季都會輕松壹點”,不允許終身制。
3)管理模式規範。
因為學院裏管理人員少,師生朝夕相處,所以需要制定壹套自律自我教育的學術規則。書院的學習規則壹般包括三個基本內容:壹是指明學習的方向;二是學習、修身、待人的原則和方法;三是規定已經實施的處罰。
最著名的學術規則是朱的《白鹿洞書院條令》和的《李澤書院條令》。
(3)書院、官學和私學的比較分析
因為書院具有“非官非私”和“官私並舉”的特點,與官學不同。和私立學校相比,也是不壹樣的。
1,與官校對比
與官學相比,書院在以下幾個方面與官學不同:
1)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官學的教師都是朝廷任命的,屬於封建官員;書院的師資由地方政府推薦,多為學者和德才兼備的學者。雖然他們中的壹些人是法院官員,但他們只是兼職教師。
2)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官生大多是官僚子弟,成績強,考試嚴格,才能入學;大學生來去自由,沒有等級和職級之分,入學也不需要任何考試。
3)從教育內容來看,官學教授的內容多為朝廷批準的教科書,內容相對固定單壹;書院的教學內容取決於書院的特色和長短,講師的主任,壹般講師或講師的教學內容取決於書院傳授的知識和學術的主流,所以教學內容更為靈活和寬泛。
4)從教學組織上看,官學教學平淡單調;大學教學靈活多樣。特別是書院的“講座”制度,成為書院的壹種重要教學形式,這也是書院區別於官學的壹個重要標誌。
2.與私立學校的比較
書院自誕生之日起,就與私塾有著天然的聯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壹是與私塾壹樣,由民間資金創辦,非官方,獨立性強;二是書院和私塾壹樣,面向下層民眾,面向農村;第三,書院和私塾壹樣,以培養教育普通孩子為目的;第四,書院和私塾壹樣,主要是壹種素質教育,辦學目的不是通過科舉來追求仕途。
在這些基本問題上,書院和私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某種意義上說,書院脫胎於私塾,但書院不是壹般的私塾。這不是私塾經驗的直接傳遞,而是私塾的壹次深刻變革,是獨立於官學和私學的又壹種新的教育體系。
如前所述,作為壹般的民辦學校,基本處於自發狀態,尚未形成壹套長期穩定完整的教育規則,具體表現為:壹是沒有固定的校舍和教育設施;二是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第三,沒有專門的圖書館,更談不上印刷書籍和講義的條件;四是沒有相應的教學計劃和規章制度;第五,是手工業式的辦學方式,不可能像官學那樣分班教學;第六,沒有任何形式的考核制度,缺乏強有力的教育管理體系,學校處於無組織、松散的狀態。而書院則站在當時歷史的高度,對官學和私學進行了全面的考察,然後對這兩種教育制度進行了整合和改革,從而形成了壹種獨特的非私非官的教育組織形式。
書院和壹般私立學校不壹樣:
1)書院既有固定的校舍和教學設施,又有專門的圖書館,不僅校舍雄偉,藏書也極其豐富,這是壹般私塾難以達到的。
2)書院有固定的教育經費作為保障,建立了類似官學的以場為中心的教育經費體系。書院獲得研究領域有兩個渠道:壹是私人捐贈,二是政府撥款。這是書院生存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壹般私立學校所不具備的。
3)書院有自己的壹套完整的管理體系,設立了與官學類似的人員編制和崗位。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崗位職責負責學生的教學、考核、生活和學院經費、祭祀、安全等。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大學生也參與管理,比如園長、學長、學長,他們直接管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此外,書院還制定了壹系列獨特而鮮明的教義、學習規則、學習訓練等。,把從管理實踐中獲得的壹系列經驗上升到壹定的理論高度,這是該院走上制度化的重要標誌。
綜上所述,書院雖然與私塾有著天然的聯系,但又不同於私塾;它不僅與官學有質的區別,而且吸收了官學中的許多積極因素,與官學有壹定的聯系。正是在私塾和官學成功轉型之後,書院形成了相對獨立的教育體系。它是近千年來中國高度發達的古代社會中壹種重要而特殊的教育組織形式,其在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作用壹直是官學和壹般私學所無法企及的。
(D)歐洲學院和中世紀大學的比較
就在東方古國的中國書院制度日趨成熟和繁榮的同時,遙遠的西方世界也出現了壹種新的教育機構——現代大學。就其特點而言,歐洲中世紀大學與中國古代書院有相通之處,但又有明顯不同於書院的歷史命運。因此,筆者將從文化層面對二者進行對比分析。在最壹般的意義上,文化是指人類社會區別於自然狀態的壹切事物,通常可以分為客體文化、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三個層次。就文化與高校的關系而言,主要受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的影響和制約。
1,制度文化
從制度文化的角度來看,古代中國與中世紀歐洲在政治制度和宗教權力上存在很大差異。
1)政治體制
中國古代從秦開始就建立了中央統治政權,其政治體制壹直是高度集權的。與中央封建制度的中央集權相壹致,成為書院延續的必要條件。當書院的自由研究和論證沒有觸犯統治階段的利益和動搖其政治秩序時,或者當中央政府無力顧及書院的越軌行為時,書院就會露出本來面目。壹旦書院的自由化程度超過了封建王朝的容忍上限,等待書院的只有被取締或者屈從於權力,走官學之路。中世紀歐洲的政治形勢與同時期的中國不同。當時的歐洲可能更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的時代,多民族國家和世俗政權並存,使得大學有了學術自由和辦學自主權。從歷史上看,歐洲中世紀的大學較少受到世俗政權的幹涉,但中國的書院很少如此幸運。
2)宗教勢力
中國的文化以世俗為榮。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教演變而來的道教,充其量是壹種準宗教,外來的佛教還沒有發展到與皇權相抗衡的程度。世俗權威壹直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對書院的存在和發展有利也有弊。前者表現為書院的教學研究與社會政治的聯系,有利於消除社會弊端,促進社會進步。後者主要表現為宗教文化天職的缺失,使書院難以抵禦世俗功利的誘惑,從而走上學而優則仕的老路,必然影響書院的學術範圍、質量和深度。
在中世紀的歐洲,宗教勢力強大,對大學的影響遠遠大於世俗政權。這種影響有利有弊,使得中世紀大學的教學內容充滿了蒙昧主義。但是,為了論證教義的合理性,宗教提倡廣泛的各學科知識,特別是自然科學,同時培養人們專心研究的職業興趣,鍛煉人們思維的嚴謹性,從而為科學文化的發展積累深厚的智力資源。
2.概念文化
從觀念文化來看,中西文化差異更大。筆者從文化定位和學術自治兩個方面對書院和大學進行了比較分析。
1)文化取向
文化定位問題在中西教學思想中非常明顯,存在兩種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在西方,主觀主義可以說是貫穿西方教學價值觀歷史的壹條主線,源遠流長,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在中國,道德標準和極端的實用主義受到高度尊重。自然科學知識早已被正統教育所排斥。它只為政治服務,把學習當成壹種上進的臺階,求官成了學習的唯壹目的。中國書院制度作為近1000年歷史中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註重倫理道德教育,將其作為人生決定性因素的價值取向,從而限制了實證科學的發展。儒家主張內省而不是探索宇宙的奧秘,體現在教育與自然科學知識分離,教育內容排斥科學知識。中國書院雖然講究百家爭鳴的學術研究,但在維護宗法封建社會這個根本問題上,書院的主人是壹致的。雖然存在了近千年,但只是形式和數量上的變化,實質上沒有變化。中近代的落後與重德輕智的文化傳統有關。
中世紀大學的興起是西歐社會繁榮的最初文化表現。中華世紀大學不僅為當時各領域的學者提供了舞臺,也成為培養新壹代學者的園地。文人不僅肩負著保存和傳承文化的責任,而且肩負著發展和創造文化的天職。雖然沒有突破封建教會的控制,但在時代需求的推動下,他們註重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傳遞,這是對傳統基督教神學教育的重大突破,客觀上為推動近代西方科技革命的興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學術自主
學術自治是指學術應該不受政治擁抱,只服從真理標準,不受外界壓力。
在中國封建社會,政教合壹,教育必須受政治權力的支配。中國古代書院也是如此。從未形成獨立的教育體系,學術自主權缺失。由於政府的控制和豐厚利潤的誘惑,書院失去了名利,致力於學術研究,以修身養性為目的,不為科舉的初衷服務。最後逐漸淪為科舉的附庸。歐洲發生近代革命時,各國都從科技成果中獲益匪淺,而中國的青年學者卻長年累月地在黃土路上爬行,試圖寫好八股文,為考場上的聖人挺身而出。正是由於學術自主權的缺失,在近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書院制度及其優秀傳統隨著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衰落而被封建社會埋沒。
在中世紀,大學享有高度的自主權,這使得大學可以拒絕各種外部幹涉,為獨立生存和自由研究贏得了壹定的“特權”,為科學研究和學術繁榮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客觀條件。學術自治使中世紀大學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優秀的學者,對西方文化的進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大學不僅成為民族的靈魂,也是人類文明的文化源泉。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由於大學的產生和發展,西方文化在歷史進程中不斷積累、熔煉、更新和升華,構築了現代西方文明的大廈和開放的知識體系。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西方的大學制度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因此能夠長期從容自如地應對新的文化挑戰。
由此可見,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機構,卻因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歷史命運,值得深思和欣賞。
古代中西教育制度之比較
西方中世紀教育體系的結構是多元化的,主要表現為教會、王權和世俗多元。中國中世紀的教育體系是以官辦學校為主導,私立學校為附庸的壹元化結構。課程內容、思想價值、教育成果都有差異。最後,西方突破了教會的控制,轉向人文主義。大學逐漸成為當時自由思想的基地,培養了大量具有獨立人格的文化人,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而中國的教育體制壹直處於專制的陰影之下,主要培養了壹批科舉狀元,無法走出傳統的怪圈。在中世紀,中西教育制度對社會發展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在比較研究中,它給了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從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教訓。
第壹,教育結構體系的考察
中世紀早期,基督教幾乎壟斷了當時的教育。自6世紀以來,基督教教育逐漸超出了家庭的範圍,進入了學校。主要有兩種:壹種是附屬於寺院的學校,另壹種是教會和政府主辦的學校。789年,查理曼大帝發布公告,要求當地教會設立學校,並刪除相關書籍,以便教區的兒童能夠學習。這個公告被稱為“中世紀教育的第壹個總綱領”。之後,教會在各地設立了各種學校。
7、8世紀,西歐世俗教育逐漸興起,尤其是愛爾蘭和英格蘭。隨著西歐中世紀城市的興起,發展公民教育的城市學校應運而生。城市學校有兩種:壹種是面向上層市民的,即工商經營者,如文法學校,服務於自由市民的生活興趣和讀寫需求。二是學校,如行會學校,是為下層市民,主要是手工業者的子女設立的,培養技術工人。世俗公民教育是中世紀後半期教育的壹個重要方面,為教育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文藝復興之後,市民階級重新發現了古希臘的自然哲學和古羅馬的法學。為了與教會學校競爭,公民階級建立了許多學院來教授和研究哲學、神學、醫學和法律。這個兼具教學和科研功能的機構,後來發展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大學。165438+20世紀後期,1大學是意大利的薩勒諾大學,最初是壹所醫學院。後來又創辦了意大利波納特大學、法國巴黎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著名大學。13世紀,各大城市建立了大學,教會也參與了建立。
大學最初是作為行會組織特許成立的。“大學”壹詞的本義是“融為壹體”、“俱樂部”、“協會”,其原全稱是“師生聯合會”,即師生組織的社會團體。起初只是私人個體與學術研究自由團體的結合,後來逐漸成為正式的教育機構。也是為學習服務的聯合體,比如書商、信使、毒販、文案甚至酒店老板,都可以算是大學的成員。和其他行會壹樣,他們組織起來保護自己的權益。許多大學已經成為自治組織,保持相對於地方當局和教會的獨立性。也有壹些大學是為教會而創立的,比如巴黎大學就是從巴黎聖母院神學院發展而來的。其管理模式也可分為兩類:以學生為中心的波納特大學模式,由學生組成委員會,選舉校長,制定章程,聘請和監督教師,安排教學計劃。巴黎大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教師組成行會,選舉校長,制定章程,安排教學工作。14世紀後,學生和教師的組織開始聯合起來。
大學獨立自主的特權是通過不屈不撓的鬥爭贏得的,歐洲所有的古代大學都沒有經歷過相關的非凡鬥爭。比如巴黎大學,在教會和世俗勢力的雙重夾擊下,自治之路艱辛而漫長,甚至不惜流血犧牲。1231年,教皇格裏高利九世介入。法學家教皇頒布了名為“知識之父”的敕令,確認了大學的法律自主權,肯定了巴黎大學在教學、罷課、結社、授予學位等方面的自決權。這份由教皇親自授予的獨立憲章,使巴黎大學最終擺脫了主教的控制,獲得了自治組織的合法地位,也得到了國王的認可。此後,鬥爭時有發生,獨立自主的傳統延續至今。巴黎大學已經成為法國的生命之樹,吸納了歐洲各國最優秀的師生。
在這幾個世紀裏,大學的道路雖然相當坎坷,既反抗教會,也反抗國王,但最終還是擺脫了宗教勢力和王權的控制。在中世紀,它們可以被視為與宗教和世俗權力並駕齊驅的文化力量,成為獨立自主和自由思想的基礎。作為西方文藝復興的搖籃,他們是西方教育現代化的先行者。
綜上所述,西方中世紀的教育形成了壹個多元結構,其主要特征是教會、王權和世俗的多元對立。前期以教會辦學為主,後期以城市世俗學校為主。大學已經成為歐洲的三大力量,與教會和王權並駕齊驅。關於歐洲中世紀以來的權力格局,人們常常用“上帝的事歸上帝,凱撒的事歸凱撒”這句名言來形容。其實妳可以加上壹句:“亞裏士多德的事,屬於亞裏士多德。”體現了其民間自主教育模式的智慧和力量。
中國從戰國秦開始設置博士制度(中央官學制度)。漢代太學的建立,以公元前124年漢武帝任命博士弟子為標誌,從幾十人增加到他稱帝時的三千人。隋在中央設立國子監,掌管全國各級各類官學。唐初,官學制度得到大力發展。國子監有六校兩廳(弘文廳和崇文廳),禦醫部下屬的醫禮司祖部有玄學崇拜,司儀有外省小學。北宋時期,官學制度進壹步完善,太學擴大,增加了武術、繪畫等專門教育。明代建立了相對獨立的教育行政體系,加強了對教育的控制。中央官學體系包括國子監、宗教學、武術、陰陽學、醫學等等。清代沿襲明朝中央官學制度,國子監有六堂二廳,並設算術、旗、俄、琉球學。宗仁政府設立宗學和覺羅派。內務府設置景山官學、鹹安宮官學、惠勉官學。此外,力帆醫院還有唐古特學,秦有天文學,泰源醫院有醫學,樂都有焦芳部。中央政府學校的教育系統變得非常復雜。
地方官辦學校,漢武帝“令天下各縣各國設校官”。王莽執政時,要求按地方行政體制設置學校:郡、縣、路與市、鄉與鄉,教師1人。東漢初年,地方教育相當繁榮。北魏天安元年(466年)制定了第壹個地方郡縣國學制度範本,規定了學校規模、學術官的設置、師生聘用標準等,標誌著中國古代地方官學教育制度的建立。隋唐地方官學包括官學、州學和縣學。宋代設置各路官吏,加強地方教育管理,並通過二次運動促學,形成了遍布全國的官學網絡,其規模和數量超過漢唐。明清時期,地方官學遍布全國,重點突出。
雖然春秋戰國時期私學興盛,但戰國後期法家改革開始被禁止。從秦漢到明清,民間私塾與官學相比壹般只起輔助作用,以歷代私塾中的蒙學教育最為典型。漢代的私塾教學主要是補充當時政府地方教育的薄弱。魏晉南北朝私學的興衰與官學的興衰相對應,是因為世態的動蕩,而不是私學的真正發展壯大。唐朝允許在基層設立私塾,以彌補地方官學的不足。北宋初期私塾的興起和南宋的復辟,也是地方官學的衰弱造成的。宋末,書院開始由政府控制,成為官學。到了元代,政府進壹步加強了對書院的控制,壹些書院演變為地方官學,許多書院由政府興建,都成了國家科舉的附庸。明中葉至清初,私塾再度興盛,因為原有的官學制度不能有效地完成培養實用人才的任務,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點,所以有必要訴諸私塾這種形式。乾嘉時期,他的學風轉向訓詁研究。同時,從書院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可知,它並不能形成獨立的私塾文化教育體系。
因此,中國古代教育完成了壹個以官辦教育為主,私立書院為輔的統壹結構,為專制政治的強化服務。它的特點是,表面上還存在官學和私學的二元體系。但私學本質上壹直是官學的附庸,私學沒有突破的思路,更沒有對抗官學的力量,沒有自己的獨立性。從以上特點來看,中國古代教育完成了壹個封閉統壹的結構體系,在千年的運行中沒有發生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