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在埃爾多安出生前兩年加入北約;當他五歲時,土耳其表示有興趣加入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可以說,從出生到成年,埃爾多安見證了土耳其“脫亞入歐”的艱辛歷程。1963年,土耳其與歐洲經濟實體簽署聯盟協議。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成員、歐洲委員會第壹任主席沃爾特·霍爾斯坦稱贊這壹協議明確承認土耳其是歐洲的壹部分。可悲的是,這似乎是土耳其與歐洲關系的最新時刻。半個世紀後,荷爾斯泰因的同事默克爾明確表示,不支持土耳其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內政治也是如此。在土耳其,政黨出現和消失得更快,各種政治聯盟形成,相互反目。軍隊時不時會出面把不合規矩的政府趕下臺。埃爾多安在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經歷了所有這些挫折。1994,40歲的埃爾多安當選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市長。當時,土耳其剛剛經歷了壹場與庫爾德分裂勢力的15年戰爭,這場戰爭導致3萬多人死亡。埃爾多安上臺後,幹凈利落地管理了壹個擁擠嘈雜的第三世界城市,甚至壹度解決了腐敗問題。在他擔任市長期間,伊斯坦布爾經濟繁榮,治安良好,外國遊客大量湧入。但是壹個巨大的挫折也在等著他。美國《時代》周刊這樣評價埃爾多安:他表面上是世俗派,骨子裏是伊斯蘭保守派。他總是穿西裝打領帶,也主張女性不應該在公共場合戴面紗,但他的妻子總是用頭巾裹住頭發。在反對派眼中,埃爾多安是壹個狂熱的宗教人士。他不抽煙嗎?不喝酒,每周五去清真寺祈禱。國父凱末爾規定土耳其是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要求土耳其人放棄阿拉伯語,改用拉丁語。取消壹夫多妻制,讓男性刮胡子,讓女性摘下頭巾,甚至規定女性在政府機關和學校戴頭巾是違法的。然而,這壹規定遭到了埃爾多安夫人及其女兒的挑戰。她們戴著傳統的頭巾,出現在各種公共場所。外人可能很難理解壹條小小的頭巾竟然成為土耳其政治鬥爭的焦點,但很多土耳其人確實把頭巾視為“保守”和“世俗”的分水嶺,他們更擔心背後西方女權勢力的入侵。
1998年,他在壹次公開演講中引用了壹句古詩:“尖塔是我們的利劍,穹頂是我們的頭盔,清真寺是我們的兵營,信徒是我們的士兵。”這首詩壹直被主導世俗化的土耳其軍方視為“禁詩”。剛說完這些話,幾名秘密警察就沖了出來,拉住了埃爾多安。被拖走前,他大喊:“這詩還沒寫完!”隨後,埃爾多安因“反世俗罪”被判處4個月監禁,剝奪政治權利5年,其政黨也被取締。但在此期間,他領導舊黨中相對溫和的同僚成立了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該黨在成立不久後的2002年議會選舉中獲勝,隨後修改了相應的憲法條款,恢復了埃爾多安的政治資格。2003年3月9日,埃及參加地方議會補選,當選議員。同月,11,前總理、正義與發展黨副主席阿蔔杜拉·居爾辭職,總統艾哈邁德·內吉代特·塞澤爾任命埃及為總理並授權其組閣。坐了五年牢後,埃爾多安終於成功登上了政治生涯的巔峰。埃爾多安之所以能夠東山再起,是因為土耳其在1999年和2001年連續經歷了兩次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率接近40%,1萬土耳其裏拉只能兌換1,成為世界上最便宜的貨幣之壹。銀行利率高達1000%,但依然擋不住大量資本出逃。無奈之下。土耳其只能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苛刻的1.1億美元緊急援助方案,同意推進私有化改革,政府也開始了緊縮政策。軍隊幹預政治的局面有所收斂。上臺後,埃爾多安及其正義與發展黨壹直牢牢掌控著土耳其政權。對此,卡內基基金會的土耳其問題專家亨利·巴奇(Henry Barchi)評論道:“大多數人看著自己的錢包投票。”埃爾多安出任總理後,不僅成功將通脹率控制在5%-8%左右,還使土耳其GDP年均增速達到7.3%,快於俄羅斯、巴西和韓國。從2003年到2011年,人均產值從2500美元增長到10522美元。沙特、阿聯酋等富裕的阿拉伯國家的投資不斷湧入,土耳其企業也與伊朗、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做生意。可以說,土耳其是中國在中東的翻版。其制造業和建築業發展迅速,土耳其建築企業已成為中國企業在中東地區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2007年7月17日,土耳其議會選舉前夕,他再次表示,“如果不能獨立組建政府,我就退出江湖,不再過問政治?”23日選舉結果揭曉,他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大獲全勝,在550席的大國民議會中贏得340席,保持議會第壹大黨地位,並將繼續單獨組閣?埃爾多安在政治領域的改革更加大膽。軍事幹預在土耳其歷史上並不少見。在過去40年裏,軍方發動了4次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埃爾多安上臺後,修改了賦予軍方太多權力的法律,引起軍方不滿。他還多次依靠強大的公眾輿論清洗高級軍事將領。
除了未來繼續推進改革,在外交上,埃爾多安還有兩條路線圖,分別指向美國和歐洲。壹個是伊拉克的路線圖。埃爾多安認為,美國應盡快拿出從伊拉克撤軍的時間表,並稱不排除土耳其軍隊在伊拉克“越境清剿PKK勢力”的可能性。而且,埃爾多安並不認同美國所說的“在伊拉克駐軍是為了防範伊朗”。他認為伊朗發展核能是出於和平目的。他認為:“壹把刀,如果在兇手手中,就會殺人。如果在醫生手裏,就救人了。”
另壹張路線圖指向歐盟。這個畫面在上世紀末他擔任伊斯坦布爾市長的時候就開始成型了。伊斯坦布爾是亞洲和歐洲的連接點,它關系到東方和西方,但99%的人都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應該向西還是向東?埃爾多安的回答是:向西走,加入歐盟。但歐盟內部在土耳其入盟問題上分歧嚴重,阻力不小。在埃爾多安看來,羅馬是歐洲之父,伊斯坦布爾是歐洲之母。而歐洲人卻因為西方強烈的“宗教情結”,無法像自己的母親壹樣接受土耳其。
“歐盟是平等的文明聯盟還是基督教俱樂部?如果是前者,那麽土耳其願意參與;如果是後者,那就不要浪費雙方的時間了。”埃爾多安在2006年會見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時表達了他的無奈和失望。盡管土耳其壹直在進行改革以滿足歐盟的入盟要求,但埃爾多安表示,在維護國家統壹和民族尊嚴方面讓步是有限度的。
壹個好的政治家知道如何抓住機會,就像埃爾多安那樣。2011先後訪問埃及、突尼斯、利比亞,隨後在聯合國大會上大出風頭。奧巴馬深情地稱贊埃爾多安在中東的“偉大領導力”。美國總統也不是壹直這麽誇埃爾多安的。2003年,埃爾多安堅決拒絕越境對伊拉克發動軍事行動。他在國內對庫爾德人進行了強硬鎮壓,對伊朗態度曖昧;作為北約中的軍事大國,土耳其在埃及、利比亞和突尼斯問題上經常獨立於北約和美國行事。最重要的是,埃爾多安對以色列態度強硬,雖然對美國非常不滿,但也為他贏得了許多阿拉伯國家的尊重。當穆巴拉克下臺,埃爾多安訪問埃及時,就好像粉絲在等待壹位搖滾明星——成千上萬的平民高呼他的名字,舉著印有他頭像的大幅海報。在他走下舷梯的那壹刻,很多人淚流滿面,攝影記者的閃光燈照亮了夜如白晝。進入車內的壹瞬間,埃爾多安向人群揮手致意,埃及人高呼:“妳是真正的穆斯林,不是懦夫!”2010年。美國馬裏蘭大學資助在伊斯蘭國家進行問卷調查。主題是:誰是妳最尊敬的伊斯蘭國家領導人?結果埃爾多安以絕對優勢當選。在埃及、突尼西亞等國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開始遊行之前,他們在臉書上留言說,希望像埃爾多安這樣的領導人能夠誕生在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