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立平 健康是壹種理想狀態,更是壹種理念。 人是大自然的壹部分,卻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人離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大概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發生了壹定的變化:人與萬物原來都是屬於自然的組成部分,現在卻有所逆轉,因為人在與自然的鬥爭中逐漸獲得了主動,自然變成了人要改造甚至要去支配的自然。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增強了,對於自然的依從性就小了。這壹點,在醫學領域也是壹樣的。 從遠古時代的神靈醫學模式到古代的自然哲學醫學模式,無論是對神秘自然力量的敬畏,還是對於自然規律的依從,那時候的醫學都是與自然密切相關的。但是,到了近代的生物醫學模式,及至當代的「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已經沿著還原論的路徑愈走愈遠,已經沒有了「 ”自然”的影子。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的自然屬性可以還原為生物性、動物性,進而還原成理化屬性。運用理化研究的路徑和方法論,但並不能就此斷定這是唯壹路徑、唯壹方案。何況人還不僅僅只有生物屬性(還有社會、人文屬性)。張大慶說:「 ”畢竟人類生命與疾病不是壹個洋蔥,只能用'壹把刀'去剝。” 從古代自然哲學醫學模式走出的中醫,在人的自然屬性這條路徑的深入恰是現代與醫學所難以企及的,至少目前如此。 以整體思維、廣闊視野看待「 ”自己” 現代科學利用還原、分解的方法研究人體生命的本質和功能特點,從組織器官、細胞、分子發展到基因水平,在生命科學、醫學領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它並不是認識人的唯壹路徑。當我們把眼光從人體內部轉向人外部時,就會發現人可以不被敲碎,人也可以不只是人體,人也不只是生物,而是壹個與天地自然相通、相應的自然人。人是天地造化而生,是大自然的產物。人由自然來,在自然時間之流中生存,從自然去了解人,也應該是壹個不可或缺的路徑。 如何借助自然之氣益助人體的「 ”生生之氣” 借助自然之氣益助生生之氣是養生、防病和治病的壹大法門,卻是腦袋裏充滿各種「 ”科學研究認為”的現代人所不以為然的。 先說養生,我們的祖先向來主張形神***養,尤其重視精、氣、神的調養,其中壹條非常重要的路徑就是「 ”與時偕行”,其中包括了調誌意、起居、行為、飲食等等。但是,現代人則不講求這些。 比如在飲食上,各種蔬食、瓜果不分時節應有盡有,季節所出逐漸模糊,人們也不再關註應季不應季了,而是講營養素——將壹個完整的食物打碎,分離出糖類、脂類、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水和纖維素等營養素來與我們的身體對話。田松《我們就是不需要蛋白質》說道:「 ”在我們所吃的東西由食物變成營養素之後,我們的傳統文化對於‘我們應該吃什麽’這個人生基本問題失去了話語權。”食物是大自然的饋贈,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壹個中介。我們身體需要什麽和不需要什麽,大自然是有提示的。 再如睡眠時間問題,科學的說法是6-8小時左右,以能解除疲勞,能很好地進行壹天的工作與學習為標準;中醫學卻沒有壹個固定的時間標準,它告訴人們順應四季陽氣的消長,春夏夜臥早起、秋天早臥早起、冬天早臥晚起,這樣壹個基本的作息規律。更如鍛煉,現代運動生理學研究認為,人體新陳代謝率、體內激素的活性在下午至傍晚的壹段時間處於最良好的狀態,這個時候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及至體身體適應能力和神經的敏感性最好,傍晚是鍛煉的好時機;中醫從「 ”天人合壹”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認為晨起人氣生,是鍛煉的時機,而日西陽氣已虛的時候人應該收斂以拒邪氣,更不要擾動筋骨耗費陽氣。隨著時代的腳步,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的,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就不能單壹的講孰是孰非、孰優孰劣了。舉這幾個例子,只是想喚回人們逐步喪失的親近自然的本能。 再言疾病,疾病種類很多,按世界衛生組織1978年頒布的《國際疾病分類ICD-10》記載的疾病名稱已有上萬個,新的疾病還在發現或者發生中。人體的疾病盡管多種多樣、千差萬別,但在中醫看來,無出八綱、臟腑、衛氣營血、三焦、六經、經脈及五運六氣等辨證之外。換壹個角度,若從發病與天時的關系來衡量,疾病可分為兩大類:壹是與天時相關者,壹是與天時無關者。而前者,正是「 ”因時制宜”所適宜的壹類疾病。在臨床上,當醫生遇到此類疾病如果可以很敏銳的把「 ”時”與「 ”病”關聯,往往可以更為精準的辨證,在療效上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為醫者,雖不必如《素問·六節藏象論》所說「 ”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但回溯醫學史上的醫家,不難發現,凡堪稱大醫者,多「 ”善時”——善於把握人體向愈的時機。壹樣的道理,但凡善養生者,也懂得「 ”與時偕行”。 國醫大師陸廣莘先生在世的時候,特別愛講「 ”生生之道”,曾精辟的總結了「 ”中醫學的生生之道”: 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氣,用生生之具,謀生生之效。 「 ”循生生之道”就是中醫健康的理念,是中醫養生、防病與治病的理念。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上一篇:聞壹多的老師是誰?下一篇:八百年風雨中的茶陵古城墻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