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面對傳統建築的感覺

面對傳統建築的感覺

摘要:農耕生活獨特的認知方式決定了建築風格的選擇。在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相處的關系中,天人合壹的建築認知決定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方向。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和優勢,與其較早認識到人與自然的親和是分不開的。

關鍵詞:古建築木構架布局

中國的古代建築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中國古代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了自給農業技術。農耕技術的出現,意味著遠古先民脫離了原來居無定所的生活狀態,開始有意識地建造陪伴生命的生活場所。隨著耕作的反復和周圍環境的千變萬化,唯壹不變的就是遮風擋雨。不難看出,建築已經成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覺選擇,有意識地蓋房子住和本能地尋求庇護有著本質的區別。從此,中國古代建築開始了它的歷史進程。

農耕生活的認知方式決定了建築風格的選擇。古代先民日出日落時的農耕生活;寒來暑往的自然現象,壹枯壹榮;播種、收獲、收獲、播種的互動過程;與自然和周邊環境緊密相連的命運連接,構成了當時人們生活狀態的全景圖。正是由於生存的自然環境繁忙,天氣變化,節氣交替,春夏秋冬以農耕為生的遠古先民,在得到大自然的恩惠時,觀察到宇宙萬物循環往復,相互關聯的生命秩序,從而認識到宇宙不可抗拒的本性,確認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經過多年的觀察和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體現在中國古代知識體系中的是“天人合壹”的思想。基於這樣的認識,天人關系建立在壹個互動合理的範圍內,絕不是壹味地向自然索取。雖然這壹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與當時人們自身的認識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關,但只有順應自然,人類的生存才能發展,形而上之物的創造才能與形而上之道的自然法則和諧統壹,人與自然的統壹才能得到確認。“世界上古老的文化體系中沒有壹種系統的文化,出現過像中國古代那樣的人與自然的親和。”(1)所以,親和的方式壹方面是環境驅動,另壹方面是文化價值取向。從那時起,中國的古代建築就壹直依附於自然的懷抱。

得益於天人合壹的建築意識,中國古代建築無論是形式還是材料,都竭力從宇宙自然中尋找創造的源泉。與我們朝夕相處的樹木是壹切自然事物中的有機生命體,不同的季節與不同生命形態的人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中國的古建築在材料的應用上特別鐘愛木材。面對隨處可見的石頭,選擇木材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是建築理念和文化信仰的結果。不僅如此,木材的選擇還取決於其優越的物理性能和易於加工的材料特性。通過加工過的形式,體現出柔韌溫柔的品質。柱子、橫梁、門窗散發出的木質氣息,以及記錄成長過程的紋理,都體現著與各處人們的親和力,用木頭建造的建築自然會彌漫著家的溫暖。中國古代建築對木材的選擇,無論是自然之木還是心性之木,都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性對木材的認可,但木材也符合心性的要求。

我國古代建築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和易於安裝拼接為我國古代建築框架體系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在中國古代建築的這種框架體系中,柱和梁強調的是相互聯系、相互存在的結構關系,以相對穩定的框架秩序來滿足不斷變化的建築需求。同樣的柱梁框架可以在往復的延伸上形成寬闊開闊的空間場所,在縱深的推進上可以形成厚重的庭院。顯然,柱與梁的結構關系與農耕社會特有的認知方式是壹脈相承的。天人合壹的建築意識,無疑是建立在統壹的、相互依存的關系之上的,根植於有無互長的變化之中,融合於循環發展的認識之中。所以中國古代建築的建造方式從壹開始就是從天人合壹的理念出發,始終認為人不能脫離宇宙和自然,建築也不應該脫離自然。所以中國的古建築並沒有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逃避地球引力的企圖都轉向了以樹為伴、以山川為鄰的厚重院落。建造房屋時,其建造方法規定了“上分”、“中分”、“下分”,即屋頂、房身、橋臺,分別對應天、人、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已經滲透到建築的建造中。“當西方建築根據其功能發生變化時,傳統的中國建築根據維持壹種文化的價值或理想而得以保留。中國文化有多長,這三部分結合就有多長。因此,當我們開始審視這些看似基本的部分時,我們實際上是在審視整個中國文化的面貌。”(2)中國古代建築中的木構架體系具有“三分法式”,不斷滿足和組合成各種建築的功能要求。因此,中國古代的建築總是以友好的態度回應自然,並尋求創作的靈感。從具體的建築創作分析中,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古代建築的特質。

中國古代建築用木柱和木梁構成建築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來自屋頂和地板的重量,而建築的墻壁實際上並不承受重量,這給了建築很大的靈活性。可以做成四面無遮擋,有頂無墻的亭子。也可以做成倉庫,墻壁嚴密,空間封閉。因為有了木框,室內空間的劃分也很自由。為了得到大面積的室內空間,不需要任何隔斷,只剩下柱子的排列。相反,立柱可以被封閉,以獲得更小的空間。特別是采用了半透明的地板罩等隔斷樣式,既劃定了空間範圍,又不遮擋視線,做到了分隔與連續,虛實相間。木框架結構可以靈活適應各種地形,既可以將單體建築聚合成多個院落形成龐大的建築群,也可以依山傍水建亭閣,不受不同高度的限制,為建築群的空間布局帶來了極大的可能性。中國的古建築,以木框架為主體,從單體建築的角度看壹般都是長方形的平面空間,房屋的幾何形狀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為了獲得建築空間的豐富性,解決方法是通過單體建築的排列組合形成庭院,滿足人們對建築空間的多重要求。如果單個建築通過平面向縱深推進,會產生非常不同的空間聚合。如果把它們橫著推,就會形成壹個寬闊的空間,周圍蓋房子、建圍墻,就成了壹個相對封閉的院落。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古代建築並不尋求突破自然的高度來體現人工征服自然的力量。任何尋求建築高度、征服自然的企圖都溶於平面的發展,擁抱自然成為中國古代建築遵循的唯壹規律。中國古建築平面布局的規劃,既有軸對稱的形式,又有根據環境自由發展的方式,既做到了理性規範,又做到了自然匠心。借自然而不露痕跡,巧用自然,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理想追求。

如果我們從外面看中國的古建築,它看起來就像壹個封閉的沒有生命的房子,但當我們走進中國古建築的庭院時,我們明顯感覺到人與自然密切相關,充滿活力。庭院空間作為各單體建築的連接紐帶,使各單體建築的使用功能和交通聯系統壹起來,形成壹個可供所有人享用的空間單元。尤其是在居民樓的庭院裏,房間的通風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銜接,植樹種花,兒童遊戲,休閑聊天,都是在這個* * *享受空間裏進行的。“從陽光在法庭上的運動,妳可以感受到‘時間’的變化。從宮廷的雨雪來臨,可以知道‘節氣’的變化。從空氣的清新和陽光的溫暖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類的生命與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關。”③人與人、人與自然在庭院中和諧相處,人在這個庭院中呼吸著生命自由的氣息,這是與自然親密交流的壹種回應。

庭院的建築功能成為中國古建築中人與自然對話的場所,中軸線對稱是獲得整體空間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國古建築布局對稱,壹方面滿足功能和技術要求,是壹個“天”。另壹方面也符合宗法禮儀和人際規範的要求,這就是“人性”。基於以上原因,無論是宮殿、衙門、寺廟,還是南北地方的民居院落,都采用對稱的方式。在中國古代建築體系中,以宮殿、寺廟為代表的正式建築嚴格按照以縱軸為中心左右對稱的空間格局。單體建築的排列組合形成的對稱布局,呈現出方正、規整、有序的空間美感,營造出莊重、平靜、肅穆、祥和的環境氛圍。壹般來說,中軸線對稱的空間格局,表現為主要建築位於中軸線上,次要建築圍繞水平軸線展開,其他房屋圍繞主要建築布置,形成壹個相對封閉的院落。關鍵建築被周圍的房屋和墻壁包圍,在封閉的環境中具有壓倒性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整體布局中的視覺焦點。對稱軸下的建築群也可以沿縱軸串聯成若幹院落,每組稱為“金”。所謂庭院深度就是這個意思。但更大的建築群落,也可以在主院壹側建造次院和多個院落,形成多條縱軸,主軸兩側分別稱為“中路”和“東路”、“西路”。鑒於我國古建築的縱深發展和建築群、院落空間的多重變化,人們在穿行於眾多院落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激動情緒情緒調適到適當的程度,起到繼承與結合、接受與釋放的心理調節作用。

中國古代建築對自然的尊重也體現在不破壞自然而利用自然的態度上。從建築的不對稱自由布局中,可以看到踐行這壹建築理念的積極表現。由於地形不規則,起伏較大,我國古代園林和部分民居建築大多采用不對稱組團模式。多個單體建築沿地形軸線縱向移動,單體建築之間的距離可長可短,因此在少數幾個建築之間形成了壹個深層次的空間序列,建築之間的聯系主要靠人的移動線串聯起來。觀察建築空間的變換是通過人移動線條的時間過程來完成的,形成了壹種步步為營的動態變化。雖然單體建築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但運用流觀法很容易產生空間節奏感。不難看出,細微的觀察和瞬間的把握都是在靜止和流動的狀態下完成的,這就是軸距變化帶來的空間感。在中國古典園林的平面布局中,其軸線往往偏離直線。根據起伏的自然景觀,采取靈活的應對策略,使單體建築可大可小,功能可圓;聯通路線可以是曲線也可以是直線;空間轉換就更曲折了。所有的建築都在跌宕起伏中進入曲徑通幽的境界,在自然狀態下隱藏人工跡象而不表露情感。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方法。在中國古代建築體系中,也有更為開闊自由的錯落平面布局,以隱於山中,隱於水中,表現山水之間的自然情愫。由此可見,建築以點狀的方式在壹定的空間範圍內自由分散。點狀排列的建築看似漫不經心,實則用心經營。他們沒有沿著軸線的霸氣布局,也不看重曲折的線性系列。建築群體的空間是聚合的、開放的,由特定自然區域內的點的情境所包圍,依形依勢而形成。有些則錯落在山上,起伏不定。有的按水流分散在沿岸,沒有明顯的人流動線。錯落布局不是基於朝向和規則,而是自由和諧地投入到自然環境中,借景建房,自由空靈。所以,寧靜、簡約是錯落布局所希望的空間境界。

我們考察了“天人合壹”的建築意識,中國古建築的建造模式和空間布局,中國古建築對自然的回應模式,壹直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的合理關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壞自然,這是中國古建築的核心價值。

註意事項:

①許觀復。《中國的藝術精神》,馮春文藝出版社,1987,P193。

②趙光超。不止中國木結構建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P77。

③王振華。中國形象-中國建築的具體手法和內涵。中國文化新論,藝術篇,美感與造型,三聯書店。1992,P716。

  • 上一篇:陜西哪裏好玩
  • 下一篇:餐廳的創意營銷方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