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知道馬花藤嗎?他創造了那些年和我們壹起成長的企鵝。下面是壹個關於馬創業之路的小故事,以及他給創業者的壹些小建議。
創業很難。
我在1998註冊了騰訊。當時我爸媽也沒想到。他們說:“妳這個書呆子還能開公司。”於是他們建議我找個夥伴壹起做,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我擅長產品。當時懂計算機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也不太懂計算機。我正好在這個跨界的中間。張之洞是絕對的高手,動手能力和工程能力都很強。陳壹丹是政府部門出來的,對政府接待、行政、法律都很了解。曾李青看起來像個老板。人家出門握手,先和他握手。我的名片上只寫著工程師,不敢說總經理,怕人家覺得妳們公司很神秘。
當時深圳像騰訊這樣的公司有幾百家。我們的主要業務是給深圳電信、深圳聯通和壹些尋呼臺做項目,副產品是QQ。QQ最早的名字是“網絡傳呼機”,最早的圖標是壹個“BP機”。我們開發這種產品是為了賣給其他運營商,但是價格壹直難以談妥。
產品在自己手裏,用戶在飆升,運營QQ需要的投入越來越大,沒錢買服務器,迫使我們很早就開始思考如何擁有造血的能力。我們為了賺點小錢支持QQ,沒日沒夜的做壹些瑣碎的工作,比如要給通信局交服務器托管費。
除此之外,我也在四處籌錢。找銀行,銀行說沒聽說過按註冊用戶數抵押貸款;在與國內投資者談判時,對方最關心的是騰訊有多少臺電腦等固定資產。1999下半年,我帶著壹份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開始找國外的風投。最後,我見到了IDG和PCG,他們給了我們400萬美元。公司用這筆資金買了壹臺20萬兆的IBM服務器,放在當時的桌子上,別提有多漂亮了。
2001,頂尖的互聯網公司都上市賺錢了,QQ的註冊用戶已經達到2億。但是沒有現成的收費渠道,我們也很著急。這個時候中國移動引入了夢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狀態。我想通過和運營商的20-28分成協議(運營商20%,騰訊80%)實現業務增長。2002年,手機QQ占騰訊整體業務收入的70%。
之後繼續以較低的成本開發新業務,在新業務和功能方面,通過即時通訊增加客戶粘性,而不是分散自己的註意力,因為這是我們與國外其他工具競爭的籌碼。
那時候MSN很強大。基本上大家都以為QQ死了,就在它死的時候。但是我們對國內的網絡結構做了很多優化。我們發文件很快,有聊天室,包括我們的頭像都是個性化的,口碑是建立起來的。
講這段歷史其實是想說,創業的第壹步是生存,但也是最難的。如果妳想創業,妳首先想到的是第壹年的工資怎麽辦。妳第壹年的收入怎麽樣?妳至少要付房租吧?能不能把房租水電賺回來是很基本的事情,所以我當時也沒想那麽多領導的事,因為這個公司能不能走下去很難說,小企業成功的概率很低。現在創業的這個條件比當年好太多了,但是因為門檻低,競爭更加激烈。
這裏我也有兩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1)創業初期,壹定要集中資源解決壹個用戶痛點。
幾乎每周都會收到壹些郵件,“馬老師,我有壹個好主意,可以幫妳創造6543.8+000億的利潤,但是我想采訪壹下。”壹般這些人的想法都太大了。其實創業者應該把思路聚焦。
2)關註跨界產生的機會。
現在來說說互聯網+。我們說的是兩個領域之間有沒有機會。那是藍色的海洋。如果妳知道邊界的兩邊,會有很大的機會。
自我顛覆
很多人說騰訊是最早拿到移動互聯網門票的公司,也就是微信。微信確實是唯壹壹個在手機上起家的,而且是以手機為主,這在以前是很少見的。
我以前都是在傳統互聯網上做,換個屏幕傳到手機上。但微信反其道而行之。為什麽特別吸引人?因為這個產品讓我們看到了很多獨特的體驗。它充分利用了手機和PC的區別,把移動終端變成了人們隨身攜帶的器官。
微信的誕生源於騰訊的危機感,因為微博的出現還是社交的切入,對騰訊來說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當時騰訊有三個團隊報名要做壹個可以對抗微博的產品,解決從PC到移動的問題,最後壹個團隊做了微信。
坦率的說,如果微信的產品出來了,如果不在騰訊,如果不在另壹家公司,那我們可能根本阻止不了。回想起來,不成功便成仁實際上是壹兩個月。當時幾個核心高管每天都花在這上面,研究產品。
後來市場競爭激烈,國內出現了幾款類似的產品。我說不行,不管罰不罰我都要做,於是通訊錄加了。這樣用戶加入微信後,會看到好朋友出來,互動度高。
因為這些原因,工信部壓力很大。我問了工信部,我說如果妳能下令封殺微信,我可以。我也有手機QQ,也不怕。但是微信被封了,那些國外的軟件就進來搞了。
微信啟動後,有壹件事深深觸動了我。原來我們有壹個老遊戲,壹個獨立的手機遊戲,叫節奏大師,是音樂。上線壹年多,日活70萬。壹放到微信上,立馬變成了17萬。這就是社交的力量。
經歷了這些危機和轉型,我有壹個很大的感受,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壹個企業表面上看起來牢不可破,其實危機很大。對這個社會的趨勢沒有壹點把握是非常危險的,之前積累的東西很可能會消失。
很多人問我趨勢來了怎麽辦?大家都知道要改變,但似乎做不到,因為有時候不適應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基因DNA。我的做法是給自己多做壹些準備,比如再開壹個部門,再開壹個分公司,再調壹些團隊,再做壹些可能和自己已經有的有矛盾的業務。我不妨試試,因為如果妳主動放棄,妳在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肯定也會這麽做。還不如自己先試試。
產品思維
其實抓住機會只是開始,對於互聯網企業產品來說才是王道。但這是壹條孤獨的路,妳往往需要用最笨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跑完比賽。像“小白”用戶壹樣思考,每天頻繁使用產品,不斷發現不足。每天找到壹個解決方案,就會引發口碑效應。
此外,創始人要抹去自己的身份,向用戶“潛水”,傾聽不同的聲音和反饋。我每天都會體驗公司的產品和服務,也喜歡找產品部的茬。最後看到成品就知道寫代碼的人是不是偷懶了。
在騰訊,有壹個“10/100/1000法則”——產品經理每個月都要進行10的用戶調查,關註100的用戶博客,收集1000的用戶體驗反饋。他們每天都要去各種產品論壇潛水,不僅如此,還要去搜索微博、博客、RSS訂閱,因為高端用戶不屑於在論壇提問,所以做產品的人要主動去追出來,去查,去搜,然後主動和用戶聯系解決。這樣,三個月後,產品會逐漸接近擁有良好口碑的點。
有了這些基礎,我們要做的就是加入人性化的思維,壹起打磨產品。在產品中,有很多東西看起來很好,但不應該去做。比如微信選擇不做“線上”和“線下”的概念。第壹,因為手機的移動端必須“在線”,所以“離線”是多余的。
但是為什麽沒有顯示“在線”呢?這裏面有很多微妙的區別。消息發出後,不管妳是收到了還是閱讀了,我們都可以做這個功能,但是我們希望人們在方便的時候能保留壹個隱私。
後來我們也收到很多人的建議做壹個“念”,但是這樣發的人很酷,接受的人不壹定很酷。其實很復雜,不僅僅是壹個技術或者壹個軟件層面,還有很多是要看對人性的把握。
再比如語音搜索。我們沒有關註它。這個功能看起來很方便,其實不壹定。比如壹個人對著手機說我想做什麽。太蠢了。人多的時候我都不好意思這麽說,又不是私密。我寧願按幾下。
當然,我們也走過很多彎路,後來發現,照搬別人的路子,最後往往都失敗了。我們團隊以前是按百度搜索,別人有什麽我們就做什麽。我們沒有想到其他路徑,所以沒有做。但是搜狗非常聰明。他說我不會拼妳的搜索,我就拼我的瀏覽器。瀏覽器靠什麽?輸入法。輸入法帶瀏覽器,瀏覽器帶搜索,另辟蹊徑,比我們好,人家花了我們三分之壹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