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築以其獨特的地標性和廣泛的公共性吸引著眾多建築師的濃厚興趣,我們也不例外。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自1979成立以來,高度重視文化建築的創作,充分發揮高校“產學研”壹體化的優勢,積極參與文化建築的各類招標和競賽活動。從1983深圳科學館方案競賽,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再到2010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經過長期探索和不懈努力,基本實現了“壹工壹文壹獎”的精細化發展路線。僅文化建築就獲得了四項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獎(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博物館、樂山大佛博物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等)。),對我院品牌形象的樹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見證了我院的快速良性發展。
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圍繞“兩觀三性”的核心創造思想(即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逐步提煉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創作理念和方法論,以進壹步提升文化建築的創作水平——即從地域出發,探索建築空間形態和場所精神形成的基礎;並在此基礎上,升華建築的內涵和品質,提煉其文化品格;同時全面反映了當代建築科學在藝術、技術、材料等方面的發展成就。
2.尋找該地區的根架構
首先,它是地域的產物,總是植根於特定的環境,受地域的地理氣候和地形地貌的影響,所以可以說,從地域性入手是建築創作的普遍規律,文化建築創作也不例外。但同時,考慮到文化建築創作的特殊性,“地域性”在這裏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即它成為建築個性化標識(即建築文化)建構的主要依據——對地域“基因”的解讀和翻譯,構成了建築物質空間和精神內核發展的基礎。進壹步:首先,這種地域屬性超出了壹般建築創作要註意的壹般技術問題(如面積大小、豎向標高等。),而更多的指向了與建築品質和內涵塑造密切相關的地域特色。其次,在建築文化內涵的形成和表達過程中,對地域元素的吸收和再生產也包括不同的視角和層次。在此,本文試圖將其歸納為以下四個主要方面。
2.1以發生事件為切入點,往往是基於該場館區域發生過的重要事件,進行文化展示、研究和紀念的場所。在這種情況下,建築及其場地環境通常具有明確的文化角色定位,這與場地事件的主題密切相關。五塊錢?12汶川地震是壹場巨大而沈重的自然災害。在映秀震中紀念地的設計中,作者基本保留了紀念陵園的原始地貌,通過補植當地具有生命象征意義的樹種和油菜花,表達了對逝者的懷念和對新生的向往。紀念館的設計源於從遺址中誕生的三條建築控制線(指向不同遺址的紀念節點),景觀建築形態由此生成,表現了遺址的靜謐安詳之感。同時,建築以“土地悲哀-崛起-希望”為線索,重點打造三個主題院落,打造完整的敘事鏈條和差異化的空間體驗。
2.2以場地限制為切入點在當代文化建築創作過程中,壹些看似不利條件的場地限制因素,如果經過科學的分析和巧妙的利用,就會成為建築文化個性表達的“觸發點”。比如壹些非常規的建築布局或空間形態,看似“不經意”產生,但如果能結合場地本身的個體特征來考慮,這些疑惑就迎刃而解了。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為例,首先,新建場館巨大而誇張的三角形體量是場館邊界造型向內擠壓造成的;其次,新館采用緩坡隆起的“半隱”建造方式,體現了對場地內原有建築的謙讓,隱喻“破隱於土中”;再次,通過大量的墻體,形成場地的圍合設計,避免周圍不利的“街道氛圍”,營造出空曠、肅穆、“隱於市”的場所意境。
2.3以自然環境為切入點對於大多數文化建築來說,其文化人格的確立往往不是事先“賦予”的,更多的是來自於對場地周邊自然環境元素的挖掘和利用,這已經成為影響建築文化塑造的最廣泛、最直接、最客觀的外部“力量”。在樂山大佛博物館的創作中,設計者綜合考慮了遺址周邊山巒起伏、植被茂盛的自然景觀特點,結合景區人口明顯的區位條件,於是采用了不規則幾何體交織堆疊的個性化形式語言,塑造了“層石自然美”的整體環境形象,傳達了古樸、粗獷、張力的文化性格特征;同時也達到了“借用建築形象,塑造景區亮點”的文化宣傳效果(圖4)。
2.4以當地文脈為切入點,通過了解當地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形成相應的認識,並融入建築環境,是塑造建築文化的另壹個重要途徑。與早期相關概念下的創作模式不同,當代文化建築對本土文脈的解讀和再現不再局限於歷史厚重感的簡單“復述”(如建國初期流行的“大屋頂”風格),而是呈現出更加貼近時代、抽象簡單的發展趨勢。在天津博物館的創作中,設計師通過解讀天津自古以來作為交流窗口和交通樞紐的地緣文化,確立了“世紀之窗”的文化表達主題。在形式生成上,“世紀之窗”的概念被抽象為壹個面向城市的巨大窗口和壹個壹步步上升的公共空間序列。由內而外貫穿整個博物館,觀眾仿佛穿梭於“時光隧道”,體驗城市的歷史,展望城市的未來(如圖)。
3塑料文化產品
文化建築不同於其他類型的建築,壹方面取決於其獨特的功能要求;另壹方面源於其與生俱來的鮮明的文化品質或文化性格。就建築而言,這種性格往往是其造型和空間處理所表現出來的壹種整體環境風格。對建築文化品格的把握和塑造也成為建築創作活動中的壹個難點和更高層次的追求。
3.1建築文化解讀壹般來說,文化是對壹個建築的相關特征和品質的最高概括,是建立在建築的基本功能和特定形式基礎上的抽象的場所精神和整體氛圍;如果從“兩觀三性”的角度進壹步探討建築文化的深層建構,也與建築的地域性和時代性密切相關。首先,我們不能孤立地理解建築的文化內涵或文化特征的產生。壹個有品位的建築作品需要與其自然環境和歷史環境建立和諧統壹的對話。
這種文化建設的宏觀整體觀要求我們在從事建築創作時既要註重分析,又要註重綜合,既強調個體,又強調整體。以廣州城市規劃展示中心為例:建築整體水平拉伸體量與周邊起伏的山地系統相呼應,而大尺度的首層架空設計為都市人提供了全新的公共空間和絕佳的視野;同時,該建築采用的簡潔明快的街區組合模式,也與其周圍充滿活力的白雲會議中心形成了形式上的對比。所以我們說,建築文化是建築本體與其更廣闊的時空環境之間壹系列要素的“發酵”反應而產生的,這可能就是我們東方審美文化中常說的“意境”之美的體現。其次,就建築文化的含義而言,它還體現了地域性和時代性的重要特征。比如地域性本身就包含了地方特色和地域文脈;時代是現代科技和當代文明的綜合反映,“三性”是“妳中有我,我中有妳”的辯證統壹。
3.2建築文化品格的提煉我們提倡從建築的地域性出發,探尋建築文化的根源;另壹方面,由於地域概念本身外延的豐富性,我們不能籠統地描述建築文化品格生成的基本模式或唯壹途徑,而只能回到具體的地域環境,結合項目此時、此地、此情、此景的具體情況,全面分析和總結建築的整體品格。所以我們說壹個建築通常有壹個基本的性格,但是這個性格的形成往往不是單壹元素的結果。它要求設計者考慮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做出全面而恰當的選擇。在這裏,為了使表達更有針對性,本文將結合壹些具體案例(表略)進壹步研究建築文化品格的提煉。
4展現時代面貌
建築是壹個時代的寫照,是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綜合反映。隨著信息時代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建築創作領域的審美和價值觀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新的設計理念、思維模式和技術手段也為當代文化建築的創新表達提供了更廣闊、更多樣的平臺和方向。為此,華南理工大學秉持包容開放的態度,敏銳把握時代發展脈絡;批判地吸收和大膽借鑒新興的建築文化潮流和創新趨勢,從而為培育本土建築文化的創新機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比如我院近幾年的作品,嘗試融入拓撲幾何、復雜表皮、敘事空間等“大眾化”詞匯。另壹方面,這些創新手段和創新意識的引入,可以不僅僅停留在形式層面,而是從地域和當代環境中尋找“依據”,進而挖掘和建立隱藏在建築背後的“意蘊”,實現建築文化個性的展示。
4.1突破傳統語言模式隨著當代建築等學科的發展,拓撲幾何學、生態學、參數化設計等新概念和新手段被引入建築創作,極大地拓展了當前建築語言的範疇。傳統文化建築設計所強調的形式上的平衡感、對稱感和清晰感被打破;動態、扭曲、連續、模糊等新的語言表達方式層出不窮,為建築翻譯地域環境及其文脈特征開辟了新的途徑。在煙臺文化廣場的設計中,設計師以連續起伏的折板、不規則多面體等元素作為象征手段,詮釋建築的文化品格。壹方面以集約化、整體化的思路解決了同壹場館內多種復雜功能並存的客觀矛盾;另壹方面,通過新穎的建築形式語言表達“雲臺四周長平流霧煙”的空間意象,實現對煙臺地域環境特征的抽象概括(素描)。
4.2創新界面表現形式基於當代審美意識和材料科學的發展,整體復雜多變的建築表皮形式成為彰顯建築個性魅力的新手段。建築維護結構從以前基於基本功能的開敞和開窗,逐漸演變為壹種有質感、有圖案的復雜界面形式,為建築意義的解讀提供了更加立體、全面的方式。這壹點,隨著近年來壹些重大公共建設項目(如奧運會的鳥巢、水立方)的實施,已經得到了明確的印證。以廣州城市規劃展示中心為例,其主體是“兩框相扣”的形象:白色體量的立面金屬網格,根據建築功能自下而上的轉換,形成逐漸膨脹的肌理,隱含著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特征;暗體的立面肌理由廣州城市地圖生成,巧妙地表現了建築本身的自然和文化主題。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的設計中,設計師通過對面材料(GRC板)的“像素化”,直接實現了對建築文化主題的個性化詮釋(如圖)。
4.3強化內在空間邏輯隨著人們對建築本體價值認識的深入,當代建築文化內涵的表達呈現出“回歸本源”的趨勢:即通過對建築空間本體的深度塑造,趨向於獲得更有意義、含蓄、多樣的文化意義。建築空間及其形式構成的邏輯性在這壹時期得到了進壹步強化,其思想根源源於人們對建築“形式與內容”關系真實性的深刻反思。安徽省博物館新館以“四水歸堂,五方相連”的設計理念為形象。方方正正、簡約的建築形態,由覆蓋著古銅色紋理的實心部分和通透輕盈的玻璃體組成,相互滲透、咬合,形成由內而外的連續轉折變化。其空間構成不僅凸顯了博物館公共交流空間的核心輻射功能;同時也隱喻了博物館是歷史與未來的“關節點”這壹深層文化命題。
5結論
回顧華南理工大學30年的文化建築創作,我們始終貫徹“兩觀三性”的創作理念,立足本土,立足創新,在建築的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上下功夫,積極尋求文化內涵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堅持綠色低碳的建築設計方向,走出了壹條具有中國文化和時代特色的現代文化建築創作之路。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