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高清傳統泥塑時代

高清傳統泥塑時代

中國雕塑史

壹、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00年)

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雕塑是新石器時代氏族公社興盛時期的遺跡。原始社會雕塑對探索社會發展進程、研究造型藝術和思想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壹直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壹時期的雕塑都是附著在整個物體上的裝飾物,粗糙、誇張,裝飾性很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器人像。(見圖1)只出土了少量的石刻和骨雕。

商周時期的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

這個時代的雕塑作品以動物形器皿、擺件、人物的揉捏為主,造型小巧,造型粗糙,人情味強。青銅藝術代表了商周時期雕塑的最高水平。這壹時期的青銅器作品雖然有許多實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備了雕塑藝術的特征,壹些誇張、變形、奇特的裝飾紋樣渲染出凝重、神秘的氣氛,形成了莊重、壯麗、英雄氣質、乖張形象的藝術特征,突出了商周時期人們的審美觀點和對自然環境的認識。丁是這壹時期雕塑的典型代表。《司母戊大方鼎》是這壹時期最著名的作品之壹。(參見圖2)

司母戊寬厚的鼎身呈長方形,口緣厚實,輪廓筆直,顯示出不可撼動的氣勢。鼎的四周,布滿了典型的獸面紋和商代的龍紋。它以其莊嚴的造型、巨大的體積和神秘的圖案,成為商代貴族王權和神權藝術最典型的代表,也是研究中國古代史的重要史料。

秦代雕塑(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建立了專制國家,即利用雕塑藝術為促進統壹成就、顯示王權威嚴的政治目的服務,在建築裝飾雕塑、青銅紀念雕塑、墓葬器皿雕塑等方面取得了劃時代的輝煌成就。

秦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秦在雕塑作品中追求寫實。雕塑在建築裝飾、陵墓裝飾和“明器”中發展,形成了雕塑史上的第壹個高峰。秦代的建築裝飾表現在宮殿、園林、亭子、閣樓和陵墓神道建築上。最壯觀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參見圖3)

兵馬俑的發掘向世界展示了秦代雕塑藝術的輝煌成就。其士兵和人物造型各異,栩栩如生;它的馬俑生動活潑。人物雕塑更註重面部的形象刻畫,表情萬千,精細逼真,秦俑坑出土的青銅馬車更是雕塑藝術史上的壹個奇跡,充分體現了那個時代占主導地位的挺拔之風。

從整體上看,秦代雕塑風格渾厚、古樸、厚重、巨壯,氣魄宏大,體現了封建社會上升時期積極向上、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具有力與數的崇高審美特征。

漢代雕塑(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漢代雕塑在繼承秦代雄偉莊嚴的基礎上,突出剛健的藝術個性。這壹時期的墓葬雕塑尤為發達,已經從秦墓的地下墓葬雕塑發展到地面墓葬的表面裝飾。在形式上,突出石雕作品的磅礴之勢和整體之美。

漢代雕塑作品的種類和數量相當豐富,呈現的主面豐富、簡潔、生動、完整。這壹時期雕塑的藝術成就突出表現在大型紀念石刻和園林裝飾雕刻上,其中漢代霍去病將軍墓石刻是壹批流傳至今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刻。

霍去病墓石刻在中國雕塑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打破了漢代以前的舊雕刻模式,建立了更為成熟的中國風格的碑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些作品以其簡潔的造型、粗獷的風格、宏大的氣勢,既表達了對英雄的歌頌和哀思,又反映了漢初崛起時期統治階級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霍去病墓石雕群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發展史上的裏程碑,對後世的墓雕藝術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漢代以後中國古代大型碑雕的典範。

而“馬踏匈奴”(見圖4)是整組雕塑的主體,也是這些雕塑的主題。整部作品風格渾厚、深邃,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它不僅是古代戰場的縮影,也是霍去病輝煌成就的象征。雕塑輪廓準確有力,形象生動傳神,刀法簡潔明快,表現力豐富,藝術概括度高。是中國陵墓雕塑的典範之作。

5.魏晉南北朝雕塑(公元220-公元581)

魏晉南北朝是佛教和儒家思想碰撞交融的時期。因此,統治者利用宗教來建造廟宇,雕刻洞穴和制作雕像,並利用直觀的造型藝術來宣傳統治者的思想和教義。代表石窟有敦煌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參見圖5)

石窟中雕刻了大量佛像,包括石雕、木雕、泥塑、銅鑄件等。,佛像成為當時中國雕塑的主體。在這些石窟的發展中,不斷增添新的雕塑,歷代對石窟進行了改建、擴建、增添和補充。

石窟藝術在中國雕塑中很有代表性。例如,東晉的戴奎擅長雕刻和鑄造佛像。他在建康瓦罐寺的玉佛像,與顧愷之的壁畫《維摩詰圖》和獅子園的玉佛像壹起,被稱為“瓦罐寺三絕”。這壹時期的雕塑特點是更註重細節的描寫,技術上更為嫻熟,雕塑形象和主題大多帶有宗教色彩,因此雕塑形象具有神化和誇張的特點。宗教簡化了雕塑藝術的題材,但宗教精神的內在動力也促進了大量精品的誕生。

六、隋唐雕塑(公元581-公元907年)

中國隋唐經過三個半世紀的分裂和動蕩,重新統壹和穩定,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和經濟繁榮的歷史時期,從而將雕塑藝術的發展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峰。隋朝向初唐過渡後,融合了南北朝時期南北雕塑藝術的成果,並通過絲綢之路吸收了外來藝術的養分,使雕塑藝術大放異彩,創造了具有時代風格的不朽傑作。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以及文學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宗教雕塑藝術、墓葬裝飾雕塑藝術、墓葬陶瓷雕塑藝術、人像造型藝術等。都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宗教造像藝術在唐代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中敦煌石窟和龍門石窟更具代表性。

龍門石窟,歷經魏晉唐時期的發掘,歷經千年風霜,依然保持著神秘和華麗。龍門奉先寺的群雕顯示了唐朝帝國的強大。其中,奉先寺的大盧舍那神龕是最輝煌的傑作。(見圖6)它的九個雕像和壹個商店的形式是壹個佛,兩個弟子,兩個菩薩,兩個天王,兩個勇士,兩個顧客的雕像。是壹個有主有客,層次分明的有機整體。這也是意向性造型中人是審美主體的思想。

此時的佛像雕刻作品不僅寬廣凝重,而且典雅傳神。其雕塑風格的多樣性和技巧的熟練程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宋金雕塑(960-1279)

宋代,以城市為中心的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市民階層成長起來,於是代表市民利益的審美觀念興起。同時,理學的興盛使人們更加註重世俗生活,註重來世的佛教正在衰落。因此,宋代的佛教雕塑無論是內容還是風格都明顯世俗化,那些神聖而高不可攀的面孔逐漸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更貼近現實生活的形象。雕塑藝術集中在南方,如廣元、大足、安嶽、杭、贛州等莫言造像集中的地方。(參見圖7)

大足石雕是中國石雕藝術的壹朵奇葩。雖然它的發掘有宣揚佛教的主要目的,但雕塑家高超的手段還是讓人贊嘆造像的精美,從而享受到至高無上的精神享受。大足石刻無疑是中國雕塑史上的壹個奇跡。

在世俗題材方面,宋代墓葬中的石刻大多沿襲了唐代的傳統,但氣勢在逐漸減弱。中晚唐以後,宋代雕塑更加生活化、世俗化,創作技法趨於寫實,而材料的運用更加廣泛。宋代的彩塑更加發達,佛像雕塑也較唐代有了很大的變化。此時觀音菩薩居多。

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雕塑的主流風格仍受宋代影響,但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民族特色。

元明清雕塑(公元1279-公元1911)

遠在元朝建立之前,中國的蒙古統治者就先後模仿漢族的建築風格,修建了上都和大都兩個都城。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寺廟、石窟造像也展現了元代雕塑藝術的概貌。元代統治者重視手工業,雕塑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了壹定程度的發展。

到了明清時期,宗教觀念進壹步弱化。此時的宗教雕塑在缺乏內在信仰的狀態下,呈現出缺乏創造性和生命力的程式化傾向。明清時期的世俗雕塑藝術更傾向於裝飾性和技術性。這些雕塑大多強調實用性和欣賞功能,體現了手工藝品的特點,而早期雕塑強大的精神功能則被大大削弱。而這些裝飾性、觀賞性的作品,往往不受俗套的限制,有著不同的面貌,也算是明清雕塑藝術的壹大亮點。他的作品壹般都是小巧玲瓏,玲瓏剔透,缺乏大氣的作品和大尺度的作品,在藝術上逐漸轉向個人化、內聚力的風格。

但是,壹些與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市民和知識階層密切相關的小型書桌陳設雕塑和手工藝裝飾雕塑,卻有了顯著的發展,出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代表了這壹歷史時期雕塑藝術的新成就。

明清陵的表面裝飾比上壹代更大,造像更多,布局精美,工藝嫻熟,但既缺少唐朝的超然,又缺少漢朝的恢弘。此時的作品更能滿足人的賞心悅目功能,失去了上壹代的創作活力。明清雕塑明顯沿襲唐宋風格。各種寺廟裏供奉著各種神靈,多為彩塑,即泥塑彩繪。從題材到表現方法,越來越世俗化、民間化,形成了做工繁復、慵懶細長、色彩鮮明的藝術風格。如陶土彩塑千手觀音。(參見圖8)

九、現代雕塑(公元1911年後)

進入20世紀後,中國傳統宗教雕塑壹直處於衰落狀態,民間小型雕塑雖然非常繁榮,卻未能成為主流。辛亥革命還有五年?從五四前後到30年代,很多年輕人去了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學習雕塑。回國後,他們大多從事藝術教育,成為中國現代雕塑藝術的先驅,促進了中國各種形式雕塑的發展。在此期間,壹些主要的創作是紀念孫中山和其他民主革命者的雕塑,以及抗日戰爭英雄紀念碑的設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的雕塑藝術,如架上雕塑、大型紀念雕塑、園林雕塑、城市環境雕塑、民間雕塑、大型泥塑群等,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如的《孫中山像》和的《金田起義》。(見圖9)標誌著中國雕塑藝術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

西方雕塑發展史

首先,史前雕塑

新石器時代開始後,人類被迫放棄狩獵,成為牧羊人和農民,各種手工藝得到充分發展。國外最早的雕塑是在人類創造生產力極低的勞動工具——用於勞動和生活需要的石制工具的同時產生的雕塑藝術。它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它的演變反映了史前人類文化的逐漸豐富。這壹時期沒有明顯的地域差異,所以標誌著整個人類文明的初步探索,而不是代表單個民族。

著名的史前雕塑是25000年前的威倫道夫的維納斯。(見圖10)他塑造的渾圓豐滿的女性形象表達了原始人對高產的象征性渴望。

二、古典雕塑

1,原始時期

西方雕塑傳統起源於古希臘羅馬文化,但古希臘雕塑深受古埃及雕塑的影響。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原始公社的解體,世界上出現了最早的奴隸國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壹。埃及的雕塑藝術開始於公元前4000年左右,建築業的誕生催生了藝術裝飾的萌芽。它長期保存了原始社會的殘余,埃及神話和宗教信仰主導了雕塑的形成和發展。神話和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埃及雕塑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塑為法老政權和少數奴隸主貴族服務。受宗教意識形態支配,嚴格遵從上層階級的審美觀點和需求。除了壹些墓葬中的作品,古埃及最有影響力的雕塑是陵墓和寺廟前的裝飾雕塑和紀念雕塑。金字塔是最著名的雕塑。最高的是胡夫金字塔。金字塔前的巨大獅身人面像是由壹塊巨大的巖石雕刻而成,是古代最大最著名的雕塑。(見圖11)

埃及雕塑的顯著成就是埃及雕塑家長期探索的結果。它的雕塑藝術在古代世界藝術史上留下了輝煌的壹頁。

古埃及雕塑的審美理想是追求永恒,古希臘雕塑的審美理想是追求真美。

希臘雕塑的主題大多取自神話或體育比賽。當時壹些開明的統治者不僅致力於內政和武裝,還提倡發展美術和文學。在公元前6世紀後的數百年間,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作家和藝術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雕塑是這壹時期輝煌文化成就的壹個重要方面。

愛琴海中有許多小島,其中巴羅斯島盛產大理石,為雕刻提供了最好的材料。就藝術風格的變化和發展而言,希臘雕塑可分為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

古風時期是雕塑家的訓練階段。這壹時期,經過雕塑家的長期探索,為後來的雕塑家開辟了道路。最著名的雕塑家之壹是米隆。《擲鐵餅者》是他的代表作。(見圖12)古典時期,希臘人的社會思想和宗教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雕刻藝術逐漸傾向於強調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刻畫。希臘化時期,雕塑家繼承傳統技法,賦予作品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特點。

古希臘的雕塑家對人體有著豐富的知識和高度寫實的技巧。服裝線條的線條生動、流暢、多變,既表現了服裝的質感,又通過服裝表現了人體的美。希臘雕塑塑造了崇高、優雅、完美的人物形象。

古羅馬雕塑是在很大程度上繼承希臘雕塑遺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人像雕塑做出了獨特的貢獻,這與羅馬人崇拜祖先遺骨的傳統習俗是分不開的。

由於僧侶習俗和祭祀儀式的流行,古羅馬雕塑家經常描繪服飾人物的形象。早期羅馬雕塑被少數奴隸主和貴族壟斷。當時雕塑家雕刻了許多羅馬皇帝的形象,表現為英雄的統帥。比如梵蒂岡博物館的壹尊奧古斯都雕像(見圖13),表現的是羅馬皇帝手持權杖,對下屬訓話的瞬間動作。

這壹時期的肖像雕塑以寫實風格著稱。雕塑家善於運用誇張、概括的藝術手法對人物進行細節刻畫,放棄繁瑣的東西,加強運動感。此外,羅馬雕塑家還在羅馬建築、廣場和紀念柱上裝飾了許多圓形雕塑和浮雕。3世紀的著名建築有塞普蒂默斯、盧斯的凱旋門和卡拉卡拉的公共浴室。

古羅馬雕塑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西方寫實雕塑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中世紀的歐洲

歷史上,歐洲的封建社會壹般被稱為“中世紀”。在藝術史上,從古羅馬到文藝復興的西方藝術被稱為“中世紀的藝術”,大約持續了65,438+0,200年。在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成為封建統治的強大支柱。所以歐洲中世紀的雕塑主要是為基督教服務的。

中世紀全盛時期的文化藝術經歷了羅馬式時期和哥特式時期。教堂建築成為當時主要的藝術載體,許多優秀的雕塑家從事教堂建築的裝飾雕刻和內部陳列的圓形雕刻。羅馬式教堂以其堅實堅實的身影展現了教堂的力量,而哥特式教堂則以其靈巧犀利的上升力量控制著觀眾的精神感受。哥特式教堂代表了中世紀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如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參見圖14)

3.復興

在14世紀的法國雕塑中,哥特式藝術表現出越來越多的反映現實的傾向,過分強調人物的姿勢、表情、身體等方面。為宗教服務的哥特式雕塑開始作為新興資產階級藝術的萌芽出現..中世紀的雕塑有精華也有糟粕,很多作品都充滿了迷信荒謬的宗教內容。但從藝術傳承來看,當時的雕塑家也創作了許多屬於人民的、有積極因素的好作品,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從15世紀下半葉到16世紀,文藝復興文化在許多歐洲國家出現並形成。在歐洲許多先進國家,文化藝術達到了高度繁榮,文藝復興掀起了歐洲文化藝術發展的壹個高峰,文藝復興文化是反對封建宗教,主張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復興的文化,以新興資產階級為主導。

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繼承和發展了希臘羅馬雕塑藝術的傳統,使雕塑藝術達到了高度的繁榮。第壹位雕塑家是吉貝爾蒂,佛羅倫薩洗禮堂兩扇青銅門上的裝飾浮雕是他的代表作品。(參見圖15)

偉大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出現標誌著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發展達到了頂峰。他們用寫實的手法,精確的人體解剖,來塑造人物,使人的形體具有強烈的力量感,用雕塑的藝術語言來塑造生動的形象和高度的技巧。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藝術對後來的雕塑家有很大影響。

4.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的過渡時期

風格主義出現在1520年前後到十六世紀末,然後羅馬出現了巴洛克藝術,通過繪畫和建築形成了壹種潮流,促進了歐洲文明。這時,最重要的雕塑家是貝尼尼。他的作品在表達激情或宗教狂熱時使用了較為復雜的肢體語言,誇張的表情,起伏的人物,流暢的線條,以其戲劇效果和紀念碑氣勢,使宏偉的宮廷雕塑煥發出強大的藝術魅力。

17世紀法國古典雕塑與巴洛克平行發展,巴洛克追求宏大的直線,與巴洛克以曲線為主的風格正好相反。18世紀,洛可可藝術首次出現在法國宮廷。它由巴洛克背景演變而來,脫離了巴洛克風格,以法爾科內為代表。

新古典主義雕塑從1790到1840開始流行。其中,武東在肖像雕塑方面造詣頗深,代表作是《伏爾泰畫像》。(參見圖16)

接著是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和法國現實主義,其中現實主義雕塑家羅丹成就最高。他的創作和藝術思想對後來的雕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代表作有《巴爾紮克》、《思想者》等。(參見圖17)

第三,現代雕塑

20世紀以來,西方雕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壹方面,來自希臘和羅馬的現實主義雕塑傳統仍在延續;另壹方面,實驗藝術的興起取代了學院藝術,成為主流。

立體主義的出現揭開了現代雕塑史上的新篇章。1909畢加索的《女人的頭》。(見圖18)是壹個重要的符號。立體主義以雕塑語言中的幾何圖形構成為基礎,建立了自己的邏輯。它與傳統的雕塑觀念有著決定性的決裂。

未來主義基於強調動機理論的原則。其代表作家是博楚尼。俄羅斯的構成主義以透明框架的形式包圍和定義空間,完全背離了傳統的以體積為基礎的雕塑觀念。他們積極運用新材料探索構成主義雕塑中的空間、時間和運動的概念。

達達主義的杜尚將小便器作為藝術品展出(見圖19),這是對傳統倫理、道德和美學的挑戰。達達主義的美學思想廣泛影響了後來的現代主義藝術,之後的超現實主義也深受達達主義的影響。

20世紀50年代以後,新達達、集合藝術、廢雕塑、波普藝術和超現實主義藝術都與達達有著血緣關系。

抽象構圖雕塑和可移動雕塑在戰後走向戶外,成為大型紀念藝術,雕塑中光因素的運用與戰後科技新能源的概念進壹步結合。人體藝術和行為藝術是受達達主義影響的另壹種發展。

西方現代雕塑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 上一篇:餐廳掛鐘風水禁忌
  • 下一篇:(二)膠東半島節水農業發展模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