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黃河的所有信息。

關於黃河的所有信息。

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發源於青海的巴顏喀拉。其幹流貫穿九個省區,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全長5464公裏,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裏,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但是水量沒有珠江那麽大。沿途有35條主要支流,上遊有湟水、洮河,中遊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遊有伊河、洛河。河流兩岸缺少湖泊,黃河下遊面積很小,很少有河流流入黃河。黃河入海口寬1500米,壹般500米,較窄部分僅300米,水深壹般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 ~ 1.3米。地理環境:從河源到貴德,多山多草原高原,屬於青藏高原。山峰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上遊河谷海拔超過4200米。上遊河谷兩岸地形平緩,排水不暢;導致大面積的沼澤和許多湖泊。貴德從金夢河開始的河段是黃土高原,南部有呂梁錫伯、渭河谷地,北部有鄂爾多斯高原,西部有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壹般為1,000-1,300m,地貌不均勻,坡度陡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壑面積占40-50%,溝壑密度3-5km/km2,切割深度超過100m。在金夢下面,它進入地勢低窪的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遊後,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僅為0.12%。水流變慢,沈積大量泥沙,高出地面4-5米。由於黃河的多次改道,扇形的古河床和古天然堤變成了緩丘和窪地交替的傾斜平原,窪地比較開闊平坦。生態特征黃河幹流共有魚類121種(亞種),純淡水魚類98種,占總數的78.4%。主要經濟魚類有裸斑鯉、扁緣燕齒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唇魚、蓍草、北方的通榆、鯉魚、鯽魚等。黃河上遊魚類只有16種,組成比較單壹。鯉科和泥鰍科只有裂腹魚、白首烏、蓍草、泥鰍等。中下遊魚類大體相似,以鯉科為主。中遊魚類71種,沒有鰱魚、鱅魚、鱅魚、鯿魚等典型的平原魚類。中遊上遊有裂腹魚和泥鰍,下遊有78種魚類,包括多種過河口和半鹹水的魚類。黃河支流調查資料顯示,根據甘肅洮河、陜西渭河、涇河魚類統計,渭河有30種,其次是洮河11種,涇河只有4種。中上遊支流多為鯉科、泥鰍科的小型魚類,少數為塔斯馬尼亞魚、鯰魚,經濟魚類為鯉魚、鯽魚、蓍草魚、鯰魚。漁業生產:黃河的主要漁獲種類也發生了變化。幹流的魚有史以來產量最高,“黃河鯉魚”聞名全國。現在收益率明顯下降。20世紀60年代以前,中遊晉陜河段的鯉魚占漁獲量的60-70%,在漁獲量構成中居首位。從81-82黃河陜西港段近十年漁獲物的變化來看,鯉魚僅占漁獲物的21%,鯰魚在41.1%取代了主要地位,其次是黃芪。1983年,對山西省平陸縣黃河的捕撈情況進行了調查。其中鯉魚只有20%,而鯰魚則高達60%,成為主要漁獲。50年代初鯉魚占山東下遊總產量的50 ~ 70%,60年代下降到15%,82年只有7.1%。黃河幹流沿線八省區漁業勞動力情況如下:除青海省尚未統計外,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七省區漁業勞動力80年為26964人,83年減少到11320人,分別占全國同類勞動力總量的3.0%和2.65438+。非全日制漁業勞動力1980年為24843人,1983年增加到25873人,分別占全國同類勞動力總數的8.9%和5.7%。近30年來,黃河主要經濟魚類鯉魚的資源量大大減少,其漁獲類群的構成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80年代初,黃河潼關港段捕撈的鯉魚以3齡居多,平均每尾重0.7公斤占44.7%,其次是28.4%,第4年平均重1.5公斤。主要漁法:漁法,黃河幹流漁業生產使用的漁具,中上遊以刺網為主,也有灘圍網。刺網分為單層和三層,三層刺網效率更高。另外,滾釣的種類很多,魚鉤和夾子,中遊的只有四五種。漁區特點:上遊為裂腹魚亞科、鮟鱇科8種,中遊為鯉魚、鯽魚、鯰魚,下遊為刀鱭、草魚、鯰魚。上遊:從河源到貴德,兩岸多山地和草原高原,海拔3,000m以上,高峰超過4,000m。河道呈“S”型,河源段400公裏範圍內河道曲折。兩岸多湖泊、草原、沼澤,水流清澈穩定,用水量少,產水量大。湖泊眾多,最大的湖泊是星蘇海和鄂陵湖,有寒冷的高原和魚類系統。魚類資源已經很久沒有被開發了。中遊:金夢導遊,多徑高山峽谷,水流湍急,坡度較大。導讀劉家峽河谷切割極深,河寬50-70米,最窄處不到15米,谷深100-500米,水流。
  • 上一篇:隱患電動車召回,國內外說法不壹。
  • 下一篇:中國古代文化史讀後感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