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的1259年,壽春府(今安徽省壽縣)制造出發射“子窠(音同顆,本意是築在地洞裏的鳥巢)”的“突火槍”。這種槍是在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也是用竹筒做槍管,管內填充火藥和“子窠”,所謂“子窠”是用瓷片、碎鐵子、石子之類的東西填充的彈窩,這便是後來管形火器發射彈丸的前身。那時的“突火槍”已經具備了射擊性火器的三個基本要素——身管、火藥、子彈。突火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射擊性火器,它射程比陳規的火槍增大,響聲如雷,遠聞150多步。後來蒙古人仿照該槍樣式,制成竹火筒,在西征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也因此傳入了中東。但是,竹、木制的火槍,由於槍身脆弱,容易被火藥炸裂或燒毀,且射程短,威力小,所以,金屬管形火器後來的出現就成了必然。13世紀初出現了金屬鑄造的管形火器。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是1332年鑄早的壹尊銅火銃,口徑為10.6厘米,長37厘米,重約14公斤,銃身鑄有銘文“綏遠討寇軍”。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壹支銅火銃,比歐洲最早的青銅槍要早半個多世紀。對於金屬管形火器,口徑大不利於步、騎兵持放的叫做炮、筒、銃;口徑小且利於步、騎可以手持操縱的叫做槍,有時也稱筒或銃。明代兵書中說:“大者發用車,次及小者用架、用樁、用托,大利於守,小利於戰。”由此可見,古人造槍是用於步、騎兵攜帶作戰,要求短小輕便,造炮則是用語守城攻堅,大型炮要用車載船運或修築固定的炮臺,威力大,足以攻克堡壘,抵禦對方攻擊。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藥做武器的國家,最遲在北宋時代,中國軍隊就已將火器列為正式裝備。隨著火藥技術的發展,中國人又發明了具有速射和連發功能的槍械,先後出現了七星銃、十眼銃、五雷神機等連發火器。而在連發火器的研制方面,清代火器專家戴梓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戴梓(1649—1726),字文開,自號耕煙老人,浙江錢塘人。他的父親戴蒼擅長軍械制造,也是當時的著名畫家。戴梓自幼聰敏好學,在許多領域裏都學有專長。少年戴梓熟悉天文,精通算法,在書法、繪畫和音律方面均有涉獵,成為當地有名的藝術家。在父親的影響下,少年時的戴梓喜歡上了機械制造,曾造出多種火器,其中的壹種能擊中百步以外的目標。
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自福建起兵進犯浙江,響應吳三桂叛亂。康熙皇帝派遣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率清軍赴閩浙征討耿精忠。戴梓欣然棄筆從戎,隨軍出征。他向傑書獻上了自己發明的“連珠銃”。“連珠銃”又稱“連珠火銃”,壹次裝填之後能貯存彈丸28發。“連珠銃”的機關設計十分巧妙,可以將擊發和裝填彈丸兩個步驟連動進行,從而簡化了裝填手續,大大提高了發射速度。“連珠銃”在當時是壹種很了不起的發明,遠遠領先於西方國家的火器。由於其原理與現代的機關槍類似,也有人稱之為“世界上第壹種機關槍”。
三藩之亂平定後,戴梓因功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見,被任命為翰林院侍講。康熙二十五年,荷蘭政府遣使來華。在荷蘭使節帶來的禮品中,有“蟠腸鳥槍”。奉康熙之命,戴梓很快就仿造了10支,並由康熙回贈荷蘭來使,令後者大為吃驚。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曾向康熙誇耀他們國家發明的“沖天炮”(又稱“子母炮”)威力無比,但他花了壹年時間也沒造出來,而戴梓只用了8天就造成了。康熙親率大臣觀看試射。試射之時,戴梓監造的“沖天炮”火力威猛、彈無虛發。康熙十分高興,把這門炮封為“威遠將軍”,並下令把制造者的姓名鐫刻在炮身上以示紀念。“沖天炮”在日後平定噶爾丹叛亂的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於成功試制“沖天炮”,戴梓在無意中得罪了南懷仁。南懷仁嫉恨在心,伺機報復,他在康熙面前誣陷戴梓“私通東洋”。結果康熙輕信讒言,將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陽)。在那裏,戴梓艱難地生活了30多年,被迫以賣字畫為生,“常冬夜擁敗絮臥冷炕,淩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療饑”。直到戴梓77歲時,他才被皇帝赦免,不久後便因貧病交加,溘然辭世。戴梓死後,他發明的連發火器並沒有成為清軍大規模裝備的武器,只能“器藏於家”,至乾隆朝後便逐漸失傳,給中國人留下了極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