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自然布局。
自然景觀是中國園林的時尚。有山水者,如無地理位置者,常疊山汲水。且廳、堂、閣、亭等建築與山樹、山石融為壹體,成為壹座天然的山水園林,是“人所為,然其然。”
詩畫意境。中國古典園林與傳統詩詞書畫有著密切的關系。園中:“景”不是自然景物的簡單再現,而是壹種情意的境界,在景與景交融中體現感情;場景中暗含,聯想業務。重要的是“構思”,創造意境。
花園裏有壹個花園。在園林的空間組織上,園林往往分為景與景,使景與景之間的分隔聯系起來,形成了許多起伏跌宕、開合有致、層次豐富、曲折多變的小園林。明清私家園林在“密山森林”中創造了極佳的空間開拓效果。
建築類組景。園林由景觀、植物、道路和建築組成。中國古典森林中的建築不僅占地面積大(據調查占15-50%),而且往往占據主要景觀的控制地位,是整個園林藝術構成的中心,往往成為園林的標誌。甚至在每個景區都有相應的建築作為景區的主景。
因地制宜處理。中國園林自南北朝以來,根據南北自然條件的不同,說是從南宋到北宋,自秦漢以來,又根據宮廷園林和私家園林的不同要求,發揮了各自的作用。至今,中國還有北方宮廷園林、江南園林、嶺南園林等風格各異的園林。各園各具特色,或以山、水命名;或以花取勝,以竹招人,構成了五彩繽紛的園林景觀。
古典園林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創造和寶貴的文化藝術遺產,但也是封建社會條件下物質和精神的產物。因此,在學習中,我們必須根據當今社會時代的要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古為今用。
第壹,因地制宜,順應自然
因地制宜,就是根據不同的基地條件,有山有山,有水依水,充分把握自然風光之美為我所用,實際上就是在園林規劃布局上順應自然。順應自然的另壹層含義是按照自然景觀的形成規律來塑造園中的景觀,使園中的景觀充滿自然、天真的韻味。園林藝術的主要目的是創造(或改造)景觀之美,使之更集中、更精致、更便於觀賞。祖國的山川是婉約的,尤其是那些前人評價過的傳統景點,沒有山沒有水也很美。優美的自然風光為園林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但造園並不是簡單地模仿自然、再現原作,而是以山川、河流、花木、建築等景觀元素,通過藝術勞動塑造出比自然風光更美的景色的實踐過程。這就要求藝術家認真總結自然美的不同形式及其形成規律,作為其藝術創作的依據。
“活潑潑”是蘇州留園西邊跨溪的水閣,也是溪景的終點。壹股清流從楓林中緩緩流出,妳在那裏消失,仿佛穿過亭子。水雖然停了,但還在動。流水,小亭臺,青翠的山頂,充滿了自然風光的活潑與生機,真是園林造景中人工造化的絕妙創意,用“活潑潑地”來標題也確實恰如其分。唐代詩論家司空圖在詩中寫道:“生氣,活潑。活潑充滿活力,精神外露,遠離紙面。”以達到“雖是人為,卻要讓園林充滿生機,自然地組織景觀”的藝術效果。這就是“活潑潑地上”的場景,小樓置於以土為主、黃石環繞的假山、丘陵中,溪水曲折流出,楓樹聳立於河兩岸。如果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裏,在這裏小睡壹會兒,妳壹定會覺得生活充實,精神煥發。
具體來說,園林藝術處理山川(即疊山理水)的規律是“山貴有脈,水貴有能,脈通則通,整個園林生動”。其實山有脈勢,水有源流向,這是自然景觀最普遍的規律。如果園中的山沒有脈絡地混成壹堆,園中的水是被動的死水,那麽即使亭臺樓閣設計精巧,花草樹木種類繁多,整個園林也不會生動。所以造園的第壹步就是確定山的方向,疏通園中的水源,讓山川自然交融。如果園林建在自然山林中,那麽就要根據自然山川的脈勢來建,也就是明代季承所說的:“有高有窪,有曲有深,有懸有平,有坦坦蕩蕩,自有自然之趣”。如果園林建在平地上,也要“上耕下掘”,使整個園林根據景物的需要協調統壹。
崔永山莊是蘇州城外虎丘山的自然斜坡,依山勢而逐級上升。園門朝南,十余道簡易青石臺階引領遊客進入綠樹掩映的簡易園門。門內有三間軒屋,建在山崗之上的古樹中間。那是壹片幽深的山中小樓的景色。離玄北不遠,有壹個突起的平臺。平臺上的亭子叫“溫泉”,與玄武和壹邊陡峭的山坡形成壹隅。是引導遊客爬山的小樓,既增加了小花園前後的空間層次,又將人們的視線引向高處。亭的西、北兩側,鎮山絕壁下堆著湖石假山,氣勢相連,中間種植夾竹桃、紫薇、白皮松、石榴等花木。園墻隱現在巖石和花叢中,並不顯眼。公園內的景色與公園外的自然森林景色融為壹體,充滿了生機和情趣。等到天然巖石和人工步道微微疊起,來到主樓平臺,就看到虎丘腳下壹片蔥郁的景色。擡頭望去,是巍峨的虎丘塔。根據自然景觀的脈絡,人工建造的小花園與大景觀相協調。崔永山莊為著名的虎丘風景增添了色彩,虎丘的古山塔也成為小花園不可或缺的借景。
“求運河如此清澈,因為有源頭活水。”風景園林中山水的基本關系是“山因水而生,水隨山轉”。只有流動的水,才能給大山帶來生機;只有具有生命力的水才能生動地反映出園林的景色。如果園中的水是壹潭死水,就會腐爛變質,根本沒有自然美。為此,季承在《園冶》中指出:造園初期,要“先究其源,泄其源,察其源水”自然景觀的園林,只要引入自然水源,更容易獲得活水。如杭州靈隱寺的冷泉,無錫吉昌園的二泉。在有地的園林中,泉水源頭本身就是壹個非常好的場景,比如太原晉祠的難老泉,濟南大明湖的趵突泉。在壹些園林中,較大的水面被用作城市的調節水源和牲畜蓄水池,如北京頤和園的昆明湖。城市花園也應該清理水的道路,並進入自然河流。古代園林中的門橋、門亭都是為了控制外河、內水而設置的(如《紅樓夢》)。在壹些城市園林中,實在沒有辦法連通活的地表水,所以園丁們會因地制宜地在溪池的最深處打幾口井,把園林中的地表水和地下的活水連通起來,保證水的生命力。這種方法常用於江南地下水位高的地區節水。
愛賞風景的蘇東坡曾這樣評價園中的建築和植物景觀。草木如名節,久而久之。“意思是只要有錢,露臺樓馬上就能建起來。但是,花園裏的花草樹木不是馬上就能長出來的,需要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的時間才能長出來。可見詩人對園林植物的重視。綠色是生命的顏色。如果花園裏沒有植物,它將變得死氣沈沈。因此,花草樹木是使景觀生動可愛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