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和精神是什麽?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和精神是什麽?

人性比天道更重要。

早在春秋時期,子產就說過“天遠人近。”雖然從文化淵源來看,道教強調天;儒家重視人性,但中國文化從根本上講是以人為本的。尤其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以培養君子人格,和諧天下為己任。即使它大談“天人合壹”,也是把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原則交給天,然後它又大談“天意難違”、“天道載道”,完全把天當成了彰顯人性的手段和工具。他的理論的倫理和道德特征在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和其他領域中比比皆是。通過音樂達到德性,通過文學體現道德,達到個人道德修養和人際關系的普遍完善,是最高的、最終的追求,表現出重視人性和人倫的鮮明特征,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文化的走向。結果,唐代《文藝會稽》壹書中記載的46個“部”中,只有16個部是關於自然的,如天、地、山、水、木、獸、鳥等,其余都是關於人及其創作的。相對於貫穿西方百科全書的“自然本身解釋自然”的哲學觀點,中國文化對天道自然漠不關心。

中國文化中這種重仁輕天的傾向與以儒家倫理為主體的理論價值取向直接相關。儒家要培養仁、義、禮、智、信等壹系列道德品質,塑造“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從而構建層次分明、上下有序的和諧世界。這既是儒家理想的出發點,也是其最終目的。所以對於其他的事情,包括對天道自然規律的探索和關註,都是不屑壹顧的。朱曾說:“現在,為了這個目的,我們不窮自然之理,不窮人情之智,不窮聖言之智,不窮世界之知。然而,這是什麽樣的學問呢?如果妳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什麽,那就是煮沙子,想讓它變成壹頓飯。”正是這種無視自然和宇宙規律的文化傾向,阻礙了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因此,在中國文化中,壹切學術文化都可以被視為儒家倫理的外圍和邊緣。

追求穩定和現實

與世界上其他文化的傳統節日起源於宗教不同,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起源於農耕。這是因為中國文化的物質基礎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世世代代從事農業生產,“重農”觀念源遠流長,深入人心。周易說,“不耕不富”。商鞅以“重農”為富國的基礎,制定了“重農抑商”的政策,從而在經濟上保證了秦統壹大業的順利實施。隨後的朝代也把“重農”政策放在首位。

在這種濃厚的“以農為本”的氛圍中,幾千年近乎停滯的生態造就了中國人註重現實、穩定的文化心態,培養了壹種樸素厚重的“實用性——經驗理性”和務實的精神取向。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文化可以稱為“農耕文化”。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這種對農業生活經驗的簡單總結,已經內化為國民心態和堅定心態,甚至深深感染了文化精英。“成人不華而不實,君子務實”成為中國和泰莎壹直標榜和倡導的態度和精神風貌。

中國古代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方式為基礎,形成了相對封閉的社會心態。農民固守土地,日常生活固定,有時耕種,形成異地搬遷的文化心態,經常變化。與這種求穩的心態相適應,中國文化把永恒作為壹種重要的價值判斷尺度。《周易》、《中庸》和《老子》都是這種觀念的典型表達,所以他們在政治上追求長治久安,在文章和宗教上追求經久不衰。

與“求穩”意識密切相關的是對“變”概念的獨特詮釋。作為壹個農業國家,中國人受農業生產從播種、生長到收獲再到播種的循環模式和四季循環現象的啟發,將“循環論”加入到“生命稱為變化”的概念中,形成了獨特的包含永恒性的“循環變化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五行相抗”代表了這種包含“不變”的變化觀的哲學表征。表現在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即“物極必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歷史上歷次思想社會改革,無論是孔子的“克己復禮”,還是王安石新政;無論是韓愈的古文運動,還是康有為的維新變法,都高舉著“復古”的大旗。這不僅僅是以“托古”為名,還包含著“循環變化”的概念內涵。

重視統籌協調

中國的社會構成是從家庭到家族、從家族到宗族、從宗族到共同體、從共同體到國家,形成並保持了“民族壹體”的格局,宗法制度深深滲透到社會生活和文化視野的各個層面。在氏族內部,每個人都不被視為獨立的個體,而是被宗法血緣群體所包圍。所以群體的利益高於壹切,每個人首先考慮的應該只是他的具體角色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為氏族,為整體,這自然延伸到對種族,社會,國家的責任和義務。這樣,就很容易在“人道之吻”的基礎上延伸出所謂的社會和國家的合理秩序,在這個秩序中,個人被置於從屬和主導的地位。個人的壹切都從屬於整體,從而整合統壹整個社會。因此,在政治領域,他主張大同理想;在社會領域,強調個人、家庭、國家不可分割,主張“保家衛國”;在文化領域,倡導“崇華重和”;在軍事領域,確定“統籌兼顧”的基本戰略;在倫理領域,標榜“為大家放棄小家”,必要時會犧牲個人和局部利益來維護整體利益的價值取向,等等。這些都構成了中華民族集體至上的思維定勢和* * *的心理特征。這種可以稱之為“宗法集體主義”的觀念,對維護國家統壹和民族團結貢獻巨大。但也在壹定程度上阻礙了人的個性自由發展,有時成為統治階級逼迫人們做出不必要犧牲的借口。

而將“強調整體”的理念付諸實踐,需要“協調”。為了使龐大而復雜的社會和無數不同性質的個體團結成壹個有機整體,進行整體秩序,人們必須在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心理結構等方面大體壹致,具有高度協調的道德和精神品質,並轉化為具體的協調行為。儒家思想作為中國文化的主體,從精神文化方面滿足了這種需求。孔子說,“和為貴”。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禮記》甚至說:“和者,成天下之道。”“和”字其實體現了忠恕待人的原則,體現了和而不同的君子風範,體現了培養和諧和平的人生境界,體現了人民的豁達胸懷和天下壹家的深厚感情。這個“和”字真的是中國文化協同思想的靈魂和核心。

比道重要,不如器重要。

老子說,“形而上者道,形而下者器。”“道無常,無所不為。”“道生壹,壹,二,二,三,三生萬物。”把世界分為“道”和“氣”,充分強調“道”在宇宙生命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子曰:“早上聽道,晚上死。”漢語中的“道”是指倫理政治中的“仁義之道”。雖然它不同於作為普遍規律體系的道家之“道”,但它仍屬於“形而上”即精神範疇,仍處於贏得生命、把握世界本質的首要地位。可見,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突出的重精神輕物質的傾向。

這種“重道輕器”的思想不僅表現在天人關系上,還表現在義利關系、名與體關系、主與客體關系上。

義利關系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壹個重要問題。子曰:“君子喻義,小人喻利。”孟子曰:“舍生取義者也。”重義輕利充分體現了儒家的價值取向和人生態度,占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地位。宋明理學提倡“存自然,滅人欲”,將重義輕利的文化觀念推向了極致。

關註名字而忽略了男人的契合度,是“關註道路而忽略裝備”的另壹種表現。中國文化執著於對善的追求和認同,以名譽和榮譽的完美和被他人稱贊為最大的滿足,以良好的信譽和良好的口碑為其在世間存在的根本,“無信者不立”成為永恒的道德信條。“名”是壹個人德行的表現,是社會群體對其價值的評價和肯定。自然不能掉以輕心。理學提出“餓死是小事,失節是大事”就是這種重名輕利的觀念的最好註腳。

“重道輕器”的文化傾向體現在主客體關系上,即重視主體的道德修養,忽視對客體的探討和分析。曾子說“壹日三救”,我會壹直把尋求自我反省,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學習研究的唯壹目標。這種反身性說服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屢見不鮮,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國文化的發展方向。直到近代,西方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封閉的大門後,有人把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器物斥之為“雕蟲小技”、“淫巧奇技”。這就造成了近代以來中國壹邊自欺欺人壹邊挨打的尷尬局面。

  • 上一篇:求三鹿旗下所有品牌!三鹿集團這麽大,我們只知道幾種。我想了解三鹿所有的品牌,公司,主要產品。
  • 下一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