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貿易結構

中國傳統貿易結構

出口商品結構是指有形出口商品和無形出口商品(服務)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就有形商品而言,是指不同類別、等級、顏色(按標準國際貿易分類)的商品在整個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貿易商品結構向高科技、服務和“綠色產品”傾斜。短短20年,我國出口商品結構躍上新臺階,但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存在的問題,是與國際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相比較,也是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出口商品結構相比較而揭示出來的。國際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和我國出口貿易的穩定增長,因此,只有認清形勢,及時調整、優化和改善我國自身的出口商品結構,才能不斷提高我國出口產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保證我國外貿出口的持續發展。

國際貿易理論是國際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放條件下的微觀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主要研究國家之間商品和服務的交換,國際商品交換的原因、結果和相關政策。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範圍還包括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和技術知識的國際轉移。壹方面,生產要素和技術知識作為壹種特殊的商品有自己的國際市場,另壹方面,它們作為要素投入在商品和服務的生產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國際貿易理論還研究經濟增長、技術變革和貿易的相互影響,動態分析國際貿易變化的原因和結果。

從經濟理論的歷史來看,國際貿易理論可以追溯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重商主義理論。在斯密和李嘉圖的貿易理論中,勞動是唯壹的生產要素,生產技術是給定的外生變量,生產規模報酬率不變。斯密和李嘉圖的貿易理論是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壹部分,被稱為“古典貿易理論”。20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赫歇爾和奧林提出了“資源配置”或“資源稟賦”的貿易理論。在赫歇爾和奧林的模型中,勞動力不再是唯壹的投入,但生產的規模報酬不變。他們的理論被稱為“新古典貿易理論”。

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和結構變化,在赫胥黎-奧林體系中徘徊多年的國際貿易理論重新活躍起來。壹些經濟學家開始用新的方法研究貿易的原因和結果,研究新的貿易結構和貿易政策,創造了壹系列新的理論。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這些理論已經逐漸成熟。有些已經編入教材,有些還在討論中,仍然是貿易的前沿課題。本文將簡要介紹這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並說明它們對中國貿易政策的意義。

1.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以及工業化國家和相同產業之間的貿易。

對貿易原因的新解釋主要是從20世紀7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規模經濟與貿易理論”,主要貢獻者是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這壹理論是基於企業生產的規模經濟和世界市場的不完全競爭來解釋戰後迅速發展的工業國家之間以及同壹產業之間的貿易。

規模經濟的貿易理論[(1) A]的發展基於兩個不同於以往理論的假設:(1)企業生產具有規模經濟性;(2)國際市場競爭不完全。

具體來說,在“規模經濟”和“壟斷競爭”條件下,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降低,企業面臨的是市場需求曲線,市場需求會隨著價格的下降而增加。在參與國際貿易之前,企業面對的只是國內需求。由於國內市場需求有限,企業無法生產太多,所以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不得不保持在較高水平。

企業參與國際貿易,面對的市場擴大,內需外需增加產量。由於生產處於規模經濟階段,產量的增加會降低產品的平均成本,從而增加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由於工業產品的多樣性,任何壹個國家都不可能覆蓋壹個行業的所有產品,從而使國際分工和貿易成為必然。但是,哪個國家集中生產哪種產品,可以自然生產(競爭生產),也可以協議分成,並沒有固定的模式。然而,發達國家之間這種工業品“雙向貿易”的基礎是規模經濟,而不是不同技術或不同資源配置產生的比較優勢。

二。國際貿易、技術溢出與經濟增長

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國際貿易、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上。在經濟文獻中,雖然很多理論都闡述了技術在貿易和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但最新的壹系列研究將技術作為內生變量,不僅討論了技術對貿易的影響,還分析了國際貿易和經濟增長在技術進步中的作用。將技術變革、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和經濟增長結合起來,是國際貿易理論的最新發展和前沿課題。

國際貿易理論這壹新發展的背景也與戰後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有關。在用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理論解釋了當前“北北貿易”和同類產品之間貿易的原因後,人們自然會進壹步討論。為什麽會有規模經濟?規模經濟和國際分工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技術的差異和發展是重要原因之壹,那麽技術是如何產生、發展和傳播的?技術的發展和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有什麽關系?這些問題引起了國際經濟學家的極大興趣。學者們將國際貿易理論與增長理論相結合,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

近年來,在國際經濟學的研究中,關於國際貿易、技術變革和經濟增長的文章很多。從其理論淵源來看,可以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沿用李嘉圖的模型,仍然將技術視為外生變量,但從動態的角度分析技術變化對各國貿易模式和福利水平的影響。另壹部分將技術視為內生變量,不僅研究技術如何影響貿易和增長,還研究作為科研、投資、貿易和經濟增長結果的技術變革、國際貿易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1.以技術為外生變量的貿易與增長理論

(1)技術差異形成的貿易模式

除了“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的貿易理論外,技術差異作為外生變量也被用來解釋發達工業國家之間同類產品的貿易。馬庫森和斯文森(1985)在他們的研究中假設兩國的資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是相同的。產品生產需要兩種以上的要素,但不具備規模經濟性。但如果兩國生產技術存在壹些細微的差異,勞動生產率就會略有不同。在兩國的貿易中,每個國家都會出口要素生產率相對較高的產品。

戴維斯在1994的研究中還假設了兩個國家的兩個行業。其中,第壹產業只生產壹種產品,第二產業生產兩種不能完全替代的產品。假設其中壹個國家在第二產業的生產上與外國技術略有不同,在其中壹種產品的生產技術上略優於其他國家。在自由貿易條件下,要素價格的平等會使這個國家生產並出口這種產品,而其他國家生產並出口另壹種產品。

Markussen、Svencen和Davies的研究表明,即使在規模收益不變和完全競爭的市場中,技術差異也可能導致同壹產業中產品之間的產業內貿易。

(2)技術變革對貿易模式和福利的影響。

克魯格曼在1986研究了技術進步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福利的影響。他在模型中假設有兩種類型的國家:技術先進的國家(發達國家)和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家(發展中國家),產品也分為技術密集型產品和非技術密集型產品兩種。這些假設有點類似於Heckschel-Olin模型。它的發展在於:如果技術發生變化(不管為什麽),會對各國的貿易模式和福利產生什麽影響?

如果這種技術進步發生在發達國家,結果是無害的。第壹,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它的技術更高,產品更先進。因為它技術先進,更新技術的生產不面臨任何競爭,也不會威脅到其他國家,所以技術進步對它有好處。第二,對落後國家沒有壞處,因為技術差距擴大了,給了落後國家更大的發展和追趕空間。因此,先進國家的技術進步對這兩類國家都有利。對先進國家唯壹不利的是,對於壹些已經具有技術優勢的產品,技術進步和生產出口能力的提高可能會使這些產品的價格下降,貿易條件可能變得不利。

技術進步發生在落後國家怎麽辦?克魯格曼認為,結果是縮小了兩類國家之間的差距,這是對原有先進國家的壹種競爭,對他們沒有好處。落後國家會因為有能力生產這種產品而減少進口,導致兩種結果:壹是降低這種產品的價格,這對先進國家不利,二是如果這種產品需要集約利用落後國家稀缺的資源,就會對落後國家不利。

2.以技術為內生變量的貿易與增長理論。

另壹方面,貿易理論的發展是將技術作為內生變量進行分析,研究技術變化的原因,也研究技術進步作為生產和貿易的結果對貿易模式和社會福利的影響。技術變革有兩個來源,壹個是被動的,不是通過專門的研究開發出來的,而是從花式和做中學來的,它是通過經濟行為來的,這種行為被稱為“邊做邊學”。這裏說的技術不僅僅是生產技術,更是管理知識。另壹種是主動的,自己創造的。這種技術變革是壹種創新。技術創新通常是研究和開發的結果(R&D)。

(1)“溢出”和“邊做邊學”

所謂的技術變革或技術進步,並不總是前所未有的新發明。很多時候,所謂的技術進步,不過是學習別人擁有的先進技術而已。這個學習過程有時並不是最初的目的,而是從事生產或其他經濟活動時自然產生的副產品。作為先進技術的擁有者,有時他們並不有意轉移或傳播其技術,而是在貿易或其他經濟活動中自然地輸出其技術,這被稱為技術的“溢出”。無論什麽技術,都有壹個溢出的過程。“幹中學”的技術進步,大部分是從技術溢出中獲得的。技術溢出可以分為國際溢出、國內溢出、行業間溢出和行業內溢出。

a)國際技術溢出

國際技術溢出是指技術直接或間接(如通過貿易)擴散到其他國家,使其他國家的生產者逐漸掌握這些技術。

為了說明技術的國際溢出,我們假設有兩個國家:A國和B國,每個國家分別生產X和Y兩種產品。當兩國沒有貿易往來時,每個國家的生產都是由自己的生產技術和資源配置決定的。甲國有生產X的比較優勢,乙國有生產Y的比較優勢,如果兩國之間有貿易,根據“比較優勢”理論,甲國會專門生產和出口X,乙國專門生產和出口產品Y..這是交易後的初始均衡。

現在我們進壹步假設,技術不可能被壟斷,可以通過商品貿易“溢出”到其他國家。貿易的結果是,AB國家的生產者掌握了對方的生產技術,可能會調整自己的生產。這種國際技術溢出會產生各種結果。有壹種情況,A國本來在生產商品X上有比較優勢,但B國在生產X上的技術更先進,有絕對優勢。A國引進B國的技術生產商品X,提高了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率。這壹結果充分發揮了國內資源的比較優勢,有利於a國的長期增長,另外,商品X本來是B國比較短缺的物品,兩國分工和貿易後不再生產。A國生產更多的X可以降低B國的進口價格,這也有利於B國..這種技術的外溢,讓原本由“比較優勢”決定的貿易格局,變成了“絕對優勢”。由於技術溢出,兩國都從中受益。

但是,如果B國生產商品Y的技術比A國先進,A國就會向B國學習這種技術,並用它來改進和發展自己不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Y。對於A國來說,這種技術引進的結果是壹種進口替代增長,但對於B國來說,這是壹種威脅和競爭。如果A國Y的生產需要集約利用其稀缺資源,可能不利於A國的長期發展..貿易和技術溢出可能會將發展引向“錯誤”的方向,從而影響兩國的長期發展速度(見Yanagawa,1993)。

b)國內技術溢出

國內技術溢出是指技術在國內的傳播。由於地理、語言、文化等原因,國內的技術溢出比學習國外技術要快。

20世紀80年代末,克魯格曼和盧卡斯分別討論了國內技術溢出問題。在克魯格曼的模型(1987)中,他假設有A和B兩個國家,生產壹系列產品。其中任何壹個都會在某些產品的生產技術上有初步的領先地位。雖然技術可以在國際上傳播,但是在中國的技術溢出會更快。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國內技術外溢的快速進程,國家曾經的主導產業將有加速發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較優勢將得到增強。“國內技術溢出”還會使其他國家在具有原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上處於領先地位,技術在國內的擴散會擴大各國之間的差異。

盧卡斯(1988)的模型和克魯格曼的有些類似,只不過他假設壹系列國家生產兩種產品:X和y,不同國家的勞動力和勞動生產率是壹樣的,但是對兩種產品的技術知識的初始掌握是不同的。有的國家生產X,有的國家生產Y,形成最初的國際分工。由於中國的技術外溢,生產X和Y的國家會在各自的專業生產中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使得各國在掌握兩種產品技術知識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壹般情況下,很難改變各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除非產品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趕不上產品價格的下降速度,改變了國際分工的原有地位,把壹種產品的生產轉移到另壹種產品的生產,而這只能是那些邊緣國家。

克魯格曼和盧卡斯的分析表明,壹個國家最初的比較優勢、產業選擇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可能與其自身的技術知識和資源配置有關,也可能是由於偶然因素。但是,壹旦初步的產業結構形成,國內生產技術的外溢使得壹個國家在這些產業中的生產率比其他國家提高得更快,這將進壹步鞏固其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解釋了為什麽有些國家擅長某些行業,而有些國家擅長其他行業,這與國內的技術溢出有關。而且,壹旦形成某種生產模式,就不容易改變,因為產業規模和國內技術外溢會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只要成本增長率低於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就有利可圖,繼續存在。歷史在決定壹個國家的長期生產和貿易模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c)行業間和行業內的技術溢出

技術外溢也可能發生在不同產業之間和產業內部。雖然很多行業的產品不壹樣,但是使用的資源很多是壹樣的。如何提高要素生產率,可以促進所有行業。另外,這裏的“技術”概念並不局限於具體的生產方式,還包括管理方面的技術知識。因此,壹個行業的技術優勢也可能溢出到其他行業,這也會提高其他行業的生產率,對社會的長期發展產生影響。〔1)c〕

同壹個行業可能存在不同的產業集群,每個集團生產的產品相似但生產技術不會完全壹樣。與國外同類產業集團相比,在生產上也會有不同的優勢。國際貿易以及由此產生的競爭和技術溢出將縮短產業集團之間的技術差距。

(2)發展研究(R&D)和技術革新(創新)

技術變革的另壹個來源是技術創新,這是投資、開發和研究的結果。新技術的發展主要表現在:a)提高要素生產率,用有限的資源生產更多的產品,或者在保證產出的情況下使用更少的資源;b)產品質量的改進和新產品的開發。

技術創新或發展型技術進步可以出現在專業化的提高中。隨著生產的社會化和分工的細化,壹個最終產品可以由壹個企業生產到許多企業。同壹個企業也可以分成很多部門,每個部門只生產壹部分產品。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各個部門專註於小規模的批量生產,而在這種特定的零部件生產中,企業可能通過降低成本來獲取利潤。換句話說,隨著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利潤不再只是從最終產品中獲取,各個生產環節都是獨立的,存在盈利的可能。對利潤的追求使得生產的每個環節都有改進技術的動力。

面向發展的技術進步往往是在新產品的開發中獲得的。市場競爭迫使企業不斷開發新產品或提高產品質量,從而產生新技術。

與“幹中學”不同,技術創新或發展型技術進步需要大量的投資和研究。因此,只有在這些投資能夠盈利的條件下,企業才會開發新技術。因此,壹個國家能否實現實質性的發展型技術進步,需要具備兩個必要條件:(1)知識產權保護,因為如果沒有保護,企業開發新產品所承擔的風險與其收益是不對稱的,就沒有投資和研究的動力。(2)鼓勵科研投資。雖然邊做邊學也能提高技術,但有其局限性。畢竟只能用先進的技術縮短差距。壹個國家要想技術先進,就要有發展型的技術進步,但發展型的技術進步需要法律和投資的保障。

國際貿易和面向發展的技術變革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貿易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不僅迫使各國通過國際市場的競爭來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也使各國有機會通過國際技術溢出來相互啟發。新技術的發展不再僅僅是單個國家的行為,而是成為了所有國家的共同努力。技術發展還存在規模經濟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貿易和技術的國際流動可以使研發形成“規模經濟”,降低各國的科研開發成本。壹項新技術在壹個國家開始後,另壹個國家可以立即引進,並在此基礎上進壹步發展,而不是重復同樣的過程。當然,這需要很多政治和技術條件,但從經濟角度來看,這是壹種最優的資源配置方式。

另壹方面,技術創新也會影響貿易模式。在技術作為外生變量和“邊做邊學”的模型中,給出了初始的貿易模型,並假設各國的生產技術存在差距,但沒有討論為什麽會有差距。技術作為內生變量的模型揭示了技術差距的根源。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國內外技術外溢和邊幹邊學的過程可能會縮短國家間的技術差距,但中國原有的資源和技術條件對壹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仍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對發展研究的投資和不斷開發新技術是改善壹國貿易地位和確保長期經濟增長的必要措施。

三、國際貿易新理論對中國進壹步改革開放的啟示。

在過去的十五年裏,雖然我們在開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們的貿易政策仍然受到許多傳統觀念的束縛。我們在出口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我們擔心打開國內市場。在申請恢復關貿總協定地位的過程中,我們把擴大進口和開放市場作為入關的壹個代價,壹個為了獲得某些權利而不得不承擔的“義務”,其思想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保護幼稚產業”理論。

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保護某些行業是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如何選擇保障對象?怎麽保護?保護的前景和成本如何?我們必須充分估計保護的成本,努力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我們發展先進或不成熟產業的目標。

古典和新古典貿易理論分析了保護對消費者和整個國家福利造成的損失。技術溢出和幹中學理論揭示了保護所失去的“外部效應”,尤其是對計算機等高科技產品進口的限制,不僅損失了消費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延緩了技術溢出和幹中學的進程。電腦等科技知識產品不同於壹般消費品。計算機的使用和普及包括科學技術的普及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電腦快速普及帶來的外部效應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而且,計算機行業發展的關鍵不是硬件,而是軟件。只有在普及的基礎上,才有足夠的人力資本和市場需求來推動軟件的發展。必須考慮通過貿易壁壘保護幼稚產業的成本和結果。

規模經濟的貿易理論也為我國的貿易政策提出了許多新的思路。新貿易理論揭示了當代國際市場上壟斷競爭和制成品貿易的特點。工業品的多樣性使得任何壹個國家都不可能有足夠的資源來生產和出口所有的工業品。國際貿易的空間越來越大,即使在同壹個行業,也可能既有進口又有出口。現代國際競爭不局限於個別產品的得失。所以我們沒有必要限制國外優質產品的進口,也沒有必要通過保護來生產國外已經占優勢的產品。對外開放壹些市場,並不意味著國內同類行業不能發展。別人生產了某種型號,我們就可以集中資源生產其他或新型號,通過規模經濟降低出口國外的成本。

如何讓壹些行業形成規模經濟?規模經濟貿易理論提出了壹個“戰略性貿易保護”的問題。由於國際市場的不完全競爭和現代企業規模經濟的存在,如何擴大國際市場份額以擴大生產和降低成本成為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如果政府能夠正確選擇壹些有發展前景的產業並發揮其資源優勢,通過政策扶持幫助其達到壹定的生產規模,將有利於其自身的利益和發展。這種貿易保護著眼於壹國的長期戰略發展,被稱為“戰略性貿易保護”。

很多國家都采取了戰略性貿易保護政策,比如日本,在戰後經濟發展過程中也保護了很多產業。它保護壹個行業壹段時間,然後轉讓。保護的目的只是讓產業在保護期內產生壹種技術溢出和自我擴張能力,在短時間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保護的時間短,保護的行業也在不斷變化。克魯格曼借用了吉文斯(1982)的說法,稱之為“窄幅移動帶”。

無論是自由貿易政策還是“戰略性貿易保護”政策,選擇的依據都是如何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這種效益不僅要靜態估計,還要動態考慮。對於任何行業,任何政策,都要盡可能準確地分析利弊。新的國際貿易理論並沒有告訴我們是否應該保護它,而是為我們的貿易政策選擇提供了更多的問題。單純用貿易壁壘來保護幼稚產業,是壹種被動的、過時的方式,成本也不小。從戰略發展的角度來看,保護某些產品(不壹定是整個行業)可能會帶來長期的優勢和收益,但這些產品不壹定是幼稚產業,保護的手段也不壹定是貿易壁壘,而是成本較小的產業政策或消費政策。保護期要短,這種保護是積極的、有前途的保護。

  • 上一篇:()龍舟
  • 下一篇:中國古代服裝材料有什麽特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