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道德的基本制度刻不容緩。

中國傳統道德的基本制度刻不容緩。

壹般來說,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為主要內容的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儒、墨、道、法四家的倫理思想與佛教中的心性論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倫理傳統。

(壹)整體至上,“克己”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統的倫理結構中,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興天下人之利”(墨子經典)是道德的最高表現,是最大的“義”。堅持這個原則來規範人的行為,遵守這個原則,就是“仁人誌士”的體現。許多思想家、政治家和作家壹直在倡導這種人生境界。子曰:“自殺則成人,不存則害人”(《論語·永業》)。孟子曰:“命是我所欲;義,我要。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義”(《孟子·滕文公》)。範仲淹主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遠則江湖,近則憂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嶽陽樓記》);杜甫感嘆“寬敞樓千萬間,天下貧者皆樂,風雨不動”(《茅屋秋風破歌》);林則徐明誌說“為國生死難,因禍得福難避”...這些觀點和主張都堅持以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為先,在個人與他人、社會與群體的關系中“以義為先,以利為先”的原則。在考慮個人利益時,不應違背道德原則,不應損害社會和他人的利益。所謂“義而後取”,“不義而富而貴,如雲隨我”(《論語·雍也》)。

(二)仁義的人際和諧原則。

在中國的傳統倫理中,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懷,提倡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和幫助,努力營造和諧友好的溫和氛圍。孔子把“仁”作為其倫理學的核心內容。他把“仁”和“愛”聯系在壹起,把“愛”作為“仁”的根本要求。主張“欲立而立,欲成而為仁”,“布施於人,可說為仁”(《論語》)。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要從自己的欲望、情感、意誌、興趣等個人感受出發,設身處地,增進理解,互相體諒照顧,互相提供方便,特別是對有需要的人給予幫助和救濟。墨子從人與人之間單純尊重的功利原則出發,提出了“相親相愛,互惠互利”的倫理原則。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糾紛,都是由“損人利己”的自私思想,即“不愛對方”引起的,受困者要“愛己者愛身”,愛與被愛是相互聯系的。“愛人者必愛人,益人者必益人”(墨子《愛眾》)。這種人際間的愛,不僅表現在心理上的同情和關心,還表現在現實生活中的互惠互利,使人得到實際利益。墨家通過“合愛”和“互利”,突破了儒家“愛有等差”的等級觀念,主張愛與利並重的普遍性。力爭使之“廣為世界所用”、“廣為世界所傳播”。

(3)“自強不息”的蓬勃精神和“厚德載物”的寬廣胸懷。

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的變遷孕育了中國人的人格精神,這種人格精神表現在兩個相互聯系又相對生的方面:壹是“自強不息”,二是“厚德載物”。在易經首先提出了“剛健”的理論,即“剛健而不困,其意不困而窮”,“剛健,君子自強不息”(《易經·大象傳》),“剛健”表現為生活的主動、主動、不屈的品格,奮鬥的精神和“剛健自強”,“尊德載物”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所孕育的人文情懷,也是實現剛健自強的現實途徑。《易經·項傳》中指出“地勢廣闊,君子以德載物”。主張君子要像大地壹樣曠達,孕育、包容、容納萬物,從而使自己成為壹個博大精深的聖人。這種優秀的品質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以愉悅的心情包容他人,善待他人,善待生活,從利益的角度看待壹切,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發現對人類和自己有益的事情,與人相處,多發現相似之處,求同存異,共同發展。二是以謙虛的態度去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取長補短,克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種誠實的態度促使人們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

(四)修身律己,踐行道德修養原則。

註重個人道德品質的培養是中國傳統道德中特有的倫理文化,在這方面可以借鑒和繼承的精神遺產也是最豐富的。

中國古代各個學派都有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儒家學派在這方面的思想資料最為系統。儒家學派為人們構建了“三綱八目”的修養體系,“大學之道為顯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三綱”明確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根本目的。“古之欲顯德者,先治其國,欲治之。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欲誠而誠者,欲知其心者,先知其心。”(《禮記·大學》)這裏的“修身八目”詳細規劃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八個階段,他們認為道德修養是社會所有人的根本。".

儒家不僅總結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而且肯定了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為了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立誌”、“學習”、“克己”、“自省”、“修行”、“慎獨”等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他們特別重視“地位”的培養意義,認為“決心”是做人的開始,是做人的基礎。“三等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論語·子涵》),“誌”的核心是“誌於道”,即誌存高遠“學道而死於夕”,“士之誌於道,恥於其不良衣食者不議”(《論語·李仁》)。“克己”是指為了達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須克制自己的私欲和主觀偏見,使自己的心理感受和行為符合道德要求。“學”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經典中,“學”主要是對道德理論和道德規範的學習和理解。《論語》開篇的話,是孔子對道德學習的感悟。“時不時地學習並不愉快。”孔子把道德學習概括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即“學、問、思、辨、持之以恒”(。既要學習經典,也要學習先進的道德典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不見賢也自省”(《論語·學》)。“自省”就是不斷反省自己,註意到自己的錯誤和過失,並立即發現和改正。曾參說:“我壹日三救,對人不忠。”交朋友不相信?學不會嗎?“(同上)。明代學者王陽明總結出“察治”的修善方法,豐富和發展了曾參的“內省”。他主張每個人在閑暇之余,都要經常仔細檢查自己的好物、貨物等私欲,並根據聖賢的道德理論,嚴厲批判,消滅之。”如果妳去找小偷,不要給他出路,不要給他方便,壹定要掃掉”;再比如貓抓老鼠。如果妳用壹只眼睛死死盯著它,壹定要徹底消滅它。只有妳宏大了,妳才會迅捷(《傳記,第二部》)“慎獨”是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也是道德修養要達到的崇高境界。《禮記》中指出:“君子慎而不擋其所行,恐乎聞所未聞。不見其藏,不露其露,故君子慎之。“這意味著壹個高尚的人應該堅持他的道德信仰,對自己的言行保持謹慎,即使在獨自壹人和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不要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因為壹個人的道德水平可以在壹個沒有人知道或者關註的地方得到更好的體現,所以我們必須自覺積極地維護自己的道德信仰。“慎獨”的方法和境界是壹個人言行壹致的體現,是壹種優秀的道德品質。

  • 上一篇:高中沒有文理分科的問題!
  • 下一篇:2019年Q1季度公眾號數據分析報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